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棺槨制度是怎樣的古代棺材的種類

2021-03-04 00:32:45 字數 5514 閱讀 7205

1樓:匿名使用者

葬具是盛放死者遺體的用具,土葬所用成為棺。上古時,葬埋無棺,據說最早的棺是瓦制的,即陶器,商代以後採用木棺。《禮記、檀弓上》和《喪大記》所記載周代制度規定:

天子之棺四重、諸公三重、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就是說是天子所用除貼身的內棺外,外面還套著四重外棺,總共五重。每一層棺都有特定的名稱、最外一層叫大棺,第二層叫屬、這兩層用梓木製作,又統稱梓棺或梓宮,第三層叫作迤或俾,用椴木製作,第

四、五層為水牛皮和犀牛皮製成的革棺(也有可能革棺只算一層,另有最內一層裡棺)。諸公以下由內至外遞減,到士這一階層,就只有一層大棺,不得用套棺了。不僅如此,棺木大小厚薄,內外裝飾的用料花樣,也都有嚴格的等級:

"君(此指諸侯)大棺八寸,屬六寸,泌四寸。士大夫大棺八寸,屬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屬四寸,士棺六寸。

""君蓋用漆,三衽(連線棺蓋和棺身的木榫)三束(用皮條或帛捆束)。大夫蓋用漆,二飪二束。士蓋不用漆,二衽二束。

"貼屍之棺內裝飾,用紅、綠二色絲綢,以金釘、象牙釘固定,大夫用黑、綠二色絲綢,以牛骨釘固定,士只用黑色絲綢,以牛骨釘固定。棺外油漆的顏色和花紋圖樣也各不相同。

套棺是一層一層緊套在一起的,如果在棺和套棺之外隔較大的空隙再加一層,叫做槨。《喪大記》稱:"棺槨之間君容祝(狀如漆桶的打擊樂器,方二尺四寸),大夫容壺,士容無瓦(一種酒器)"。

又說:"君鬆槨,大夫柏槨,士雜木槨。"棺槨之間的空隙可用來放置隨葬品。

《荀子、禮論》中記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應當是天子五棺二槨,諸侯為四棺一槨或三棺兩槨、大夫為兩棺一槨,士為一棺一槨。考古發掘證明,這種可以稱之為周制的棺槨制度,戰國時期在一定程度上仍在實行。

戰國秦漢大型墓葬所用木槨,具有象徵地上建築物的性質,不僅規模巨大,而且同墓室一樣,可以稱之為槨室、其形狀往往像一口方井,所以文獻上又稱為井槨。槨室內用板壁分割成若干塊,分別為棺箱、頭箱、邊箱、足箱等,棺木放在棺箱內,其餘部分填滿隨葬品。漢代制度規定, 在皇帝、諸侯王墓中槨室四周要用黃心的柏木或柏木條壘迭互嵌,木頭向內,緊密圍築,稱之為黃腸題湊。

北京大葆臺發現的漢武帝之子燕王劉旦的墓葬,黃腸題湊所用柏木多達1.5萬根。

漢代以後槨室制度不行於世,也不再有套棺外棺與槨的區別,一般都把套棺的外棺成為槨。唐宋規定不得以石為棺,棺槨不得雕縷彩畫。明代規定"品官棺用油杉朱漆,槨用土杉",庶人"棺用堅木,油杉為上,柏次之,土杉、鬆又次之。

用黑漆、朱漆,不得用硃紅"。

在原始社會的墓葬中,就有隨葬品。如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墓葬--東胡林墓葬中發現有螺殼組成的項鍊、骨鐲、蚌殼製品、有打製痕跡的石片。到了商周時,隨葬品多為金、銅、玉陶製品。

貴族墓葬都以青銅禮器隨葬,青銅禮器的形制的大小都與死者的身份密切相關。

漢末三國戰亂以後,由於中原地區的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大批的墓葬又被軍隊和饑民盜掘,厚葬漸漸為世人所不取。一般說來,後世除帝王陵墓和少數顯貴豪富的墓葬以外,用大量珍貴物品隨葬的現象已不多見。唐宋還明文禁止各級**和庶民在棺內放置金寶朱玉。

