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幫忙介紹一下《戀愛的犀牛》的主要內容,尤其是最後的結局,謝

2021-03-19 04:13:01 字數 5653 閱讀 5154

1樓:匿名使用者

解讀《戀愛的犀牛》

「人是生活在符號中的動物。」

——卡西爾《人論》

一、話劇——流動的符號

一切存在本身被置於符號般的話語框架之中,一切存在在本質上都是歷史性的,於是在這樣難以逾越的侷限中,話劇的發展被商業著、被炒作著、被概念著,話劇在某種程度上也被人為地烙上了明顯的文化分層的標籤。

「在寓意的想象中,等列並行的類比取代了靈光『再現』的象徵階序:而罅隙與圓融、斷裂與銜接都還原為修辭的符號,為散亂的世界,暫時作一註腳。」(王德威語)。

包括話劇在內的一切藝術形式其實都是某種符號,它們演繹著現實世界中的人和事。因此在給話劇本身的價值進行定位時,我們應在儘可能全方位地包容著一切可能有關於話劇的資訊的同時,也更徹底地反思我們自己。話劇的生長到處充斥了人的影子,而它所直面的也原本是我們這些所謂的藝術欣賞者群體。

我知道,在藝術中最難做到的是有所言說,卻有是什麼都說不出來。在生活的說與不說的決斷中,如果是出於對藝術價值的近乎單純的虔誠,那麼我們就應該選擇說,表述自我意識,並在彰顯主體價值的同時去推動著話劇的變革。正如葉芝在一首詩歌中所表達的:

「我必須描述眼中的一切,當然,真正描述出來的可能是另外一番光景,因為我的本性會在不知不覺中流露出來。」

「藝術**於生活」,這一點確實沒錯,但相比「藝術高於生活」這一點來看,我們更應該重視於後者的價值內涵。我們只不過是生活在凡世的一群有思想的高階動物,體驗快感,享受人生,或者還有適當的精神昇華,這一點已經足夠,在這一個語境中,應該趨向於藝術光彩的一面的,畢竟,藝術經過建設者們精心地錘鍊,每個細微之處都體現著人性中的美好的理想。

傳統劇、先鋒劇、實驗劇、咖啡劇……藝術的形式總是隨著人們的需求而不斷變化著,可以說,社會的每一次進步,其背後暗藏著無數的對於文化渴求的躁動,而又是這一種迫不及待的靈魂深處的不安分點燃了藝術變革的導火線。文化上的每一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

紀德說過:「不朽的傑作,是由瘋狂所喚起,而由理智所完成」。 以「先鋒戲劇」的實驗者和實踐者著稱的孟京輝也許正是在瘋狂與理智中完成自己的話劇夙願的。

一個人,如果沒有一點藝術味,那麼他會是很可憐的,因為他的一生將只能是為各種偏見所囚禁。孟京輝不僅有紮實的中文和導演學習的基礎,其個性也是敏銳把握現實、瘋狂追求藝術的,他總能把現實生活中最流行的思想、語言、行為方式「複製貼上」到他的作品中,更能在這種捕捉中表達出強烈的反諷精神和執著的理想主義。藝術的生命便源於潛意識裡對生命的歌頌和對現實的懷疑,與其說這僅是一種藝術所具有的實質,更不如說其實它就是我們人類實現自我表達的可能性載體。

在孟京輝的力作《戀愛的犀牛》中,每個演員都有具體的情境,具體職業和具體的個人遭遇,但這些都不具有實際意義,他們依然是符號,表達著不同人群的心理和觀念,而整個劇亦可以看作是一個符號,它傳達的是一種堅持,至於愛情的結局怎樣則並非這個戲所關注的。

二、場景編排——小劇場的先鋒性與實驗性

小劇場話劇無論是題材、內容;導演、表演;還是舞臺美術、燈光等,都不斷擺脫單調貧乏的舞臺語境,注重視覺效果。讓話劇悄悄地在由「傳統」向「現代」轉變,從寫實向寫意轉變,而這些都表現出她的先鋒性。

