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和大乘佛教有啥區別

2021-03-04 00:32:46 字數 5492 閱讀 7779

1樓:女神姐夫

1、分佈區域不同:

1)藏傳佛教主要集中於**、川西、滇西北、青海、甘肅等藏族聚居區,另外在中國的內蒙古以及五臺山等地,還有國外的尼泊爾和不丹,也有一定的影響力。經歷了元代、清代統治者對藏傳佛教的推崇,藏傳佛教早已走出青藏高原,在全國的許多地方落地生根。

2)大乘佛教廣泛分佈於內地漢族生活區:東北、華北、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珠江流域、浙江、福建等。大乘佛教經過南北朝時的蓬勃發展,唐宋各代統治者的推崇,民間信徒的非常眾多。

漢傳佛教深深融入漢地人民的生活,並紮根於人們的思想當中。

2、修習法門不同。

1)在藏傳佛教信眾中,密咒(又稱真言,如「嗡嘛呢唄咪吽」)是修習法門。藏傳佛教教義特徵為:大小乘兼學,顯密雙修,見行並重,並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點。

傳承各異、儀軌複雜、像設繁多,是藏傳佛教有別於漢地佛教的一個顯著特點。

2)漢傳佛教中常見的唸誦「南無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大乘佛教注重信仰與實踐,強調實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大乘佛教靈活開放、慈悲平等、普度眾生、貼近生活。

3、供奉神像不同。

1)藏傳佛教的寺院供奉的那些神像(包括唐卡一類的畫像),樣子都比較凶惡。藏傳佛教吸收了相當一部分苯教的內容,所以在藏傳佛教供奉的神佛中,很多都顯得凶神惡煞。

2)漢傳佛教寺院裡供奉的佛菩薩則比較和善。漢傳佛教所供奉的那些神佛,經過儒家文化的薰陶,變得溫文爾雅、慈眉善目,就以一副和善的面目示人。

4、進入中國的情況不同。

1)藏傳佛教是由印度直接傳入藏地,並與藏地本來的信仰、文化相結合,才有了供奉的神佛。藏地的原始信仰,以苯教為主,苯教包含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內容,凶惡代表著力量,為人崇拜。

2)漢傳佛教是經過西域間接傳入中國的,路途遙遠,所經國家眾多,不斷融入了途中各文明的文化內容,尤其是在中國與儒家思想相融合,與道家思想爭鳴和互相借鑑。

2樓:氊旰

藏傳佛教也是大乘佛教的一種,,早期有記載上座部(小乘佛教)從古應度(現今的斯里蘭卡)傳入,但因於當時當地的本地教不能溶合,遭到排斥不能興盛.蓮花生大師持大乘真言宗與**當時最盛行本地教整合,得到當時當地的頭人和信眾的接受,就行成了現在的藏傳佛教. 要說就大乘而言藏傳佛教也是大乘一部分,大小乘之分在古應度阿育王第三次結經就分出南(小)北(大),後北傳被大部分青年佛教徒所接受而興盛,大乘佛教興盛又由歷代大德漸漸傳於我國,傳入我國後又因受當時的道予文化引想行成了現有的中國佛教文化.

3樓:巴傻

大乘佛教是可以度眾生的教義.內地幾乎都是大

乘佛教. 小乘佛教是個人修行的教義.小乘佛教在東南亞多.

藏傳佛教也是印度傳入的,因為要使更多民眾信仰,就需要本地化,於是由蓮花生大師與**當時最盛行的苯教綜合,從而形成藏傳佛教,它是密宗派的.和漢地佛教修行方法不同. 修煉大乘佛教需要大師指導點化,能乘佛。

修煉小乘佛教是自己找一個崇拜物件進行修行,不需要別 人輔助,最多隻能修成羅漢。 藏傳佛教是藏族人把佛教演化成適合他們自己風俗習慣的宗教,他們還可以結婚生子!

