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衝稱象的故事是杜撰的嗎,曹衝稱象的故事是真的嗎?為什麼?

2021-03-12 15:50:32 字數 5849 閱讀 8276

1樓:高樓居士

據陳寅恪先生的觀點,認為曹衝稱象是假的,因為他認為當時氣候寒冷,孫權控制的南方已經沒有亞洲象了。

「曹衝稱象」是真的嗎?

「曹衝稱象」是發生在三國時鄴城(今邯鄲臨漳縣)的故事.對此事的真偽多有疑見。臺灣科學史協會主席、臺灣大學的劉廣定教授曾經明確指出:「這段記載有疑問」。

其實,早在清代學者樑章鉅的《三國志旁證》一書中,就曾對曹衝稱象一事提出質疑。指出「此事妄飾也」。他認為亞洲象生活在印度和我國雲南南部,從氣候條件、交通運輸、動物飼養等情況看,當時「中土」不具備有大象的生存條件。

他推斷「置水刻船,疑算術中本有此法」。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認為當時吳國無象,因此曹衝稱象故事純屬文人抄襲所致。戴念祖先生否定此說,說這是歷史地理概念之誤。《初學記》引《吳錄地理志》日:

「九真郡龐縣多象,生山中。」九真郡相當於今越南清化、河靜兩省及義安省東部地區,公兀前111年入漢,這正是東漢末年孫權管轄地,三國時期一直是吳國轄境。據《藝文類聚》引《江表傳》日:

『『孫權遣使詣南馴象二頭」。可能孫權所獻的象原是九真郡獻給孫權的馴象,並非指江南地區產野象。直到西晉時期.當時的南越還向晉朝廷獻象呢。

陳寅恪先生還認為:曹衝稱象的故事可能**於佛經。他舉出印度佛經《雜寶藏經》上載有「棄老國祿」的故事,書中日:

「天神又問:此大白象有兒斤?而群臣共議,無能知者,而後大臣問父,父言:

置象船上,著大池中,畫水齊船,深淺幾許,即以此船量石著中,水沒齊畫,則知斤兩,即以此智以答天神。」

時有人提出質疑:上述佛經是後魏時才譯成漢文的,三國時並無此經書。對此,陳寅恪解釋道:

「僅憑口述,亦得輾轉流傳於中二匕,遂附會為倉舒(即曹衝)之事,以見其智」。陳先生推測該故事源於佛經而張冠李戴地安在曹衝頭上。這樣解釋也似覺牽強c有的學者提出,曹衝稱象載於《三國志》,此時佛教雖然已傳人中國,然儒學的傳統是排斥佛教的,更何況在曹衝稱象到《三國志》成書時期,有關稱象故事的佛教經典未見有譯本傳人中國。

因此,以舟稱象非但是中國本身智慧的產物,甚至佛教故事反而有可能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張建華主編的《邯鄲辭典》(2023年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認為實有其事。該掌故出自《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

「(曹衝)生

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日: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曹衝利用浮力原理,以水浮法稱大象,輕而易舉解決了稱量大象體重的難題,是浮體規律的一種自覺應用。

其稱象的地點在鄴城附近。據記載,曹魏時期,在鄴城城外,修築有幾個大型園囿。其中之一是城東北的毛象坡,內蓄有東吳孫權送給曹操的巨象。張子欣、褚新民同志提供的《臨漳縣誌》

載:「毛象坡,在縣東北二十里,周圍五里。古畜象於陂。《魏志》

吳孫權致巨象於曹操,畜此陂中」。

綜上所述,孰是孰非,也許需將來考古發掘成果來驗證。

2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的,環夫人生衝是什麼意思??

曹衝:曹衝其實並不如曹植和曹丕那麼出名,但是曹衝卻是曹操兒子中最聰明的一個,「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其實稱其為神童或是天才一點都不過分,曹衝稱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

「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 。

」太祖大銳,即施行焉。」曹操手下人才極盛,但是他們都想不出如何稱象,曹衝一個小孩子居然能脫穎而出這實在令人驚歎。

曹衝不但聰敏過人,而且心地極好秉性善良,當時因為天下大亂,曹操制定的法度極為嚴厲。曹操的馬鞍放在倉庫裡被老鼠啃了,按當時的規定保管馬鞍的庫吏很可能被殺頭,庫吏心驚膽戰,想自己出首請罪,但還是極為擔心腦袋不保,此事不知怎地被曹衝聽說了,於是曹衝就拿小刀戳破自己的衣服,弄得跟被老鼠啃過一樣,然後在曹操面前裝出十分憂愁的樣子,曹操就問了:「倉舒啊,你怎麼不高興捏?

」曹衝就回答了:「人們以為老鼠啃了人的衣裳,對衣裳的主人是不祥的兆頭,現在我衣服被老鼠啃了,所以我發愁啊。。」曹操安慰道:

「東西被老鼠啃那是正常現象,那些人是瞎說的,你別為這事擔心。(注三)」於是庫吏趁機前來報告說馬鞍被啃了,曹操笑道:「我兒子衣服穿在身上還被老鼠啃了,更何況馬鞍是懸在柱子上的呢?

