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實踐論人類學》讀後感

2021-03-04 00:37:26 字數 4687 閱讀 9681

1樓:歲月就這麼說

2023年7月,正是中國革命的生死關頭,黨內卻出現了兩種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妨害著革命的發展。為了揭露這種不好的現象,從而推動中國革命的發展,***寫了這篇著名的文章。通觀全篇,此文幾乎是一篇完美無缺的哲學**,到處閃耀著思辯的哲學光芒;同時又因為***是文學家,身上流著中國文人的血,理所當然地使這篇文章充滿了文學氣息。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實際的情形是這樣的,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物質生產過程中,階級鬥爭過程中,科學實驗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

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中取得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於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為勝利,所謂「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內在實質,「認識——實踐——再認識」是《實踐論》的實踐路線。

2樓:老溼的春夏秋冬

到目前為止,我的絕大部

分時間都是在校園內度過,從小學到現在的研究生階段,都是如此。而我的主要任務便是學習,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這樣告訴我,老師也是這樣告訴我的。但是對於如何學習,也只是從老師和其他有過學習成功經歷的人學到的學習技巧。

當然,這些有過學習成功經歷的人都是學習成績非常突出的人,以我現在的眼光及他們現階段所取得的成就來看,也只是學習成績突出的人。有的人確實有著非常不錯的工作,但卻沒能在好的平臺發出更大的光和熱。小的時候,一直以為能夠上一所好的大學,考上一所好學校的研究生,自己就是成功的人,至少覺得自己有著較高的學歷,是能夠為社會做出大的貢獻的。

但就現在來看,我確實考上了研究生,但當初為社會、祖國做出大的貢獻,覺得理所當然的目標卻成了奢望,現在我所學的知識都是有很高的價值的,但有價值的是知識本身,我的學習過程卻明顯沒有使得我成為我預期的那個有價值的人。後來經過認真的總結思考,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聯絡實際」有了一定的理解,如果想要獲得事業的成功,理論和實踐都是重要的,不能夠只學理論而不去實踐,也不能沒有理論支撐而去盲目的實踐,二者應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辯證的關係。學習成績突出不一定是真的掌握了知識,真正的掌握了知識,不一定能夠很好的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實踐中的問題,學習成績突出只能是證明一個人的學習技巧是高超的,但一切的理論學習,最終都是為了生活實踐服務的,脫離了這個宗旨,一切理論知識的學習都成了無水之源,無本之木。

讀完***的《實踐論》後,更加深化了我對理論和實踐的認識,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

哲學是指導人類生活實踐的科學,《實踐論》是***思想的一部分,能夠科學的指導人們的生活實踐。《實踐論》的完成,與當時的革命局勢密切相關,***總結了之前革命的經驗教訓,糾正黨內「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觀點。是最傑出的的哲學著作之一,***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具體的社會實踐,深刻的揭示了理論認識與實踐的密切關係。

在這裡,我結合我的生活、學習的實際,闡述我的一些看法。

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我認為,從在地位的角度上來講,實踐是第一位的,這裡的「第一位」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一切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最終都是為了實踐服務的,實踐不僅僅侷限於生產實踐,還包括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在革命階段,還包括階級鬥爭。對我來講,實踐包括學習的過程,包括科學實驗,也包括畢業後的工作,為人處世,與人溝通等等。

前面提到的「也只是學習成績突出的人」,其實就是沒有把實踐放在第一位,僅僅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為了畢業而學習,我以前也是犯了這樣的錯誤,學習的時候總是關心老師會在哪方面出考試題,哪些是考試的重點,而不是關注知識的本身價值,結果就是考試的成績確實很好,但卻不能更真實的體現自身的價值和能力,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把最後的實踐應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簡單說來,就是沒有真正的把「應用為本」放在心裡,所以就不可能做到「學以致用」。現今社會中經常出現的名牌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只能自己做些小買賣,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讀死書」、「死讀書」,不能很好的把實踐作為衡量自己所學理論知識的標準,以致出現了一些高分低能的人。

同時,還有眼界不夠寬廣的原因,只是把自己的眼光放在大學階段,或者研究生階段,看不到走出校園,參加社會實踐工作的實際情況,也是導致自己不能把實踐放在第一位的原因之一,但歸根結底還是對實踐的認識不足,不能深刻理解「理論聯絡實際」的意義。比如在我初中、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我的第一目的毫無疑問就是為了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目標定得遠一些,也就是能夠在中考、高考中考出好的名次,上一個好的大學,僅此而已。至於說,學習英語是為了應用,為了能夠為生活實踐服務,為了能夠讀懂更多的先進的外文文獻,從而實現自身的價值,是從來沒有想過的。

上了大學後,有一些科目,在平時上課的時候從來沒有認真聽講過,在考試的前幾周,進行考試突擊,通過考試,也是常有的。所以,在大學能夠凸顯出很多「考試突擊裡手」,並且還沾沾自喜於自己的「成就」(並不謙虛、謙遜,這樣的人沒有不跌跤子的)。那麼,考試結束之後,自己的頭腦中還剩下什麼,恐怕什麼都沒有了,而突擊複習所用的寶貴時間,卻白白的浪費掉了。

這樣的學習效果也是最差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學習?應該為了應用而學習,為了能夠在社會生活實踐活動中更好的發揮自身的價值而學習。

在這裡,我還是拿學習英語舉例說明。首先,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應該把應用於實踐放在第一位,明確目的。直白的說,學習英語就是為了能夠順暢流利的讀懂外文文獻,就是能夠流暢的和外國人溝通對話,那麼我們就要從這樣實踐的角度來學習英語,思考如何能夠做到。