殉葬始於商代,十分殘酷。漢代以後,人殉在極特殊的情況下偶有發生,明代前期的皇帝和親王也曾以妃嬪宮女殉葬。明天順帝朱祁鎮將死時,遺詔廢止妃嬪殉葬,明朝殉葬事不復形。

清朝無殉葬制度,但清初八旗有大管以男僕、妾侍等殉葬的習俗。康熙時,禁止了這種習俗。但總的說來,這種野蠻的殉葬制度早被歷史所否定,而作為替代品,在大中型墓葬中象徵奴婢、倡優、侍從、衛士的人傭大量出現。

有一種頗為特殊的隨葬物品,那就是明器。所謂明器,又稱盟器、冥器、鬼器,是專為隨葬而製作的並無實際價值的各種器物的模型,所有原料多為陶、瓷、竹、木、石等,所模仿的有禮器、工具、兵器以及車、船、倉、井、房屋庭園等,甚至還有人和各種家畜鳥獸。作**或家畜鳥獸形狀的明器又稱傭。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歷代墓葬中都有明器發現。北宋以後,紙紮的明器逐漸流行,紙明器並不隨死者下葬,而是在下葬之時焚燒。明器的使用也有等級制度,唐代規定:

**三品以上,可用明器九十事,

四、五品可用六十事,

七、八、九品可用四十事,庶人可用十五事。明代規定: 隨葬所用陶質、木質明器,公侯為九十事,**

一、二品為八十事,

三、四品為七十事,五品為六十事,六七為三十事,

八、九品為二十事,庶民只准用一事。

除明器外,專門用於隨葬的物品還有:墓誌、墓別。墓誌是死者姓名、家世、生平事蹟的石刻文字,往往都於文末綴由 稱作銘的韻語頌詞,墓誌埋在墓中。

木質起源於東漢,魏晉以後普遍流行。早期的墓誌形似墓碑而較小,從南北朝後期開始,一般人都做方形,由志蓋和志石相合而成。唐代以後還設有撰、書者的名字。

墓幄,又稱地券、買地券,是給死者帶往冥界的一種模仿地契的物品,最早出現於東漢,或鉛製,或玉製,或陶製,後世多用磚石和木板。早期墓幄的文字與人世真實的券約一樣。

2樓:匿名使用者

棺材,亦稱壽棺,是盛載死屍的匣子,通常在葬禮中使用。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製造,最常見的以木製造。亦有以銅、石等製造的棺材。

棺槨制古代表示死者身份和等級的棺葬制。棺即盛放死者的木製葬具;槨,套在棺外的外棺。木棺出現於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至龍山文化已出現木槨,用於氏族中之頭領。

殷墟商王陵墓室中,多用大木條疊壓成方形或亞字形的槨室,其正中安放商王棺木。至周代,棺槨制度化,規定:天子棺槨四重,親身的棺稱椑,其外蒙以兕及水牛皮;第二重稱地也,以椴木製成;第三重稱屬,第四重稱大棺。

帝后之外槨兩重,多用梓木,因而其棺槨又稱「梓宮」。上公、侯伯子男、大夫,以等差分別為三重(有兕牛皮)、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

又,天子大棺厚八寸,大夫士大棺厚六寸,庶人之棺只准厚四寸,無槨。後世帝王、貴族、士大夫,基本沿用此制,然時也有逾制者。《禮記.

