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三大醫書是什麼中國古典四大醫書是什麼

2021-03-07 11:12:35 字數 5494 閱讀 3160

1樓:為正義而奮鬥者

中國古代經典醫書包括《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此外還有《黃帝內經》。

(一)《難經》。《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共三卷,原題秦越人撰。《難經》是中國經典的中醫理論著作,「難」含有「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經」乃指《內經》,「難經」即「問難《內經》」。

此書把《內經》中的難點和疑點提出,然後逐一解釋闡發,並且對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解。全書共分八十一難,分別對人體的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進行了論述。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理、營衛、腧穴、針刺等基礎理論,同時也列述了一些病證。

該書以基礎理論為主,結合部分臨床醫學,在基礎理論中更以脈診、臟腑、經脈、俞穴為重點。其中一至二十二難論脈、二十三至二十九難論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論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論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難論俞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論針法。書中對命門和三焦的學術見解以及所論七衝門和八會等名目,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

此外,該書還明確提出「傷寒有五」,並對五臟之疾,洩痢等病多有闡發,對後世傷寒學說和溫病學說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一。

(二)《傷寒雜病論》。東漢末年南陽人張仲景撰於公元200-205,原著《傷寒雜病論》,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該書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規律的專著。《傷寒論》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

他把病症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的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症候歸納出症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髒何腑,以及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診斷**的依據。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先啟時的作用,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具體他說,他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範,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為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三)《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撰者以「神農」為託名,《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是我國早期臨床用藥經驗的第一次系統總結,歷代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

書中以簡練古樸的文字闡述了中藥理論的精髓,對每一味藥的產地、性質、採集時間、入藥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詳細記載;對各種藥物之間如何相互配合應用,以及簡單的製劑,都做出概述。《神農本草經》對藥物的性味也做出了詳盡的描述:指出寒、熱、溫、涼四氣和酸、苦、甘、辛、鹹五味是藥物的基本性情,可針對疾病的寒、熱、溼、燥等不同性質選擇用藥。

寒病選熱藥;熱病選寒藥;溼病配溫燥之品;燥病須涼潤之流。此外還參考五行生剋的關係,對藥物的歸經、走勢、升降、浮沉都很瞭解,這樣選藥組方、配伍用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神農本草經》中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需要支出的是,目前學術界一般將《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加之《黃帝內經》看做是中醫四大經典,而並沒有「三大醫書」的說法。只是《黃帝內經》偏重於 「治未病」而被有人可做是養生書籍,實際上《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

2樓:匿名使用者

《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千金方》

3樓:匿名使用者

《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

我確定!

俺媽媽是醫生!

呵呵o(∩_∩)o...

4樓:小小史學家

《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

5樓:匿名使用者

錯了應該是醫宗金鑑 李氏金鑑

還有一本我忘名字了

6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強人答案都不同啊……

中國古典四大醫書是什麼

7樓:阿沾

中國古典四大醫書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1、《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鉅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

2、《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三卷,原題秦越人撰,但據考證,此書為一部託名之作,書內容簡明扼要,辨析精微,在中醫學典籍中常與《內經》相提並論,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一。

3、《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規律的專著。東漢末年南陽人張仲景撰於公元200-205。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 。

4、《傷寒雜病論》 ,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學方面的鉅著。

1、《傷寒雜病論》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作者是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202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公元3世紀初,張仲景博覽群書,廣採眾方,凝聚畢生心血,寫就《傷寒雜病論》一書。中醫所說的傷寒實際上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它包括瘟疫這種傳染病。該書成書約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

在紙張尚未大量使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的年代,這本書很可能寫在竹簡上。

2、《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其基本素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3、《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又稱《八十一難》,是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關於《難經》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歷來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其成書不晚於東漢,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一定關係。《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

全書共八十一難,採用問答方式,**和論述了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

4、《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8樓:匿名使用者

《黃帝內

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難經》,闡發醫理,為我國現存的兩部權威理論醫著;

《傷寒雜病論》論述內傷外感各證的辨證施治及處方用藥,肇啟我國臨床醫學之端;

《金匱要略》!為傷寒雜論同出一宗!只是前面不見!後面明朝又發現了《神農本草經》則載錄藥物性味功用,被後世奉為中藥本草的祖書。

9樓:小飛豔

《黃帝內經》、扁鵲《難經》、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10樓:淡綠百褶裙

《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中國古代四大醫書,是哪四本書?

11樓:匿名使用者

《黃帝內經》、扁鵲《難經》、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這個應該是公認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想學一些中醫基本常識那本醫書好?

