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茶用於日常飲用的文字記載

2021-03-05 09:17:06 字數 5565 閱讀 4477

1樓:匿名使用者

1、神農說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gaosh.

***),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2、西周說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

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說 西漢.王褒《僮約》: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哺。

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斫蘇切脯。

築肉臛芋。膾魚炰 鰲。烹茶盡具。

哺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

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椽求用錢

。推紡惡敗。傻索綿亭。

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

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牛販鵝。

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

慎護奸偷。

「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已有飲茶習俗。

4、六朝說

中國飲茶起於六朝的說法,有人認為起於「孫皓以茶代酒」,有人認為系「王肅茗飲」而始,日本、印度則流傳飲茶系起於「達摩禪定」的說法。然而秦漢說具有史料證據確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說的正確性。

(1)達摩禪定: 傳說菩提達摩自印度東使中國,誓言以九年時間停止睡眠進行禪定,前三年達摩如願成功,但後來漸不支終於熟睡,達摩醒來後羞憤交加,遂割下眼皮,擲於地上。不久後擲眼皮處生出小樹,枝葉扶疏,生意盎然。

此後五年,達摩相當清醒,然還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達摩採食了身旁的樹葉,食後立刻腦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禪定的誓言,達摩採食的樹葉即為後代的茶,此乃飲茶起於六朝達摩的說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並說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

(2)孫皓以茶代酒: 根據《三國志.韋曜傳》中說,吳國皇帝孫皓率群臣飲酒,規定赴宴的人至少得喝七升,而韋曜酒力不勝,只能喝二升,孫皓便常密賜茶荈以代酒。

由此可知三國時代,當時上層社會飲茶風氣甚盛,同時已有「以茶代酒」的先例了。

(3)王肅茗飲: 唐代以前人們飲茶叫做「茗飲」,就和煮菜而飲湯一樣,是用來解渴或用來佐餐的。這種說法可由北魏人楊銜之所著洛陽伽藍記中的描寫窺得。

書中記載說當時喜歡「茗飲」的,主要是南朝人,北方人日常則多飲用酪漿,書中尚記載了一則故事:北魏時,南戶齊朝的一位**王肅向北魏稱降,剛來時,不習慣北方吃羊肉、酪漿的飲食,便常以鯽魚羹為飯,渴則飲茗汁,一飲便是一斗,北魏首都洛陽的人均稱王肅為「漏厄」,就是永遠裝不滿的容器。幾年後,北魏高祖皇帝設宴,宴席上王肅食羊肉,酪漿甚多,高祖便問王肅:

「你覺得羊肉比起鯽魚羹來如何?」王肅回答道:「莒附庸小國,魚雖不能和羊肉比美,但正是表蘭秋菊各有好處。

只是茗葉熬的汁不中喝,只好給酪漿作奴僕了。」這個典故一傳開,因此茗汁方有「酪奴」的別名。這段記載說明了,茗飲是南人時尚,上至貴族朝士,下至平民均有好者,甚至是日常生活之必須品,而北人則歧視茗飲。

其次當時的飲茶屬牛飲,甚至有人飲至一斛二升,這與後來細酌慢品的飲茶大異其趣。

2樓:匿名使用者

1、神農說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gaosh.

***),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2、西周說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

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說 西漢.王褒《僮約》: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哺。

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斫蘇切脯。

築肉臛芋。膾魚炰 鰲。烹茶盡具。

哺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

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椽求用錢

。推紡惡敗。傻索綿亭。

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

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牛販鵝。

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

慎護奸偷。

「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已有飲茶習俗。

4、六朝說

中國飲茶起於六朝的說法,有人認為起於「孫皓以茶代酒」,有人認為系「王肅茗飲」而始,日本、印度則流傳飲茶系起於「達摩禪定」的說法。然而秦漢說具有史料證據確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說的正確性。

(1)達摩禪定: 傳說菩提達摩自印度東使中國,誓言以九年時間停止睡眠進行禪定,前三年達摩如願成功,但後來漸不支終於熟睡,達摩醒來後羞憤交加,遂割下眼皮,擲於地上。不久後擲眼皮處生出小樹,枝葉扶疏,生意盎然。