4樓:唯美嫙嵂

初學佛的人,看見佛法內,有所謂大乘、小乘;有所謂法相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真言宗、律宗,乃至所謂俱舍成實等宗;已覺得歧路多歧,不知何從措足。再加想求得一位善知識,能原原本本不黨不偏的,將各宗各派的概要,開示一下,真不易得。便是想求得這樣解說各宗宗旨的一本書,也不易尋求。

初學者的這種困難,實在不小。 原來佛法的目的是求「覺悟」;可是在求達到「覺悟」底目的地以前,必定有許多途徑,也可說是求達目的底方法和歷程。在佛教底目的上,原是一樣;在途徑上,自不妨有法相三論天台華嚴禪淨真言戒律俱舍成實等宗的不同。

所以法相宗的求覺悟,有法相宗的方法和歷程;三論宗求覺悟,有三論宗的方法和歷程;其他各宗,亦莫不皆然。佛法既有了這許多的途徑,於是佛法的上面,就有了這許多的宗派。 佛法在印度,小乘雖有部執之分,大乘雖有空有之辯,卻並未立許多門戶;到中國後,才宗派繁興。

隋唐以來,各宗的著述和流傳的法門,大都各具有本宗的特質;及至今日,宗派劃然,各宗有各宗的內容,各派有各派的藩籬。尤其是各宗派傳來的源流,若不加以考察,決不能得根本的明白:如姚秦鳩摩羅什法師,翻譯了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後來研究三論的,就成為三論宗;羅什法師又翻譯了成實論,後來研究成實論的,就成為成實宗;慧遠法師在廬山唸佛,後來這一流,就成為淨土宗;樑代菩提達磨祖師,所傳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謂之禪宗;隋代智者大師,依著法華智度等經論,成立天台宗;唐代玄奘三藏,翻譯解深密經瑜伽唯識諸論,成立法相宗;又翻譯俱舍論,成俱舍宗;南山道宣律師,成立四分律宗;賢首國師,立華嚴宗;善無畏金剛智,傳出了真言宗;還有曇無讖所傳的涅盤宗,菩提流支所傳的地論宗,真諦三藏所傳的攝論宗等等。

最多時有十六宗派之多,其中也有不久絕響的,也有融入他宗的;到現在普通常說的:所謂教下,就是指天台宗;所謂宗下,就是指禪宗;所謂律下,就是指律宗;這三宗以外,多已授受無聞,經籍不完。若要研究各宗的概要,應先明瞭各宗承傳的源流,盛衰的背景;然後再辨別他們的內容。

既然各宗隨時興起,各宗要發揚本身的精妙,少不得就有判教一法。現在通常所說的:俱舍成實二宗是小乘。

四分律原也是小乘,而自從南山律師義宗唯識,就變成通大小乘了。法相是大乘有教,三論是大乘空教,這二宗爭論最多。天台華嚴自標位置,在法相三論兩大乘之上;天台就謂之一乘圓教,華嚴更謂為別教一乘;禪宗是頓教,淨土是他力教,真言宗是祕密教;這三宗又別有境界,不同恆蹊。

這還是粗講大略,再詳細說各宗本身內部:天台還有山內山外之爭;南山還有會正資持之異;三論法相,皆有新古;五家七派,皆是禪宗。若講「宗宗皆是求覺悟的途徑」的話,我們究竟走那一條途徑求覺悟呢?

我原也是初學尋不著門路的人:見著人學法相,也跟著去學法相;聽人說唸佛容易,也曾跟著唸佛;忽然又出了幾位密教大阿梨,一般人都驚歎著神異,我也曾跟著學誦真言,學結手印;連那些無宗無派隨便談說的比丘大德,在家菩薩,我多也曾跟著眾人膜拜隨喜;不是我見異思遷,老實說,我本來也並不明白這些宗派是怎樣的一回事;我學了許多時,依然不瞭解我到底要怎樣學是好。我看看同學們也有感於同樣的困難,漸漸退了初心的;也有起初很勇猛,後來雖還持續著,卻勉強得有些不見興味。

所以我深深的覺得:初學佛的人,真有先當明瞭各宗大概之必要。縱然你從上入手,丟開各宗,直接研究經論;然而一看註疏,各宗有各宗的見解。

從好的方面說,各有發揮獨到之處;你若不明各宗大要,就不易領會。從壞的方面說,各有門戶偏執之談;你若不明各宗大要,也就難免誤會。 所以我就大藏,想尋一本說明各宗大要的書,卻尋不著。

