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2021-03-04 09:14:37 字數 4760 閱讀 7489

1樓:匿名使用者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關於深化

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突出強調了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意義,將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作為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的重要舉措之一,指出要「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對外文化交流,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促進文化相互借鑑,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共同維護文化多樣性」。我們要從戰略和歷史的高度深刻認識**這一戰略部署的重大意義,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大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一、為什麼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多次就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等重大問題作出重要論述和決策部署。黨的十六大強調要「著眼於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首次提出要「積極開拓國際文化市場,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2023年,**政治局專門就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問題進行集體學習,***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精心打造中華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2023年***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進一步指出「要著眼於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對稱的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作出深刻闡述和全面部署。這些重要論述和決策部署高屋建瓴,總攬全域性,深化了對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戰略意義的認識,為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一)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不斷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必然要求

當今世界正經歷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國際形勢變化深刻複雜,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隨著以價值理念、發展道路、民族精神、國家形象等為核心內容的軟實力競爭越來越激烈,世界各主要大國均將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發展戰略,千方百計壯大本國文化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力求佔據國際文化發展和競爭的制高點。

我們必須儘快形成與我國國際地位相適應的文化軟實力,更好地搶佔先機,贏得主動。

(二)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大力弘揚中華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再現輝煌,對增強民族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時,大力開展對外文化**,加快拓展國際文化市場,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對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三)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戰略選擇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大力宣介「和為貴」、親仁善鄰、講信修睦等中華文化,將一個文明、民主、開放、進步的中國展示給世界,對於樹立和維護良好的國際形象,促進中外民眾在傳統文化、價值理念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加深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道路、和諧世界理念的理解和認同,營造有利於我國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等各方面工作,都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取得豐碩成果,面臨難得歷史機遇

作為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中華文化在廣泛吸納融匯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的同時,也為世界文化的繁榮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聯絡更加密切,特別是近年來,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內涵更加豐富,手段更加靈活,形式更加多樣,取得了世所矚目的豐碩成果。

(一)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並身體力行,有力提升了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水平

黨和國家領導人帶頭走在對外文化工作的第一線,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深圳大運會等重大國際文化盛事開幕典禮,多次主持或出席各類中外文化交流活動特別是同有關國家的文化年節、文化論壇等活動,關心指導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等的建設與發展,極大提升了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水平。

(二)以舉辦重大活動為平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抓住舉辦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中外「文化年」、「國家年」等重大國際活動的契機,充分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和現代文化風貌,全面展現古老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傳統和當代中國生機勃勃的藝術創作,拉近了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心靈距離。在中俄「國家年」、「語言年」期間共同舉辦了800多項活動,在俄各地不斷掀起「中國文化熱」、「漢語熱」、「武術熱」的高潮。在「歐羅巴利亞中國藝術節」上組織了近50個展覽和涉及眾多領域的約500場活動。

(三)與各方建立起全方位、多雙邊文化交流機制,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機制保障

截至2023年,我國已經與145個國家簽訂**間文化合作協定,簽署了800多個年度文化交流執行計劃,與近千個國際文化組織和機構有著不同形式的文化往來,建立了形式多樣的人文交流機制。通過這些機制、平臺,各類語言歌曲比賽、文化節慶、文明論壇、**周、展覽等蓬勃開展,受到中外人民的熱烈歡迎,產生了積極廣泛持久的社會影響。

(四)創新走出去模式,精心打造中華文化「拳頭產品」、「知名品牌」,開拓國際文化市場

著力加強「歡樂春節」、「感知中國」等大型文化活動的品牌建設,推動京劇、雜技、民樂、書法等民族藝術大量走出國門,使春節日漸成為中華文化傳播的新載體。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增長迅速,各類優秀文化作品加速為世界所認知。

在中國與世界互動之頻繁、交流之密切、融合之深刻前所未有的時代背景下,中華文化帶來的「中國風」、「漢語熱」風靡全球、方興未艾,進一步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迫切希望通過學習漢語、認知中華文化來更好地與中國打交道,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學習借鑑中國的成功經驗,這些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空間。