此後五年,達摩相當清醒,然還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達摩採食了身旁的樹葉,食後立刻腦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禪定的誓言,達摩採食的樹葉即為後代的茶,此乃飲茶起於六朝達摩的說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並說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

(2)孫皓以茶代酒: 根據《三國志.韋曜傳》中說,吳國皇帝孫皓率群臣飲酒,規定赴宴的人至少得喝七升,而韋曜酒力不勝,只能喝二升,孫皓便常密賜茶荈以代酒。

由此可知三國時代,當時上層社會飲茶風氣甚盛,同時已有「以茶代酒」的先例了。

(3)王肅茗飲: 唐代以前人們飲茶叫做「茗飲」,就和煮菜而飲湯一樣,是用來解渴或用來佐餐的。這種說法可由北魏人楊銜之所著洛陽伽藍記中的描寫窺得。

書中記載說當時喜歡「茗飲」的,主要是南朝人,北方人日常則多飲用酪漿,書中尚記載了一則故事:北魏時,南戶齊朝的一位**王肅向北魏稱降,剛來時,不習慣北方吃羊肉、酪漿的飲食,便常以鯽魚羹為飯,渴則飲茗汁,一飲便是一斗,北魏首都洛陽的人均稱王肅為「漏厄」,就是永遠裝不滿的容器。幾年後,北魏高祖皇帝設宴,宴席上王肅食羊肉,酪漿甚多,高祖便問王肅:

「你覺得羊肉比起鯽魚羹來如何?」王肅回答道:「莒附庸小國,魚雖不能和羊肉比美,但正是表蘭秋菊各有好處。

只是茗葉熬的汁不中喝,只好給酪漿作奴僕了。」這個典故一傳開,因此茗汁方有「酪奴」的別名。這段記載說明了,茗飲是南人時尚,上至貴族朝士,下至平民均有好者,甚至是日常生活之必須品,而北人則歧視茗飲。

其次當時的飲茶屬牛飲,甚至有人飲至一斛二升,這與後來細酌慢品的飲茶大異其趣。

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個把茶當做飲品的人是?

3樓:木葉緋緋

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漢人飲茶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三皇五帝時代便有神農以茶解毒的故事。

茶作飲料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約成書於公前300年的《爾稚》一書中,就已有茶葉的記載。唐代茶葉專家陸羽,撰寫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世界各地的栽茶技藝、飲料習慣等都源於我國。

現在,茶被稱為綠色保健飲料,全世界飲茶的人數約佔世界總人口的一半。我國人民不但最早發現並利用了茶這種植物,而且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茶葉品種,在茶葉製作工藝上更是不斷創新發展。在我國,茶葉可依據製作過程中多酚類物質氧化程度的不同,分為紅茶、綠茶、青茶、黃茶、白茶和黑茶六大類。

紅茶中多酚類物質氧化最多,稱為完全發酵茶,如產於安徽省祁門的「祁紅」。綠茶在製作過程中儘量減少多酚類物質的氧化,保持鮮葉的原色,富含維生素,稱作不發酵茶,如產於黃山市的「屯綠」、蘇州的碧螺春「。青茶為半發酵茶,白茶為微發酵茶,黃茶和黑茶為後發酵茶。

茶葉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特殊的醫療保健作用。

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了哪些山茶古樹?

4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中國古代山茶文獻中最早記載的山茶古樹,是唐代成稿的《南詔畫卷》。它描述了地

處雲南的兩株山茶古樹:「奇王之家……瑞花兩樹,生於舍隅,四時常發,俗雲橙花……」。文中「橙花」即雲南白族語言中「茶花」的漢字讀音,至於所稱「瑞花」則是由於佛家認為山茶是祥瑞之花。

無錫市園林局夏泉生先生結合圖卷和文字卷所作的嚴謹考證後認為:「早在南詔奇王細奴邏開國立詔(654年)之前,在這位蒙舍詔王庭院裡的兩個圓形花壇中,就已栽培著兩株高數丈、幹粗40釐米、盛開著大朵紅色鮮花的古山茶樹……」。可見,距今2023年前的南朝宋代孝建元年前後,我國雲南白族先民已首開了雲南山茶人工栽培的先河。

