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對人有什麼重要的作用

2021-03-07 05:53:13 字數 5386 閱讀 9180

1樓:chitao蘸大醬

脾臟是人體的免疫系統的一部分,是最大的免疫器官。

在人體遭受細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蟲的感染時,人體中對抗這些有害因素的主要細胞大部分是在脾臟中發育成熟的。其次,脾臟中有大量的血竇,儲存了大量的血液,當人出現車禍或者嚴重創傷等緊急情況時,可以將儲存的血液釋放進迴圈系統中。

2樓:匿名使用者

脾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主運化、升清,主統血。主運化、升清。

脾主管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運輸。包括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溼兩方面。食物經脾消化、吸收後轉化為水谷精微,脾將水谷精微上輸歸肺、散佈於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及各組織器官。

若脾失健運,則消化、吸收和轉輸營養物質的功能失常,引起食少、納呆、腹脹、消瘦等症狀。

脾運化水谷以升清為主,即所謂「脾主升清」。脾的升清,還能維持人體內臟相對恆定於一定位置而不下垂。若脾氣不升,不但影響水谷精微的輸布,使氣血生化無源、出現頭暈、神疲乏力、洩瀉等,嚴重者還可致脫肛,內臟下垂等。

中醫五臟之一 。脾與胃同受水谷 ,輸布精微,為生命動力之源,故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3樓:nm牛虻

脾是人體最大的周圍淋巴樣器官,其實質由紅髓和白髓構成,具有造血和血液過濾功能,也是淋巴細胞遷移和接受抗原刺激後發生免疫應答、產生免疫效應分子的重要場所。脾臟由脾動脈供血,脾動脈是腹腔動脈最大的分支,在接近脾門處分出胃網膜。脾臟是外周免疫器官之一,脾臟的功能:

1、首先它是人體的「血庫」,當人體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迴圈中,以增加血容量。

2、脾臟猶如一臺「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

3、脾臟還可以製造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脾是血迴圈中重要的濾過器,能清除血液中的異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細胞,特別是紅細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進時可能會引起紅細胞及血小板的減少。

脾臟還有產生淋巴細胞的功能。

擴充套件資料

造成中國人脾虛的原因: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情志失調。中國是農業大國,農耕社會中人們「靠天吃飯」,飢飽失常的情況普遍,現代人則經歷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足」的鉅變,飲食過飽或經常吃煎烤油炸、辛辣甜膩、過鹹過涼之品,增加了脾的負擔,導致脾失運化,形成脾虛。

另外,中國人肌肉力量較弱,肌肉過勞和過逸都會影響脾,過去中國人靠勞作為生,過勞是常事,自然消耗脾氣;現代人體力活動銳減,又從過勞變成過逸,用進廢退會削弱脾氣,造成脾虛。此外,現代人壓力大,用心多於用身,思慮過度則傷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脾虛機率。

改變脾虛狀態,要從生活方式入手,飲食宜定時定量。避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不暴飲暴食,適當吃些山藥、小米、蓮子肉、桂圓、陳皮、芡實、白扁豆等健脾之品,可做粥食用。

勞逸適度,平時應規律運動,堅持選擇一種以四肢肌肉鍛鍊為主的運動,如慢跑、快走、太極、游泳等。避免思慮過度。建議調整用腦時間,適當調暢情志,每天午休或睡前以靜坐、冥想等方式讓身心放鬆下來。

4樓:乾熱翔023室

脾中醫五臟之一。脾與胃同受水谷,輸布精微,為生命動力之源,故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中醫學的脾除包括現代醫學中消化系統的主要功能外,還涉及到神經、代謝、免疫、內分泌等系統的功能。

脾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主運化、升清,主統血。①主運化、升清。

脾主管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運輸。

包括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溼兩方面。食物經脾消化、吸收後轉化為水谷精微,脾將水谷精微上輸歸肺、散佈於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及各組織器官。若脾失健運,則消化、吸收和轉輸營養物質的功能失常,引起食少、納呆、腹脹、消瘦等症狀。

脾運化水谷以升清為主,即所謂「脾主升清」。

脾的升清,還能維持人體內臟相對恆定於一定位置而不下垂。

若脾氣不升,不但影響水谷精微的輸布,使氣血生化無源、出現頭暈、神疲乏力、洩瀉等,嚴重者還可致脫肛,內臟下垂等。

水液的吸收和輸布也是脾主運化的一個方面。

脾將水谷精微中多餘的水分,轉輸於肺、腎,經過肺、腎的氣化作用,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脾運化水液功能減弱,會導致水液在體內的停滯,形成痰飲、水腫。

