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文言文,意思是 所有的事情都有多面性,但其結果必定有利於我

2021-03-29 00:18:50 字數 5704 閱讀 4969

1樓:zjc**座

所有的事情都有多面性,但其結果必定有利於我

凡事皆有多性,而其終必利我也

(既然事情所含有多面性,應該有所預料。不見得每一次的結果都會對某一方有利。)

2樓:飄音

凡事皆有多性,而其終必利我

古文的可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可」字在古文中有以下意思:

1、用作動詞,意思是:可以;能夠。

古文出處:春秋·左丘明《餚之戰》:「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釋義:部隊(因長途行軍)筋疲力盡,鄭國又有了準備,這樣做恐怕不行吧?

2、用作動詞,意思是:認為……可以;肯定。

古文出處: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吾子好道而可吾文。」

釋義:你喜好聖道,而肯定我的文章,或許我的文章離道不遠了。

3、用作動詞,意思是:適合;適宜。

古文出處:清·李漁《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

釋義:芙蕖恰如人意的地方不止一樣,請讓我詳細地敘說它。

4、用作動詞,意思是:值得。

古文出處:唐·韓愈《師說》:「其可怪也歟?」

釋義:難道值得奇怪嗎?

5、用作動詞,意思是:痊癒。

古文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瘦得渾如削,百般醫療終難可。」

釋義:瘦的骨瘦如柴,經歷了無數的**也難以痊癒。

6、用作副詞,意思是:大約;大概。

古文出處:明·魏學洢《核舟記》:「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三黍許。」

釋義:船從頭到尾大約有八分多長,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麼高。

7、用作副詞,意思是:莫非;怕是。

古文出處:元·施耐庵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李小二入來問道:『可要吃酒?』」

釋義:李小二進來問道:難道是要喝酒嗎?

8、用作副詞,意思是:難道;豈。

古文出處:南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釋義:怎麼能回首啊,當年拓跋燾的行宮外竟有百姓在那裡祭祀,烏鴉啄食祭品,人們過著社日,只把他當作一位神祇來供奉。

4樓:熱詞課代表

「囧」,本義為「光明」。從2023年開始在中文地區的網路社群間成為一種流行的表情符號,成為網路聊天、論壇、部落格中使用最最頻繁的字之一,它被賦予「鬱悶、悲傷、無奈」之意。

5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文中,「可」一般用作動詞、形容詞、或副詞,有多種含義。

動詞:1、許可;同意;准許。如: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史記·項羽本紀》

又如: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陳壽《隆中對》

2、能夠;可以。如:忠之屬也,可以一戰。——《左傳·莊公十年》

可使以其技鳴。——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3、值得,堪 。如:可愛者甚藩。——宋· 周敦頤《愛蓮說》

4、相稱;適合 。如:其味相反,百皆可於口。——《莊子·天運》

5、應當,應該。如:及平長,可娶妻,富人莫可與者。——《史記·陳丞相世家》

形容詞:

1、善,好。如:況君前途尚可。——《世說新語·自新》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2、合意,認為正確,是;對。如:古之無變,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與不可。——《韓非子》

3、 適當。[驢]至則無可用。——柳宗元《黔之驢》

副詞:1、可是;卻 。如:可怎生糊突了盜跖、 顏淵。—— 元· 關漢卿《竇娥冤》

2、大約、近似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唐· 柳宗元《小石潭記》

3、就,便。如:可哀痛。——漢· 賈誼《論積貯疏》

4、 表被動的助動詞。如:可使報秦者。——《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可」在古文中另讀 kè :

可汗(hán),中國古代鮮卑、突厥、回紇、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

6樓:帥氣的小宇宙

古文中「自」在不同情況下表達的意思不同,具體如下:

1、卻,可是。

例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唐▪蘇軾《江城子·記夢》

白話譯文: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

2、親自。

例句:早自來謝項王。——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白話譯文:早上我親自來感謝項王。

3、仍舊,依然。

例句: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唐· 王勃《滕王閣》

白話譯文:修建這滕王閣的帝子今在何處?只有那欄杆外的長江空自東流。

4、自然,當然。

例句:重罰不用而民自治。——戰國▪韓非《韓非子·五蠹》

白話譯文:不用很重的刑罰人民自然會太平。

5、本是;本來。

例句: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

白話譯文:他的家中有歌才德的女兒,本來的名字及叫秦羅敷。

6、別自、另外。

例句:一板已自布字。——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白話譯文:這一板已經另外的佈置字的位置。

7、用。

例句: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戰國▪荀子《荀子·儒效》

白話譯文: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對內不用來欺騙自己,對外不用來欺騙別人。

8、是。

例句:女子無計可奈,見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從了他。——明朝▪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

白話譯文:女子無計可用,但是見到王先生外表並不是俗人,只能先跟了他。

7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1、懸掛、綁縛。《賣炭翁》:「半匹紅綃一丈綾,~向牛頭充炭直。」《過秦論》:「百越之君,俯首~頸,委下命吏。」

