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赤壁賦》的異同,前後《赤壁賦》的異同是什麼?

2021-03-20 11:22:56 字數 5050 閱讀 3073

1樓:匿名使用者

1 都寫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

《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闋集中寫景。開頭一句「大江東去」寫出了長江水浩浩蕩蕩,滔滔不絕,東奔大海。場面巨集大,氣勢奔放。

接著集中寫赤壁古戰場之景。先寫亂石,突兀參差,陡峭奇拔,氣勢飛動,高聳入雲——仰視所見;次寫驚濤,水勢激盪,撞擊江岸,聲若驚雷,勢若奔馬——俯視所睹;再寫浪花,由遠而近,層層疊疊,如玉似雪,奔湧而來——極目遠眺。作者大筆似椽,濃墨似潑,關景摹物,氣勢巨集大,境界壯闊,飛動豪邁,雄奇壯麗,盡顯豪放派的風格。

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場作了鋪墊,起了極好的渲染襯托作用。

《赤壁賦》寫景則迥然不同。作者在交代了夜遊的時間、地點、人物、活動後即寫景。詩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時節,柔柔的秋風徐徐吹來,擺弄著詩人的衣角頭髮,吹走惱人的暑熱,大江江面,水波不興,風平浪靜。

詩人信筆寫來,心情閒適瀟灑。在寫了詩人和客人飲酒詠詩之後,詩人再寫日出後的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霧浮起在寬闊的江面上,在皎潔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瑩透明。

詩人所寫秋夜月下江景,反襯其澄澈無滓、灑脫無求的內心世界,《赤壁賦》所寫的赤壁景寫得空明柔美,反襯出了詩人怡情山水,閒適灑脫的心境。

2 都寫有關赤壁的歷史人物,但人物成敗不同。

這詞和賦,不但寫了赤壁景,並且寫了有關赤壁的歷史人物。我們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戰而聞名,赤壁之戰戰場上敵對雙方的主帥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遂成三國鼎立之勢。

赤壁之戰,周瑜功成名就,英名遠播;蓋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敗。

詞所緬懷的古人,是赤壁之戰中取得巨大勝利的周瑜。詩人寫周瑜,可謂是極盡讚美之能事。先從側面描寫,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人襯英雄,英雄美人,風韻無限;次寫肖像,姿態威武,英俊奮發,風采動人;最後寫風度,面對強敵,談笑自若,胸有雄兵,穩操勝券。

詩人通過從不角度的描寫,寫出了周瑜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儒將風範和過人的膽識和才智。詩人以濃墨重彩渲染在赤壁之戰中勝利的英雄周瑜,實是以古人的年輕得志建功立業襯托自己身處逆境有志難伸功業無成的失意,為下文抒情蓄勢。正如古人云「詞是赤壁,心實為已發。

周瑜是賓,自己是主,寓主於賓」。

賦緬懷的是被周瑜打敗的曹操。詩人先寫其勢如破竹的攻勢,「破荊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勢不可擋;次寫軍隊之多,氣勢之大,水軍船隊首尾相接千里,軍旗遮蔽了天空;再寫曹操不可一世的驕態,面對長江喝酒,橫執長矛吟詩,這實在是一個蓋世的英雄,詩人在極力渲染曹操不可戰勝的赫赫聲勢後,最後卻來一句「而今安在哉?」來否定虛化。

是啊!擁有百萬雄兵,視天下為無物的曹操,一樣「困於周郎」,一樣被「浪淘盡」,何況是被貶謫放逐的詩人呢?故詩人生髮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哀嘆。

詩人寫失敗英雄曹操,是為了抒發其「宇宙無窮,人生短暫」感慨,由敗者引發已悲,用得恰到好處。

詩人同懷赤壁的歷史人物,卻勝負不同,成敗各異但又各得其所,各盡其妙。

3 都抒懷,感情基調又各不相同。

詞中,詩人傾筆於周瑜,以濃墨重彩寫出了他風流儒雅從容破敵的颯爽英姿,盛讚了他所立的赫赫戰功和輝煌業績。詩人自比古代英雄,從而引發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感喟和悵惋。詩人半生顛簸,命運坎坷;先是不支援變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後因寫詩諷刺新法,**入獄;旋即又遭貶謫。

誠及「報國欲死無戰場」。故詩人「早生華髮」,而「人生如夢」,一聲長長的喟嘆,即可見其深深的痛惋和頹唐。但是,詩人畢竟性格曠達樂觀,「奮歷有當世志」,儘管身處逆境,歲月蹉跎,有志難伸,「人生如夢」這種虛無的佛老思想僅僅是一閃念,「一尊還酹江月」。

詩人以酒祭月,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現了自己壯心未泯,夙志猶存,詩人內心雖有苦悶傍徨,但是思想還是樂觀曠達、昂揚向上的,所以該詞詞風氣勢磅礴,雄壯豪放。清代文人評蘇軾詞曰:「自有橫槊氣概,固是英雄本色。

