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說 知足常樂,佛教 知足常樂

2021-03-12 07:28:08 字數 6775 閱讀 2429

1樓:

拼命發展經bai濟,那不是發展,也du不是人類生活質量的zhi進步,而是消dao耗資源,是貪心的表回

現,最終結答果就是提前享受完福報,後果極其慘重;中國人如果都學美國,走美國人的道路,後果比美國人更慘,因為人口基數大啊。現在所謂的發展、進步,其實是毀滅人類,毀滅地球,絕對是一條死路。而如果能知足,對現有的條件能覺得夠了,那麼必然帶來的內心的平靜,也不會貿然對外發動戰爭,不會無限度地有限的挖掘資源,不會拼命破壞環境,這樣人類的生活才是和諧的,真正的心靈感受才是快樂的。

知足常樂,沒錯,既然樂了,總比苦好受吧,所謂的發展,進步帶來的苦多於樂。

南無阿彌陀佛

2樓:釋妙善

貪慾心是bai

對事物的一種自私的貪戀之du心。有人會問zhi,如果dao對事物沒有貪戀心,版社會怎麼會發展權

?人類怎麼會進步?

要這麼說就錯了,「自私」「貪戀」與追求是兩碼事,追求可以有,貪戀不應該有。

這兩者界限在**呢?

追求=雖說我不會把事物看得太重,雖說不會在乎它,但會盡最大的力量爭取做到最好,一旦由於某種原因做不到也不會在乎,大不了重新做,這就是追求。

什麼叫貪戀心呢?

貪戀心是指人被事物所迷,一旦失去了就產生無法想象的痛苦的那種在乎心,就是貪戀了。一旦有了在乎心就是貪戀了。

因此它只能帶來痛苦好難受,不會帶來任何快樂。

3樓:匿名使用者

☀ 人每一天要吃兩顆藥,早上一顆,晚上一顆,每天早上吃一顆「感恩」;

[月亮]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吃一顆,那叫「知足」,你就會一輩子活在快樂的人生當中。

4樓:匿名使用者

你得弄明白復啥叫進步和發展。當制前世界的趨勢就是在走向滅亡,方向是錯的,進步和發展沒有也罷。

現在社會宣揚競爭,大家都把競爭當做應該的,從幼兒園就開始教孩子競爭。

殊不知,競爭的升級就是鬥爭,鬥爭的升級就是戰爭,戰爭的升級就是世界末日。科技越發達,人類死的越多、越快而已。

佛教:知足常樂

5樓:因緣法

善哉!還要知苦,更要離苦,出離六道,永恆快樂。

6樓:匿名使用者

做我當做,得我當得。慈念眾生,悲喜護之。

佛家講的知足常樂,那是不是叫人別去奮鬥呢?

7樓:落木蕭蕭

不對!這是叫你凡事得有度,過猶不及,懂得珍惜才會長久,而並非不去奮鬥

8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不是,是叫人在奮鬥的過程中量力而行,珍惜眼前,不要盲目追求不切實際的東西!

9樓:淡若清風小清新

他是讓你知足並非攔著你奮鬥。

10樓:心傷自知無人曉

他說的是一種心態,讓人凡事別計較太多,沒有十全十美!並不是讓人吃飽等死

關於知足常樂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1樓:匿名使用者

1、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

2、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

3、人最大的財富,是在於無慾。——塞尼遜

4、誰要是在內心裡真正是知足常樂,他就能獲得一切幸福。—— 《五卷書》

5、所謂幸福的人,是只記得自己一生中滿足之處的人;而所謂不幸的人只記得與此相反的內容。—— 荻原朔太郎

6、委心任運,不失其為我。知足常樂,不願乎其外。——況周頤

7、幸福有它的兩重性:一方面在於福至心靈,時來運至……另一方面,也是最實際的方面,就是知足常樂地安度日常生活,這也就是說,頭腦清醒,不幹蠢事。—— 馮塔納

8、一個快樂主義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養,就是古訓所謂『知足常樂』。——王西彥

9、知足常樂本是人間常態,富貴榮華有如過眼煙雲,真正達觀的態度應以安貧樂道,居安思危。——報摘

10、最幸福的似乎是那些並無特別原因而快樂的人,他們僅僅因快樂而快樂。 ——威廉姆.拉爾夫.英奇

12樓:匿名使用者

知足常樂

首先,學佛的人,要減少世俗的快樂,就是說你睡覺要少一點,好的東西少吃一點,對男女之情少一點,叫清心寡慾。對名利淡薄一點,不要追求名利。錢財夠用就好。

一個人要知道錢財是無底洞,吃的東西也是無底洞,有了名還要名,有了官還想再高一點的官,這些欲 望那一天可以停止?今天有了這個女人(或男人),明天想著哪個女人(或男人),這種欲 望是永遠的惡性膨 脹,所以佛菩薩讓我們學佛,首先要把人的欲 望控 制住,不要有這些世俗的欲 望。因為當你減少了世俗的快樂之後,你才能有一種感應,才能感應你自己心裡的快樂。

