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技或創新的心得體會關於科技或創新的心得體會

2021-03-07 07:51:10 字數 2591 閱讀 1989

1樓:水葉菱子

從高一年級加入了北京四中科技俱樂部,開始我的科學研究活動,轉眼到現在已經有兩年多了。二載光陰,雖不甚長,感悟頗多。

在科學實踐活動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交流能力。這其中,不僅僅是同學之間的交流,還有與老師、教授之間的交流。

與同學的交流,是樂趣,更是學習。譬如在我最初研究阿基米德多面體的時候,就曾經與學長田昊樞同學進行過大量的交流。田昊樞曾經研究過「足球」的構造問題,因此對於幾何有很深的研究。

在與他的交流過程中,我們就從「足球」說起,一步步拓展思路,最後基本上是自己摸索出了阿基米德多面體的定義(即我的**第一稿,《復正多面體的研究》)。其間,我還有幸借到了田昊樞的數學書,在許多我們平時看來「絕對正確」的敘述旁田昊樞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是質疑,有的是自己的引申與拓展。這一點對我的觸動頗大——原來平常見到的許多我們早已司空見慣的現象,只要加以進一步的思考,就可以得到許多新鮮的感悟;我們身旁並不缺乏可以研究的東西,而只是缺乏發現可以研究的東西的眼光。

於是在這之後,我也努力鍛鍊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僅對我的研究影響很大,還使我對許多課本上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認識,使我的求知質疑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當然,我做得還遠遠不夠,在這一方面,我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實踐,做一個有心人。

再比如研究阿基米德多面體過程中另一位對我幫助很大的同學,郭一鳴,在看過我的初稿後也曾與我進行了大量的交流,他常常提出許多問題,一些是質疑性的,促使我的研究向更加嚴謹的方向改進;而另一些則是啟發性的,是我的研究思路有了很大的拓展。郭一鳴最擅長的除了數學,還有化學,所以他對於晶體結構等方面很有研究。在與他的交流過程中,我就學到了許多包括晶體空間結構、晶體空間鑲嵌的知識,可謂受益匪淺。

後來,郭一鳴還與我一起在查閱了英文原版資料後,在學校給其他同學講解尤拉多面體公式,這無疑也是對我們個人能力的很好的鍛鍊。

與老師的交流,學習的成分就更多了,而且不但是學習科學知識,還學習一種做人、做學問的態度。記得在參加「明天小小科學家」終評活動第一天的專案展示時,王長平教授就給我講了一堂課。從圖形的對稱到兩個圖形對偶性,還有不同的圖形之間的變換關係。

這些內容都是在平常課堂的學習中所學不到的,真正讓我有醍醐灌頂的快感。再如第二天的綜合素質測評,還是前一天的幾個評委,然而交流的內容卻已不限於我的研究專案。從生活點滴到社會百態,從數理科學到哲學文藝,真可謂是包羅永珍。

我談,教授們也談,每個人都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交流、並且**。如果說第一天的專案展示是一個向評委們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那麼第二天的「面試」就是一個向評委們學習為人處事的過程。

還有平常與劉來福教授的交流溝通。劉教授是科技俱樂部的指導教授之一,一直對我幫助有加。從我最初接觸應用數學,並且就學校圖書館的書籍擺放問題進行研究的時候,他就對我的研究方法、**寫作的規範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細緻的指導。

後來研究阿基米德多面體,劉教授更是多方尋找相關資料,給予我很大幫助。劉教授強調嚴謹但不保守的研究態度,從潛移默化中傳達著為人的品德,這無疑是我的一筆精神財富。

另外,對於科技創新活動,我還有一些個人的感悟。

餘秋雨先生在《雨夜詩意》一文中寫了這樣一句話:「人生許多關節點的出現常常由於偶然。種種選擇發端於一顆柔弱的心,這顆心不能不受到突發性情景的執意安排。

無數偶然中隱伏著必然,換言之,堂皇的必然中遍佈著偶然。人生長途延伸到一個偶然性的境遇,預定的走向也常常會扭轉。」偶讀至此,與我心頗有觸動。

我常常在想,自己是多麼的幸運:如果不是科技俱樂部李京燕老師伯樂慧眼(不好意思,其實我可並非什麼寶馬良駒),從多少默默的會員中挑出了我,使我得以在多少名師大家的指導下發展研究能力;如果不是在學生會宣傳部當幹事的時候與學長田昊樞共事了一年;如果不是平常有郭一鳴一樣的同學能夠隨時相互交流學習……如果不是這一切,我也許現在依然在科技創新的殿堂外徘徊。古語有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正是如此,正是因為在我的周圍有許許多多優秀的師長同學,正是因為有這麼多人的幫助與關懷,我才能在科學研究的路上走這麼遠,走這麼快。

因此我就想,21世紀正是一個講求科技創新的世紀中華民族的崛起渴望著擁有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人才。雖然說,人才的培養重要的還是個人的努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環境的力量仍不容忽視。而學校、科技俱樂部、各類科技創新獎勵機制乃至整個社會就正是這樣的環境。

我是幸運的,因為我身處這樣一個積極的環境,但是在許多地方,有許多我的同齡人則未必有如此的幸運。正如在參加「明天小小科學家」終評活動時,我的室友祝子雄所說:「有一些地方,學校並不鼓勵(創新活動)。

」我想,倘使有一天,整個國家都能夠積極倡導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全社會都能夠鼓勵扶持科技創新活動,那麼,中華民族的崛起便是指日可待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關鍵是在於作品是否符合 「三性",其主題是否符合那一屆大賽主題。一般來說,容易得獎的作品多為植物學·動物學·工程學這三方面的學科,儘量不要做數學·物理學。我強烈推薦植物學中關於微生物的研究。

科技心得體會 10

3樓:風一樣的自由

社會上習慣於把科學和技術聯在一起,統稱為「科技」。實際二者既有密切聯絡,又有重要區別。科學解決理論問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科學要解決的問題,是發現自然界中確鑿的事實與現象之間的關係,並建立理論把事實與現象聯絡起來;技術的任務則是把科學的成果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科學主要是和未知的領域打交道,其進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難以預料的;技術是在相對成熟的領域內工作,可以做比較準確的規劃。

紀律作風心得體會,關於紀律作風整頓會議的心得體會

加強政治學習,提高組織紀律。嚴格要求自己,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關於紀律作風整頓會議的心得體會 朋友們,幫幫我吧,我是一個單位的職工,現在單位要求我們寫一篇廣域紀律作風整頓會議的心得體會,內容有關於客運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些體會,我都寫了好久了,都不過關,請哪位寫作高手幫忙寫寫,謝謝了 紀律不僅只包含你所說...

求關於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的心得體會

通過對 形勢與政策 的學習,使我對國內外的形勢有了深刻的瞭解,學習 形勢與政策 使我們也學習到關注世界的重要性。當今世界飛速發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的時代過去了。地球村裡的變化日新月異。生在當代,作為一名大學生,關注世界動態,瞭解時代變化,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們應...

17屆三中全會關於農村土地改革的心得體會

新土改是一種誤讀 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期間,無論是 還是公眾,對土地問題非常關注,甚至有人提出來第三次土改,甚至新土改等等,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覺得這是一種誤解或誤讀。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建立了以家庭為基礎的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農業本身作為一個產業部門,土地的所有和使用權建立在家庭基礎之上,這是全世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