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十三陵分別叫什麼?是哪些帝王的墳墓

2021-03-05 09:17:05 字數 5772 閱讀 5104

1樓:匿名使用者

十三陵在北京

南京的叫中山陵,和十三陵沒有任何關係

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建於明永樂七年(公元2023年),是陵區第一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前。

此後明朝營建的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慶陵、慕宗德陵分別座落在長陵兩側山下。明崇禎帝朱由檢的思陵是最後一陵,位於陵區西南隅,系妃墳改用。陵區中部長達七公里的長陵神道與各陵相通。

1.思陵,是十三陵中的末建之陵,規模最小也最為簡陋,是明代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年號崇禎)的陵墓。

2.長陵是明王朝第三帝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的陵墓。

3.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

4.昭陵位於定陵西側的大峪山麓,陵園建築面積為35000平方米,現存有完整的譡恩門、譡恩殿及其東西配殿,和方城、明樓、寶頂等,這裡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戴篨和他的三位皇后。

2樓:一寸丹

十三陵(the ming tombs)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縣天壽山下方圓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整個陵區原來都有陵牆,正門開在南端,蟒山、虎峪巍峨兩側,好似一龍一虎踞守大門。十三陵以地面建築巨集偉的長陵和已發掘的地下宮殿定陵最為著名。

目前,明十三陵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十三處明代皇帝陵墓葬有成祖(長陵)、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慶陵)、熹宗(德陵)、毅宗(思宗)(思陵)等。

這些明代帝王的陵墓除面積大小、建築繁簡不同外,其建築佈局、規制基本相同。平面形制為長方形,後面有圓形(或橢圓形)的寶城。建築從石橋起,依次分列陵門、碑亭、稜恩門、稜恩殿、明樓、寶城等。

十三陵中以長陵建築最為巨集偉,它與定陵一起,同為主要參觀物件。

長陵:是明成祖朱慷的陵寢建築,橫恩殿亦稱獻殿、享殿,是長陵的主體建築,是舉行祭祖的重要場所。長陵被恩殿建於2023年,十分雄偉壯觀,它聳立在三層漢白玉臺基之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總面積為1956平方米,殿內有32恨金絲柄木明柱,最大的直徑1·17米,高14·30米。

樑、柱、擦、椽、斗拱等構件,皆用橢木製作,雖歷時五百餘年,仍牢固如舊,香氣襲人。它是我國最大的一座柄木殿堂。

定陵:是明神宗帝朱謝鈞的陵寢,他10歲即位,年號萬曆,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48年)。 陵園規制仿照長陵。

定陵地宮己於1956一2023年被科學發掘,現已修建成定陵地下博物館。 地下宮殿由前、中、後及左、右五座高大寬闊的殿堂連結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結構建築。在這些殿堂間共有石門七座。

石門設計非常科學,由於其重心集中在軸部,雖重達4噸,但開啟十分靈活輕巧。

地宮的平面佈局基本上採用"前朝後寢"的制度。前殿沒有任何擺設,相當於宮前廣場,中殿相當於前朝月宮殿的正殿,內有三個用漢白玉雕成的"寶座",呈品字形排列,座前各有一座黃色琉璃"五供",即香、燭、花,還有青花雲紋大瓷缸各一口,缸盛滿香油,專供長明燈使用。左右配殿無任何隨葬器物。

後殿相當於寢殿,稱為"玄堂",是地宮的主要部分,為放置棺槨之處所。棺床**放置萬曆皇帝和孝端、孝靖兩皇后的棺槨,三具棺槨周圍放有梅瓶、玉料及裝滿隨葬金銀玉器的紅漆木箱26只,各棺槨內也裝有大批隨葬物品。

明朝有十七帝,可為什麼只有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以後的13個皇帝的陵墓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縣境內的燕山山麓 。據京城約五十公里,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

