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最早有人工種植茶的地方是哪

2021-03-18 01:29:49 字數 3297 閱讀 8892

1樓:不曾明瞭

6000多年前,生活在浙江餘姚田螺山一帶的先民就開始植茶樹,田螺山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我國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地方。

四川省雅安市境內蒙頂山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蒙頂山茶祖師吳理真開始在蒙頂山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

記載了我國最早的人工種植茶樹歷史的書是哪一本?

2樓:再來一碗湯

唐末五代韓鄂撰的《四時纂要》中就載有一種茶樹栽培技術,詳細闡述栽培過程中的挖坑、施肥、播種、覆土等工序,據說這種用直播法栽培的茶樹,三年後即可採摘。

我國在西周時期就開始人工種植茶樹對嗎?

3樓:

四川省雅安市境內蒙頂山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蒙頂山茶祖師吳理真開始在蒙頂山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

目前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人工種植的茶樹是哪一棵

4樓:匿名使用者

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海縣南糯山的800年栽培型古茶樹王(「沙歸八瑪」)

5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中國境內最古老的一棵人工栽培的大茶樹位於距離昆明市區300多公里以外的景洪西南方的南糯山中。這是一棵具有八百多年曆史的茶樹,當地的人稱它為"茶樹王"。

6樓:匿名使用者

思茅地區鎮沅縣九甲鄉千家寨2700餘年野生古茶樹

中國山茶的栽培始於何時?

7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中國山茶的栽培究竟始於何時,國內外茶花學術界對此都非常關注。我國有幾本茶花專著,都說春秋末期吳王夫差的梧桐園中栽有山茶。2023年筆者去四川考察古山茶時,曾向最早發表此說的作者請教,結果未得到確證。

後來,又去了蘇州市(古代曾為春秋時期吳國都城)找到有關文物、檔案部門查閱了許多古代地方誌等古籍文獻,也均未發現有梧桐園種山茶的記載。

2023年初,我們編著《中國茶花文化》專著時,在《四庫全書》中查到了宋初陶榖撰寫的《清異錄》,其中輯錄有張翊的《花經》。張翊在《花經》中將許多花卉按「九品九命」的等級進行排列。而山茶被排列為「七品三命」,即第七等。

這至少說明:其一,當時山茶已從野生進入人工栽培;其二,當時山茶已成為公認的名花;其三,當時山茶已成為人們喜愛的觀賞性花卉了。

張翊的《花經》究竟成書於何時?筆者在紹興圖書館新購置的一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中發現了一篇明代陳詩教的《花裡話》。《花裡話》中也引錄了張翊的《花經》,內容與《清異錄》所引的《花經》一字不差,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引錄的前言第一句寫著:

「蜀漢張翊好學多思致,嘗戲造花經……」。至此我們可以認定,張翊是三國蜀漢時期(221—263)之人,而當時蜀漢的疆域,佔有今四川、雲南的大部分,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南部白龍江流域的一部分。由此可見,早在2023年前的三國蜀漢這些地域,山茶已成為人們喜愛的花卉了。

中國山茶由野生進入人工栽培的歷史,至少已有2023年。我們把這一結論寫進了《中國茶花文化》一書,許多專家對此表示了肯定。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夏麗芳研究員在書面審稿意見中寫道:

「把茶花的栽培歷史追溯到三國時代(2023年前),給中國以及全世界的茶花研究者和愛好者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中國花卉協會***會長在序言中更是寫道:「本書以翔實的資料,確鑿的證據,將中國茶花栽培的歷史,由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提前到2023年前的三國時期。」

人工栽培樹齡最長的山茶古樹在**?

8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中國人工栽培山茶古樹中樹齡最長的有7株:

(1)江蘇省姜堰市溱潼鎮的一株神奇的萬朵山茶古樹,樹高10.2米,冠幅5米×6米,基部已培土70釐米築成花壇,露在土面之上的胸徑有47.7釐米,而埋在壇土之下的根徑竟在70釐米以上。

整株昂然如鬆,聳立如塔。從古山茶的樹型、花葉的形態、顏色、花瓣及雌雄蕊特徵等方面,確定該古山茶樹為華東山茶的園藝栽培品種「松子」,其古代名也稱「鬆塔」,為珍貴的古代老品種。根據山茶的生長習性和生長勢,綜合考慮了其所在的地理、氣候特徵、文化背景、相鄰的文化古蹟,特別是根據這株古樹旁邊,有一口宋代的澆花井及該樹埋入地下的70釐米以上的基徑推算,該古樹應為宋代晚期所植,距今已有800多年。