作為觀眾,要想充分領略話劇給我們帶來的審美愉悅,首先就得轉換原本社會的角色,以一種嶄新的姿態、新的活法投入到藝術所構建的烏托邦中盡情暢遊,盡情享受。

《戀愛的犀牛》中始終安排了一群年輕人目睹、介入、干預著馬路和明明的愛情,並以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和理解,作出自己的評價和註釋。他們生活被擠到了繁華的邊緣,為生計掙扎的同時也感到意義的困惑,卻總是飄浮在情感的淺表層。生活給他們上的課是:

「不能太較真兒」,「在這個時代死心眼基本上是一種心理病態」 ,「過分地把自己的戀愛物件和其他異性區別開來就是感情迷亂的危險訊號」。於是,他們可以因一次「秋波表演」而走進婚姻,也可以因鑽石耳環掉了便拒絕婚禮;還可以煞有介事地學習如何拋棄愛人,對「分手的技巧」進行程式化的操練——滿臺鬧劇般的荒誕與主線詩一般的純美穿插交織,既是鮮明的反襯,也為審美和思索留下了充滿張力的空間。

在舞臺表現上它打破了大劇場舞臺的「鏡框」和「第四堵牆」,觀眾和舞臺緊緊地連線在一起;由於表演空間小,觀演關係密切,戲劇能在近距離內與觀眾交流、互動;小劇場話劇的特點一是表演空間小,二是演員與觀眾接近,三是先鋒性較強。

例如,在中獎一段戲裡,七八個人擠作一團,他們搖晃著,每個人拿一個吊環,展現出在一列擁擠的地鐵裡的場景,很形象。他們在討論著彩票中獎後會如何享受,一個擠到前面說要飽餐一頓,一個擠到前面說要買房子買車……馬路在眾人的背後說要將獎金全部都送給明明。不用擠到前面,人們自然地將異樣的眼光投向了他,他在人群中力克顯得突兀……

《戀》劇的舞臺美術、燈光也表現出先鋒性。舞臺光的有效組織,使情景脈絡更為清晰有序。穿插的**和時暗時滅的燈光,是對戲劇氛圍的營造,是現實生活的怪異、荒誕的反映,也是主人公心緒的烘托。

景與光的組合和導演的思路融匯一起,構成有機的整體——平易,流暢,富有個性和意蘊。

劇中,燈光的明暗大起大落,恰如其分地烘托出或神怪或憂傷或清純得象新春的初雨或狂烈得象夏雨的雷暴一般的舞臺氣氛;當情愛終於被現實擊破、馬路在黑暗的角落對著空蕩蕩的舞臺絕望地吟唱時,大小燈光幾乎全都熄滅,只剩一束微弱的昏黃投向天幕中一扇緩緩轉動的玻璃門,沉重地掃過整個劇場……

孟京輝用舞臺講故事從來不順理成章按常理出牌,總是能找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切入點。該劇的**佔了很大比重,劇情每到一個階段,演員就自動從角色中跳出來演唱,歌曲承載了靠語言不足以抒發的情感,也承載了超脫於人物情感之外的理智。

三、表現手法——浪漫詩意+反叛精神

這是一部表現手法異常豐富的戲:純樸而熾熱的馬路,用樸素的語言表達著理念的探索,許多臺詞又象詩一樣純美;天真而簡單的明明,自始至終是明快的任性和執拗;而作為穿插背景的這群年輕人,表演得滑稽而誇張,濃縮了生活中時髦的庸俗,又完成了對現場觀眾的情緒排程,使那個令人心碎的悲情故事不至於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而每當一個個高潮出現,演員們又成了樂師和歌手,以如泣如訴的吉他,以或清越脆亮或嘶啞真摯的歌喉,為劇中人傾訴、吟唱和呼喊。

**時而寧靜,時而激昂,有時深沉如獨坐大漠的孤僧的心語,有時喧囂如趲行鬧市的庸眾的打鬧;而馬路的一段無詞的嘶吼,僅有一個意義含混的「啊」音在喉頭哽咽,在跌宕起伏的音階裡掙扎,直欲摧人淚下!一堵潑灑著灰漿的玻璃牆作為天幕,那上面一會兒是靜靜的死寂,一會兒是蒸騰激盪的雲煙,一會兒又翻滾著好象從海洋深處簇擁而上的滔滔不絕的清亮的水泡;而每當馬路以詩句般的獨白,展現那蜷曲在小人物內心的高貴時,玻牆上便便靜靜地排列著那些揪人心魂的臺詞,好象是馬路的靈魂的眼睛,無聲地凝視著觀眾……

