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佛教的疑惑,就是既然佛教是讓眾生了解內心真正的自己,那麼想度化他人的人一定要成為和尚嗎

2021-04-03 05:26:16 字數 5474 閱讀 1385

1樓:帥帥的良

選用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一書。

信仰佛教必須出家嗎?

不。佛教的宗旨雖在解脫生死,出家雖是解脫生死的最佳途徑,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實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夠解脫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脫生死。小乘佛教是以解脫道為依歸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雖未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後上生色界淨居天,再證四果阿羅漢,就入解脫之境了。

所以在家人證到三果,也就相近於解脫了。

若照大乘佛教的觀點來說,為了化度眾生,菩薩隨類應現,到處化身,經常是化現在家人的身分,所以在有名的大菩薩中,除了地藏彌勒之外,多數是現的在家相。印度的維摩居士及勝蔓夫人,都能代佛說法,但他們是在家人。所以,真正行菩薩道的佛教信徒,那是不一定要出家的。

出家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崇高,乃是由於住持佛教教團而使佛教存在及弘揚的理由,也是由於教內倫理制度的理由。說得明白些:出家的佛徒是佛教的骨架,在家的佛徒是佛教的皮肉。

在本體上說,出家的重要;從作用上說,在家的重要。因此,信了佛的,可以出家,但卻不是必須出家。

緣是過去的積累和現在的努力,一個人如果對佛教感興趣,肯學習,並且在學習中慢慢的信佛所說,並且發心修行那就是有緣啦,所以,很多人都問說,那你看我和佛有沒有緣?其實他不知道,緣有多種,其中就有很重要的「親因緣」,也就是你自己是不是願意,如果有人說你和佛有緣,但是你對佛教沒興趣,又能怎麼樣?反之也是如此。

至於,你說的現世追求問題同樣用聖嚴法師的書《學佛群疑》

學佛是否必須放棄現有生活的享受?

不一定,要看情形,無目的的享受,應該收棄;有理由的享受,必須維持。

佛要金裝,是裝給眾生看的;人要衣裝,是裝給一定的社會層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場。在需要威儀、禮節的場合和環境,如物質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享受是一種禮貌、隆重的表示。

可是在物質條件貧乏、自己經濟能力薄弱、社會環境惡劣的情況下,縱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當捨去所有的享受和大眾共度難關,例如近代的印度甘地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會,為了禮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場合、某些環境或者會見某一些人,必須衣冠整齊,必須乘用私家汽車;日間有日間的禮服,晚間有晚間的禮服,在日本及歐美地區,參加喪禮有一定形式和顏色的禮服,參加婚禮以及各種正式的集會,也不得穿著工作服、睡服和居家的便服,這些都不該算是享受。

佛法重視因果,今生的福報是由於過去世的佈施而來。享受福報,猶如向銀行提用存款,提用愈多,存款愈少,終有提空之時;今生享受愈多,福報所剩愈少,終有用畢之日。應該一方面繼續修福,同時也要惜福,才能達到福德圓滿的程度;否則,縱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因此,從原始的佛教開始,就主張比丘要身無長物:一則是為戒貪,二則是為惜福,三則是為減少對身體的執著;出家眾固然如此,在家眾亦復如此。

出家沙彌就要遵守不著香花蔓、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帶手飾,不蓄銀錢、寶物等戒律。在家眾如果能夠做得到,除了銀錢必須使用之外,其他也應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個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謂六齋日,來比照出家的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於惜福而放棄享受。此所謂享受的內容,應該包括吃的、用的、住的、坐的、睡的、身上帶的和各種娛樂設施。

這便是節流更重於開源,佈施是為福報開源,放棄享受是為福報節流。

可是,釋迦世尊的身相,就有卅二種大人相,是一種福德、莊嚴、智慧相。傳說釋迦世尊也接受金縷袈裟的佈施供養,也受給孤獨長者以**鋪地,買下了只園精舍而供養佛陀。當時的福德長者們供佛齋僧時,都用上好美味的飲食,並且莊嚴、修飾精舍和供佛齋僧的場所;許多有名的說法之處,後來都成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園和花園。

從佛經裡面所見到的佛國淨土,例如:西方的彌陀淨土以及《華嚴經》的彌勒樓閣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見的諸大菩薩的宮殿,都是金碧輝煌,極莊嚴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者,福德與他們的生活同在,而以他們財富表現出來;好像貧賤的人身相醜陋、**粗糙,富貴的人身相莊嚴、**潤滑,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福報,與放棄享受或貪圖享受無關。