什麼叫心裡的快來,就是從內心發出的快樂。今天我不去貪這個事情了, 我的心裡就知足長樂,我心裡就開心了。今天被選上作什麼主 席也好,選不上也好,我無所謂了,心裡踏實了,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幸福快樂。

我今天有錢也好,沒有錢也好,我就是這樣好好的修心,那你就是一個心底非常快樂的學佛人。要記住減少欲 望,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感應心裡的快樂,什麼叫感應心裡的快樂?

**今天給大家講修行,苦行和樂行。你們覺得修心苦不苦呀?你們覺得樂不樂?

什麼樣地叫苦?什麼樣地叫樂?**對你們嚴格要求,你們可能會感覺很苦,但是最後得到的是樂,是快樂,是歡樂。

首先給大家講,樂在佛菩薩的眼中是空。因為你所有的快樂都是暫時的,都是不踏實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今天你開宴會,你是一個女主人,你開心得不得了,大家都給你送禮物,恭喜你,讚美你,但是幾個小時過後,宴會結束了,你還是你自己,那種快樂到**去了?

能留得住嗎?

佛菩薩眼睛中的快樂是空的,因為在人間所有的一切快樂都是空的東西。今天你去看電影,你很開心,等到電影結束了,什麼都沒有了,一切都是空的,接下來伴隨你而來的是實實在在的苦。在佛菩薩的眼睛裡,人間所有的快樂全是空的。

**現在給大家講的都是概念。其次,苦在佛菩薩的眼中也是空。一個人在人間受了這麼多的苦,被人家欺負,被人家騙,或一個人感覺自己的金錢不足,名譽不夠,身 體不好等,所有這一切的苦,在佛菩薩的眼中都被看成是空的。

因為這一切都是臨時的,你會苦一輩子嗎? 苦到什麼時候到頭呢?等死掉了,說不定你就超脫了,超脫了六道輪迴。

你今天60 歲,70歲。。。。你苦了這麼多年,你說你年輕的時候苦過的事情,現在還有沒有了?

比如:你小的時候不當心,把腳骨折了,當時痛得不得了,但是你現在還記得當時的痛苦嗎?想不起來了,還能感受到當時的痛苦嗎?

感受不到了。所以佛菩薩認為快樂在人間是空的,苦難在人間,也是空的。**現在給你們講的只是一些基本的學佛概念,是為了幫助你們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我覺得每一次給你們講佛菩薩的境界,沒有幾個人能完全聽得懂的,我只有把佛法拉回人間來給你們講,你們才能明白,才能有進步。

**把講解的二地菩薩,三地菩薩的境界放到網 上的部落格,很多網 友反映看不太懂的。如果能真正講出佛菩薩的真諦,能夠化解自己心中怨氣的人,這個人就是菩薩。**給你們講苦和樂,是讓你們把它作為相等的概念來看,苦就是樂,樂就是苦,因為當你太開心的時候,實際上就會伴隨著一種苦,明白嗎?

你們都看過春節晚會,為什麼導演總是要在晚會裡面放進幾個災 情的情景?比如,突然之間什麼地方水災了,什麼地方地 震了等,然後向他們致敬默哀。這就是為什麼不讓整個晚會都是開心的原因之一?

在人間你的快樂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呢?很多的基礎都是苦的基礎,因為你有苦墊底了,你才知道什麼叫快樂。不懂得痛苦的人,他是不會懂得快樂的。

如果孩子一出生待遇就像皇帝一樣,沒有吃過任何的苦,他是不會知道什麼是快樂。 窮過的人等他有錢的時候,他就會覺得是多麼地快樂。在人間苦和樂是什麼感覺?

很多人以為自己很快樂,也有很多人以為自己很苦。比如你們在旅遊的時候,有沒有快樂呀?有。

但是你們坐車或開車去旅遊的時候,坐5,6個小時的車,有沒有痛苦呀? 坐得渾身骨頭痠痛,你們說苦不苦呀?哪一個苦裡沒有快樂?

