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對還錯

2021-03-27 13:14:18 字數 4822 閱讀 3464

1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這樣認為,陶行知的確注重教育社會

2樓:廈門卓學

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是由我國平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來的。陶行知原名文濬,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

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並改本名為陶行知。

3樓:貼杯落酒

這不是主張,是不變真理。

這句話並沒有排斥學校裡的基礎教育,

更沒有否定知識教育的必要性。

他只是站在一個更巨集大的視角來描述教育。

生活教會給我們常識,社會教會給我們能力。

教育的物件就是人,而不是考分、升學率、狀元、院校知名度……不懂得生活,與社會絕緣的學生,是家庭、國家、天下的災難。

4樓:匿名使用者

對我為認是錯的,教育無所不在,只看人,有的人你再好的條件或教育出來還不是王八蛋?讓人蛋痛,有的人不念書,成天放牛,可還是一樣彬彬有禮,待人誠懇?跟好人學好人,相信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所有的說話,都他小孩引向學校,受國家教育。

為什麼?國家是誰統治的?如何統治治理?

從教育抓起呀。從小給你**,你還會反他不成?

我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提倡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教育理念下列思想中與該理念最相近的是知行合一還是... 40

5樓:李政林

知行合抄一。生活即教育、社會襲

即學校bai是由我國平民教育家陶行

du知提出來的zhi。陶行知原名文dao濬,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並改本名為陶行知。

雖然王陽明學說含有主觀唯心主義的成分,陶行知卻從中悟出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道理,且終生以此自勉。他把教育和生活結合起來,把學校與社會結合起來,即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自然體現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則體現了經世致用。因為他強調知識的實用性,即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著是由他的實用主義哲學所決定的。

6樓:匿名使用者

額,這題是不是選擇題,如果是請把選項發一下,好幫你解一下,如果是簡答題請說明一下,謝謝!

7樓:匿名使用者

對不起,沒看明白你想問什麼問題??

陶行知在幼兒教育方面的主要貢獻和觀點有哪些

8樓:匿名使用者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一個極其珍貴的思想就是他的創造教育觀。陶行知把培養人的創造精神、主動精神放在突出的地位,作為他全部教育理論的出發點與歸結點。他主張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來辦教育,從少年兒童的不同特點來因材施教。

他提出了6大解放的要求,即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眼睛、嘴巴、空間和時間。

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課程思想對課程改革的啟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陶行知的兒童觀與現代的師幼觀

幼兒課程改革的關鍵是轉變理念, 最高境界是理念的提升。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幼兒的發展。這實質上是一個確立正確兒童觀的問題。

兒童觀直白地說就是教師如何看待兒童和對待兒童, 即如何認識兒童、發現兒童和如何教育兒童的觀點。在對待師幼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幼兒,還要學會讚賞每一位幼兒,讚賞每一位幼兒的獨特性、興趣和愛好,讚賞每一位幼兒所取的成績。

而陶行知的兒童觀在以下幾方面啟發並支撐著當代課程的改革。對兒童的認識,陶行知說「 人人都說小孩小, 誰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子還要小」、「 兒童和青年, 在我們的世界裡是最大,比什麼偉人還要大。」、小孩之大,在於他們在於他們有著無限的創造潛能,是祖國的希望。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觀與新的課程結構

社會、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課程資源觀。陶行知遵循 「 生活即教育」 「 社會即學校」的主張, 對課程資源認識的視野極為廣闊。他說「 我們的實際生活, 就是我們全部的課程我們的課程, 就是我們的實際生活。

」 「 全部的課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 一切生活都是課程。」 「 家庭、店鋪、茶館、輪船碼頭, 都是課堂。」 「 您必須以大自然為您的生物園」。

陶行知課程視野中的課程資源觀是豐富的, 是多元的, 是在生活中生成的。陶行知在教學觀上有許多真知灼見, 是他課程觀和教育思想中的寶貴資源。 這次新課程改革強調幼兒接觸生活,參加實踐增進幼兒園與社會之間的聯絡,培養幼兒的社會責任感。

同時強調學科的綜合性,注重聯絡幼兒的自身經驗和生活實際。新的課程結構重視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幼兒經驗的整合

(三)「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與新的教學觀

陶行知提出的「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論,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這一理論很有針對性,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主要教師的教,還要注意學生的學。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互動,是師幼雙方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相互啟發和補充。

新課程改革強調的教學不是機械灌輸式的而是互動的過程。現代心理學表明:幼兒的學習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因此,新課程強調幼兒探索知識的經歷和獲得知識的經歷。陶行知還主張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主張對兒童因材施教等,這與新課程的要求是一致的。

概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張

9樓:天蠍綠色花草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主張,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體系。

10樓:匿名使用者

"生活即

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

什麼是"生活教育"?

陶行知指回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

答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

"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義: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第二,"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

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學理論出自哪一本書

11樓:最愛秋天的傳說

(一)生活即教育[2]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決定教育,有什麼樣的生活便有與之相應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字、書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義在於生活的變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內容是隨生活的變化而不斷髮展的;「生活即教育」是終身教育,是與個人生活共始終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陶行知認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與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含於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生作用。

教育以生活為前提,不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堅決反對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說的「教育」不是以學校為整體的狹義教育,而是包括學校教育在內的整個社會生活的廣義教育。陶行知所說的「生活」是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生活的總體,是人類一切實踐活動的總稱。「生活即教育」不是說生活等同於教育,而是說教育與生活經歷同一個過程,教育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教育。

(二)社會即學校[3]

陶行知說:「學校即社會,就好像把一隻活潑的小鳥從天空裡捉來關在籠子裡一樣。它從一個小的學校去把社會所有的一切都吸收進來,所以容易弄假。

社會即學校則不然,它是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學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裡去。」他還說:「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

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校』」。[4]陶行知主張學校教育的範圍不在書本,而應擴大到大自然、大社會和群眾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會和群眾學習,使學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緊密相連,形成真正的教育。

從陶行知的論述中,我們可以推知其「社會即學校」的基本主張是:要讓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地方、每一個生活單位都擔負起學校的職能,把整個社會作為一個大學校。同時,學校必須突破圍牆之限,要與整個社會聯絡起來,實行開放式辦學,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育的作用。

這種主張真正把學校放到社會大環境中去辦,使學校和社會息息相關,學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成為了社會生活的必需。

(三)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方**,是為批判傳統單一的教授法,反對教師「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和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提出的教學方**。陶行知說「教學做合一」,「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裡,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

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個方面,而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5] 「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情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

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6]陶行知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是非常具有針對性的。

他曾對當時中國教師的教學方法作過調查研究,認為有相當多的教師「只會教授,只會拿一本書要兒童來讀他,記他,把那活潑的小孩子做個書架子,字紙簍」。也就是說,教育界普遍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為中心的現象。陶行知反對以「教」為中心,主張「教學做合一」,這就從教學方法上改變了教、學、做的分離狀態,克服了書本知識與生活實踐脫節、理論與實際分離的弊端,是教學法上的一大改革。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什麼,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生活即教育 教學做合 一 行是知之始。具體理念 1 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 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2 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3 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4 教師的職務是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

誰有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急用,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有哪些?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瀰漫於宇宙,洗盪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 better yours swimming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就是這句啦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有哪些?陶行知教育名言 我們深信教育是國家萬年根本大...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突出貢獻有哪些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主張 仁 和 有教無類 開創平民教育 開辦私學,提出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嗎 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1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 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 2 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 今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