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的民風民俗的作文,天水的民風民俗的300字作文

2021-03-29 15:41:34 字數 5973 閱讀 6953

1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了。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它的各種傳說也很多。

春節: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

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獨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

「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右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

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另一種說法是:

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的大節,頗為顯要。元宵節的得名,因其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

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因為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是夜晚放燈,故名。此外,元宵節也叫「上元」、「上元節」,這是從道教借來的說法。

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

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

這位漢文帝是大將周勃勘平「諸呂之亂」即位稱帝的,而那勘平叛亂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後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且確定這天為元宵節。不過,和這兩位漢室皇帝有關的正月十五夜祭太

一、遊玩,並無張燈、放火的記載,漢室的另一位皇帝——漢明帝則敕令元宵燃燈,從而形成了後世張燈、觀燈的習俗。

2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蒐集民風民俗的資料,再進行寫作,很容易的。

選材——組織材料——行文;——潤飾語言——修改。

天水的民風民俗作文

3樓:楊家釹將

他回憶,2023年大賽首設特等獎,共有10名選手獲此殊榮,其中年齡最小的獲獎者是武漢小學年僅9歲的李天曉,其作品《家有來客》以虛實結合的巧妙構思贏得眾評委認可。

《家有來客》是個易動筆卻又易泛化的命題。多數孩子寫得很實,人物一般是來做客的親友,題材不新,如果無法抓住人物個性、特點,入圍自然不易。

而李天曉以半文言文半白話的語句,講述了一個超時空、親歷版的《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在「三國群英」電玩遊戲中,他將自己設定為蜀國大將馬謖的一員大將,通過另一個虛擬「不速之客」的來訪,將自己引到2023年前的沙場,自己幾勸幾鬥,卻終難改歷史。作者實題虛寫,巧借夢境情節,鮮活地寫出人物和故事。

整篇文章思接千載,變幻精妙,佈局清晰嚴謹,不僅體現出作者別出心裁的構思,還說明作者平時很注重對生活的觀察和知識的積累。

關於民風民俗的作文300字左右

4樓:劼灬哥

帖春聯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的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上都寫著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上寫著:

「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上寫著:「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人們心中的美好心願。

聽爺爺說,春聯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中的新桃和舊符便是春聯的原型了。春聯也是對聯的一種,其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從五代十國時開始,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時期還在明清兩代。

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在一年除夕之前,傳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除夕夜,他親自微服出巡,以體實情。

一次他發現一家未貼春聯,問後方知是一閹豬者,不知該怎麼將自己的經營內容寫進聯句。朱元璋聽後,尋思片刻,為閹豬者題聯曰:「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由此可見,朱元璋這位馬上皇帝,在弘揚和發展春聯事業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到了康乾盛世,春聯藝術日見完美。不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

康熙也是撰聯的高手,他題的鎮江金山七峰閣聯,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聯:「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春聯發展到今天,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春聯這一古老的長青之樹,必將在新的世紀中展示誘人的姿容。

民風民俗的作文300字左右

5樓:匿名使用者

風俗習慣

傣族的家庭和婚姻過去帶有明顯的封建色彩,其特點是等級內婚。土司之間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盛行一夫多妻。廣大農民實行父權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員為父母與未婚子女。

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動相當自由,可以自由戀愛。未婚青年在節日裡或盛會場合「串布少」(找未婚女子談情說愛)很盛行。流行召贅上門的習俗。

通行土葬,貴族與貧民的葬地是嚴格分開的。和尚、佛爺死後,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於寺後。

傣族服裝,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紋身的習俗很普遍,男孩到十

一、二歲時,即請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種動物、花卉、幾何紋圖案或傣文等花紋以為裝飾。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襬寬,下著各色筒裙。

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著對襟短衫,黑色筒裙。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為「花腰傣」、「大袖傣」等。

傣族的飲食以大米為主,德巨集地區的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的愛吃糯米。喜飲酒和食酸辣,好吃魚蝦等水產。普遍有嚼檳榔的習慣。

村寨大多建於平壩近水的地方,翠竹掩映,溪流環繞。幹欄式建築是傣族住房的特點,分上下兩層。德巨集多數地區傣族住平房,土牆茅頂,呈四合院。

6樓:匿名使用者

初一起得最早的是白族小孩,起床開自己的「財門」;然後找還沒有開門的人家幫忙開「財門」。在小孩開「財門」的時候,各家主人爭打第一桶井水;回家後燒泡米花茶喝。

達斡爾族:年年高。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

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 「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藏族:藏族喜歡在春節邀約親朋好友郊遊野餐,彈唱祝福歌。

瑤族:瑤族在春節總要表演《耕作戲》舞蹈。

僳僳族:僳僳族最喜歡在這時舉行賽詩會,唱名調名詩。

阿昌族:男女老少則在這期間打甩秋(千)轉秋(千)。

苗族:苗族的主要活動是鬥牛、賽馬、跳蘆笙、打年鼓。

蒙古族:酒肉不盡。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罈美酒。

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象徵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

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壯族:賀吉祥。居住在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