脾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器官,而口是食物進入的門戶,故有「脾開竅於口」的說法。臨床上,脾病常可以出現口味的異常,如脾虛則口淡無味,脾有溼熱則口中有甜味等。②主統血。

脾有統攝血液在脈管中執行,而不溢於脈外的功能。

脾統血的作用是通過氣攝血來實現的。若脾失健運,氣虛不能攝血,則出現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

5樓:盧勳沃慨

脾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有濾過血液,參與免疫,儲存血液,造血等功能。

6樓:手機使用者

脾在五臟中是一個極受重視的內臟,這主要取決於脾的主運化的生理功能。由於脾主運化水谷精微,是人體攝取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這些營養物質是化生氣血津液的物質原料),從而確立了脾為後天之本的特殊地位。然而,由於脾主運化的生理活動是在胃主受納腐熟的基礎上進行的,脾與胃都參與了人體的消化吸收,故歷來常把脾與胃合論,而稱脾胃同為後天之本。

為了更深入地研究脾胃的功能並使之運用於臨床,歷史上甚至出現了「脾胃學說」這樣的專門理論,其代表人物是金元時代的李杲(東垣)。李東垣在其所著《脾胃論》中反覆強調脾胃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極端重要性,併力倡補脾胃,從而被稱為「補土派」、「脾胃論派」。本節討論的重點是脾,但事實上我們也不能完全排除對胃的敘述。

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運化現在大多數人都把運化解釋為「消化吸收」,其實這種解釋太過「白話」了。誠然,運化中有消化吸收的含義,但運化並不等同於消化吸收。 「運化」是「運」和「化」相合並而成的概念。

「運」即運輸、轉輸之義,《內經》中也用「散」、「傳」等字。《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靈樞·營衛生會》說:「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化」,是變化之義,包括對飲食物的直接消化,使之變成便於「運」的精微物質,以及將這些精微物質逐漸地轉化為人體的氣血津液。

可見,脾主運化就其對飲食物的作用來講,包括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質的轉運輸布及其向氣血津液的轉化等一系列生命過程。瞿衍慶曾指出,脾主運化並不包括消化吸收,認為消化吸收完全是胃腸等六腑的功能,脾主運化的「化」主要指脾氣攝取水谷精微,將其進一步轉化,以利於其他臟腑共同利用,化生精、氣、血、津液,營養全身。這種觀點完全排除了脾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是走了另一個極端。

事實上,六腑傳化物,重點在「傳」有形之水谷,它們在「傳」的過程中進行著對水谷飲食的消化吸收。脾的生理作用主要是「運」,轉運水谷精微,它在此轉運過程中實現了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吸收」一詞不是中醫固有的,而是借用來的現代醫學詞彙,這一詞彙實際上概括了脾胃的部分功能,包括胃的腐熟、脾的運化等,但「消化吸收」並不能概括脾胃的全部功能。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起來消化吸收主要是在小腸內進行的,而實際的作用卻離不開脾的運化。只有脾能將水谷精微轉運而離開小腸,小腸的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實現。 近二十年來對脾本質進行了大量研究,重點是研究脾主運化的內在機制。

北京中醫學院、北京中醫研究所等單位研究發現,脾虛患者胃泌素分泌功能明顯降低,尿澱粉酶含量(反映胰分泌澱粉酶功能)低下;在木糖排洩試驗中發現脾虛或兼有脾虛見證者木糖排洩率多降低或異常升高,表明小腸吸收功能紊亂。另發現脾虛者胃蠕動功能下降,排空延遲,而在全消化道運動排空卻明顯加快。廣州中醫學院等的研究發現,脾虛者的血清胃泌素值與正常人無顯著差異。

人們還發現,整個胃腸道含有很多內分泌細胞,其細胞總量超過任何一種內分泌腺。胰島分泌的激素與胃腸道分泌的激素之間,在結構、作用等方面均有共同的規律,並相互影響,故有人把他們稱為胃腸胰內分泌素(簡稱 gep系)。目前已經肯定的gep激素有:

胃泌素、抑胃素、腸血管活性肽、腸升糖素、胃動素、胰升糖素和胰島素。可見gep系是以消化功能為主,並參與了糖、蛋白等代謝過程以及血液迴圈系統。 中醫藏象學認為脾「在液為涎」,而現代醫學則認識到涎產生的基礎是存在於口腔組織中的「涎腺」。

