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論語》中的關於對待國家的正確態度的語句

2021-03-09 10:36:59 字數 3394 閱讀 4239

1樓:筆有千秋業

一、這兩本儒家的經典著作都指出了很多對人民有利的政治主張,值得後世借鑑。

二、分別詳解:

(一)《孟子》當中的政治主張和對國家的正確態度;

民本說 孟子指出「民為貴, 社稷次之, 君為輕」, 認為**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 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 苦君主無道, 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 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2.法先王 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 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3.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瞎敏心, 然後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統一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

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使家給人民、百姓安樂的王道, 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

(二)《論語》中的相關語句:

第一,人民的基本需求必須得到滿足。《顏淵篇》「子貢問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貢:

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這番話,其實體現出理想和現實兩個層面的論點。我常說:

「對於一個即將餓死的人,饅頭遠比維他命顯得更重要。」因為從現實的觀點來看,如果人生要體現任何道德精神,其生活的基本需求都必須先受到保證和滿足,否則一切只能淪為空想。足食和足兵,都是為政者建立民信的首要條件。

如在二者之間擇一,則必以「足食」為重。孔子十分清楚,「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在基本需求方面得到了滿足,社會才會變得安定及和諧。至於孔子後面的答覆,是從現實生活提升到理想層次。

從理想方面出發,人生的價值,必須以滿足道德的要求為優先。孔子言談中的「信」,就是屬於道德範疇之一。如在足食和民信之間作一選擇,則應以民信為重。

因為孔子更加明白,倘若為政者不信守承諾,其所連帶的影響範圍,將不侷限於基本需求一項。如果為政者能信守承諾,盡心履行德政,那麼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要求,自然能得到保證和滿足。在同一篇中,孔子的****有若也對「足食」的主張,做出了補充說明。

有若說磨改枝「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這種「藏富於民」的政治思想,是建立人道社會的主要方針。

第二,對於財富分配必須均衡。孔子在《季氏篇》開篇即說道:「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財富的分配不均衡,絕對是一種大患。想要達到絕對的均衡,是不可能實現的,孔子的意思是,只要在儘量平衡的原則下,老百姓即使貧窮,其心情既較能夠忍受,其生活也較能夠相安。為政者不需為了增加人口而征戰不休,而是應該依據現有的國力,盡心去建立一個公正且均衡的理想社會。

第三,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孔子認為,如果人民一旦富足,自會盡力追求安逸的生活。這和禽獸的生活又有什麼不同呢?

所以,一旦富足,還必須對老百姓推行教育政策。在《子路篇》中,孔子清晰的說明這一點。「子適衛,冉有僕。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古時候因為地廣人稀,有的諸侯殲慧們曾政策性的鼓勵增加人口。人口多了,那自然是讓其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這裡的「富」,是指基本需求和生活需求。孔子所謂的「教之」,是指學習禮儀。而其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希望每個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進一步達到「天下歸仁、世界大同」的理想社會。

2樓:嘉·乖

心性論 1.性善與四端 —— 道德價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說」,主要發揮孔子「仁」的觀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論基礎及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

因此, 孟子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認為善是人的基本自覺, 這種自覺是表現於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四端」說明道德價值的自覺,是與生俱來的。這便能補充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

2.義利之辨 —— 道德價值的論證 孟子認為「四端」是內在於自覺心的,屬於人的「本質」, 即所謂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異於禽獸之處, 這種「異於禽獸」的性, 便是「善端」。

他指出, 人之所以不善,是由於受私慾矇蔽。因此, 人應放棄私利, 以達到社會的公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

3.養氣與成德 孟子提出必須靠修養及發揮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擴充存於內心的「四端」, 孟子稱之為「儘性」。「儘性」的修養, 培養出浩然之氣,使人成為「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再以「心志統氣」, 控制自己的情感, 便能成德。

4.道德天 孟子認為現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 而道德根源背後的標準, 便是「天」, 「天」表現於人, 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夠修養, 便能知天,達致「天人合一」。

二、政治論 1.民本說 孟子指出「民為貴, 社稷次之, 君為輕」, 認為**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 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 苦君主無道, 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 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2.法先王 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 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3.

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 然後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統一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使家給人民、百姓安樂的王道, 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

4.德治觀念 孔子論「仁」, 是自覺的道德;孟子的「仁」, 則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應培養出德性,這是施行仁政的條件, 故主張「有德者執政」敏陪蔽。

5.反對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 反對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減輕民生痛苦, 緩和社會矛盾, 故孟子主張「王道政治」,反對霸力服人。 6.

恢復井田制度 孟子認為理想的經濟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為國家公有,國家授田人民耕種,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當作納稅,因此,農民便有「恆產」(恆常固定的田產),國家自會安定。

三、教育主張 —— 貫徹始終 孟子認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說:「謹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義」。

而且,孟子認為修養是求學的基點橋州,但又認為人善性,是無法從外在培養(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終都要憑自己的思考來達致。修身方法上,主張自由發展,因勢利導。 此外, 孟子也十分重視學習環境, 置學子於優良環境中,施以自發的教育,方能成功。

孟子學說對後世的影響 a、啟發未明理學 孟子提出「內聖之學」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 只要每人擴充善性, 壓抑物慾之性, 自身反省。這種內省的修養方法,成為後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顥、程頤、陸九淵、王陽明等宋明理學家, 都是繼承孟子這方面的學說。

b、形成「道統」觀念 孟子時,更把堯、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 視為儒家的「道統」(一脈相承的知識系統)。從此, 儒家的道統觀念與儒家思想之間,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c、民本思想的影響 孟子的民本思想, 行仁政的主張, 一切以民心向背為標準。

這套革命理論,成為中國傳統政治理論的創見, 號然此說缺乏現代的民主精神, 卻成為傳統治制度中, 抑制君權的合理性淵源。 孟子「亂鄭為民制產」的主張,更成為歷代經濟制度的最高理想, 如隋唐的均田制。

《論語孟子》中的經典成語,論語和孟子裡的成語

哀而不傷 i r b sh ng 出自 論語 八佾 子曰 關雎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解釋 哀 悲哀 傷 傷害。憂愁而不悲傷。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愛禮存羊 i l c n y ng 出自 論語 八佾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 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解釋 由於愛惜古禮,不忍使它廢弛,因而保留古...

論語十則中關於對待事物應保持正確的態度的語句是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絕對是這句,老師講過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十則 中表明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應是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 子乎?學而 3.孔子說 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己所不欲,勿...

《孟子》中的成語,《論語》中的成語 《孟子》中的成語各一個

內容來自使用者 鱷魚 1 安富尊榮 謂身安國富,而保其尊榮。語出 孟子 盡心上 君子居是國也,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注 君子能使人化其道德,移其習俗,身安國富而保其尊榮。2 抱關擊柝 謂守門者及警夜者。皆位卑祿薄之吏。語出 孟子 萬章下 辭尊居卑,辭富居寡,惡乎宜乎,抱關擊柝。注 辭尊富者,安所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