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的由來與屈原有什麼關係,賽龍舟和屈原有什麼關係

2021-04-30 21:49:51 字數 5548 閱讀 9825

1樓:冰鳯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2樓:匿名使用者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3樓:火之撒旦

我曾看到過有學者研究說,屈原不是自溺於汨羅江的,而是被政治對頭投水殺死的,在端午這天吃粽子也不是為了要粘住江裡魚蝦的嘴,而是想告訴人們,屈原死時是被人用繩子捆的像個粽子.賽龍舟是想告訴人們,當時屈原的政治對頭在江上劃舟追他,而他的舟沒有對頭的舟快,如果屈原的舟能劃的快一些的話他可能就不會死於汨羅江了.

賽龍舟是重現當時的情景.

賽龍舟和屈原有什麼關係

4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說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打敗吳國。「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事物原始•端陽》)吳越交戰,勾踐敗而被俘,在吳國過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騙得了吳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國。

回國後,他臥薪嚐膽,立志雪恥,於當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師,開始操練,終於在數年後,一舉消滅吳國。後人為了昭彰勾踐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國水師演練時的情景,於五月五日這一天划船競渡,以示紀念。

二說是為了紀念伍子胥和曹娥。傳說伍子胥因遭讒言誹謗,被吳王夫差命人拋於錢塘江波濤之中,有曹娥駕舟去救。「五月五日,時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曹娥碑》)。

後世遂划龍舟,作救伍員狀。

三說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這種說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記載始見於南朝梁人撰寫的《續齊諧記》:「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這些說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沒有說清楚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不管是為了紀念某某人,還是為了「迎夏至」、「避惡日」,為什麼偏偏要舉辦「龍舟」競渡呢?也就是說,為什麼要賽「龍舟」而不賽其它什麼「舟」呢?

回答這個問題,得從龍的基本神性入手。我們說過,龍有喜水、好飛、善變、徵瑞等神性和興雲佈雨、司水理水的神職。既然有這樣的神性和神職,被生活在江瀆四流、湖泊星羅的水鄉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崇拜意識必然要外化為具體行為。這些行為包括:祭神,將人間美味敬獻給神靈,並伴之以香火,讓其款款享用;娛神,歌唱、舞蹈,想著法兒讓神快樂;擬神,模仿神的舉止形態,表示自己和神物有密切的關係,自己身上已秉賦了「神性」,從而能夠「神靈活現」。

這大概是「龍舟競渡」的深層動因。人們相信,通過聲勢浩大的競賽龍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龍心神感應而大娛大悅,從而煥發神性,克盡神職,保佑一方水土風調雨順,稼漁豐成。同時,也使人們自身秉賦龍性,像龍那樣強悍矯健,進而怯邪彌難。

至於紀念某某人云雲,只不過是一種附會。原因大概在於,這些人傑的「人性」和龍的「神性」有相通一致之處,又多少分擔了龍的一部分「神職」。比如伍子胥就曾被奉為長江水域的「水仙」、「濤神」、「潮神」 和「江神」;屈原也曾被封為「廣源順濟王」,有「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說。

5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划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6樓:白雪公主與我

賽龍舟丟棕子紀念屈原

賽龍舟風俗的由來

7樓:匿名使用者

「賽龍舟」,又叫「龍舟競渡」,流行於我國南方各地。關於賽龍舟的由來,過去傳說與紀念屈原(前343一前278)有關。相傳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遭秦國侵略,心如刀割,於周郝王三十七年(前278)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身死。

屈原的義舉感動了汨羅江兩岸人民,他們順江打撈,一直到洞庭湖雨便爭相搖槳歸來,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船伕聽說岸邊的百姓是為了打撈國家的賢臣而來,便爭先恐後幫忙尋找。五月五日賽龍舟的風俗從此開始了。

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有類似的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揖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荊楚歲時記》說:「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淚羅江,傷其命,故命舟楫以拯之。」唐代的《望月樓隨筆》說,競渡是為屈原招魂。