後來得著一本日本凝然著的八宗綱要,研究了些時。但是楊仁老,還是說這本書,初學不易懂得;日本的境野黃洋,講解這本書多年,他又說這是凝然大德早年之作;在現在人,自覺不甚滿足,且無甚興味。因此我又向日本大肆尋求,日本佛學校內多有這一門功課,這一類談佛教概略的書,可就多了;他們又時常鬧些什麼佛教統一論哪,原始佛教說哪,也時引起不少的諍論。

我自信是個鈍根,一點兒新異的議論,都不敢接受;遇著事實,就要查查史傳;凡有疑義,就要對對經論;隨時抄記的不少。現在整理一下,自己看看,很像明白我將來應當怎樣修學才對。這原算不得目的地,也算不得道途車乘,只好算是旅行指南;就名為入佛指南罷!

藉此看看各種道途的遠近,和各式車乘的快慢,公之於世;不知初學的人們看了,也能解除點迷悶,尋著個求覺悟的道路與否?同時我有尊重宣告的:我還是個未登途徑的人,我決彀不上說專弘某宗,偏黨某派;並且這個題目雖似不大,卻有遍攪十二部教海,二千餘年曆史的意味;我一個初學的人,錯亂必多,還望諸同學者指正!

我們想要在各種學佛的途徑內,找一條自己修行的道路,那我們就當先明瞭各種途徑的大概。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必須先明瞭各宗的大概;然後才好打定主義,從那一宗修行的法門去修學。 要明瞭各宗的大概,須知各宗有各宗的歷史,各宗有各宗所依的經論;各宗有各宗的判教,各宗有各宗的教義,各宗有各宗的行證,各宗有各宗的果位。

我這一篇入佛指南,就是拿這些綱領做題目,共分大乘小乘戒律三章。大乘的裡面,包括法相三論天台華嚴禪淨律七宗;小乘的裡面,包括俱舍成實二宗;戒律便是律宗。每章並將各宗的歷史依經判教等等,一一分別,加以敘述。

為什麼先述大乘後述小乘呢?一則執筆者經驗,往往向人談佛,自五比丘十大**四諦十六行相二部二十部等等順序談來;聽者不俟談到馬鳴龍樹法性法相,便早覺索然興盡,昏然欲睡了。若先從大乘談起,到後來他反格外注重原始的教義了。

一則現前中土,流行著的是大乘;譬如指示途徑的人,就當從行者現前的腳下講起;所以就先從大乘講起了。 再說大乘和小乘的分別:自來有小乘三法印,大乘一法印之說,這必須先細領會。

因為明瞭三法印與一法印,不獨大小乘的分別可以明瞭,全部的佛教,也可略窺概要。在經論中說三法印的,如成實論說: 「佛法中有三法印:

一切無我,諸法無常,寂靜涅盤。此三法印,一切論者,所不能壞,以真實故。」 說一法印的,如妙法蓮華經說:

「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 分別說小乘三法印大乘一法印的,如大智度論說: 「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盤三印;即是佛說,修之得道。

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若無實相印,即是魔說。

」 由此看來,小乘的教義,是不出無常無我涅盤三種法印的。大乘的教義,是不出一實相的法印的。我今依照小乘經論的教旨,試作三法印的幾種解說:

第一,萬法為實有,諸有情等,起惑作業,感受著老病生死的苦惱,於生滅流轉的現象上;而說此無常之道,令使覺悟,趣得解脫;此種教法,就契合了無常法印。 第二,既然勘破了一切萬法,生滅無常;那麼七情六慾,我見我愛,皆不應有;說此無我教法,令使覺悟,趣得解脫的;此便契合了無我法印。 第三,令使明白了無常之理,斷除了我執等惑,脫離那生死輪迴的苦惱,而令得到寂靜涅盤之果的;此便契合了寂靜的法印。