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也棺一;梓棺二。

」詳孔穎達疏。《通典.禮四五》:

「周制...君裡棺用朱綠,用雜金錯;大夫裡棺用玄綠,用牛骨鐟;大夫裡棺用玄綠,用牛骨鐟;士不綠。」又「大唐制:

諸彝不得以石為棺槨及石室,其棺槨皆不得鏤彩畫,施戶牖欄檻,棺內又不得有金寶珠玉。」

3樓:匿名使用者

官位越高,棺槨層數和刷漆次數越多,皇帝九層,往下類推

古代棺材的種類

4樓:匿名使用者

棺材,亦稱靈柩、壽棺、棺槨,棺是裝斂死屍的葬具,槨是棺材外之套棺。

棺材又在農村俗稱為「十頁瓦」、「十大塊」,一般為十頁木料製成,但也有用十二頁木料製成的,這種俗稱「十二元」。十頁木料做成的,其中蓋(頂蓋)為三頁,底(底部)為三頁,邦(兩邊)各兩頁,檔(前後)為5-11塊其他貴重木料。亦有以銅、石等製造的棺材。

一些重要的人物,例如政治、宗教領袖,會用水晶棺,供人瞻仰。中國傳統喜愛以優質的梓木、楠木等製造棺材。很多人以死後能得一副上好棺木為最大幸事。

中國傳統上非常重視棺槨,並以此作身份象徵,周禮規定王─三槨兩棺;諸侯─二槨兩棺;卿─一槨兩棺;士─一槨一棺;庶人─一棺無槨或無棺無槨,可見古代槨是身份象徵。

所謂槨,就是棺外套的大棺。所以人們往往棺槨並稱。棺的出現,同樣是為了更長時間地保護屍體的需要,不僅要有棺,而且棺之外還要層層套疊。

棺外所套的大棺稱為槨,棺內所嵌的小棺稱為櫘,貼身之棺又稱為櫬。

周代不僅因襲了商代的棺槨形制,以木製棺槨作為主要的葬具,而且在商代的基礎上,更加完備,形成了一整套嚴格的棺槨制度。據文獻記載,周代的棺槨制度有嚴格的等級。但關於具體的制度,文獻記載各有不同。

如《禮記•檀弓上》記載:「天子之棺四重」,鄭玄注:「諸公三重,諸侯兩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而《莊子•雜篇•天子》則雲:「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荀子•禮論》說:

「天子棺槨十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明清時候的棺木有個風俗。就是如果死的是家中未出嫁的女子。那麼家中再顯貴。也會不加任何陪葬品。

因為在明清的時候。未出嫁的女子死亡都被看成是一種侮辱。所以家中都是簡單埋葬。

棺木頭部鑲嵌銅鏡。一方面是鎮住女子的靈魂。一方面是一種習俗。

避免其他孤魂野鬼來到棺木中玷汙清白的小姐。

夭折的小孩子還不是**,有的地方時用匣子裝著,不放過夜就埋了。

前面也有說過,還有的用個翁裝著也就埋了,但是這個就是因為省錢的緣故。

棺材的形狀主要分為二種,翹頭形與平直形。平直形棺材用料比翹頭形省一些。翹頭形更費木材,它要用大塊木木材刨出彎形。所以有時要用五寸厚的板材。

5樓:匿名使用者

新石器時代早期,埋葬死者一般是以在氏族的公共墓地內挖長方豎穴土坑來直接埋葬死者。

新石器時代後期,出現甕棺葬。

作為甕棺的葬具的有罐、罐形鼎、甑、劃紋盆等,上面一般扣置敞口缽、斂口缽、三足缽等,均是用來埋葬未成年的幼兒,這也許是出於對幼兒的特別關愛之故。後來葬小兒也有沿用翁棺的。

伊川土門等地區發現了**翁棺,以伊川缸名之。這種缸直筒深腹,平底,有蓋,腹部和上腹部有3個鳥喙狀扳,便於捆梆。缸底有一圓孔,系燒製陶缸前戳穿的,是死者靈魂出入的地方。

總結新石器時代:

1.在中原地區,甕棺葬一般適用於幼兒;是埋葬死去的幼兒時普遍使用的一種埋葬習俗。然而在閻村型別卻出現了**甕棺葬,**甕棺葬均為二次葬。

2.幼兒甕棺葬的葬具一般是日常使用的陶器,只有極少數為特製的葬具。閻村型別的**甕棺葬為專門燒製的陶缸。甕棺的底部一般鑽有小孔,作為死者靈魂出入的地方。

3.無論是幼兒甕棺葬或是**甕棺葬,隨葬品一般較少,多則幾件,少則一件,或沒有隨葬品。

4.甕棺作為一種特殊的葬具,它的使用從新石器時代早期,一直延續到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它的出現與後期的石棺、木棺具有共同的信仰和觀念,即靈魂不滅。