這裡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世系表)。是當今世界上儲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朝十七帝,但由於英宗曾經2次登基,一次年號正統,一次年號天順,所以實際上只有16位皇帝。但為什麼又只有十三陵呢?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歷史。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所以沒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鈺(代宗),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分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

在定陵出土的隨葬品中,皇冠和鳳冠最引人注目。萬曆皇帝的金冠通體用極細的金絲編結而成,上嵌二龍戲珠。在精美的首飾中,萬曆帝的金冠可謂稀世之寶,冠頂鑲嵌著的食指大小的貓眼石光芒四射。

3樓:匿名使用者

十三陵在北京,南京的是明孝陵。

2023年,朱元璋派人在南京鐘山南麓的獨龍阜玩珠峰下為自己營造陵墓,後定名「孝陵」,皇后馬氏和朱元璋合葬在此陵。陵區內還有朱元璋長子朱標的陵墓。

明成祖朱棣於2023年遷都北京,同時選定北京昌平以北天壽山南麓作為陵區。明朝有13位皇帝葬於昌平,故此處稱作「十三陵」。葬有成祖(長陵)、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慶陵)、熹宗(德陵)、毅宗(思宗)(思陵)等。

十三陵是那十三個皇帝的陵墓?

4樓:手機使用者

這十三陵就是明朝的十三

個皇帝陵墓。可是,歷史上的大明江山共有有十六個皇帝,怎麼就十三個陵墓呢?這得從明朝皇帝說起。

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安徽鳳陽人,做過和尚、當過乞丐,參加農民起義,最後打下大明江上的時候定都南京(金陵),也死在南京,當然陵墓建在南京。明朝第二個皇帝是朱元璋的孫子,因為太子(朱元璋長子)先逝,重立的太子(皇儲,也就是準皇上)是長孫,此人做皇帝沒有幾年因為要收各王叔的兵權,最後燕王朱棣發兵從北京打到南京,在攻進都城的時候,皇帝走散,一直沒有找到,只到現在也是一個迷,他自然就沒有皇陵。明最後一亡國皇帝死後葬在另一地方(亡國之君,自然沒有氣派的皇陵)所以這是裡只有13個皇陵。

明朝從南京遷都北京是在朱棣當皇帝的時候!他深知北方匈奴總想問鼎中原之心不死,而派重兵把守,又掌兵權者擁兵自重,謀反叛亂(他自己就是這樣當的皇帝)於是自己來守這北方要塞,遷都北京。這故宮就是明、清兩朝皇宮。

從北京城出發,大概兩小時車程(我們是先去長城再去十三陵的,自然不只是兩小時),我們決定參光的是這明朝最鼎盛時期的皇帝朱棣的陵墓——長陵。朱棣稱帝,改元永樂,在永樂年間是明朝經濟、文化、外交都最為鼎盛的時期,鄭和下西洋就是永樂皇帝年間,文化上有《永樂大典》。從故宮到長陵路遙75公里,別說這75公里兩小時就到了!

可是古代皇帝從故宮去皇陵卻要走5天時間,為什麼選這裡為皇帝陵墓呢?這就要從中國的風水學說起了,在風水學家的眼裡,這十三陵這真的是風水寶地。

據說這十三陵是風水寶地,背山依水,三面環山,左青龍,右白虎,背靠天壽,座北朝南,這真是風水寶地,古人云:山環水抱必有氣,而群山不斷為之真龍,呵呵、、、、不說了!這個我也弄不清了。

且說著長陵的,主殿稜恩店由60顆千年金絲楠木做柱,這木頭是從當時雲南的原始森林中筏來,運到京城。整個大殿沒有一個釘子,可見當時的建築水平。這樣直徑一米多的木柱在當時沒有其重工具的情況下是怎麼樹立起來的!

這到現在也是一個米。

另外:明13陵,從來沒有被成功的盜過墓,歷來盜墓者不少!可都沒有成功的找多過墓室,除了定陵開啟了地下宮殿,其餘12陵的地下寶藏還安全完好的躺在地下等待後世的開發呢!