明代崇禎年間御史黃宗昌編撰的《嶗山志》,記載了明初著名道士張三丰曾於山東嶗山手植一株「耐冬」(中國分佈最北的古山茶):「永樂年間張三丰者,嘗自青州雲門來於嶗山下居之。色邑中初無耐冬花,三豐自海島攜出一本,植於庭前,雖隆冬嚴雪,葉色愈翠。

正月即花,蕃豔可愛,齡近二百年,柯幹大小如初。」這株植於太清宮三官殿的耐冬山茶,估算樹齡約600年。這與史志記載為張三丰於永樂年間所植,時間完全吻合。

很可惜,這株山茶古樹已於2023年死去。

古代文獻中記載古山茶的甚多。明代王象晉《群芳譜》「山茶」篇載:「滇南有

二、三丈者(樹高),開至千朵,大於牡丹,皆下垂,稱絕豔矣。」《滇南太華山記》也載:「兩墀山茶樹八本,皆高二丈餘,枝葉團扶,萬花如錦。」宋、明時代的一尺,約合現在的30釐米,

二、三丈也有6~9米了。明代顧養謙的《滇雲紀勝書》還描寫了會城沐氏西園成片山茶古樹的壯觀景象:「西園有樓名簇錦,茶花四面簇之,凡數十樹,樹可三丈。

花簇其上,樹以萬計,紫者、朱者、紅者、紅白兼者,映日提錦。落英鋪地,如坐錦茵。」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中花木記》,也記載了雲南省城張石夫所居朶紅樓之前的兩株山茶古樹:

「一株挺立三丈餘,一株盤垂幾及半畝。垂者叢枝密幹,下覆及地,所謂柔枝也,又為分心大紅,逐名滇城冠。」此外,四川的《光福山記》載:

「海雲院有連理山茶。」清代初年,蘇州文士吳偉業和陳維崧也都描寫過拙政園的寶珠連理山茶。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光緒年間浙江《上虞縣誌校續》物產卷山茶條引錄了《學圃餘疏》(明代成書)所記載的兩株山茶古樹:

「《學圃餘疏》:潯陽狄陶祠山茶一株,幹大盈抱。紹興曹娥廟亦有之,止如拱把之半,士人云『千年外物也。』」

中老年人的日常飲食要注意什麼,老年人在日常飲食中應該注意哪些禁忌

1 老年抄 人的飲食應襲該保持多樣化,穀類為主。小米 大米 黑米交叉食用,可使營養結構趨向均衡。2 多吃蔬菜 水果和薯類。在老年人的飲食中每天起碼要有1斤蔬菜 兩個水果。至於糖尿病患者可吃低糖的蔬果,如楊桃 番茄等。3 老年人的飲食還應該多吃奶類 豆類及其製品,豆類首推黃豆。4 經常吃適量的魚 禽 ...

日本抹茶的沖泡及飲用方法,日本煎茶怎麼喝?

抹茶沖泡基本的方法是 1.先在茶碗中放入少量抹茶。2.加入少量溫 不是沸騰 水。3.然後攪拌均勻 傳統上使用茶筅 在日本茶道中,濃茶 用4克抹茶,加60cc開水,有點像漿糊狀。薄茶 用2克抹茶,加60cc開水。可以用茶筅刷出濃厚的泡沫,非常美麗,爽口。可以做成抹茶星冰樂飲用。沖泡方法 食材 抹茶粉3...

尿酸高不能吃什麼患者的日常飲食禁忌

體內尿酸高的人群要注意改掉不良習慣,儘量做到早睡早起儘量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否則會影響健康,容易導致體內尿酸越來越高,尿酸過高的人群不宜吃香菇,香菇中含有的尿酸比較高,不宜吃海鮮,海鮮中含有的嘌呤比較高,容易導致體內尿酸含量過高,會加重腎臟負擔,容易導致痛風疾病的產生,尿酸高不能吃哪些食物?1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