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2021-03-07 08:36:11 字數 4789 閱讀 3351

1樓:匿名使用者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訊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因此便在民間傳播開來。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2樓:

中秋節吃月餅的文化意義

人們習慣在中秋節吃月餅,卻很少有人知道我們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中秋節源自華夏遠古先人祭月禮制,這種帝王祭月的禮制一直延續到明清。現在北京的月壇公園,就是明清皇帝們祭月的場所。後來祭月的習俗傳到民間,逐漸形成了中秋節家家戶戶祭月的民俗。

直到今天,農村還常見老人中秋節夜祭拜月神的行為。

而月餅就是中秋節祭月時的供品之一。

中秋節傳統文化的核心是遠古傳承下來的祭月傳統,中秋節吃月餅只是該傳統中的一小部分。

如今我們講吃月餅是取意團圓。事實是:如果我們仔細閱讀歷史資料,就會發現傳統中秋節吃月餅是在祭月後,所謂「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之」(明《帝京景物略》),因為「遍之」,及家人每人分一小塊,才有了後來的團圓之意。

如果沒有祭月,那哪個月圓日我們不能分吃圓餅以示團圓?更何況,我國最大的團圓節並不在月圓之日,而是在根本沒有月亮的春節!

現在月餅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質疑:中秋節只吃月餅,傳統文化在**?越來越多的呼籲是:不要把中秋節變成月餅節。

其實這不是月餅的錯,而是我們對待月餅的認識及處理方法。

月餅與中秋節究竟有著怎樣的本質關聯?月餅究竟是否能夠代表中秋節的千年傳統文化?月餅究竟是不是已經out了?

就歷史或文化的角度來**這些問題,可能太深奧了。不妨打個比方。

試想在你的生日party上,如果不點蠟燭,如果沒有親友唱生日祝福歌,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你肯定會覺得這個生日沒過好!

為什麼?因為缺少應有的禮儀。

而禮儀就是文化!

如果沒有蠟燭,如果沒有生日祝福歌,那蛋糕只是一塊普通的蛋糕。普通蛋糕可以天天吃,但生日party上,你必須吃生日蛋糕,你必須吃點燃蠟燭伴有生日祝福歌的蛋糕。

同樣的情況。如果沒有中秋節的傳統禮儀,月餅只是一塊普通的圓餅,一塊蓮蓉餅或者五仁餅,它沒有文化的生命,只能滿足人們的充飢和味覺的需要。我們在中秋節這個特定的日子吃月餅,我們把中秋節吃的圓餅叫做月餅,是有特定的寓意和要求的。

這個要求,和我們對生日蛋糕的要求可以說是一致的。

如果生日蛋糕缺少蠟燭和生日祝福歌,那生日蛋糕就失去了生命,人們就會對它失去興趣。

月餅目前所遭遇的傳統文化危機的根本原因也在此。沒有相應的禮儀,沒有傳統文化的內涵,月餅就只是一塊美味的圓餅。

在中秋節傳統文化的禮儀中,月餅被賦予了特殊的寓意。祭月禮儀,就是敬奉月神,祈求月神的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親人團圓,並請月神享用美味的供品(祭文最後的「尚饗」,就是請月神來享用供品)。而被月神光顧過的供品(包括月餅),也就帶有神靈所帶來的福祉和保佑(俗話說就是「開過光了」),這時家人再「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之」,就有了精神上的享受。

這就和我們在點燃蠟燭唱完生日祝福歌后吃生日蛋糕一樣。

所以說,不祭月,月餅只是一塊普通的圓餅,它沒有傳統,沒有歷史、沒有精神、也沒有生命。你什麼時候吃都可以,你甚至吃不吃也都可以。

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而著稱。孔夫子有「不學禮,無以立」的庭訓。祭祀禮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排在我國傳統「五禮」首位的吉禮,就是祭祀天地神靈之禮。

所以說,祭月活動重新受到重視應該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為祭祀禮儀是一個民族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每年清明節祭祀黃帝陵、端午節祭祀屈原、中秋節祭月以及孔子誕辰日(八月二十七日)的祭孔大典等活動,將會成為中華民族傳承千年中華文明的主要禮儀。