7樓:匿名使用者

話說「石烹」

「石烹」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原始的烹飪方法,其歷史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它是利用石板、石塊(鵝卵石)作炊具,間接利用火的熱能烹製食物的烹飪方法。一種是外加熱,將石頭堆起來燒至熾熱後扒開,將食物埋入,包嚴,利用向內的熱輻射使原料成熟;一種是內加熱,是將石頭燒紅後,填入食品(如牛羊內臟)中,使之受熱成熟;另外還有一種是燒石煮法,取天然石坑或地面挖坑,也可用樹筒之類的容器,內裝水並下原料,然後投入燒紅的石塊,使水沸騰煮熟食物。

在遠古時代,傣族在舉行剽牛儀式時,先在地上挖一個坑,把剝好的牛皮墊在坑內,盛足水、放好肉,然後往水中丟燒紅有石頭。一塊接一塊,直到肉煮熟,大家便圍坐而食。這便是一種用燒石煮水的「石烹法」。

遠古時代還有一種石燒菜,不用水煮,而是像《禮記》中記載的一樣:「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漢人鄭玄注:

「古者未有釜,釋米捭肉,加於燒石之上而食之耳。今北鈥猶存。」這種直接在石頭上烙炕成熟的方法,是我國最古老的「石上燔谷」法。

除此之外,還有唐代湖北應城的「砂子饃」。其製法獨特,用麵粉、油、鹽、糖或生豬油製成餅坯,再將餅還置於加油炒熱至滾燙冒煙的小鵝卵石上製成。其特點是:

色澤微黃,形呈凹凸,香酥鬆軟,易於消化,攜帶方便,經久耐貯。還有元代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名菜「柳蒸羊」,清代陝西的「天然餅」,「天然餅」的名字是因為是「用天然石子作襯饃成餅」而得來的。

利用石烹的方法至今仍在一些地區流行,形成獨特的石烹飲食文化。

在我國拉薩市東南部的門巴族到今天還習慣在燒紅的薄石板上烙蕎麥或烙肉。西雙版納地區的布郎族,在野外勞動,不用帶鍋灶,做飯時臨時在沙灘上挖一個坑,在坑內鋪上數層芭蕉葉,然後倒進清水,把從河裡捕來的鮮魚放入水中,燃起篝火,把燒紅的鵝卵石投入這個「芭蕉鍋」內,待水沸魚熟,放入少許鹽,便煮成一鍋美味的卵石鮮魚湯,然而用蚌殼盛著吃,別有滋味。

宣餅 在山東省武城地區,民間也有石烹而熟的「宣餅」,其製法是:餅中置石子,待石子燒熟後,再將包有肉餡、刷過油的圓餅放在石子上,烙至兩面焦黃即成了香噴噴的「宣餅」。

蝴蝶撲泉

雲南的傣家人命學用卵石烹製「蝴蝶撲泉」之佳餚。其方法是:在桌上放一竹筒,竹筒上有開口,雞湯、竹筍、海蔘等順開口處注入。

身著傣家筒裙的一位小姐端著一盤用削得很薄的魚片拼成的一隻花蝴蝶,並用生菜、雞縱菌圍邊;另一位小姐端上一盤內放幾枚燒紅的卵石,將燒紅的卵石投入竹筒內,湯立刻咕嘟咕嘟翻湧,此時將備好的生魚片倒入,又像翻飛的蝴蝶撲入泉中,再放入生菜等配菜,即可食用,伴隨著響聲吃肉喝湯,湯鮮肉嫩美不可言。

「石烹法」不僅在國內有,國外也有。蒙古人把在河灘上揀來的鵝卵石燒紅,然後裝入開膛的羊肚腹之中,等羊肚塞滿卵石後,再將整隻羊塞入缸中密封,幾小時後,「石烤羊肉」便香氣四溢。在南太平洋諸島,那裡的居民將大魚用樹葉包起來,放到石板上去燒烤。

在夏威夷也有用青石燒爐,裡面鋪上香蕉葉和土,將小豬燒烤數小時後,烹製成色、香、味俱全的「卡魯瓦烤豬」。

各地的民風民俗作文,各地民風民俗的資料

桃花源上接五強溪,下連武陵,相傳是古代秦人躲逃連年戰亂和苛捐兵役的避難之所。他們在這與世隔絕的地方自勞自食,繁衍子孫,獨成一方風水。至今這裡古撲的民風民俗,仍展示著她作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裡有一村莊名三合村。三合村有數十戶人家,他們大都姓秦,因此該村也叫秦人村。這些姓秦的村...

江西民風民俗,江西的民風民俗

1 百bai越人風俗。江西的土du地上在新石器時zhi 代就已經居住著很dao 多百越內族,百越之所以叫百越是因為有很多個容支系,後來不斷分化與漢族人民融合。2 畲族風情。畲族是江西境內唯一聚居性質的少數民族,畲族流傳下來的山歌有1000多篇。畲族婚俗中同姓不通婚,吃飯用筷子要唱 筷歌 喝酒要唱 酒...

寧海的民風民俗,寧海的民風民俗

1 寧海龍舞主要舞的是斷尾巴龍,這些龍舞歷史悠久。如象山的 打結龍 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這些龍舞大多已從過去的敬神 請神 娛神的祭祀活動,逐步轉變為被人們娛樂欣賞的民間藝術形式。2 祭孔舞,除反映內容為祭孔尊孔而外,還組織禮儀表演,場面非常熱鬧。其演出活動可達一天一夜,表演者40多人,眾人邊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