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關於布封的,誰關於布封的資料

2021-03-04 00:29:50 字數 4435 閱讀 7538

1樓:我是龍的傳人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紀法國博物學家、作家。生於孟巴爾城一個律師家庭,原名喬治·路易·勒克來克,因繼承關係,改姓德·布封。布封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

2023年起擔任****(植物園)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營****,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在他的作品中慣常用人性化的筆觸描摹動物。

他寫的課文中的《馬》就被賦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又像馴服誠實的奴僕,像豪邁而獷野的遊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士。

生平2023年大學法律本科畢業後,又學了兩年醫學。2023年,結識一位年輕的英國公爵,一起遊歷了法國南方、瑞士和義大利。在這位公爵的家庭教師、德國學者辛克曼的影響下,刻苦研究博物學。

2023年,進法國科學院任助理研究員,曾發表過有關森林學的報告,還翻譯了英國學者的植物學論著和牛頓的《微積分術》。2023年,當上了副研究員,並被任命為皇家御花園和御書房總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總管後,除了擴建御花園外,還建立了"法國御花園及博物研究室通訊員"的組織,吸引了國內外許多著名專家、學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動、植、礦物樣品和標本。

布封利用這種優越的條件,畢生從事博物學的研究,每天埋頭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終於寫出三十六冊的鉅著《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類史、動物史、鳥類史和礦物史等幾大部分,綜合了無數的事實材料,對自然界作了精確、詳細、科學的描述和解釋,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創見。破除各種宗教迷信和無知妄說,把上帝從宇宙的解釋中驅逐出去,這是布豐對現代科學的一大貢獻。

他堅持以唯物主義觀點解釋地球的形成和人類的起源,指出地球與太陽有許多相似之處,地球是冷卻的小太陽;地球上的物質演變產生了植物和動物,最後有了人類;人類的進化不是如聖經《創世紀》所說的,人類的祖先亞當、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會實踐中獲得了知識,增長了才幹。

布豐觀察、研究大地、山脈、河川和海洋,尋求地面變遷的根源,開了現代地質學的先河。尤其在物種起源方面,他倡導生物轉變論,指出物種因環境、氣候、營養的影響而變異,對後來的進化論有直接的影響。達爾文稱他"是現代以科學眼光對待這個問題的第一人"(《物種起源》導言)。

《自然史》的文學價值也很高,其中關於動物活動形態的描繪尤富於藝術性。作者以科學的觀察為基礎,用形象的語言勾畫出各種動物的一幅幅肖像,還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傾向。 2023年,《自然史》的頭三冊一出版,就轟動了歐洲的學術界。

由於它用唯物主義的觀點解釋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學堡壘的巴黎大學神學院指控為"離經叛道",要求給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寫信給神學院宣告自己"無意'反駁'聖經",並保證將來出版《自然史》第四冊時把這封信刊在卷首。

後來他在《自然史》中,為了掩蔽神學家的耳目,經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對人說:"只要把這名字換掉,擺上自然力就成了"。

實際上仍舊堅持他的唯物主義立場。 《自然史》各冊的陸續出版,不斷給布封帶來更大的聲譽。2023年,他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

入院時發表的著名演說《論風格》,是一篇經典的文論。他針對當時文壇上那種追求綺麗纖巧的風尚,呼籲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風格即人"的名言,強調思想內容對藝術形式的決定作用。

2023年,法國**在御花園裡給他建立了一座銅像,座上用拉丁文寫著:"獻給和大自然一樣偉大的天才"。這是布封生前獲得的最高榮譽。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幾大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他根據大量的實物標本作推論,反對"權威"的臆說,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創見,為後來的科學家引路。經他解釋的宇宙裡沒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

人是自然界的中心,決定他周圍的一切。

作為科學家,布封頗受詆譭,作為文學家,卻受到普遍的頌揚。他寫的《自然史》,筆鋒富於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詩,他對獅、虎、豹、狼、狗、狐狸的獵食,海狸的築堤,用形象的語言,作擬人的描寫,生動活潑,至今仍為人們所喜愛。布封在法蘭西學院入院儀式上的講演《風格論》中提出,一個作家必須將自己的思想載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為他人所掠奪,而垂於久遠。

思想是公物,而文筆(即風格)則屬於作家自己,科學在不斷進步,科學論點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過,而文章風格卻是後人無法代替的。

法語中一般所說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從布封的名言"風格是屬於個人的"中引申而來的 《法國文學史》對布豐的評價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聞名。資產階級文學史家根據氣質、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豐視為與啟蒙運動作家"截然不同""遊離於18世紀之外"的作家。

但是,從布封所宣傳的唯物宇宙觀、重思想內容的文藝思想,以及屬於人文主義傳統的社會政治理想來說,他與18世紀的啟蒙運動是完全合拍的。他雖然在自然科學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進行工作,但他的貢獻匯入了啟蒙思潮這一時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義思想和巨大的規模,和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有某些相似,當然,其戰鬥性遠遠不能和《百科全書》相比。

他這樣熱情洋溢地唱著人的頌歌:憑著他的智慧,許多動物被馴養,被駕馭,被**,被迫著永遠服從他了;憑著他的勞動,沼澤被疏幹,江河被防治,險灘急流被消滅,森林被開發,荒原被耕作;憑著他的思考,時間被計算出來,空間被測量出來,天體執行被識破;憑著他的由科學產生出來的技術,海洋被橫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一個個新大陸被發現,千千萬萬孤立的陸地都置於他的掌握之中;總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記......

