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安全教育的策略有哪些幼兒園師幼互動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2021-03-04 10:06:48 字數 5571 閱讀 8331

1樓:匿名使用者

(1)環節的設計

第一,環節的流程。幼兒園健康教學活動有五大類活動型別,包括體育教學、安全教育、身體保護與自理能力教育、飲食營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每個型別又有不同的活動形式和方法,現在就幾個典型的活動形式舉例說明。

①體育活動(三個基本環節)

體育活動的目標:幫助幼兒進行體育運動,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水平,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的最有效途徑。具體內容包括:基本動作基本體操、體育遊戲、器械活動等。

體育教學活動環節:一般包括開始部分、中間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個部分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任務,開始部分是承擔組織幼兒注意力、參加活動興趣、明確活動任務、帶動幼兒活動身體、做好準備工作的任務,時間大約3~6分鐘,佔整個活動時長的10%~20%;基本部分是承擔學習新內容、新知識的任務,當然,這個過程需要通過遊戲的形式、有效的組織,做到循序漸進、動靜交替,達到幼兒主動、積極參加活動,鍛鍊身體、豐富知識、解決問題的目的,時間大約21~24分鐘,佔整個活動時長的70%~80%;結束部分承擔評價活動、總結經驗、整理器械、放鬆身體的任務,時間大概3~6分鐘,佔整個活動時長的10%~20%。

②安全教育(四個基本方法)

安全教育的目標:幫助幼兒樹立有關安全的意識,學習必要的安全常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具體內容包括:

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防觸電防溺水安全、玩具安全、生活安全等。

安全教學活動的方法:情境再現法,也就是把安全教育出現的問題,用各種光碟、**等方法再現事情發生的情景,讓幼兒有切身的感受,指導不正確做法的後果,適當約束幼兒的行為,達到教育的目的;案例分析法,也就是把在幼兒當中常常發生的事情,認真分析討論,得出結論知道危害,進而能夠選擇正確的遊戲玩法;對比判斷法,也就是把正確的知錯誤的事件同時給幼兒,讓他們自己判斷分析,哪個是正確的,哪個是錯誤的,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知道遵守遊戲規則;日常滲透法,也就是把安全教育和日常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隨時提示幼兒,並能夠和日常行為規則聯絡起來,寓教育於一日生活之中,會得到更多的驚喜。

以上方法,可以在一節教學活動中結合活動內容,進行篩選,選取最恰當的方法,為完成目標服務。當然還可以根據教師自身經驗進行改造和創新,只要能夠完成教學活動目標,促進幼兒的發展和安全意識的形成,方法是可以隨教學需要隨時調整的。

③身體保護與自理能力教育(三個注意事項)

身體保護與自理能力教育的目標:幫助幼兒改善對待健康和公共衛生的態度,培養幼兒的各種有益於個人、有益於社會的健康行為何習慣。具體內容包括:

生活衛生、情節衛生、環境衛生、器官保護等。

身體保護與自理能力教育的注意事項:一貫一致的要求,也就是教師、家長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都要有統一的常規要求,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隨**喜好和意願隨意改動既成事實的常規要求,否則幼兒自理能力和常規的培養會出現反覆;集體個別相結合,由於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遺傳、素質和習慣都有差異,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需要考慮這些因素,既要照顧所有幼兒,又要有個體的教育,二者有機結合可以使幼兒逐漸融入集體之中,和集體統一起來,慢慢形成班級常規和符合要求的行為習慣,有效完成教育目標;示範講解的妙用,很多時候教師為了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教學活動中不再強調示範講解的重要性,以避免一教一學給幼兒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對於示範講解,需要教師巧妙利用,不著痕跡地起到幫助幼兒形成正確概念的作用。

第二是圍繞目標和內容的需要設計,任何活動的設定都不能形成模式,健康教學活動也是一樣,雖然有一定的環節設定模式,但是具體到某一個活動,還是要根據目標和內容的不同來置,這樣才符合幼兒發展、活動特點以及活動中教師教育智慧體現的需要。

(2)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教學環節不宜過多。雖然健康教學活動的環節可以隨著實際需要及時作出調整,但仍要遵迴圈節簡單、明確,利用組織的互動原則,因為健康教學活動不同於其他領域的教育活動,其中動作練習、安全教育都需要幼兒親身的體驗和感受,若是走過場,則看似熱鬧,實則沒有達到目的。因此,環節設定一定注意簡介明瞭,為完成目標服務。

第二,要做到動靜交替。健康教學活動不同於其他領域教育活動的重要之處是需要教師準確示範動作,幼兒參與的高強度、高密度的練習,此外還需要幼兒自我保護以及安全教育等問題。因此必須做到動靜交替,否則教師和幼兒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目標,教師在動靜交替中放鬆和緩衝是活動中必須要有的。