」該詞可算代表作。

賦中,蘇軾充分利用賦重鋪排的特點,思想感情發展過程一波三折。詩人月夜泛舟赤壁,欣賞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閒適,怡然自得;但因聽蕭聲,懷古人,羨水月而悲;最後詩人通過一番哲學思辯,擺脫「哀吾生之須臾」的煩惱。思想得到昇華,由悲而喜,開懷暢飲。

賦亦寫作者被貶謫放逐,壯志難酬的苦悶及曠達樂觀的思想,但和詞相比,它沒有詞的雄壯豪放,而是顯得深沉蘊藉。

不管是詞和賦,詩人都寫了他被貶後有志難伸的苦悶,但最終都得以解脫,這也充分體現了蘇軾「外儒內道」的思想。

對於兩篇(首)具有相同背景,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寫的作品,若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合起來學,注意比較其異同,我們將學得更深更透,對我們的學習將大有裨益。

前後《赤壁賦》的異同是什麼?

2樓:棋盤上的小棋子

1 都寫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

《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闋集中寫景。開頭一句「大江東去」寫出了長江水浩浩蕩蕩,滔滔不絕,東奔大海。場面巨集大,氣勢奔放。

接著集中寫赤壁古戰場之景。先寫亂石,突兀參差,陡峭奇拔,氣勢飛動,高聳入雲——仰視所見;次寫驚濤,水勢激盪,撞擊江岸,聲若驚雷,勢若奔馬——俯視所睹;再寫浪花,由遠而近,層層疊疊,如玉似雪,奔湧而來——極目遠眺。作者大筆似椽,濃墨似潑,關景摹物,氣勢巨集大,境界壯闊,飛動豪邁,雄奇壯麗,盡顯豪放派的風格。

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場作了鋪墊,起了極好的渲染襯托作用。

《赤壁賦》寫景則迥然不同。作者在交代了夜遊的時間、地點、人物、活動後即寫景。詩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時節,柔柔的秋風徐徐吹來,擺弄著詩人的衣角頭髮,吹走惱人的暑熱,大江江面,水波不興,風平浪靜。

詩人信筆寫來,心情閒適瀟灑。在寫了詩人和客人飲酒詠詩之後,詩人再寫日出後的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霧浮起在寬闊的江面上,在皎潔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瑩透明。

詩人所寫秋夜月下江景,反襯其澄澈無滓、灑脫無求的內心世界,《赤壁賦》所寫的赤壁景寫得空明柔美,反襯出了詩人怡情山水,閒適灑脫的心境。

2 都寫有關赤壁的歷史人物,但人物成敗不同。

這詞和賦,不但寫了赤壁景,並且寫了有關赤壁的歷史人物。我們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戰而聞名,赤壁之戰戰場上敵對雙方的主帥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遂成三國鼎立之勢。

赤壁之戰,周瑜功成名就,英名遠播;蓋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敗。

詞所緬懷的古人,是赤壁之戰中取得巨大勝利的周瑜。詩人寫周瑜,可謂是極盡讚美之能事。先從側面描寫,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人襯英雄,英雄美人,風韻無限;次寫肖像,姿態威武,英俊奮發,風采動人;最後寫風度,面對強敵,談笑自若,胸有雄兵,穩操勝券。

詩人通過從不角度的描寫,寫出了周瑜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儒將風範和過人的膽識和才智。詩人以濃墨重彩渲染在赤壁之戰中勝利的英雄周瑜,實是以古人的年輕得志建功立業襯托自己身處逆境有志難伸功業無成的失意,為下文抒情蓄勢。正如古人云「詞是赤壁,心實為已發。

周瑜是賓,自己是主,寓主於賓」。

賦緬懷的是被周瑜打敗的曹操。詩人先寫其勢如破竹的攻勢,「破荊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勢不可擋;次寫軍隊之多,氣勢之大,水軍船隊首尾相接千里,軍旗遮蔽了天空;再寫曹操不可一世的驕態,面對長江喝酒,橫執長矛吟詩,這實在是一個蓋世的英雄,詩人在極力渲染曹操不可戰勝的赫赫聲勢後,最後卻來一句「而今安在哉?」來否定虛化。

是啊!擁有百萬雄兵,視天下為無物的曹操,一樣「困於周郎」,一樣被「浪淘盡」,何況是被貶謫放逐的詩人呢?故詩人生髮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哀嘆。

詩人寫失敗英雄曹操,是為了抒發其「宇宙無窮,人生短暫」感慨,由敗者引發已悲,用得恰到好處。

詩人同懷赤壁的歷史人物,卻勝負不同,成敗各異但又各得其所,各盡其妙。

3 都抒懷,感情基調又各不相同。

詞中,詩人傾筆於周瑜,以濃墨重彩寫出了他風流儒雅從容破敵的颯爽英姿,盛讚了他所立的赫赫戰功和輝煌業績。詩人自比古代英雄,從而引發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感喟和悵惋。詩人半生顛簸,命運坎坷;先是不支援變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後因寫詩諷刺新法,**入獄;旋即又遭貶謫。