演員的表演在小劇場也得到了最大可能的開掘。小劇場雖小,但對演員要求卻極為嚴格。從表面上看,表演上缺少層次感,沒有停頓、間隙,和突發技巧的運用,這是和文字的主旨和導演的理解與表現相一致的。

生活不存在造作和矯飾,不須要詮釋。

另外,臺詞也經典得令人叫好:「明明,我想給你一切,可我一無所有。我想為你放棄一切,可我又沒有什麼可以放棄。

錢,地位,榮耀,我僅有的那一點點自尊沒有這些東西裝點也就不值一提。如果是中世紀,我可以去做一個騎士,把你的名字寫上每一座被征服的城池。如果在沙漠中,我會流盡最後一滴鮮血去滋潤你乾裂的嘴脣。

如果我是天文學家,有一顆星星會叫做明明;如果我是詩人,所有的聲音都只為你歌唱;如果我是法官,你的好惡就是我的最高法則;如果我是神父,再沒有比你更好的天堂;如果我是哨兵,你的每一個字都是我的口令;如果我是西楚霸王,我會帶著你臨陣脫逃任人恥笑;如果我是殺人如麻的強盜,他們會乞求你來讓我俯首帖耳。可我什麼也不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像我一樣的普通人,我能為你做什麼呢?

」, 「你有著天使一樣的面孔和**一樣的心腸」,:「過分地誇大一個女人跟其他女人的差別是你不愉快的根源」,「你永遠不知道/你是我渴望已久的晴天/你永遠不知道/你是我難以忍受的飢餓/你永遠不知道/你是我賴以呼吸的空氣」┄┄

每個人都不會如此的承認自己的愛情,如此的脆弱和纖細,如此的不堪一擊。我們經歷溫吞的愛情,蒼白得只好無病呻吟,當我們覺得愛情彷彿耗盡心力的時候,其實也未嘗真正的開始過。而《戀愛的犀牛》,則讓你看到一個直面愛情的視窗。

一切如電視劇裡的構置的情節,但是卻並不綿弱。

四、主題思想——是理想還是奢望?

場景的編排和表現手段的排程,對於一臺感人至深的戲來說,都是輔助性的,全劇的靈魂和核心,仍然是那由兩顆執著的心推進著的愛情悲劇。這樣的執著本是人性最美好的品質,卻因了命運的無情,在展現美好的同時,又成為心靈的重負;這樣的愛情本是人生甜美的賜予,卻因了生活的錯位,遭遇了對自己無動於衷的冷漠和疏離,在激盪心魂的同時,成為徒然的掙扎。

馬路對明明的執著的愛,對明明來說卻只是一種排遣和調劑;而明明對陳飛那種已近痴迷的思戀,對陳飛來說更是什麼都不是,甚至可能是在進行一場被當作施捨的遊戲?自始至終,這位陳飛沒有出現,他的存在卻象一個冷酷的問號:如果這一切美好都被一種冷酷所導引,需要一種悲劇來反襯,甚至因了它的強烈而走向喪失理智的瘋狂,它們的價值何在?

編劇廖一梅的註釋是:「它是一種不死的慾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她還讓馬路象英雄宣言般地宣告:「忘掉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唯一的事,但是我決定不忘掉她」。

馬路執著甚至是義無返顧地愛著明明,然而這種愛最終讓他感到絕望、不解、憤怒。他愛她的什麼?獨特的帶有影印機味兒的身體?

高傲冷酷的表情?她對愛的任性?她隱約流露出來的淡淡憂傷和對愛的絕望?

還是她和他一樣有著一顆孤獨的心靈?他始終不明白為什麼他能給明明一切,卻不能讓她愛上他。其實這一點明明也想不明白,為了陳飛,她可以付出一切,可以為他當牛作馬,可以為他忍受屈辱和折磨,卻仍然不能令陳飛對她好一點點。

兩個為了愛可以瘋狂作出一切的人,兩個同樣絕望的人

這種愛究竟是奢望還是理想?是**還是執著?《戀愛的犀牛》不禁讓人想起《囚禁海琳娜》這部外國電影。

《囚禁海琳娜》中一個外科醫生曾和鄰居女孩有一段戀情,後來女孩嫁人了,醫生依然想和她再續前緣,女孩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雙腿,醫生趁機把她放在推車上,希望她從此能扮演回憶轉意的女「羅徹斯特」,誰知女孩不肯就範,醫生就將她的雙臂也一併卸掉,然後將她像一盆盆景一樣供養起來。這樣的偏執還算不算是愛?