《禮記•檀弓上》記載:「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槨,周人牆置翣。周人以殷人之棺槨葬長殤,以夏后氏之墍周葬中殤、下殤,以有虞氏之瓦棺葬無服之殤。」

根據《禮記》關於「殷人棺槨」的記載,過去一般認為木棺的出現是在殷商時期。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表明,在仰韶文化時期,中原地區已較早出現了木棺。

所謂槨,就是棺外套的大棺。所以人們往往棺槨並稱。棺的出現,同樣是為了更長時間地保護屍體的需要,不僅要有棺,而且棺之外還要層層套疊。

棺外所套的大棺稱為槨,棺內所嵌的小棺稱為櫘,貼身之棺又稱為櫬。

周代不僅因襲了商代的棺槨形制,以木製棺槨作為主要的葬具,而且在商代的基礎上,更加完備,形成了一整套嚴格的棺槨制度。據文獻記載,周代的棺槨制度有嚴格的等級。但關於具體的制度,文獻記載各有不同。

如《禮記•檀弓上》記載:「天子之棺四重」,鄭玄注:「諸公三重,諸侯兩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而《莊子•雜篇•天子》則雲:「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荀子•禮論》說:

「天子棺槨十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明清時候的棺木有個風俗。就是如果死的是家中未出嫁的女子。那麼家中再顯貴。也會不加任何陪葬品。

因為在明清的時候。未出嫁的女子死亡都被看成是一種侮辱。所以家中都是簡單埋葬。

棺木頭部鑲嵌銅鏡。一方面是鎮住女子的靈魂。一方面是一種習俗。

避免其他孤魂野鬼來到棺木中玷汙清白的小姐。

夭折的小孩子還不是**,有的地方時用匣子裝著,不放過夜就埋了。

前面也有說過,還有的用個翁裝著也就埋了,但是這個就是因為省錢的緣故。

棺材的形狀主要分為二種,翹頭形與平直形。平直形棺材用料比翹頭形省一些。翹頭形更費木材,它要用大塊木木材刨出彎形。所以有時要用五寸厚的板材。

你問的翹頭棺應該就是翹頭形的意思。

而元寶棺也是這種形制棺材的別稱,兩頭翹翹不就是個元寶的樣子麼。

古代有哪些增強皇權的制度中國古代是怎樣從制度上強化皇權的?

集權的產生最早由中國戰國時期思想派系之一的法家系統提出君主 形式所衍生出的一種政治結構,法家代表之一的韓非在他的論著中認為 在現有社會局勢混亂,割據勢力強大的情況下,需要君王統一國內一切力量來維護統治,這便需要有一個權力集中的 來輔助君王統治國家,擴大領土.同時在當時社會中農業自然經濟需要有一個相對...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大演變,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變化

1.夏訥時期初步建立官制,在地方封候伯 2.周朝建立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地方封諸侯,實行森嚴的等級 分封制使地方封候勢力逐漸擴大,在東周時嚴重威脅 政權的穩定 3.秦朝建立 集權制,在 高皇帝制度和 官制,在地方實行郡縣制,用於加強 集權 4.漢初實行郡縣制和分封制並存的方式,封國逐漸強大,出現 七國...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很完善,古代女子的禮儀是怎樣的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有著很完善的禮儀制度。在我國古代,各個階層的人們都十分注重禮儀,隨著社會的一步步發展,形成了古代完善的禮儀制度,這些禮儀制度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禮儀制度在當今社會雖然只保留下來一部分,但它們依舊是研究古代禮儀制度的財富。在古代,男尊女卑,對於女子有著很多的禮儀要求。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