」於是庫吏什麼責任都沒被追究。

3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真的!要不為什麼能流傳下來叻。任何事情都不是空穴來風!

4樓:嚄咯

何焯曰,孫策以建安五年死,時孫權初統事,至建安十五年權遣步騭馬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奉承節度,此後或能致巨象,而倉舒已於建安十三年前死矣,知此事妄飾也。

5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是~~~曹操是個多子的人,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卞皇后生丕、彰、植、熊,劉夫人生昂、鑠,環夫人生衝、據、宇,杜夫人生林、袞,秦夫人生鉉(王字邊,字典無此字)、峻,尹夫人生矩、幹,孫姬生上、彪、勤,李姬生乘、整、京,周姬生均,劉姬生棘,宋姬生徽,趙姬生茂。~~~

但沒有曹衝

曹衝稱象的故事是真的嗎?為什麼?

6樓:不曾明瞭

應該是真的。

曹衝稱象的典故出自《三國志》:衝少聰察,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

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藝文類聚》卷九十五引《江表傳》也記載了曹衝稱象的故事,其記載中有「鄧王衝尚幼」,與本傳「生五六歲」契合,可知此事發生於建安五年至建安六年之間,當時孫權剛開始統治,獻象求好是符合情理的。按照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表明大致在劉宋之前,長江以北尚有野象棲居,之後才限於江南,三國時期的吳國境內有象且由孫權進獻給曹魏是完全有可能的。

7樓:殺了佛祖我成佛

曹沖年少聰明善於觀察,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意識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孫權送來過一頭巨象,曹操想要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他的下屬,都沒法想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

「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就能知道結果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8樓:初級提問者

看一下下文

陳寅恪先生的觀點,認為曹衝稱象是假的,因為他認為當時氣候寒冷,孫權控制的南方已經沒有亞洲象了。

「曹衝稱象」是真的嗎?

「曹衝稱象」是發生在三國時鄴城(今邯鄲臨漳縣)的故事.對此事的真偽多有疑見。臺灣科學史協會主席、臺灣大學的劉廣定教授曾經明確指出:「這段記載有疑問」。

其實,早在清代學者樑章鉅的《三國志旁證》一書中,就曾對曹衝稱象一事提出質疑。指出「此事妄飾也」。他認為亞洲象生活在印度和我國雲南南部,從氣候條件、交通運輸、動物飼

養等情況看,當時「中土」不具備有大象的生存條件。他推斷「置水刻船,疑算術中本有此法」。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認為當時吳國無象,因此曹衝稱象故事純屬文人抄襲所致。戴念祖先生否定此說,說這是歷史地理概念之誤。《初學記》引《吳錄地理志》日:

「九真郡龐縣多象,生山中。」九真郡相當於今越南清化、河靜兩省及義安省東部地區,公兀前111年入漢,這正是東漢末年孫權管轄地,三國時期一直是吳國轄境。據《藝文類聚》引《江表傳》日:

『『孫權遣使詣南馴象二頭」。可能孫權所獻的象原是九真郡獻給孫權的馴象,並非指江南地區產野象。直到西晉時期.當時的南越還向晉朝廷獻象呢。

陳寅恪先生還認為:曹衝稱象的故事可能**於佛經。他舉出印度佛經《雜寶藏經》上載有「棄老國祿」的故事,書中日:

「天神又問:此大白象有兒斤?而群臣共議,無能知者,而後大臣問父,父言:

置象船上,著大池中,畫水齊船,深淺幾許,即以此船量石著中,水沒齊畫,則知斤兩,即以此智以答天神。」時有人提出質疑:上述佛經是後魏時才譯成漢文的,三國時並無此經書。

對此,陳寅恪解釋道:「僅憑口述,亦得輾轉流傳於中二匕,遂附會為倉舒(即曹衝)之事,以見其智」。陳先生推測該故事源於佛經而張冠李戴地安在曹衝頭上。

這樣解釋也似覺牽強 有的學者提出,曹衝稱象載於《三國志》,此時佛教雖然已傳人中國,然儒學的傳統是排斥佛教的,更何況在曹衝稱象到《三國志》成書時期,有關稱象故事的佛教經典未見有譯本傳入中國。因此,以舟稱象非但是中國本身智慧的產物,甚至佛教故事反而有可能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張建華主編的《邯鄲辭典》(2023年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認為實有其事。該掌故出自《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曹衝)生

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日: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曹衝利用浮力原理,以水浮法稱大象,輕而易舉解決了稱量大象體重的難題,是浮體規律的一種自覺應用。其稱象的地點在鄴城附近。

據記載,曹魏時期,在鄴城城外,修築有幾個大型園囿。其中之一是城東北的毛象坡,內蓄有東吳孫權送給曹操的巨象。張子欣、褚新民同志提供的《臨漳縣誌》載:

「毛象坡,在縣東北二十里,周圍五里。古畜象於陂。《魏志》吳孫權致巨象於曹操,畜此陂中」。

綜上所述,孰是孰非,也許需將來考古發掘成果來驗證。

9樓:倪微微

陳寅恪先生的觀點,認為曹衝稱象是假的,因為他認為當時氣候寒冷,孫權控制的南方已經沒有亞洲象了。

「曹衝稱象」是真的嗎?