也許,有時候,愛意味著折磨。而正是這種折磨有著異乎尋常的力量。不然為什麼是古希臘的悲劇而不是喜劇更能體現人類的精神呢?

因為令人類能夠自己敬重自己的品質都不是輕鬆愉快的,而是那些對不可抗拒的命運的倔強態度,保持尊嚴的神聖企圖之類不可輕易談笑的東西。

在快節奏的現代都市,變化是永恆的,而堅持才是異類,執著簡直就與**劃上了等號。但是馬路用他的赤誠和熱心,以及他摯愛的犀牛的心,鮮紅地喚著我們藏有心底的那一點點堅持。馬路愛著明明,但明明在愛著一個不愛她的人,但她堅持著,「愛他,是我做過最好的事情。

」兩份不相交的無望的愛情鑄成了一場無可挽回的悲劇。戲裡,馬路說:我答應你我不離開你,也不讓你離開我。

我和別人不一樣。堅持是找回尊嚴的一種方式。

魯迅說過:「喜劇把那無價值的拆穿給人看。悲劇卻把那有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犀」劇以一個充滿象徵性的行吟歌手被戲謔和搶奪開始,以被**的明明無聲的抽泣和痙孿與馬路暴烈的劈砸和聲嘶力竭的吟唱結束,完成了喜劇和悲劇的雜糅,留下了矛盾交織的困惑和沉思。在這樣的真實裡,美好只是一種奢望,卻又是催生人間真情、導引著人類向上的一種積極的理想吧?

「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慾望,最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杜拉斯語)。愛是自己的東西,沒有什麼人真正值得傾其所有去愛。

但有了愛,可以幫助你戰勝生命中的種種虛妄,以最長的觸角伸向世界,伸向你自己也不曾發現的內部,開啟所有平時麻木的感官,朝越積年累月的倦怠,剝掉一層層世俗的老繭,把自己最柔弱的部分暴露在外。因為太柔軟了,痛觸也必然會隨之而來,但沒有了與世界,與人最直接的感受,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呢?

存在是需要被證明的。因為存在確實很脆弱。不一定需要理由,但需要事實的證明。

我知道當人們苦苦追尋存在的意義的時候,上帝正在天堂的河邊洗腳;我知道一切都會被 時間的鐮收割,我知道沒有人知道是誰在揮動時間這把鐮......但那所有的存在,她們卻都已是永恆。

《戀愛的犀牛》給這個時代一個永恆的愛情神話,讓人知道,原來現世中也有傳奇。

請主要介紹一下路易十四的過失

和他的大臣柯爾貝都是 路易十四 英語 louis xiv,1638年9月5日 1715年9月1日 全名路易 迪厄多內 波旁 louis dieudonne 自號太陽王 英語 the sun king 是法國波旁王朝著名的國王 1643年5月14日 1715年9月1日在位 兼任巴塞羅那伯爵,是法王路易...

請幫忙翻譯一下歐萊雅的產品請幫忙翻譯一下歐萊雅的產品

最準確的翻譯應該是 正面 revitalift 完美清潔 豐富的裝束 提取牛奶 完美作用 背面 innovation rejuvenating cleansing 最好版的效果,你的權抗皺護膚品 去除雜質,滋補您的護膚效果 補你sdincare 營養成分 方案與活性成分豐富一cheanser 營養成...

請幫忙詳細解析一下紫微星盤,並介紹一下今年的運勢,謝謝

人生不如意的時候很多。面對生活,關鍵是看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心態不同,人生的境況也大不同。阿甘正傳 片尾有句話 人生就如同一片輕盈的羽毛,有落下的時候,而你應該鼓舞自己讓他不斷飄揚而上,向著新的高度超越自我 俗話說的好,播下一種心態,收穫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行為 播下一種行為,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