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這八則語錄分別講了什麼道理

2021-05-30 11:28:41 字數 6218 閱讀 9149

1樓:rainstar涙

其一,關於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述而》)。

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孔子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其二,關於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

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說: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倦。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這八則語錄,深刻地闡述了學與習、學與思、學與問、學與師、己與人的辯證關係,倡導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辭約義豐,精練傳神。

2樓:紫羅蘭花殘留香

編輯本段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及其再傳**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還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四書五經是古代的必讀書目。

《大學》《中庸》《孟子》《論語》合稱為四書,是官定的讀本

編輯本段關於修養的名句原文

⒈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學習需要不斷複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複習,這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嗎?

這裡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裡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問題,這不是一種樂趣嗎?

」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這不是君子的風格嗎?這個是講個人修養的問題。

⒉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的學習習慣就可以做老師了。」

⒊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裡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⒋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子說:「子路!教給你正確對待知與不知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⒌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

「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這裡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要勤學好問。

⒍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

「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

」表現了孔子的謙虛。

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裡說的是隻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⒏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覆地給他舉例了。」

重點字詞解釋:

⑴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⑵學: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⑶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按時」。但朱熹在《論語集註》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⑷說:同「悅」,高興,愉悅。

⑸朋:志同道合的人。

⑹樂(lè):快樂。

⑺人不知:此句為省略句,省略了賓語。知,是瞭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瞭解自己。

⑻慍(yùn):惱怒,生氣,怨恨。

⑼君子:有道德修養的人。

⑽調(diao):凋謝。

⑾好(hao):喜愛,愛好。

⑿嘗:曾經。

⒀寢:睡。

(14)罔:迷惑而無所得。

(15)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補充詞解釋

而:順接作用,然後。

亦(yì):同樣、也是。

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

自:從。

知:知道,瞭解。

而:連詞,卻。

時習:時,按時。習,實習,溫習。

本段理解

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

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

編輯本段溫習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複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了。就可以成為老師。」

重點字詞解釋:

注: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釋。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認為合併這兩種解釋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範圍以內,儘量廣泛閱覽典籍,反覆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複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慧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於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故:舊的知識。

而:連詞,表順承,從而。

知:領悟。

可:可以。

以:憑,靠。

為:當做。

另外詞解釋:

溫故知新(成語):

請注意不是溫故而知新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知識。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示例】:~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學習、工作或其他

編輯本段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感到精神疲憊而無所得。」

這裡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重點字詞解釋:

學:認真學習。

而:連詞,表示轉折。

思:認真思考。

則:連詞,相當於「就」「便」。

罔(wǎng):迷惑而無所得

思:空想。

學:實踐,用。

殆(dài):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編輯本段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有智慧的人。」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女(rǔ):通「汝」人稱代詞,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智zhì)也」:通「智」聰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為:是。

是:此,這。指示代詞。

誨:教,傳授。

乎:語音助詞。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時期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

編輯本段勤學好問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皇上為什麼賜給孔夫子『文』的稱號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

(這裡借回答子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要勤學好問。)

子貢 :孔子的**。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恥:以……為恥

何以:即「以何」,憑什麼

謂:稱為,代詞,他

是以:即「以是」,因此

編輯本段教學態度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譯文:孔子說:「認真學習知識並且記住,學習不感到滿足,教育學生卻不感到疲倦,我又做到了哪一點呢?」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

「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子十分謙虛,於是虛心地說:「對我而言,又做到了哪一樣呢!

」(這是孔子謙虛的表達)

編輯本段虛心求教

孔子及子貢(2張)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當看到自己有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詞解釋必有我師焉:見到聖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焉,相當於「於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虛詞,泛指多

焉:兼詞「於之」,在那裡。

之:字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編輯本段育人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卻不能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是有話想說,不到(他)想說出來卻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不能舉一反三的人,就不再教他了[1]。

編輯本段文章內容

一、文章內容⑴初一語文課文《論語八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文章內容(上教版)

⑵⒈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⒍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⒎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⒏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二、文學常識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漢族人,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編撰了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儲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三、通假字

⒈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通悅,高興

⒉誨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第5個)通智,明智,智慧

論語八則的讀後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 論語 八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 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

仲尼的語錄有哪些,《論語》中孔子的語錄有哪些?

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二 巧言令色,鮮亦仁 三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四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陸 詩 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無邪...

對論語十則中的一則的看法,論 論語十則 的其中一則

我對第十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的看法 這是孔子對儒家道德品質和為人的修養的內容的重要觀點,它的意思是 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兩千多年過去了,孔子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依然沒有過時,對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就以我們中學生為例,我們喜歡被別人關愛,討厭受到別人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