5樓:孫之望

明代的第一個皇帝朱元璋(年號洪武),定都南京,在位三十一年,死後埋葬在南京,稱作孝陵。第二個皇帝是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年號建文),在位四年。朱允炆即位後,他的四叔,當時守衛北平的燕王朱棣,為了爭奪皇位,發兵南下,打了幾年內戰,終於攻入南京當了皇帝。

朱棣攻入後,當時皇宮**,建文帝不知去向。有的說他投火**,有的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下落不明,至今仍是明史上的一樁懸案。

明十三陵石牌坊

明成祖朱棣在在南京登基後,改年號為永樂。由於他鎮守北平多年,深知北平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便於永樂四年(公元2023年)徵調工匠、民夫上百萬人,開始修建北京。永樂五年,皇后徐氏死,朱棣沒有在南京建陵,卻派禮部尚書趙及江西術士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尋找「吉壤」。

直至永樂七年(公元2023年)才選好現在這片陵區,並由朱棣親自察看決定。這裡山間地面廣大,群山若封似閉,中間水土深厚,確是塊好地方。再加上術士們的誇張、神化,朱棣更加高興,立即降旨圈地八十里為陵區禁地,開始動工修建長陵。

選在這裡建陵,不單由於風景美好,更主要的是這裡山勢如屏,易守難攻,一旦駐軍把守,既可守衛陵寢,又便於保衛京師。從這年朱棣在昌平縣北天壽山下建造長陵起,到明代末帝思宗朱由檢(年號崇禎)止,除明景泰帝葬於北京西郊金山外,十三個皇帝都埋葬在這裡,形成了明代皇帝的陵墓區,因而通稱十三陵。

封建時代的葬制,一般子孫的陵墓,應當一個比一個小,但十三陵卻不盡然,後來居上者也不少。朱元璋是個創業的皇帝,死後葬在南京孝陵;朱棣一生五次北征,是鞏固政權的定業皇帝,死後葬在北京長陵;這兩座陵,一是祖陵,一是北京首陵,因此建築規模都很大。但以後並未依此而代代縮小。

十三陵中,一般凡是皇帝生前修的陵,親自督理,不惜工力費用,所以高大、寬闊,陵殿建築講究,裝飾富麗堂皇。死後築陵的全是由子孫辦理埋葬,一般都是草草從事,陵墓的規模也就小得多了。

朱棣長子仁宗在位僅一年,長孫宣宗在位十年,史稱「仁宣之治」,實際上他們都是坐享其成的皇帝。但由於他二人跟隨朱棣多年,對於建國之難以及社會情況多少有些瞭解,所以在稱帝后在某些方面還注意節省人力、財力,曾經罷採辦,減織造、瓷器等等。他們二人的陵墓,也是比較小的。

仁宗曾遺詔說,我在位日淺,對百姓沒什麼恩德,不忍過多地勞役人民,我的陵要從儉修造。宣宗遵遺詔,親定獻陵規則,三月後就將他老子埋葬了。宣宗本人雖然在生前修了景陵,但因獻陵是他制定的規模,自己當然不敢過於超過父陵。

《昌平山水記》上有這樣一段說:「獻陵最樸,景陵次之。」現在還可以從二陵的明樓、寶城(圓形圍牆)及殿基遺址上,看出二陵確比其他陵墓簡陋些。

自宣宗以後,各帝都是在深宮中養大的,稱帝后除偶爾出去遊蕩外,從不願邁出宮門一步,因此,他們不知創業、建業的艱難,生活多荒淫腐化,懶於過問國事民情。又因為他們是在宦官侍侯下長大的,聽慣了宦官的阿諛、奉承,而對大臣們中的逆耳忠言卻聽不進去,往往恣意妄為,任意揮霍。按明初葬制規定每陵葬一帝一後,可是,英宗的裕陵卻葬了一帝二後,而憲宗的茂陵又增加到一帝三後。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明朝中期政治的腐敗,皇帝的荒淫無道。