(2)江蘇省蘇州市光福鎮司徒廟西側「香雪海」風景區山坡上的「亮葉金心」古山茶樹,基圍2米,離地30釐米處分三杈。中間一杈周長1.2米,高2米,由於基部患上了心腐病,樹杈已死。

西邊的分杈周長1.16米,枝高1.3米處又分了杈,最粗的分杈周長60釐米,最小的分杈周長也有40釐米。

東邊的分杈周長65釐米,枝高1米處也分兩杈,最粗的分杈周長35釐米。這株紅山茶古樹除了中間的分杈已死外,其餘的兩分杈生長健壯,枝葉茂盛,樹高3.5米,樹冠直徑5米,樹齡650年。

(3)四川彭州市磁峰鎮花塔村八座墳趙宅山坡上的兩株「鐵殼寶珠」(四川叫「七心紅」):一株樹高10米,基圍180釐米,其中最粗的分枝幹圍102釐米;另一株樹高9米,基圍101釐米。兩株樹齡均在600年左右。

據宅主趙緣雲老人講,趙家祖籍山西,明末清初移來四川。趙家有人當上了地方官,後葬在八座墳。兩株山茶樹是為了紀念死者栽在墳前的,經歷了12代。

現在墳看不到了,但八座墳前的兩株山茶古樹留傳至今。

(4)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大羅山化成洞的一株「金心」古山茶,國內外曾報道為「千年古樹」。它生長在一個喇叭形「洞中天井」中,井高5米,井底寬1.9米,井口寬4米。

我們用粗繩把人吊下井底測量,樹高8.15米,基幹粗111釐米,主幹高4.6米,在近井口長出分枝形成樹冠3.

5米,遮蓋住洞口,枝葉茂盛,紅花朵朵,很有生氣。根據這株古山茶樹特殊的生長環境條件和實地測量的資料,樹齡應在500~600年之間。它獨特的生長環境和頑強的生命力是世界同類植物所罕見的。

(5)雲南昆明市晉寧縣盤龍寺的藥師院內,有一株「松子鱗」古山茶樹,其樹高12米,基徑54釐米。松子鱗花瓣平鋪密集,花心極小,初開之時,宛如松球張鱗,故而得名。據《晉寧縣誌》記載,這株古樹,系元代正年間(2023年)蓮蓬禪師親手所植,至今已有640多年的歷史。

如今仍很蒼勁,亭亭玉立於殿中,頗有「幾朝元老」之風。現被晉寧縣人民**列為重點保護之「古樹名木」。

(6)雲南宜良縣的靖安哨,原有一座名叫靖安寺的古寺,在寺內植有靖安茶一株。今寺已毀,而山茶猶存。相傳,該山茶為明代之遺物,其樹高為9米,胸徑30釐米左右,花大如碗,色豔紅。

花期在新春佳節前後。據2023年馮國楣先生在《雲南山茶花植物學特性及花型分類的**》一文中記載:「宜良靖安哨有明代古樹一株,為昆明市園林局近年發現的新品種。

」(7)雲南省蘇明縣白邑鄉皮家營的一株山茶名貴品種「獅子頭」,樹高9米,幹圍182.2釐米,胸徑58釐米,樹齡500多年。

我國歷史上最早用銅鑄鬲始於哪個時期

早在新石器時代來晚期就有陶鬲源,用銅鑄鬲始見於早商但數量極少,商代鬲多深腹,身高大於腹徑,至西周變為腹徑大於身高的橫寬式,且口沿外移,器腹變淺並出現器蓋,西周還發現方鬲,在陝西扶風莊出土一件方鬲,下部成有門開啟的爐膛,四面有供出氣的小孔更有意義的是一扇門外鑄有一個斷足的人守門,這很可能是受過刖刑 砍...

中國最早有歷史記載的是什麼朝代,中國最早的有記載的歷史是什麼

是商朝。商朝 約公元前1600年 約公元前1046年 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 商 為國號 在亳 今商丘 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 今安陽 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

我國曆史的好官簡單的故事,我國曆史的好官和有關他們的故事

1 包拯巧判小孩 有兩個婦人為了一小孩而鬧上了公堂,縣官判定兩人一人拉小孩的一隻手,誰拉贏了那個小孩就是誰的,在經過一番拉扯之後,其中一位含著淚鬆開了手,但是最終縣官卻把小孩判給了那位婦人。別人不明其理,問之。縣官說到 誰會忍心讓自己的小孩受到傷害啊!她放手是因為她心疼她的孩子!你沒看見她是含著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