2、拘囚;關押。《譚嗣同》:「君既~獄……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

3、繼;連線。班固《東都賦》:「~唐統,接漢緒。」

4、繩索、帶子。《陌上桑》:「青絲為籠~,桂枝為籠鉤。」

5、世系;系統。杜甫《贈比部簫郎中十兄》:「漢朝丞相~,樑日帝王孫。」

6、聯絡;關聯。柳宗元《封建論》:「大業彌固,何~於諸侯哉。」

7、是。《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因那日買了個丫頭,不想~柺子拐來賣的。」

8、附著;隨著。《蘭亭集序》:「情隨事遷,感慨~之矣。」

8樓:匿名使用者

可的意思是:肯定、贊成、贊同、適宜、值得等,具體的解釋如下:

一、讀音:kě

1、用作動詞,意思是:肯定、贊成、贊同。

2、用作動詞,意思是:適宜。

3、用作動詞,意思是:病癒、痊癒。

4、用作動詞,意思是:當、對著

5、用作動詞,意思是:值得、堪。

6、用作動詞,意思是:能夠。

7、用作動詞,意思是:卻。

8、用作動詞,意思是:約略、約計。

9、用作動詞,意思是:豈。

10、用作動詞,意思是:表示疑問。

11、用作動詞,意思是:真、確實。

12、用作連詞,意思是:但是、可是。

13、用作助詞,意思是:用於句中,表示加強語氣。

14、用作形容詞,意思是:美好的。

15、用作名詞,意思是:姓。如唐代有可中正。

二、讀音:kè

1、可汗,簡稱汗。古代鮮卑、突厥、回紇、蒙古等族君主的稱號。

相關組詞

可怕、可憐、可以、可能、可笑、可心、可愛、可是、認可、不可、可樂、許可、寧可、可惡。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可,肎也。從口、丂,丂亦聲。凡可之屬皆從可。

白話版《說文解字》:可,肯。字形採用「口、丂」會義,「丂」也是聲旁。所有與可相關的字,都採用「可」作邊旁。

詞語解釋

1、可愛 [ kě ài ]

釋義:令人敬愛;令人喜愛。

2、可惡 [ kě wù ]

釋義:令人厭惡惱恨。

3、許可 [ xǔ kě ]

釋義:准許;容許。

4、可怕 [ kě pà ]

釋義:使人害怕。

5、可駭 [ kě hài ]

釋義:令人驚訝;令人震驚。

要100句經典勵志文言文語錄高階一點的,,帶上翻譯,,必採納!!

「好的,我明白」用文言文怎麼說?

9樓:匿名使用者

諾,吾已明瞭。

然也,吾已曉之。

文言文中用「吾」來表

示「我」。

可以表示「好的」文言文詞語有:善哉、然也、諾、壯哉、然、可。

可以表示「我明白」的文言文詞語有:曉、知會、悟、喻。

10樓:匿名使用者

諾,吾已明瞭。然也,吾已曉之。

文言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

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

第一個「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兩字,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最後一個「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也叫做語體文。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比如像說現在的,「你吃飯了嗎?」。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

「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裡,「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在中華數千年曆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文言句式與現代漢語句式基本相同。

他們都分單句和複句,都有主謂賓和定狀補六大成分。句子的語序也基本相同。當然,他們之間還有相異的地方,學習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現代漢語局勢的相異點。

雖然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於文言文有些實詞和現代漢語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現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學好文言文,正確理解句子含義,領會文章內容,就必須掌握文言特殊句式。我們常講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和固定句式。

誰有文言文常見的字,字+意思+解釋+例句?(一個字多種意思,解釋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實詞1、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麼)

衣食所安。(養)2、卑

我暗戀的女孩,見面時,我對她笑,她也對我笑,對我有意思嗎 170

12樓:南昌我心永恆

女孩對男孩子笑抄,分襲為多種情況,

13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你的描述,說明她不煩你,你有很大的機會追到她,因為,愛就要大膽去回追求答,敢愛,所以說,你的愛情只能靠自己,用你的愛和行動去追她,相信自己通過努力可以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愛情,她會對你笑,說明你在她看來還是有優點的啊。

有一句文言文古話的意思是這樣的,想要說別人的時候,想想你自己

只記起孔子說的一句比較接近的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愛人者,人恆愛之 敬人者,人恆敬之.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愛他 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吧!他老是教導別人 說別人錯的時候,先看看自己做的對不對,用古文怎麼說 1 君子正人...

有一句文言文大致意思是說 “從不主動往自己身上攬功勞,有功勞自會得到別人的讚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語出 史記 李將軍列傳 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為人品德高尚,誠實 正直,用不著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景仰。有一句文言文大致意思是說 從不主動往自己身上攬功勞,有功勞自會得到別人的讚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 小路...

有你就夠了 文言文,有你一句話就夠了用文言文怎麼說啊

習慣晨練的筆者,一出門就被雪景驚呆了!樓門被厚厚的大雪堵著,開門費了好大的勁。插著沒腳深的大雪去車庫取把鍬,將樓門及樓門間剷出了一條道,剷雪聲驚起了多位鄰居,紛紛找來工具投入到剷雪的勞動之中。樓區雖然不大,鄰里間都十分團結,猶如一個幸福的大家庭。人多好乾活,不一會就清理完了。雪還在下,已經影響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