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當共剪西窗燭共話巴山夜雨時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2021-03-12 15:06:50 字數 2941 閱讀 6861

1樓:阿沾

描繪了詩人返回故鄉,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後的喜悅。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

出處:晚唐詩人李商隱《夜雨寄北》。

原文: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

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後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

語言樸實,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修飾的痕跡。

與李商隱的大部分詩詞表現出來的的辭藻華美,用典精巧,長於象徵、暗示的風格不同,這首詩卻質樸、自然,同樣也具有「寄託深而措辭婉」的藝術特色。

這首詩構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淺意深,語短情長,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來吸引著無數讀者,令人百讀不厭。

創作背景:這首詩選自《玉溪生詩》卷三,是李商隱留滯巴蜀(今四川省)時寄懷長安親友之作。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故題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邁編的《萬首唐人絕句》裡,這首詩的題目為《夜雨寄內》,意思是詩是寄給妻子的。他們認為,李商隱於大中五年(851)七月赴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隱過了幾個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訊。

現傳李詩各本題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經過考證認為它作於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後,因而不是「寄內」詩,而是寫贈長安友人的。

就詩的內容看,按「寄內」解,便情思委曲,悱惻纏綿;作「寄北」看,便嫌細膩恬淡,未免纖弱。

2樓:人在孤獨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託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後的喜悅。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

原文如下: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賞析:第一句一問一答,先停頓,後轉折,跌宕有致,極富表現力。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

接下去,寫了此時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漲秋池」,那已經躍然紙上的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便與夜雨交織,綿綿密密,淅淅瀝瀝,漲滿秋池,瀰漫於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顯現;作者並沒有說什麼愁,訴什麼苦,卻從這眼前景生髮開去,馳騁想象,另闢新境,表達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願望。

其構思之奇,真有點出人意外。然而設身處地,又覺得情真意切,字字如從肺腑中自然流出。「何當」這個表示願望的詞兒,是從「君問歸期未有期」的現實中迸發出來的:

「共剪……」、「卻話……」,乃是由當前苦況所激發的對於未來歡樂的憧憬。盼望歸後「共剪西窗燭」,則此時思歸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與妻子團聚,「卻話巴山夜雨時」,則此時「獨聽巴山夜雨」而無人共語,也不言可知。

獨剪殘燭,夜深不寐,在淅淅瀝瀝的巴山秋雨聲中閱讀妻子詢問歸期的信,而歸期無準,其心境之鬱悶、孤寂,是不難想見的。作者卻跨越這一切去寫未來,盼望在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於是,未來的樂,自然反襯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樂。

四句詩,明白如話,卻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雋永,餘味無窮!

「期」字兩見,一為妻問,一為己答;妻問促其早歸,己答嘆其歸期無準。「巴山夜雨」重出,而一為客中實景,緊承己答;一為歸後談助,遙應妻問。而以「何當」介乎其間,承前啟後,化實為虛,開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時間與空間的迴環對照融合無間。

近體詩,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複的,這首詩卻有意打破常規,「期」字的兩見,特別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構成了音調與章法的迴環往復之妙,恰切地表現了時間與空間迴環往復的意境之美,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3樓:你我悖道各蒼涼

首先,想象 什麼時候再在一起,西窗下秉燭夜談,再說那巴山夜雨 何時,我們能相倚在西窗前,剪著一朵朵美麗的燭花,向你傾吐,我對你的無限思念,在那巴山秋雨的夜晚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首寄內之作,一向為人們廣為流傳,是詩人李商隱在巴蜀時寄懷他妻子王氏之作.

此詩將詩人自己與妻子之間的深情厚意和異鄉的夜雨景色,貼切地融合在一起,綿綿雨中,更見兩地相思情重.首句直訴離情,詩人因暫不能歸家而使得離情更為濃烈.二句以秋池迅急**喻作詩人離情洶湧不息,內心愈加不能平靜.

三四句想象來日重逢時刻若回憶起今日分離時的苦惱和品味著來日團聚時的歡欣,必有一番既苦澀又甜蜜的滋味在心頭盤旋.此為消釋離情之處.四句詩以情起,以情結,首尾相顧,迴圈往復,脈絡清晰明瞭,思緒起伏跌宕.

本詩藝術手法高明,首先是運用了「懸想反說」的修辭格.詩人寫作此詩的本意是因久寓蜀地寂寞之中思家情切,但他偏不先說自己思念妻子,反說妻子來信「問歸期」,寫親人對自己的遙念.這樣寫的好處是為了達到相互映襯的目的,即用雙方的共同思念來加深各自的愛戀深度.

李商隱在本詩依舊運用這種筆法,首句便說妻子的思念,二句又用自己的思念呼應(但不直說,只託於池水**的形象),三四句再用「共剪」、「卻話」呼應上文,便把兩人之間那種心心相印、靈犀相通的愛戀深情寫活了.其次是場景描寫跳躍性大,跨度極廣.首句即包括長安、巴山兩地,二句突出巴山,三四句又重複長安、巴山.

四句詩運用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時空轉換,巧為剪接,妙合無隙,堪稱天造地設之作.再次是情景交融,**的池水即是詩人胸懷中愛情波濤的外化,「秋池夜雨」之景中充溢了多少作者對妻子的關切的愛戀!另外,本詩中的「期」和「巴山夜雨」筆沓為文,讀來搖曳多姿,鏗鏘成韻,富有民歌特色.

全詩寫得真是體貼入微,情深意切.從見他鄉夜雨而生兩地思念,再到盼望相見,感受至深,自然流露,悽寂之中見溫情,讓人在寒意中生溫暖,因此這首詩是唐人寄內詩中難得的佳作.

何當共剪西窗燭,何當共剪西窗燭的剪燭是什麼意思

一樓答的好詳細啊!我暈。何當共剪西窗燭的剪燭是什麼意思 何當共剪西窗燭的剪燭的意思是 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裡形容深夜秉燭長談。何當共剪西窗燭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到家鄉,在西窗下我們一邊剪燭一邊談心。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託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

剪西窗燭話巴山夜雨,對聯,求求

安紅豆子知入骨相思 原詩典故 溫庭筠的 新添聲楊柳枝詞二首 其二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賞析一二句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燭,諧音雙關 囑 長行,古博戲名。唐代李肇 國史補 下 今之博戲 有長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黃黑各十五,擲採之骰有二。其法...

何當剪西窗樓,卻話巴山夜雨時其中是由當時苦激發出對未來的憧憬,這裡運用了哪兩個手法

這是李商隱 夜雨bai寄北 的詩句,du 全詩是zhi 君問歸期未有期,dao巴山夜雨漲秋池。回何當共剪答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是一首深情的愛詩,文學高度也難以企及。但這首詩之所以好,不在於作者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而在於情感的真摯表達。古詩詞通常忌諱文字的重複,但這首詩卻重複 巴山夜雨 一詞。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