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到底發生了多少次國際產業轉移,有人說4次有人說5次,到底是哪5次啊

2021-03-31 15:06:19 字數 6156 閱讀 7085

1樓:稱霸銀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伴隨著科學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的流動和滲透,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通常情況下,發達區域的部分企業通過跨國直接投資把部分產業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區域,表現出該產業由發達區域向發展中區域轉移的現象。從世界範圍來看,國際科技與產業轉移先後經歷了四次較大範圍的轉移浪潮,每一次都加速了國際產業轉移承接國的工業化程序:

1. 19世紀下半葉—20世紀上半葉

18世紀中葉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發生,極大地促進了英國生產力的提高,使英國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及經濟霸主。隨著英國產業高度發展,國內產業成本逐漸升高,市場容量矛盾日益突出,19世紀下半葉開始,英國逐漸對外進行產業轉移,開啟了第一次國際性的科技與產業轉移浪潮,輸入國主要是法國、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及北美國家。美國作為一個年輕的國家,憑藉其良好的自然資源,吸引了眾多的英國工業企業到美投資,成為第一次國際科技與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國及最大受益者。

美國藉助第一次國際產業轉移的產業及技術基礎,以及與此相關的由美國主導的第二次產業革命,實現了經濟崛起,不僅成為世界工業發展史上的第二個「世界工廠」,更是超越了英國,成為新世紀世界經濟霸主。

2. 20世紀50—6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爆發,使得美國對其國內的產業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轉移到日本和德國,進行海外投資和資本、技術輸出。德國、日本通過承接轉移產業,大大加快了工業化程序,工業產業的競爭力迅速提高。德國、日本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和新的「世界工廠」。

3. 20世紀70—80年代

產業轉移發生的主要區域集中在東亞和部分拉美地區。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和美國一起成為這一時期產業轉移的主導國家。由日本所推動的東亞地區產業轉移,引領了東亞地區的「雁陣飛翔」,催生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奇蹟。

這些國家和地區獲得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的契機,逐步實現了由進口替代型產業向出口加工產業的過渡,成為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地區。

4. 20世紀90年代至今

由於產業轉移的輸出地、輸入地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國際科技與產業轉移具有了新的特徵。在這一階段,美、日、德等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將產業結構重心向高技術化、資訊化和服務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把勞動、資本密集型產業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海外。亞洲新興經濟體承接了美、日、德等國家轉移出來的重化工業和微電子等高科技產業,並且把部分失去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一部分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帶動了這些國家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促進了其工業化程序。

中國內地成為了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的最大受益者。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製造業向中國轉移,由此中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全球製造業基地。移出國製造業成本的不斷上升和市場的國際性擴張需求是促使發達國家產業向外轉移的內在動因,而移入國的成本優勢和龐大市場則是產業轉入的根本動力。這裡的成本優勢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勞動力成本,又包括土地等資源的成本,還包括稅收等綜合性的商務成本,等等。

長期以來,國際產業轉移主要發生在製造業領域,但其內涵發生著不斷變化。從資源密集度來看,產業轉移從早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過渡到資本密集型產業,再到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從附加值來看,由低附加值產業(如紡織業)發展到高附加值產業(如積體電路製造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

從勞動密集型的紡織化纖業,到資本密集型的鋼鐵、造船、煉化行業,再到兼具資本、技術密集型的汽車、機械、電器製造業,直到目前的技術密集型的微電子和資訊科技製造業。

改革開放前後,中國對外**的狀況是什麼?

中國當今面臨的三大挑戰?

2樓:來往春秋

戰?

一、內部問題是中國進一步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

當前中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經濟結構不合理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夠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居民住房、安全生產、司法和社會治安等方面的問題仍然較多。

二、呈現週期性經濟危機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著商品生產,存在著供求規律和價值規律,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一個不少;

2、市場配置資源,而不是計劃配置資源;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與全球經濟接軌,世界市場遇到風浪,必然會波及這些國家;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著私人佔有生產資料,公有制與私有制並存,公有制為主導,各種所有制共同發展;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行的分配製度是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並存,勞資矛盾仍然存在。

三、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在世界格局中,中國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雖然發達資本主義大國呈相對衰落之勢,但它們在國際格局中仍然占主導地位,仍具有較大的優勢;它們為了維護共同利益,必將全力遏制中國崛起,中國要實現崛起,不可能採取昔日殖民列強的做法,掠奪落後國家和地區,當今中國今天不應也不可能走昔日列強崛起的老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應該而且必須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是否爆發戰爭不以我們單方意志為轉移。

3樓:一零啞劇

目前,中國的進一步發展主要面臨三大挑戰。

第一是資源短缺。我國石油、水資源、耕地面積的人均佔有量分別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8.3%、25%和40%。

中國利用資源的效率也很低,每創造100萬美元的gdp,能源耗費分別是美國、歐盟、日本的2.5倍、5倍和9倍。

第二是生態環境的挑戰。當前,汙染嚴重、浪費嚴重和低**率,已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第三個挑戰反映在一系列兩難問題中。比如,既要使gdp持續快速增長,又要加快社會建設步伐;既要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又要擴大社會就業;既要保持東部地區的強勁發展勢頭,又要促使東西部共同發展,等等。

全球金融危機是什麼啊?為什麼會對經濟有那麼大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1.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房地產、土地(**)、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週期的惡化

2.真正原因是信用擴張,虛擬經濟引起的經濟泡沫破裂.次貸危機是導火線.在這裡原創一個例子說明: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後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買賣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

燒餅一下子做不出來,就購買遠期餅.a和b一方面增加做燒餅(每天達100個或更多),另一方面賣遠期燒餅,還做起了發行燒餅債券的交易,購買者一是用現金購買,還用抵押貸款購買.---融資,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購買,既沒有現金,又沒有抵押品,a和b就發放次級燒餅債券.並向保險機構購買了保險.---次級債券為次貸危機播下種子

某一天,發現購買來的燒餅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發黴,就趕快拋售掉,哪怕**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燒餅店裁員了(只要每天40個燒餅就可以了)--失業;燒餅債券變廢紙了--次貸危機

抵押貸款(抵押品不值錢)收不回,貸款銀行流動性危機,保險公司面臨破產等。--金融危機

3.這次金融危機國家外匯儲備部分損失了,出口困難了,經濟增長減緩,失業增加,人們收入下降,消費減少,市場蕭條.嚴重時會引起政局不穩定.