月餅也只有在傳承千年的中秋節祭月禮儀中,找到自己的歷史地位,才能具有傳統的生命。

來自「易禮郵」**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3樓:煙臺半島白巔峰

月餅的來歷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4樓:u盾

每年的中秋節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月餅,那麼,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專家日前對此進行了解釋。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一說是嫦娥奔月。有了嫦娥就不能不提到她的夫君后羿,以及后羿射日。有點死腦筋的后羿,太陽都能射下來,老婆卻沒能看住,被不屑之惡徒給逼到了月亮上,從此過上了兩地分居、永無相聚的非人道日子。

於是,月餅便成了寂寞嫦娥與夫君后羿彼此思念,夢想團圓,寄情喻意的物品,當然還少不了白兔和桂花樹,民間也就有了中秋節的時候做月餅,吃月餅來懷念他們的習慣。

二說是吳剛折桂。倒黴的吳剛,運氣不濟,犯了錯誤被罰做無用功,每日裡砍樹不止,卻愈砍愈結實,這裡砍斷,那裡便已經又癒合了。他**知道所謂的五百丈高的桂花樹原本就是用來懲罰他的,怎麼可能被他輕易砍斷。

小人物和大人物鬥,總是鬥不過的,天界裡也是一樣的。

三說吃月餅的來歷就有點史書的味道了。說的是元朝時期,蒙古人統治漢人,暴虐殘忍,民不聊生。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於是就有了紅巾軍,就有了要飯娃出身的丐幫首領朱元璋,就有了朱領導下的農民起義。

勝利的那天正好是八月十五,被用來送信的工具就是那帶陷的小圓餅。而起義的指令就藏在了陷裡。從此,就有了一個來自朝廷的紀念勝利的日子,和一個被賦予了特別紀念意義的吃食----中秋節和中秋月餅。

四說據說是流傳最廣最具可靠性的。唐太宗李世民為討伐北方的突厥,大舉進攻數次,終於於八月十五日那天得勝回朝,苦戰數年的將士們也終得和家人、故土團聚。舉國歡慶之機,有個和唐朝通商的吐蕃商人,進貢上一種帶陷的麵餅。

其裝飾華麗,滋味甜美,太宗吃後大喜,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傳旨道:「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於是,就有了以後的吃月餅、慶中秋的喜慶節日。

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5樓:默默她狠傷

原因: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寄託了人們的美好情感。

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在古代。中秋晚上祭月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6樓:倩兒

月餅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在古代,每到中秋節,人們就會在香案上擺上象徵豐收的圓形蔬果,跪拜月亮,祈求家人平安、吉祥如意。古代少女們都要拜月,是祈求住在月宮的天仙嫦娥能保佑自己,面如皓月、貌美如花。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據說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古時候南北風俗各異,各地風俗不一。關於中秋賞月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唐代。《洛中見聞》曾記載:

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其真實起源年代無考。

關於「月餅」一詞的文字記載,最早在南宋文獻。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

7樓:短腿痠奶

中秋節是團圓佳節,月餅象徵團圓。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

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芋頭呢,中秋節為什麼吃芋頭 中秋節吃芋頭的由來傳說

中秋節吃芋頭也是源遠流長的。雖然祖國各地吃芋頭的含義各有不同,但都有祈福求神保佑 辟邪消災的意思。北方農村在八月十五祭神時,有一款貢品就是芋頭。整個芋頭煮熟裝在碟上,或是米粉芋 加入芋頭煮成的米粉湯 裝在大碗裡擺在供桌上,以此來祭謝土地神。現在這種謝神儀式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吃芋頭的習俗卻留傳了下來。...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有什麼習俗

中秋節吃月餅習俗的來由 月餅,又稱胡餅 宮餅 小餅 月團 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 周時期,江 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 此乃我國月餅的 始祖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 胡桃,為月...

中秋節吃月餅的含義是什麼中秋節吃月餅有什麼意義

中秋節吃月餅的含義是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古 代就有 燒斗香 走月亮 放天燈 樹中秋 賣兔兒爺 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 吃月餅 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話說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