中華文化擁有的獨特魅力和深刻價值內涵,和諧理念、重義守信、勤勞、和睦等中華文化精髓,為解決當代世介面臨的新老問題提供了新理念新智慧,為各國探索發展道路提供了新思路新啟迪。當然,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也面臨一系列嚴峻的挑戰。我國的文化產業起步晚,規模小,國際傳播力、影響力和競爭力有限,西方在**話語權等方面佔據著絕對優勢,世界文化格局「西強我弱」的狀況尚未根本扭轉。

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仍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三、怎樣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個系統工程。我們要深入領會《決定》精神,借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強勁東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加大工作力度,不斷開創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新局面。

(一)創新對外宣傳方式方法

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開拓對外宣傳的新思路新舉措,力求增進世界人民對中國歷史和現狀的瞭解,傳達中國人民的真誠和善意,拉近中外人民情感距離。要不斷提高對外形象塑造和**引導水平,以外國人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方式進行交流和傳播,多講「中國故事」,力求實現「中國內涵、國際表達」。要借鑑其他國家經驗,積極探索我國對外文化傳播的專業化、市場化道路,善於藉助和利用國外知名公關諮詢機構和大型跨國企業的傳播優勢。

要藉助手機、網路電視、數字出版、動漫遊戲等高新技術和新**,及時佔領新興文化陣地。要重視人與人的交流,加大情感和思想溝通,「以文化人、以文促情、以文建信」,讓中華文化走進世界人民內心。要從人文和文化角度唱響科學發展觀、和平發展道路、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等重要思想理念,增進國際社會對我國的理解和支援。

(二)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

完善支援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政策措施,開拓國際文化市場,拓展文化**網路。支援重點主流**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扶持文化出口重點專案,形成有實力的文化跨國企業和著名品牌。

鼓勵文化企業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資源,開發國外受眾易於接受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生產製作以外需為取向的文化產品。擴大版權**,支援出版物、電影、電視劇等出口,逐步改變文化產品進出口逆差的局面。完善譯製、推介、諮詢等方面扶持機制,發展對外文化中介機構,培育專業**公司和**公司。

加強國際文化產品交易平臺和國際營銷網路建設,辦好中國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等國際性展會。積極參與國際文化**規則的制訂。充分利用香港、澳門區位優勢,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

(三)構建人文交流機制

全方位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讓五大洲人民都體驗和享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有針對性地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周邊國家和西方發達國家開展人文交流。充分利用多邊和雙邊機制,整合社科、文學藝術、新聞、廣播電視、出版、民族、僑務、體育、旅遊等資源,開展國家文化年、中國文化節、「感知中國」等品牌活動,推廣中華春節文化,打造「歡樂春節」等文化交流新品牌。實施對外文化合作及援助,扶持和加強邊疆地區與周邊國家和區域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加強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和孔子學院建設,形成展示、體驗與**並舉的綜合平臺。加強文化使者互訪和中華經典翻譯出版,制定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走出去規劃,增強國際學術論壇的中國聲音。加強中譯外人才培養,組織對外翻譯優秀學術成果和文化精品。

建立面向外國青年的文化交流機制,設立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貢獻獎和國際性文化獎項。

(四)發揮各方面在中華文化走出去中的作用

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拓寬對外文化交流渠道,把**交流和民間交流結合起來,拓展民間交流合作領域,鼓勵人民團體、民間組織、民營企業和個人從事對外文化交流。發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文化非營利機構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支援海外僑胞積極開展中外人文交流,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中華文化淵源流長的見證是什麼,作為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的是

可以通過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詩詞歌賦茶經典籍醫藥書籍等等,體現她的淵源流長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漢字書寫和傳承,漢字是見證。中華文化中浩瀚的史書典籍見證一脈相傳。傳統文化 包羅永珍,戲曲京劇代表,中醫藥,武術,書法國畫,詩詞歌賦,四大發明,酒文化,茶文化,等等等等 見證是咱們中華人民的一個傳統的建築方面...

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什麼和中華文化什麼

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新中國成立70週年來,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有哪些 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有 1 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文藝創作持續繁榮,文化事業回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答網際網路建設管理運用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

運用中華文化的特徵,說明為什麼中國傳統養生文化

中復華文化源遠流長,制 漢字和史書典籍是其重要見證。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漢字和史書典籍作為其基本載體,使其能一直流傳至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表現為獨特性 區域性 民族性等。中國傳統養生文化以獨特的理論體系為基礎,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為特點,在世界傳統養生文化中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