哪一個快樂裡面沒有苦呢?修心也是這樣當你沒有修成的時候,就感覺很痛苦,當你一旦修成了,你就會感覺很快樂了,是不是這樣的?你念經的時候感覺很痛苦,但是當你念經之後,你的困難和問題都解決了,你說你快樂不快樂?

在人 世 間還沒有悟道之時,就是還沒有感覺開心的時候,這個人才會有苦樂之分,但是當你一旦真正 悟出道理的時候,你已經沒有苦樂之分了。**在前面給你們講了吃苦就是快樂,快樂得時候就意味著你在吃苦,所以有句話叫:苦中有樂,其樂無窮。

多吃一點苦,你才知道快樂來之不易,你多吃一點苦,你才知道甜的價值,你今天不念經,你**來的快樂?所以要正確的看待自己的苦和樂,那是學佛很重要的一個根基。

接下來,給大家稍微再講幾句,苦不是要把它看成空嗎?實際上就是叫苦空,即苦是空的。 樂也是空的,叫樂空。

苦是空的,樂也是空的。你活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空的,有什麼可以開心的呢?有什麼可以抱怨的呢?

你今天所有的痛苦都是空的,那你還抱怨什麼呢?今天給你帶來的快樂是暫時的,你有什麼可以開心的呢?所以在佛法界講,苦空和樂空都是現象而已。

世間上所有的快樂,都是人間的欲 望,什麼快樂呀,不就是你哪一點欲 望嘛,吃的開心,嘴貪口福,這叫食慾,就是食物上的欲 望。財,色,名,食,睡稱為五欲。錢多了就開心了,叫財欲。

那麼錢少了就不開心,也叫財欲,這都是欲 望。想吃好的了,就是食慾來了。名就是我想 做高 官,我想 做名人,這就是名欲。

色在這裡是指男 女之色,這個欲 望來了,你就開始有色 欲了。睡都是有欲 望的,有些人不愛錢,不愛名,就是愛睡覺,睡覺也是一種欲  望,這個也是不好的,整天想睡覺的人,不想動,就是貪,貪圖享受,貪圖自己身心得到安穩,這個貪讓你活在這個世界上,浪費掉自己很多寶貴的時間。因為你睡覺的時候,可以把你寶貴的時光,做功德的時間,救 度眾生的時間全部睡掉。

年紀大的人醫學上講晚上睡足6-7小時就夠了。如果一個年紀大的人整天睡覺,就叫昏睡。**現在給你們講的是佛法,你們不要以為是在給你們講醫學知識。

財,色,名,食,睡,這些都是人間的欲 望。人間的快樂也是一種欲 望,這種欲 望今天可以有,明天可以沒有,給你們帶來的都是暫時性的快樂,這些快樂都是世俗的快樂,而世俗的快樂都帶有一定的暫時性和狹隘性。狹隘是見識短淺,心胸,氣量不寬大。

井底之蛙講的就是狹隘。因為在井底下,人家問他:「你看見天沒有?

」他說:「看見了,天就是這麼一個圓洞」,這個就叫井底之蛙。你們現在學佛 學到了什麼?

要學它的浩如煙海般的寬大胸懷,要學佛的智慧。**常常給你們講要學佛菩薩的智慧,而你們沒有學到佛菩薩真正的真諦。所以我必須要用一點比較普通的佛 學常識來點 化你們,讓你們能夠真正的明白,否則白講,沒有用的。

首先,學佛的人,要減少世俗的快樂,就是說你睡覺要少一點,好的東西少吃一點,對男女之情少一點,叫清心寡慾。對名利淡薄一點,不要追求名利。錢財夠用就好。

一個人要知道錢財是無底洞,吃的東西也是無底洞,有了名還要名,有了官還想再高一點的官,這些欲 望那一天可以停止?今天有了這個女人(或男人),明天想著哪個女人(或男人),這種欲 望是永遠的惡性膨 脹,所以佛菩薩讓我們學佛,首先要把人的欲 望控 制住,不要有這些世俗的欲 望。因為當你減少了世俗的快樂之後,你才能有一種感應,才能感應你自己心裡的快樂。

什麼叫心裡的快來,就是從內心發出的快樂。今天我不去貪這個事情了, 我的心裡就知足長樂,我心裡就開心了。今天被選上作什麼主 席也好,選不上也好,我無所謂了,心裡踏實了,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幸福快樂。

我今天有錢也好,沒有錢也好,我就是這樣好好的修心,那你就是一個心底非常快樂的學佛人。要記住減少欲 望,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感應心裡的快樂,什麼叫感應心裡的快樂?