第三,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的環節設定。在設計健康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十分清楚教學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各個環節應圍繞把握重點、突破難點進行設計。這樣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能夠很好地完成健康教學活動目標。

幼兒園師幼互動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2樓:中公教育

「師幼互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表現形式,存在於幼兒一日生活之中,表現在幼兒園教育的各個領域,並對幼兒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師幼互動中,教師有意識地採取一些有效的互動策略,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從策略內涵、具體操作、實際例子理解以及題目練習等方面對激勵式、追隨式、挑戰式這三種支援性策略進行細緻剖析。

(一)激勵式互動策略

教師為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鼓勵幼兒的持續性活動而與幼兒進行的互動行為。

1.情境感染:教師通過情境創設和感染激勵幼兒的學習與活動興趣。

如在數學活動中,創設「小猴子舉辦聚會分桃子」的情境,引導幼兒自由操作,從而體會數的分解與組合;又如在美工活動中,教師設定「小鳥飛來了」的情境,在油畫棒的頂端貼上小鳥的圖案,以畫紙為天空,用畫筆在畫紙上自由畫直線或曲線去表現小鳥飛,以此激發幼兒的興趣。

2.語言催化:教師運用生動形象、富有感情的語言激勵幼兒的活動興趣。

如區角活動中,小班幼兒在益智區用橡皮筋在釘板上構圖時,教師說:「橡皮筋小朋友想在這塊體操板上跳舞呢,你們來試試看,它會跳出什麼舞呢?」當教師看到幼兒的操作之後,及時肯定:

「看,紅色橡皮筋正在跳著三角舞呢!」

3.情感分享:在互動中,教師給予幼兒情感態度上的支援和肯定。

如在手工活動中,明明小朋友給自己的手工作品上畫了兩隻藍色的眼睛,教師及時鼓勵:「哇,你的小貓有著圓圓的藍色大眼睛,可真好看啊!」

(二)追隨式互動策略

教師在與幼兒的積極互動中減少和避免直接的要求或指令,以平等寬容的心態追隨幼兒,在觀察分析幼兒的基礎上與之有效的互動,進而促進幼兒的自主發展、主動學習。

1.環境創設:教師創設能夠支援幼兒自由探索的環境;教師創設能引發幼兒和他人進行積極互動的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通過活動環境中的充分互動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2.變換調整:教師及時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出現的問題,變換原先的應對策略,以更好地滿足幼兒活動與發展的需要,儘可能照顧到幼兒個體需要與幼兒全體需要之間的關係。

如在幼兒的自主表演活動中,小組人數與活動規則要求不符,教師根據這一情況,將表演內容細化,靈活改變了分組的人數規定。

3.耐心等待:互動過程中,教師適時適度的耐心等待。

但是,等待的互動策略並不意味著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可以暗暗地輔助支援,通過材料的中介,暗示幼兒並耐心等待幼兒的發現和遷移性學習。

如在主題活動「造房子」中,紅紅嘗試多次都沒有搭建好「高樓」,在紅紅似乎想要放棄時,教師在一邊默默投放了有關的**和雙面膠,不一會兒,紅紅小朋友邊看**邊開始研究起來,然後嘗試用雙面膠粘住盒子的四個角,這一次,「高樓」建成了。

4.及時反思:教師及時地對自己和幼兒的互動行為進行反思,從互動過程帶給幼兒影響去推斷自己行為的適宜性和合理性。

(三)挑戰式互動策略

在互動中,教師捕捉恰當的教育時機,在「質疑」的基礎上給幼兒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平臺」,進一步推動幼兒的問題解決與思維發展。

1.問題質疑:教師在與幼兒的互動過程中,適時適宜的問題質疑,以激發幼兒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願望,引發幼兒進一步思考、商量、衝突,直至問題解決。

如在初春二月,孩子們對螞蟻產生了興趣,他們自發到幼兒園各地尋找螞蟻,可是一直都沒找到,老師質疑道:「怎麼會沒有呢?你們想想,平時都在**見到了螞蟻呢?