比起歐洲國家,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經濟與國際經濟有一定的割裂,國家也在通過擴張財政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40000億拉動內需等措施,現在又進行了人民幣匯率的下調,如果各項巨集觀經濟措施實施有效,對於中國也就1年左右的時間能夠過

5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你看書

西方經濟學

經濟全球化的利與弊

6樓:師秀珍官鳥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利:

1.經濟全球化加快了生產社會化和國際化的程序,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為我國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經濟發展目標提供了有利條件

3.經濟全球化使我們能夠更全面,更廣闊地瞭解世界上各種經濟體制的優點和缺點,市場經濟各種不同模式的利與弊,從而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鑑和選擇

4.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我國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我國企業走向世界在參與中發展壯大

5.有利於我國的對外開放發展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弊:

1.加劇了世界經濟的動盪和不穩定,使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進一步擴大,加大了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

2.使我國身處一個更加複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之中

3.使我國經濟遭遇動盪的可能性增大,可能對我國的經濟安全造成潛在的威脅

4.我國面臨如何抵禦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嚴峻考驗

7樓:匿名使用者

經濟全球化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現代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反過來,它具有促進生產力提高和全球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各國可望在全球經濟密切交往中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發揮各自優勢;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傳播;可望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實現「後發優勢」的寶貴機遇;可望更好地解決環境、資源、人口等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是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下進行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弊端。

其一,經濟全球化包含著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市場經濟所具有的盲目性、自發性、滯後性等缺點也被全球化了。

其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大國利用經濟全球化推行經濟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全球範圍內實施資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的國際**。由此,發達國家是最大的受益者,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處於不利的位置,南北差距加大了。

其三,區域性危機極易引起全球化的動盪甚至危機。

經濟全球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給每個國家都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舞臺,另一方面,由於不合理的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存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激化。

二、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的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

①國際**的加快發展,有利於我國擴大出口,發展對外**。

②國際金融和國際投資的發展,使我國能夠更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一方面可以引進更多資金、技術及先進管理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參與跨國投資,利用海外資源。

③經濟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程序,中國可以利用發達國家的產業向全球轉移的機會,加速自己工業化、資訊化的程序,使我國的經濟結構不斷改善和升級。

④可以利用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機會改善我國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等。

當然,經濟全球化對中國來說還意味著挑戰和風險,我們應採取積極的態度,審時度勢,趨利避害。

(二)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①著眼於增強綜合國力,充分發揮我國經濟的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從廣度和深度上擴大對外開放,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②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國際競爭,既開放國內市場,允許外商進來,又勇敢地走向世界經濟舞臺,開拓國際市場,發放型經濟。

③以提高效益為中心,優化進出口結構,堅持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和引進技術,加強其巨集觀調控,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和國民經濟素質的提高。

④進一步辦好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

⑤正確處理對外開放同自力更生的關係,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三)積極參與國際市場合作與競爭,提高國際競爭力

從外向型經濟走向開放型經濟,在更廣闊領域和更深層次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不僅要堅持「引進來」的政策,還要採取「走出去」的戰略,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源、技術、管理經驗和市場。

要發展我國在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中的比較優勢產業。由於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勞力資源豐富的國家,就業壓力大,這就需要重點發揮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的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

(四)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兩種社會制度的並存與發展

社會主義國家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裡與資本主義國家共存和共同發展。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之間,既競爭又合作,既有矛盾鬥爭,又要和平共處。社會主義國家要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會主義國家既要警惕國際反動勢力「和平演變」的陰謀,又要同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科學技術和科技文化交流,吸收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切科學的有益的東西為我所用,以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歷史上到底有幾個果親王

和碩果親王是清朝世襲親王。雍正元年 1723年 康熙帝第十七子胤禮被封郡王,雍正六年 1728年 進親王,封號果,死後諡號毅,未得世襲罔替,每次襲封需遞降一級。一共傳了八代十位。1723年 1738年 果毅親王允禮,初封郡王,1728年進親王,諡號毅 1738年 1765年 果恭郡王弘曕,允禮養子,...

歷史上有沒有羅成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羅成?

羅成,是隋唐系列 中人物,歷史上並沒有羅成這個人,羅成的歷史原型是 羅士信。羅成,是隋唐系列 中人物,隋唐第七條好漢,羅藝之子,與秦瓊是表兄弟,精通槍法,因 白皙面容俊俏但卻不苟言笑,有綽號 冷麵寒槍俏羅成 與秦瓊 程咬金等於賈家樓結義,居末位。先後助瓦崗軍攻破長蛇陣 銅旗陣,反王大會時奪得狀元魁。...

NBA歷史上科比絕殺過多少次,科比絕殺次數目前為止是多少次??排NBA第幾??

nba 科比絕殺全記錄 時間 月日年 比賽 比分 絕殺瞬間 01 19 98 湖人 魔術 92 89 補中反超比分的 分,在 秒時 罰全中 12 27 99 湖人 小牛 108 106 比賽還剩21秒雙方106分平科比突破被犯規罰中2分 01 29 00 湖人 76人 87 84 秒,科比造成 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