「曹衝稱象」是發生在三國時鄴城(今邯鄲臨漳縣)的故事.對此事的真偽多有疑見。臺灣科學史協會主席、臺灣大學的劉廣定教授曾經明確指出:「這段記載有疑問」。

其實,早在清代學者樑章鉅的《三國志旁證》一書中,就曾對曹衝稱象一事提出質疑。指出「此事妄飾也」。他認為亞洲象生活在印度和我國雲南南部,從氣候條件、交通運輸、動物飼

養等情況看,當時「中土」不具備有大象的生存條件。他推斷「置水刻船,疑算術中本有此法」。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認為當時吳國無象,因此曹衝稱象故事純屬文人抄襲所致。戴念祖先生否定此說,說這是歷史地理概念之誤。《初學記》引《吳錄地理志》日:

「九真郡龐縣多象,生山中。」九真郡相當於今越南清化、河靜兩省及義安省東部地區,公兀前111年入漢,這正是東漢末年孫權管轄地,三國時期一直是吳國轄境。據《藝文類聚》引《江表傳》日:

『『孫權遣使詣南馴象二頭」。可能孫權所獻的象原是九真郡獻給孫權的馴象,並非指江南地區產野象。直到西晉時期.當時的南越還向晉朝廷獻象呢。

陳寅恪先生還認為:曹衝稱象的故事可能**於佛經。他舉出印度佛經《雜寶藏經》上載有「棄老國祿」的故事,書中日:

「天神又問:此大白象有兒斤?而群臣共議,無能知者,而後大臣問父,父言:

置象船上,著大池中,畫水齊船,深淺幾許,即以此船量石著中,水沒齊畫,則知斤兩,即以此智以答天神。」時有人提出質疑:上述佛經是後魏時才譯成漢文的,三國時並無此經書。

對此,陳寅恪解釋道:「僅憑口述,亦得輾轉流傳於中二匕,遂附會為倉舒(即曹衝)之事,以見其智」。陳先生推測該故事源於佛經而張冠李戴地安在曹衝頭上。

這樣解釋也似覺牽強 有的學者提出,曹衝稱象載於《三國志》,此時佛教雖然已傳人中國,然儒學的傳統是排斥佛教的,更何況在曹衝稱象到《三國志》成書時期,有關稱象故事的佛教經典未見有譯本傳入中國。因此,以舟稱象非但是中國本身智慧的產物,甚至佛教故事反而有可能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張建華主編的《邯鄲辭典》(2023年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認為實有其事。該掌故出自《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曹衝)生

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日: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曹衝利用浮力原理,以水浮法稱大象,輕而易舉解決了稱量大象體重的難題,是浮體規律的一種自覺應用。其稱象的地點在鄴城附近。

據記載,曹魏時期,在鄴城城外,修築有幾個大型園囿。其中之一是城東北的毛象坡,內蓄有東吳孫權送給曹操的巨象。張子欣、褚新民同志提供的《臨漳縣誌》載:

「毛象坡,在縣東北二十里,周圍五里。古畜象於陂。《魏志》吳孫權致巨象於曹操,畜此陂中」。

綜上所述,孰是孰非,也許需將來考古發掘成果來驗證。

曹衝稱象類似的故事,像曹衝稱象的數學故事還有哪些

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之小時了了篇 文彥博之注水取球 詠絮謝道韞 芝蘭玉樹之謝玄 古人小時候的故事,如 司馬光砸缸 曹衝稱象等,還有那些類似的故事?王冕四歲畫畫 曹植七歲做詩 甘羅十二歲做宰相 孔融讓梨 嶽柱八歲指瑕 像曹衝稱象的數學故事還有哪些 韓信點兵,勾三股四鉉五等等,都挺好玩的 好像還有一個老僧...

曹衝稱象是歷史故事嗎,曹衝稱象講的是什麼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聰明的小孩,名叫曹衝,曹衝的爸爸是個大官。有一天,外國人送給他一隻大象,他很想知道這隻大象有多重,於是就對手下的 說 你們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我想知道它有多重。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怎麼稱它?手下的 開始使勁想,沒有那麼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抬起來,...

曹衝如何稱象,曹衝稱象這個故事你想怎麼誇讚一下曹衝

利用浮力原理,同質量的物體浮在水面上時的排水量相等 只是當時中國人沒有將其整理為定律而已 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在水中的排水量的體積乘以密度相當於排水物體的質量。同理石頭與象也是這個道理。easy 先用大象放進船裡,然後畫一條線.之後放石頭進船裡,之後再拿石頭出來稱就行了.除了曹衝的方法還能怎麼稱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