人們還在湖南湘陰縣汨羅江北岸的玉筍山上修建了招屈亭。據說招屈亭就是當年賽龍舟的終點。

其實,龍舟在西周穆王時就已經有了,稍晚一些的湖南長沙出土的戰國楚墓帛畫,畫面中心就是一個男子站在龍舟之上。而賽龍舟這種水上競技活動,據《紀纂淵海》記載,起源於越王勾踐。《事物原始·端陽》亦云:

「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據西漢成書的《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與吳王打仗,戰敗被俘。他在吳國忍辱負重三年,用計騙取吳王夫差的。

信任,放回越國。勾踐為了收復失地,臥薪嚐膽,立志報仇雪恨,於五月五日成立水師,操演水兵,終於消滅吳國。後人於五月五日這一天划船競渡,以示紀念。

2023年在河南汲縣山彪鎮戰國墓葬中出土的銅釜、1965在四川成都出土的戰國時的「嵌錯賞功宴樂銅壺」,都有賽龍舟的圖案。不過,當把龍舟競渡的活動與屈原之死結合之後,龍舟競渡活動就更加普遍,關於龍舟競渡的起源也就轉為紀念屈原的傳說了。

古時龍舟競渡的場面十分壯觀,每逢端午,往往傾家出動,爭相**。唐人張建封的《競渡歌》,對一千多年前的競渡情景作了生動的描繪:「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紅啼曉鶯。

使君未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掉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此外,還有在夜晚張燈競渡的,《江南志書·武進縣》載:

「近日又有夜龍舟之戲,四面各垂小燈,競渡如白日。」明清時,長江一帶的龍舟,最大的長十一丈五尺,有橈槳八十支;最小的也七丈五尺,撓槳四十餘支;中等的長九丈五尺,橈槳

六、七十支。明朝鎮江金山下的龍舟,刻畫有目怒爪張的龍的形狀,龍頭後面排列刀槍,兩側撓柄很長,以顯其威武。

賽龍舟的由來

8樓: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划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

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2023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2023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2023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

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

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賽龍舟的來歷資料

9樓:酸檸檬嘿

關於賽龍舟的起源來歷,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10樓:百度文庫精選

原發布者:學無止境

閱讀精選(1):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之後,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一樣的寓意。

江浙地區划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好處。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

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一樣民族、不一樣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一樣。直到這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我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閱讀精選(2):

由來與發展

賽龍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哦,2023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佈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專案名單(新入選專案)。湖南省沅陵縣,廣東省東莞市萬江區,貴州省銅仁市、鎮遠縣聯合申報的賽龍舟入選,列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專案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11樓:匿名使用者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划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

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2023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2023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專案,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2023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

在競渡前,舉行了既儲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

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屈原跟羋月什麼關係屈原和宣太后的關係

電視劇 羋月傳 描繪了戰國時期秦國宣太后的傳奇一生。這位宣太后是楚人,雖然 史記 對羋八子的具體身世語焉不詳,我們還是可以從 羋 姓知道,她出身楚 國貴族世家,與同時期的大詩人屈原是同姓。今天的人們不免奇怪,一個是 羋 一個是 屈 如何變成一家門?這就要從姓氏的起源說起了。在現代人的概念裡,姓 和 ...

風險與報酬的關係,風險與報酬的有什麼關係?

風險和報酬的關係是風險越大要求的報酬率越高。在投資報酬率相同的情況下,選擇風險小的投資,競爭使其風險增加,報酬率下降。高風險的專案必須有高報酬,否則就不會有投資 低報酬的專案必須風險很低,否則也會無人投資。投資者進行風險投資所要求得到的投資報酬率 即期望投資報酬率 應是時間價值 即無風險報酬率 與風...

請問運動與健康是什麼關係,運動與健康的關係是什麼啊?

人的一生都是在平衡健康與運動的關係中度過的。對運動的任何一種態度都會直接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況。生命在於運動,而如何進行運動則大有學問。現代社會生活中,尤其是在節奏緊張 競爭激烈的大都市中,人們忙碌於工作 學習 人際交往 家庭事務之中,忽略了運動 對保持和促進健康的重要性,很難抽出時間鍛鍊身體。於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