你心裡多一點快樂,然後你的肉 體,你的精神,你所有的一切,外圍的環境都會隨著變的。一個人的精神只有從內心發出的那才是精神。如果倒過來就是神精(經)。

心裡開心的人,首先是能笑的出來的,都是從內心發出的笑。我知足了,我常樂了,我無牽無掛了,我放得下了。而這五欲就算你錢財放得下了,名也放得下,就算你色放得下,就算你食放得下,你還有一個睡放不下,很多人就是喜歡睡覺,睡覺都是不好的,你們能明白嗎?

睡過頭了人就昏沉呀,你們如果不相信在家連續睡上五天,你起來後連東南西北都不認識了(找不到方向了),可能什麼都記不起來,這也是一個苦呀。 睡覺也是欲 望,這個欲  望也要去除掉,就想睡覺,那什麼時間唸經呢?

就想睡覺什麼時間救 度人呢?要記住太貪著五欲的人,不會想著好好修心的。你天天忙著貪這些欲 望,你說能有好的心態去修心嗎?

要記住人要自律呀,什麼叫自律?就是自己要懂得嚴於律己。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在人間作這些事情沒有做錯,對,你是沒有錯,因為你是人,我現在要把你們變成菩薩,你們自己的要求不夠,根本不夠呀,要努力作功德呀,舉個簡單的例子:

你在往山上爬的時候,是不是要加快努力,已經加快努力了,但是還感覺很慢,這就是道理,你不往前,看看自己會不會往後退,這就是不進則退。學佛的人已經走上這條道路,如果不往前進就是後退。

太貪著世俗之樂的人,他是沒有時間去修心的,你們對自己的要求一定要高,不能有任何的貪念。生命是有限的,精神也是有限的,只有把這些有限的生命化作無限的度人當中,你的生命才是無限的。給你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明白了,一個託兒所的老 師,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是她看見孩子的時候,和孩子們在一起玩時,她不會覺得累,只有開心,這就是她用有限的年紀大的生命,化著和孩子一樣的童心,那個時候她的時間不覺得很長。

我們現在學菩薩救人,你的生命就會自動的延長。**平時講你們就是對你們好呀,就像家長對孩子一樣,不講你們是對你們不好,對你們不負責任。如果沒有人講你們,你們怎麼學佛呢?

你拜觀世音菩薩,你們能悟得出來嗎?觀世音菩薩現在就是用**在人間,來告訴你們,教你們如何修心修行。所以貪圖世俗之樂的人,根本沒有時間去修行,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苦修行呢?

我們不能快快樂樂的修行嗎?苦修行就是要推動你進入修行之路,因為你知道苦了,因為你節制了,你才會找到光 明,才會找到方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人在酒吧裡喝酒,喝醉酒之後快樂嗎?

哈哈哈的笑。一出酒吧,路在**呀,找不到方向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對不對? 如果在酒吧裡沒有喝多少酒,自己節制了, 頭腦清 醒的走出來,就會知道自己在**,知道自己該往**走,喝酒喝過頭了,太開心了,就找不到自己的路了。

恭錄  名利是苦  苦樂是空

知足常樂,還是不知足常樂,知足常樂與不知足常樂辯論

人在飢餓的時候,只有吃飯這一個煩惱。當人吃飽後,就會出現無數的煩惱。所以,人是不能知足的,人的慾望是無限的。很多事不是想就可以做到的,所以,還是知足常樂吧。都樂知足樂你懂 不知足人才會去追求理想中的東西 這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樂趣 這是一個很辯證的問題。首先,就個人來講知足而常樂,因為人的樂常常來自慾望...

如何理解知足常樂怎樣理解知足常樂?

首先,我想明晰幾個概念,知足就是對已經得到的生活或者願望感到滿足。知足常樂就是客觀地認識和準確地判斷已經實現的目標和願望,並充分肯定目前的狀態,從而始終保持愉快 平和的心態。知足常樂要求我們要有適可而止的精神,它並不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是對現有收穫的充分珍惜,對目前成果的充分享受,也是...

辯論賽知足常樂不知足常樂,辯論賽 知足常樂(正方) 不知足常樂(反方)

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 快樂是一種 心理活動 是一種精神狀態。快樂的心情與心理的滿足感是密切相關的。每個人因個體的差異,其心理期望值的高低決定了心理滿足程度的差異,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認知也就不同,有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比如中了5000元獎金,對於拿買獎當閒時取樂的人來說是得到一筆財富,能夠感到滿足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