當我們背了單詞,練習了聽力,我們就要去實踐,發現我們身上的不足,再去查漏補缺的去進行學習,這裡實際包含了從「認識」到「實踐」,再到深一層次的「認識」,再到深一層次的「實踐」這樣的從低階進入到高階的過程,但核心是要明確目的,把實踐放在第一的位置。明代哲學家王陽明說過的 「知行合一」,就是這個道理。另一方面,實踐的「第一位」體現在,任何的理論認識都需要實踐來實施,並需要實踐來證實其正確與否。

我們的學習,都是需要我們去做,才能實現學習這件事,當然了,前面提到要以實踐的目的去學習,但在這裡,只有實踐學習的這件事,學習這件事才會發生。所以,我們不能總想著我要去學習,而不去實施,不去做,這樣就成為了一個「空想主義者」,這是不可取的。

剛才說到要以應用實踐的態度和目的去學習,如何更好的學習,或者說怎樣才能使得學習產生最好的效果和結果。我來說說我的看法,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只有人們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人士的真理性的標準,而實際呢,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也就是說,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

當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取得了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於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為勝利,我們總說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在進行學習時,是一個過程。比如我的一個朋友所學的一個科目叫做「訊號學」,他在學習初期,是認識階段,他根據上屆的學長所說,這門課程比較難,通過對這門課的初步認識的實踐過程,他跟我說,他學不好這門課程,實踐是第一位的,但在這個時候主要是他的感性占主導地位,之後他通過深入的學習,他發現這門課並沒有學長說的那麼難,通過理論知識的系統整理,抽象出了關鍵的概念,並與實踐聯絡後,他比較好的掌握了這門課程,而後在進行實習中時,他發現了在「訊號學」理論知識方面,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他又回到學習中,進一步深入的學習,而後進行了更好的實踐,現在他可以說很好的掌握了這門課程。

那麼,在開始時,為什麼他說覺得自己學不好,因為他對於這門課程的內容沒有規律性的瞭解,或者從來沒有接觸過這門課程,或者接觸的不多,因而無從談到這門課程的規律性,而當他對理論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後,他就覺得比較有了把握,願意去學習。當然,他有了經驗之後,並且他還是個肯虛心體察情況的人,不是一個主觀地、片面地和表面看問題的人,他就能夠自己做出如何進行學習這門課程的結論。所以,我們說到的如何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首先需要開始接觸外界,屬於感覺的階段,而後,綜合感覺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抽象提取出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最後進行實踐,證實和補充自己的不足。

在這裡,我想說,理性認識是依賴於感性認識的,同時,認識是有待於深化的,也就是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於發展到理性階段。不能「唯理論」,也不能「經驗論」,這也是***在《實踐論》中主要批評的,我們在學習中絕對不能出現這樣的問題。為了解釋我所理解的方法,這裡再舉個例子。

一個人在大學時代沒有以實踐為目的的學習,畢業後,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的理論知識欠缺很多,工作一年後,決定重新考研,充實自己,他考研成功,改進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了「理論聯絡實際」,「知行合一」,研究生畢業後,事業較為成功。這裡就涵蓋了所有的我所理解的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問題,這個人沒有在大學以實踐為目的的學習,說明他沒有把實踐放在第一位,畢業後,通過工作實踐,發現自己的不足,這是感性認識階段,經過思考,決定重新考研進行學習,這是系統整理出具體考研的這個結論的階段,同時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最後的事業較為成功,達到了自己的預想結果。通過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整個過程是一個迴圈往復的過程,呈螺旋狀上升,「否定之否定」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說的也是這個過程。

當然,在這個例子中,這個人付出的代價有些大,因為是通過工作才發現自己的不足的,才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的。所以,我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要能夠站在高的平臺上想問題,把這個方法用到每一個小問題上,每個問題都做細做好,又要把這個方法放在自己整個人生的大方向上,巨集觀的看待自己的整個人生,才能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通過實踐發現並感覺所學的知識,再通過實踐系統地整理所學的知識,並抽象出概念,再通過實踐證實自己所運用的知識正確與否,並持續改進,做到學而知不足,不足而知學。從感性認識能動的發展到理性認識,同時從理性認識能動的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真正的提高自己,進而能夠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的世界。通過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每一個過程都比較的進入到更高一級的程度,這個過程,迴圈往復以至無窮。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實踐認識論,這就是我關於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請問人類學的研究範疇是什麼,社會學和人類學在研究範圍上有什麼區別

人類學是以人作為直接研究物件,並以其為基礎和綜合理解為目的的學科版。如果把人作 為動物的人和文化人權來區分的話,那就不可能全面地去理解人。人類學是以綜合研究人體和文化 生活狀態 闡明人體和文化的關聯為目的的。綜上所述人類學大致可區分為 主要研究形態 遺傳 生理等人體的人體人類學 以風俗 文化史 語言...

人類學有什麼經典書籍嗎?我在國外讀人類學,是第一菜鳥請教

人類學,你說的兩種應該是體質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文化人類學的話建議看摩爾根的 古代社會 人類家族的血緣與姻親系統 泰勒的 原始文化 弗雷澤的 金枝 施密特的 比較宗教史 懷特 文化的進化 斯圖爾特 文化變遷論 布朗的 原始社會的結構與功能 入門的話可以看看 民族學通論 林耀華主編的,中文看得簡單些吧...

人類進化的研究方法有那些,文化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我是一個高中畢業生,畢業已經已經很多年了,最近有一些想法產生,就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想要人類進化那必須要了解現在人類世界三維觀點,三維觀點普遍被人以為是世間所有萬物都是由三條線組成,但是哪三條線卻很少有人知道。我的觀點 一是組 體的物質,即人體是由無數基本粒子組成,也是構成宇宙的基本粒子構成,但非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