我們所說的享受,應該是指貪圖個人的口腹之慾,飲食山珍海味等稀有食品,不為請客,也不為禮節,只為了表現一己的富有;或為使得他人羨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妝、穿著,以滿足自己的虛榮;或者為了官能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舞廳、妓院等聲色犬馬的所謂遊藝場所,縱情放逸、揮金如土,這些行為當然是學佛者應該放棄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學習

請聽淨空法師講的《認識佛教》《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地藏經》《無量壽經》

體方法師講的《解脫之道》《阿含經》《心經》《金剛經》

簡豐文居士講的《楞嚴經》《圓覺經》《楞伽經》《六祖壇經》《三祖信心銘》

母音老人講的《拈花錄》

聖一法師講的《金剛經》《六祖壇經》

我空間主頁有個三慧禪房的連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3樓:匿名使用者

修佛得法,修法成佛...佛無法不能證道,法無佛不能成道....修身自救行善積功德,信心恆心佛法傳世人...渡世人悟本勤修因果無來世....凡**&咒語都是靈界成道體(法界源流圖)的精神餘留啊!

非用來念的,而是要用心去體會&領悟它的精神&教育,並運用於生活中得到幫助&改善生活,向上向善..正是所謂佛法不離世間法;不離生活啊!!!

4樓:雲羽野夫

第一,為善不一定要出家,未到境界出家,反而不方便為善。因為遠離了眾人,沒有物件,那麼給誰為善呢?

第二,信了佛,當然也能現實世界的追求,佛法慈悲,救度眾生。甚至有追求做皇帝**輪聖王)的,為帶給眾生智慧,和平,安寧,與幸福。

第三,信了佛不出家,不會有愧疚感。不過如果在家,為個人慾望所糾纏,或者明知是惡行,還是做了,便會有愧疚感。慚悔是助菩提法。

5樓:足球小子

什麼算是善?怎麼做又算是惡?好心卻辦了壞事,這算善還是算惡?

佛法的主旨是讓人破除種種迷霧,認清自己的本性。所謂出家,並不是只剃個光頭跑到廟裡念念經就行了,而是指自己的心不執著於世間的虛名浮利美色享受。有很多剃了頭的和尚住在廟裡,但他們的心還在執著於世間的富貴鬥爭,這樣的人就不算是真修行人。

他們外型上好像是出家人,但只有出家之表而無出家之實。反過來,有很多生活在社會中的人,身在此而心在彼,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這才是真修行人!至於說對現實的追求,要看你追求的是什麼了,若你追求的是諸如財色名利,那就永難有超脫之期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我今年26歲,小時候就一直信佛、拜佛。後來大學裡自己看了些佛經,才知道到佛法是教育。佛爺是老師,我們是學生。

個人覺得,從一定意義上可以這麼講,出家人是專業、專職的修佛人;而我們在俗的居士、學佛修佛者是兼職的。佛教導我們要孝,要善,多為眾生、為他人著想。那麼我們工作中吃苦奮鬥、奉獻自己,為公司、為社會、為大眾創造效益,同時自己能力、薪水、物質水平都得到了提升,這個符合佛法教義啊。

但是在追求物質豐溢的同時一定要佈施、一定要放生,這是良性迴圈啊。我們對自己的愛人相親相愛、一心一意、相敬如賓,同樣符合佛法教義。出家也是要緣分到了才會出家,若是塵緣未了,只要深信因果報應,修佛消業,造福個人、家庭、眾生。

這樣也會幸福圓滿,至誠至善,必能出離六道輪迴之苦。故朋友您不必糾結在出家和現實追求上,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祝願朋友認真唸佛,歡喜於世、幸福平安。

關於有緣還是沒有緣的問題。我個人的觀點:如果你家庭和睦、父母平安、妻兒安康、工作順心,此時你若出家,興許父母、妻兒、親戚朋友會很反對,他們也許會想盡辦法阻止你出家,這時候他們說不定毀謗三寶、貪嗔痴慢諸種惡業疊加造作。

你說,這樣一來反而對你不好,煩惱也多了,不清淨的心境也來,對大家不好了。如果你真的一切都放下了,父母妻兒都放下了,你又有佛緣和佛性,能讓所有人能歡喜的支援讓你去出家,也許你也是高僧大德,普度眾生。你若問我如何看有緣沒有緣,當下僧眾自是緣到,當下俗眾便是未到。

7樓:喵喵愛貓

出家**就是僧侶,在家**,如我,修行看個人,看是否有慧根,不應在意形式,

8樓:匿名使用者

修佛修心,不在於出家,在家。

關於佛教的一個問題~~~!!!! 20

9樓:木繹

什麼是真正的出家

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離六十二見處於涅盤。智者所受聖所行處。

降伏眾魔度五道。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惱於彼。

離眾雜惡摧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無繫著無我所。

無所受無擾亂。內懷喜護彼意。隨禪定離眾過。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

所以者何。佛世難值。諸長者子言。

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應該是為了修身成佛

既然你說無慾無求 那麼為什麼又說是慾望呢?