」於是孩子們到幼兒園的操場、草地、花壇邊去尋找,教師的問題質疑鼓勵了幼兒的**興趣和**行為。

2.啟發思考:教師藉助具體情境,通過開放性的問題及豐富多彩的材料,激發幼兒不斷思考、主動**和交流。

如在教育活動的互動過程中,經常可以聽到教師問幼兒:「你發現了什麼?」「你有什麼問題嗎?」「這個問題你是怎麼想的?」「你有什麼辦法解決?」等。

3.推動深化:在以幼兒自主探索為主的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在幼兒的經驗水平上幫助他們即時生成既有興趣又有挑戰的主題內容,在與幼兒的支援性、挑戰性互動中有效深入推進幼兒的學習和**。

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當幼兒的探索問題比較零碎或僅停留表面時,教師可採取主動參與或加入活動的方式,或以合作者身份一起討論、交流。

②當幼兒由於對材料的陌生或**問題引發爭論而無法繼續活動時,教師則可以啟發式、開放式的問題鼓勵幼兒的討論和爭議,及其幼兒新舊經驗之間的認知衝突。

③當幼兒因為對活動形式或其他因素的影響而降低或失去活動興趣時,教師可以通過材料環境的調整、語言的激發與鼓勵等支援幼兒持續活動。

3樓:財神小光

1在幼兒園中教師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2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應怎樣實現這個任務很艱鉅,很難回答哦。祝你早點完成 這是畢業**吧? 參考資料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策略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策略有哪些?舉例說明其中一二

1、用生活取景法選取幼兒所需培養的社會技能 在進行幼兒社會技能培養時,教師首先要考慮培養的內容與目標,並將這一內容目標明確地傳達給幼兒,使之成為幼兒的學習目標。例如雖然現在幼兒園玩具大都十分充足,而且多采取分割槽活動方式進行遊戲,避免了幼兒過多地因玩具發生爭執的現象,在幼兒園的活動中基本上很少看到幼兒爭搶玩具。但老師在深入觀察中仍然發現幼兒並未真正掌握與大家一起共同玩玩具的社會交往技能,理由是:

在幼兒玩自帶玩具時常常出現爭搶、無法介入等缺乏交往技能的情形。在使用生活取景法選取社會教育內容時,除了創設模擬情景外,有時也用**、錄影等手段記錄下幼兒平時的生活場景,用於社會技能培養活動中。

2、使用即時動態情景再現法促進幼兒社會認知與行為的統一 由於幼兒的年齡小,很難讓他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言與行的矛盾、自己個人與集體的關係、自己行為與後果的關係,老師們在實踐中探索出一種動態情景再現的方法,讓幼兒直觀地觀察,並經由反思自己行為得到正確的結論。實踐證明採用動態情景再現法可以突顯幼兒社會認知的不足,及「知行不一」的矛盾衝突,促進由「知」到「行」的轉化。 例如在社會技能培養活動《我會等待》中就出現大多數孩子表示了自己「人多時我願意等待」的態度,可是說到不等於做到,在之後的情景練習中仍舊出現擁擠的現象。

老師運用動態情景再現法讓孩子們看到了立即再現的錄影情景,有意地突顯了孩子們認知與行為的矛盾:為什麼說得到卻做不到呢?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十分投入地認真反思自己行為的問題,為進一步學習「排隊等一等」的操作技能打下基礎,從而達到教師預設的活動目標。

3、妙用價值表決法樹立幼兒待人接物正確態度 價值觀教育法在幼兒園社會教育中運用也是一種創新,它認為每個人都按照自己內在的價值觀去行事,兒童也不例外,但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價值觀的混亂,只有通過兒童心理內部價值澄清,才能建立自己清晰的價值觀和恰當的生活方式。實踐證明價值表決法簡單、有趣,對於培養「自律」的社會行為非常有效:一方面幫助幼兒將已有的社會認知轉化為態度;另一方面幫助幼兒用正確的態度引導自己的行為。

4、善用移情體驗法幫助幼兒建立同情心

5、巧用操作圖示法幫助幼兒真正掌握操作技能 說得到做不到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幼兒社會性表現方面的現象,但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行為操作技能的缺乏往往是造成幼兒知行不一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幼兒並不知道該如何做到。

6、摒棄是非對錯評價是幼兒社會技能教育重要的指導原則。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育小知識 幼兒園飲食安全教育內容

幼兒園食品安全教育知識內容 幼兒園食品安全教育知識內容如下 一 白開水是兒童的最佳飲品。飲白開水不光能滿足兒童對水的生理需要,還能為他們提供一部分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飲料 營養保健型飲料,還是當前許多家庭熱衷的純淨水和礦泉水,都不宜代替自來水作為人的主要飲用水。燒開的自來水冷卻到25 35攝...

小班安全教育《我該怎麼辦》教案,幼兒園小班安全教育活動教案我該怎麼辦

1 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鉅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 亮點 2 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儘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

幼兒園安全教育,國學教育,怎麼融入到一日生活中

都在這裡吹什麼吹bai,安全教育du 國學教zhi 育,因材施教,人才戰dao略教育興國。專。都吹屬的這麼好聽。也沒見誰去做了?別吹啦 都散了吧 有娃兒的看娃去,沒娃生娃兒去。不就是 帶娃看娃教娃 的問題嗎?還要扯得那麼大,扯得那麼遠,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教育的意義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自己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