中國古代著名醫書有哪些?

13樓:韓琴

1,《傷寒論》——東漢張仲景所著。該書被歷代奉為中醫的經典著作。書中所運用的辨證論治原則和方法,確立了中醫診治疾病的規範。

所記述的理法方藥相結合的辨治經驗,對中醫臨證醫學的發展影響極其深遠;所記載的大量複方,組方嚴謹,療效顯著,被後世稱作「眾方之祖」。

2,《食療本草》——為唐代孟詵所著,後經張鼎補充而成,是最具影響的食物**專著之一。享年93歲的孟詵曾師從藥王孫思邈學習,精通醫藥、養生之術,其長壽與精通食療等養生方法不無關係。該書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古代營養學和食物**專著,對多數食物療效和食用藥品合理應用的闡述切合實際,至今仍有較**值。

3,《神農本草經》  又稱《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非一人一時之作,「神農」為其託名。由戰國及秦漢醫藥學家通過對藥學資料不斷蒐集整理,最後成書。

該書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藥物學典籍,所收載的大多數藥物沿用至今,其功效已為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所證實。書中提出的藥物學理論和用藥原則大多正確而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至今仍為學習中醫藥的重要參考書。

4,《溫熱論》 由清代著名中醫溫病大家葉桂講授,門人顧景文等據筆記整理而成。闡明溫病發生、發展規律,歸納為「溫邪上受,首先犯上,逆傳心包」;提出溫病發展的衛、所、營、血四個階段,表示疾病由淺入深的四個層次;敘述辨舌、驗齒、辨斑疹等意義。在溫病學說的發展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5,《四部醫典》成書於公元8世紀末,由著名藏醫藥學家宇妥·元丹貢布總結傳統藏醫藥理論和**經驗,吸收中醫、古印度和大食等醫藥學的許多精華編著而成。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各種疾病的分類以及生理、病理、診斷**、藥物配方等等。

14樓:小手只能讓你牽

中國古代著名醫書有以下這些:

1.《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

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蒐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

2.金匱要略

《金匱要略》是我國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論述雜病診治的專書,原名《金匱要略方論》。「金匱」是存放古代帝王聖訓和實錄的地方,意指本書內容之珍貴。

3.《肘後備急方》

4.《脈經》

脈學著作,西晉·王叔和撰於公元3世紀,10卷。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選錄《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扁鵲、華佗等有關脈學之論說,闡析脈理、脈法,結合臨床實際,詳辨脈象及其主病。

《脈經》系我國現存較早的脈學專書,首次系統歸納了24種脈象,對其性狀作出具體描述,初步肯定了有關三部脈的定位診斷,為後世脈學發展奠定基礎,並有指導臨床實踐之意義。同時《脈經》還儲存了大量古代中醫文獻資料。

5.《鍼灸甲乙經》

採用分部和按經分類法,釐定了腧穴,詳述了各部穴位的適應證和禁忌、針刺深度與灸的壯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理論聯絡實際的鍼灸學專著。

中國古代名橋,中國古代四大名橋是什麼?

我國曆代能工巧匠所建的橋樑不計其數,流傳至今,已成為一種豐富的旅遊資源,其中有十大名橋不可不知。五亭橋 位於江蘇揚州瘦西湖內,橋基由12條大青石砌成,橋身為拱圈形。由3種不同的圈洞聯合,共有15孔,孔孔相通,橋上置有五亭,而且亭之間又以廊相連。盧溝橋 坐落在北京廣安門西南約10km之處,該橋因跨越在...

中國古代悲傷的名曲,最悲傷的中國古典曲子

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戲風高,薄襖輕羅自在飄。半點含羞遮綠葉,三分暗喜映紅袍。梅花二弄迎春曲,瑞雪溶成冰玉肌。錯把落英當有意,紅塵一夢笑誰痴。梅花三弄喚群仙,霧繞雲蒸百鳥喧。蝶舞蜂飛騰異彩,丹心譜寫九重天。空憑遐 漢宮秋月 原為崇明派 琵琶曲,悲傷,沒歌詞 張若虛的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

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神獸是什麼中國古代四大神獸代表什麼?

四大神獸之青龍青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東方的靈,四大神獸之青龍獸,為青色的龍,青龍的方位是東,左,代表春季 白虎的方位是西,右,代表秋季 朱雀的方位是南,前,代表夏季 玄武的方位是北,後,代表冬季。四大神獸之白虎白虎也是戰神 殺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 禳災 祈豐及懲惡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