證得菩薩的果位 就已經是無我相 既然我都看破 那麼又是誰再求呢?

應該說他們在迴歸清淨本性

然後才能救渡眾生

自己還未得救 又能救誰呢????

10樓:

呵呵,問的好,我來回答你吧,你要記住我說的啊

唯物主義者,就是唯物主義本身,它最堅實的基礎是什麼啊,是它的認識論,他強調 物質決定意識,對吧。

就是先有物質後有意識,那麼唯物主義主義為什麼說是先有 物質,後有意識呢???

是不是因為人們先感受到物質的存在,然後反映到大腦,產生一種意識——物質是存在的。所以他們說先有物質,後有意識,對吧

也就是說,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 物質——感覺——意識,再進而產生諸如精神,信念等等精神上的東西

而所有宗教的認識論就有所不同了,以佛教為例。他們的認識論是 物質——感覺——意識,和唯物主義表面上是一樣的,但是 你要注意了,由物質——感覺這一步,我們正常人是怎麼感覺的,用我們的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感覺(比如你喜歡某某mm的感覺,失戀時內心的感覺,這是感覺),無非就是這六種,對吧

但是有的人的感決並不是6種,而是更多,7種,8種或更多,明白嗎?也就是說他們能感覺到我們正常人(其實正常人也就是普通的人類)6感以外的東西,在他們感覺到的就是佛教所說的五眼六通,此時由物質——感覺,感覺到的就和我們普通人(佛教講的凡夫)不同的,他們的才是更真實的

舉個例子,螞蟻只會在地面上爬,它的世界只是二維平面的,它從地面爬到牆上,但它並不會感覺到地面和牆之間是三維空間的,它只是認為自己從一個平面到了另一個平面,還是平面的。也就是說對於螞蟻來說它永遠感受不到空間的存在,這是科學所證實的

在人類看來,螞蟻是錯誤的,但相信你也知道,當今理論物理也證實宇宙至少有12維,也就是說,可能在某些人眼力,我們就是他們的螞蟻

佛教講普通眾生只有6感,6感對應眼,耳,鼻,舌,身(觸覺),意(感覺)6根, 6感與6根合和而生6道,眾生(就是你我這樣只有正常6感的普通人)就在6道中輪迴

說到這,你該明白了,出家人都是為了成佛的 有人問過六祖慧能是來幹什麼的

他說「我是來成佛的」

那他們不就有慾望了嗎?

你要清楚,真正的修佛不是讓人滅掉所有的慾望,其實慾望是滅不掉的。不是滅掉慾望,而是無間的覺察到自己的每個慾望,「無間的覺察」就是「佛」啊,佛既是名詞,更是動詞——覺察。

無間的覺察到自己的每個慾望,也就是慾望隨著它的產生就滅區了,當即生起,當即滅下。而不是不產生慾望。明白了吧

修佛,當然是要成佛,但這種慾望即生即滅。這才是佛

與佛教有關的花,佛教裡有幾種花,與佛教有關的花

蓮花,參考 周敦頤愛蓮說 所有的花都與佛有關。正所謂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但蓮花不一定出自汙泥。現代科學已經可以使用無土種植。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也不是出自汙泥,而是出自金沙。阿彌陀經中這樣記載 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 琉璃 玻璃合...

與佛教有關的植物有哪些,跟佛教有關的樹

蓮花,楊柳,木棉,菩提,沙羅雙樹和彼岸花 佛主誕生之樹 無憂花 佛主圓寂之樹 娑羅雙 佛教規定的 五樹六花 五樹 是菩提樹 大青樹 ficusaltissima 貝葉棕 檳榔 糖棕 borassusspp.或椰子,其中有的是佛樹,有的是刻寫 所必備和賧佛所必需的 六花 是指荷花 文殊蘭 黃姜花 黃緬...

佛教講因果,我問個佛教因果問題,關於佛教的因果報應問題

因果是客觀存在的,不是誰規定的.你問的是特定的行為,當然有一定的果報.而且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就算個一個善或惡的念頭,自然都會是一個業力種子,只是不知何時成熟罷了.所以說假使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不能容受.一名學生,在學校總被人欺負,這大概是一種業報,如果他能坦然承受,忍辱化解,他所種的忍辱因,自會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