大自然之所以能夠全面發展,之所以能逐步達到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樣完善,這樣輝煌,都完全是藉助於我們的雙手。這種熱烈的讚頌,反映了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學價值和較高的藝術性的,是對動物的描繪。

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觀主義的態度去介紹這些動物,而是帶著親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語言替它們畫像,因而描寫生動具體、饒有興味。

在他筆下,小松鼠馴良可愛,大象溫和憨厚,鴿子夫婦相親相愛。布封還往往把動物擬人化,賦予它們以某種人格,馬像英勇忠烈的戰士,狗是忠心耿耿的義僕,都受到布封的讚揚;啄木鳥像苦工一樣辛勤勞動,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處、毫無爭鬥,引起他的嚮往;他把狼比喻為**而又怯懦、"渾身一無是處"的暴君,他把天鵝描繪為和平的、開明的君主。布封通過資產階級人性論的眼光,將動物擬人化,反映了他的社會政治觀點,表現了他對封建**主義政治的不滿,寄託了他對"開明君主"的歷史唯心主義的理想。

他的動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義,而其又滲透了資產階級的立場和觀點。

注:布封作品《馬》被選入人教版7年級下冊第29課。選自《世界散文精華·歐洲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2樓:匿名使用者

布封1707至2023年,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驅者,曾任法國皇家植物園園長

關於布封的資料

3樓:弦之月

科學家布豐

布豐(ge***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生於蒙巴爾城的貴族家庭。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科學院,後擔任****(植物園)主任,被法蘭西學院接受為院士。

布豐以關於自然史的著作聞名,是最早對「神創論」提出質疑的科學家之一。他在從事比較解剖學研究中發現,許多動物具有不完善的沒有用處的退化的器官,如果物種是萬能的上帝創造的,那麼這些不完善的器官怎麼會存在呢?

布豐在他的百科全書書式的鉅著《自然史》中描繪了宇宙、太陽系、地球的演化。他認為地球是由熾熱的氣體凝聚而成的,地球的誕生比《聖經》創世紀所說的公元前2023年要早得多,地球的年齡起碼有10萬年以上。生物是在地球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並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異。

布豐甚至大膽地提出,人應當把自己列為動物的一屬,他在他的著作中寫道:「如果只注意面孔的話,猿是人類最低階的形式,因為除了靈魂外,它具有人類所有的一切器官。」「如果《聖經》沒有明白宣示的話,我們可能要去為人和猿找一個共同的祖先。

」儘管布豐用的是假設的語氣,並用造物主和神靈來掩蓋自己的進化論,但是還是遭到了教會的圍攻。在壓力下,布豐不得不違心地宣佈:「我沒有任何反對《聖經》的意圖,我放棄所有我的著作中關於地球形成的說法,放棄與摩西故事相牴觸的說法。

」直到18世紀,宗教還在頑固地維持著對科學的統治。

他在皇家博物館工作時編成鉅著《自然史》。2023年起任巴黎植物園園長。2023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

布豐撰寫了博物學鉅著《自然史》。布豐於1749至2023年間發表的一套36冊《自然史》,該書包括《地球形成史》、《動物史》 、《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等。這是一部說明地球與生物起源的通俗性作品。

全書共44卷,前36卷於布豐在世時完成,後8卷由他的學生於2023年整理出版。《自然史》的第一卷於2023年正式出版。書中《地球的理論》提出了地球成因假說,認為地球是太陽與彗星相撞擊而分離出的一個塊體,逐漸冷卻而成。

布豐這一思想在2023年發表的《自然紀元》一書中得到進一步闡述。提出地球的形成過程分為7個階段,估計地球年齡為72023年。但在個人的筆記中,卻認為地球年齡為300萬年。

《自然史》對岩石的水成說作了許多論述。認為地球表面的起伏,諸如山脈、河谷等,都是由於海底受漲潮、退潮以及海流作用的結果,誇大了海洋的地質作用。《自然史》的第32~36卷為礦物自然史,囊括了前人關於礦物的大量資料,為後人留下了可供參考的文獻。

布豐關於物種可變性和進化論的思想,在當時有著積極的啟蒙作用。

關於布封的關於布封的資料

科學家布豐 布豐 ge 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1707 1788 法國博物學家,作家,生於蒙巴爾城的貴族家庭。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26歲入法國科學院,後擔任 植物園 主任,被法蘭西學院接受為院士。布豐以關於自然史的著作聞名,是最早對 神創論 提出質疑的科學家...

法國的布封的簡介法國作家布封的簡介

十八世紀法國博物學家 作家。生於孟巴爾城一個律師家庭,原名喬治 路易 勒克來克,因繼承關係,改姓德 布封。布封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1739年起擔任 植物園 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營 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 自然史 布封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在他的作品中慣常用人性化的筆觸描摹...

布封的簡介

布封 1707 1788 亦作布豐。十八世紀法國博物學家 作家。生於孟巴爾城一個律師家庭,原名喬治 路易 勒克來克,因繼承關係,改姓德 布封。布封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1739年起擔任 植物園 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營 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 自然史 布封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