武宗以後的各陵,是世宗的永陵,穆宗的昭陵,神宗的定陵,光宗的慶陵,熹宗的德陵,思宗的思陵。這個時期王朝政治更加腐敗。宮廷中的奢侈浪費非常驚人。

反映到陵墓的建造上就顯得十分豪華,其中永、定二陵是典型代表。昭、德二陵是皇帝死後才修建的,規模就要小些;慶、思二陵是利用他人之墓埋葬的。

神路石像傳說

石像生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傷,對此當地有個傳說。相傳石像生白天在神道兩側兀立不動,至晚石人摸到附近村中調戲婦女,石獸則到處偷吃東西,為患鄉里。百姓震怒,合夥把石像生打得遍體鱗傷,傷了石像生的元氣。

此後,無論白天黑夜,石像生就都不能再動,只有永遠在原位立定了。據說,還有一對石羊因傷重不能歸位,後來修路時被推到溝底,不知所終。石像生如何能動?

這個傳說可謂荒誕不經,倒是另外一個關於石像生的傳說更耐人尋味。石像生中,共有12尊石人,但只有4匹馬,不夠每人一匹。傳說明宣德年間,宣宗皇帝朱瞻基曾為此殺了幾任監工大臣和工頭,因為他們誰都解決不了皇帝所出的「十二石像要備十二匹馬,而且不得在神路兩旁立臥四匹以上的石馬」這一難題。

朝廷張榜招賢,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漢子揭了榜,自稱已經解決了難題,並把皇帝等一干人帶到神路,指示天機。原來那兩個武臣的後身,各有4匹浮雕石馬,活脫逼真,與臥在神道上那4匹加起來,足了12匹的數,且沒有違背「不得在神路兩旁立臥四匹以上的石馬」的要求。原來這漢子就是參與雕刻石像生的石匠,他認為12石人應有12石馬,並且早就雕成了四明八暗的樣式,但監工大臣和工頭以及其他工匠都沒有看出來(完工後民工都已被遣返回鄉)。

後來,漢子為阻止皇帝濫殺無辜,才道破了天機。事後,他也不領皇帝的賞賜,悄然返鄉,種地去了。

為什麼說十三陵定陵地宮的發掘是失敗的例子

原先bai 準備挖掘的是du朱棣的地宮 也就是長陵。但zhi因為對地宮dao的挖掘史無前例,版又加上長陵的地權宮比較大,所以考古學家們準備找個別的陵先試挖一下,積累一些經驗。最後經歷種種波折他們找到了萬曆皇帝的墓,也就是定陵。但正是因為經驗的不足,在倉促的開啟地宮的金剛門後,墓裡面無數在低氧情況下存...

《死神》中護庭十三隊的隊長分別叫什麼

樓上的把隊長補充的差不多了,我就說上屆隊長吧,二番隊原隊長 四楓院夜一 五番隊原隊長 平子真子 六番隊原隊長 朽木銀領 七番隊原隊長 鳳橋樓十郎 九番隊原隊長 六車拳西 十番隊原隊長 愛川羅武 十二番隊原隊長 曳舟桐生 前 浦原喜助 後 零至三番隊 零番隊 現任隊長 黑崎一心 推測 護庭十三隊桌布 ...

請問知了的種類有哪些?分別叫什麼

名稱學名 蟬俗名別名 蚱蟬 油蟬 知了 蜘蟟 嘰喳蟲 英文名 motschulsky 拉丁學名 graptopsaltria nigrofuscata 編輯本段 簡介 蟬是俗稱 知了 的一種昆蟲。最大的蟬體長4 4.8釐米,翅膀基部黑褐色。夏天在樹上叫聲響亮,用針刺口器吸取樹汁,幼蟲棲息土中,吸取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