誠及「報國欲死無戰場」。故詩人「早生華髮」,而「人生如夢」,一聲長長的喟嘆,即可見其深深的痛惋和頹唐。但是,詩人畢竟性格曠達樂觀,「奮歷有當世志」,儘管身處逆境,歲月蹉跎,有志難伸,「人生如夢」這種虛無的佛老思想僅僅是一閃念,「一尊還酹江月」。

詩人以酒祭月,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現了自己壯心未泯,夙志猶存,詩人內心雖有苦悶傍徨,但是思想還是樂觀曠達、昂揚向上的,所以該詞詞風氣勢磅礴,雄壯豪放。清代文人評蘇軾詞曰:「自有橫槊氣概,固是英雄本色。

」該詞可算代表作。

賦中,蘇軾充分利用賦重鋪排的特點,思想感情發展過程一波三折。詩人月夜泛舟赤壁,欣賞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閒適,怡然自得;但因聽蕭聲,懷古人,羨水月而悲;最後詩人通過一番哲學思辯,擺脫「哀吾生之須臾」的煩惱。思想得到昇華,由悲而喜,開懷暢飲。

賦亦寫作者被貶謫放逐,壯志難酬的苦悶及曠達樂觀的思想,但和詞相比,它沒有詞的雄壯豪放,而是顯得深沉蘊藉。

不管是詞和賦,詩人都寫了他被貶後有志難伸的苦悶,但最終都得以解脫,這也充分體現了蘇軾「外儒內道」的思想。

前後赤壁賦的異同點

3樓:匿名使用者

前後《赤壁賦》是蘇軾被貶謫到黃州後,於宋神宗元豐五年所寫。

《前赤壁賦》描繪了赤壁秋夜清幽曠渺的優美景色及夜月泛舟的飄逸興致,以主客問答的方式,發表對宇宙人生的見解,特別是通過對明月與江水變與不變的議論,表現了開朗的胸襟和達觀的生活態度。

《後赤壁賦》描繪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夜江岸及其寥落幽峭的氣氛,寫出了獨自登高引起的悲慼心情,最後以白鶴道士的虛幻夢境作結,於空靈奇幻中寄託超塵絕俗之想,筆調迷離惝恍,逗人遐思。

一、兩文的相似點

1、文章都採用以文為賦。

前後《赤壁賦》都屬於賦體,而且都採用了「以文為賦」的形式。

2、 蘊含的情感一致。

兩篇賦都以遊樂為主題,一遊後再遊,都能歸結到享受江山美景的樂趣,表現曠達開朗的胸襟和生活態度。

3、詩情與哲理的完美結合。

兩文在藝術上的高品位,主要體現在景、情、理的高度融合,詩情到哲理的昇華和凝聚,文學與哲學的完美結合。

二、兩文的不同點

1、描寫的時令景色不同。

蘇軾於元豐五年七月遊覽黃州赤壁,寫下前《赤壁賦》,三月後重遊寫下後《赤壁賦》。

2、內容側重點不同。

前《赤壁賦》開頭便描繪出一幅安謐、寧靜的自然畫面,接著以主客問答的手法,抒寫自己內心的情懷。

後《赤壁賦》寫在月明風清之夜,與客行歌相答。

3、心境追求上不同。

前《赤壁賦》借主客問答的形式表達了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縱情山水、及時行樂的思想情緒和生活態度。

後《赤壁賦》略為虛無縹緲,更多流露出遺棄塵世的思想。

赤壁賦的背景,赤壁賦的創作背景

蘇軾寫有兩篇 赤壁賦 較為著名的是 前赤壁賦 此處赤壁實為黃州赤鼻磯,並非三國時赤壁之戰的舊址,當地人因音近而誤稱為 赤壁 蘇軾明知其誤仍將錯就錯,藉以抒寫自己的懷抱。這篇文章是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 1082 當年蘇軾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創作背景 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

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中的名句,蘇軾《赤壁賦》《後赤壁賦》中的名句

1 2011 年四川 卷 舉酒屬客,蘇軾 赤壁賦 2 2012 年全國大綱卷 月出於東山之上,白露橫 江,凌萬頃之茫然。蘇軾 赤壁賦 3 2012 年山東卷 臣自其不變者而觀之,而又何羨乎!蘇軾 赤 壁賦 4 2011 年遼寧卷 且夫天地之間,苟非吾之所有,蘇軾 赤壁賦 5 2011 年湖南卷 清風...

《赤壁賦》重點句,《赤壁賦》重點句

你是高三嗎?全篇都要求背啊 但個人覺得考的頻率最高的是這段 蘇子愀然,正版襟危坐,而問權 客曰 何為其然也?客曰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固一世之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