第四,以上契合了三種法印的小乘教法,較諸一切其他的外道,實在是高出億萬不可稱量;但是在佛法的裡面,論教義的澈底,和化他的妙用上,這三種法印,較諸大乘的一實相印,似乎尚有些不及之處。此其所以稱為小乘的法印。 我再依照大乘經論的教旨,試作一實相印的解說:

「實相」這兩個字,本是表示佛法圓滿的理體;所謂真實之相、無相之相。以萬法為假有,以說生滅,復以萬法為非無,說不生滅。說一切為虛空,以求出世的真諦;又說一切為不空,以揚世間的教化。

所謂「真如」「中道」「菩提」「般若」「圓覺」「如是」「法界」「阿字」「法性」「一法句」「涅盤妙心」等等的名詞,都是實相的異稱。法華經說:「觀諸法如實相」。

又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以實相的境界,本是不可說不可思議,所謂「言語道斷」的便是。

以不可說而強以言說,自有許多不合之處,此則唯證能知,應請諸同學者加以鑑諒! 但是我們對於大乘的一實相印,和小乘三法印的異點,卻很可以辨認:第一就是小乘說諸行為無常,大乘於說萬法為不常之外,卻還認他是不曾斷滅。

小乘說諸法無我,大乘於真諦說無我之外,卻還於俗諦說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說涅盤寂靜,大乘卻以我法二空而說涅盤無住。大乘之所以異於小乘,都是因為契著這一實相印的妙用。

所以為辨證大乘的教法,而有一實相印。 從各宗的裡面,根據這「三」、「一」兩種法印,來印證他孰為大乘孰為小乘的教法。那麼,俱舍宗說法有我空入無餘涅盤的;成實宗雖說人法二空,但只斷見思惑而未斷所知障,尚以一滅諦為歸趣的;這就謂之小乘。

法相宗所說的真如菩提,三論宗所申的般若,天台宗所明的如是,華嚴宗所說的法界,真言宗所說的阿字,禪宗所證的涅盤妙心,淨土宗所入的一法句;這都是實相的理體,就謂之大乘。還有戒律一宗,原以業感為緣起;從南山律師開宗以來,卻以心識為戒體;所以就通於大小二乘。 如此三法印與一法印,不獨大乘小乘所由分別;便是整個的佛教,也可藉此認清。

所以我特地在此先行說明,下面便好詳述屬於大乘的七宗,屬於小乘的二宗,及通於大小乘的戒律宗了。

密宗等於藏傳佛教嗎,請問藏傳佛教是大乘還是小乘,還有密宗就是藏傳佛教嗎

密宗又名密教 祕密教 瑜伽宗 金剛頂宗 真言乘 金剛乘 祕密藏 持明藏 總持藏 陀羅尼藏 密乘 果乘等。有很多分支,有早期的唐密,後來流傳在日本為主的東密 臺密 以及在印度北部和藏蒙地區為主的藏密。他們都屬於密宗,是密宗在各個時期各個地域形成的分支。密宗只是統稱,在內部各派別上各有不同的特色,不能混...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有什麼區別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有什麼不同?

1 教理上看不同,藏傳佛教大多爭論中觀和瑜伽行,即有宗和空宗。漢傳佛教基本上是真空妙有的統一,大乘八宗基本上都是調和空有的觀點。2 派別不同,藏傳佛教是顯教菩薩乘和密教金剛乘合二為一的教派,而漢傳佛教是大乘顯教。3 觀見諦義不同,藏傳佛教各派都以龍樹中觀見為主,雖然各派對中觀二諦義的理解有差別,但沒...

藏傳佛教與佛教的區別,藏傳佛教與漢族的佛教有什麼區別?

佛教是在公元前2世紀 傳有印度次大陸傳入中國,藏傳佛教是在公元6 7世紀傳入藏區。漢傳佛教是佛教與中國本土思想進行融合後 道家和儒家 從而形成的,主要有禪宗 淨土宗 藏傳佛教是佛教傳入藏區後,與藏區本土文化和宗教 苯教,或稱苯波教 融合後的產物,主要是密宗,但是也有顯密雙修 最主要的去背就是寺院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