從組織學上看,這些腺體雖小,卻與分泌各種消化酶的胰腺組織很相似,而且這些「涎腺」所分泌的「涎」中也存在著以澱粉酶為主的消化酶。據對脾虛患者唾液澱粉酶活性的測定,普遍發現在無負荷下,唾液澱粉酶活性偏高,而在酸的有效負荷下,唾液澱粉酶活性反而降低,表明其儲備力不足。另外,「涎」中還存在著一種叫做「唾液腺素」的物質,陳淑英等人研究發現,給小白鼠喂飼唾液腺素後,肌糖元含量較對照組顯著增加,提示唾液腺素能增加肌糖元的合成和儲存能力;又發現唾液腺素能促進小白鼠胃腸道對〓h-葡萄糖的吸收,並能促進肌肉和肝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這與肌糖元顯著升高基本是一致的。

(2)脾主統血統血,即統攝血液的略言。統是統管,攝即固攝。往往只從固攝的意義上來理解統血,其實是不完善的。

在脾的統血作用中,既包括了脾氣固攝血液,令其在脈管內執行,而不逸出脈外,也包括了脾通過運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因為血液能否正常地執行,既取決於脾氣的固攝作用,也與血液本身是否健全有關。脾氣健旺,生血充盈,則血液健全,否則血不健全,將失其靜守之性,而逸出脈外。

因此在臨床上,脾不統血而見出血者,既有脾氣不足之證,也有生血不旺之機,出血與血虛並見。在中醫診斷學將介紹,脾不統血所致出血,往往血色暗淡,血質清稀,此即是血不健全的證明。 有人認為,中醫學之脾統血,似與造血機能有關。

沈鷹等在對「生化乏源」動物的研究中看到,隨著營養缺乏程度的加深,貧血亦逐漸加重,說明脾胃虛弱而導致了氣血生成障礙。李聰甫直接從現代解剖學的「脾」來**中醫脾的實質,他說:「中醫所指脾臟是包括脾、胰而言的」,「脾是網狀內皮細胞的一部分,是破壞血液的,為了調整迴圈系統的血細胞數,脾在平時儲存大最沒有毀滅的紅細胞,在血液缺氧時,脾收縮放出紅細胞到血液內供給其需要,這就是『脾統血』的真實含義。

」 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對脾不統血型出血患者的凝血狀態進行了觀察,發現血漿纖維蛋白元含量較正常人明顯降低,優球蛋白溶解時間較正常人明顯縮短,於是有纖維蛋白溶解活躍現象,使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的動態平衡遭到破壞,故出血較正常為多。江志剛對崩漏病人進行的脾不統血與凝血功能紊亂的臨床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結論。 從上面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把脾的統血功能理解為脾的氣化作用對血液執行狀態的影響。

認識到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就把脾統管血液和心主血、脾固攝血液和肝藏血區別開來了。心主血,是由心氣推動血液執行,是從動力方面來敘述;脾統管血液,是由脾氣以氣化方式影響血液的質態,從而使血液保持被脈道管約的狀態。肝藏血是因肝為血海,血液歸之,如物事入庫一般,既能歸藏,又能復執行於外,隨人體生理活動之需要,如潮汐般往來;脾固攝血液是由無形之脾氣,滲灌周身脈道,固護血液,維護於血液與脈道之間,令無所失,而這樣的功能只有通過特殊的氣化活動才能實現,且脾氣之固攝,不應有一刻鬆懈,否則立致血逸脈外之患。

所以《難經》提出「脾裹血」的概念,「裹」字是對脾氣作用方式的形容,表達的是脾氣對血液進行包藏的含義。脾統血,或脾統攝血液,實際上就是一種無形的「包藏」作用。 脾統血這種包藏作用,正好與脈管對血液的約束作用聯合起來,使脈道真正達到密閉。

這就是說,脈管對血液的約束,是一種有形的巨集觀的圍欄作用,而實際上它是有疏漏的。脾以其特殊的氣化方式,進行無形而微觀的密合作用,正好填補了脈管的天然疏漏。這裡,脾氣的統攝作用與脈管的圍欄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

脈管自不能閉其無所不存之微小疏漏,脾氣亦不能於巨集觀中圍堵滔滔之血流。

記得采納啊

土壤有什麼作用土壤對人類有什麼重要的作用

土壤的作用 土壤的用途 土壤是動物和植物的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條件之一。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土壤中的細菌來自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養菌和腐物寄生菌以及隨動物排洩物及其屍體進入土壤的細菌。它們大部分在離地面10 20釐米深的土壤處存在。土層越深,菌數越少,暴露於土層表面的細菌由於日光照射和乾燥,...

碘對人的身體有什麼作用,碘對人體有什麼作用?

碘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有 智力元素 之稱。健康 體內的碘的總量為30mg 20 50mg 其中70 80 存在於甲狀腺。碘的生理功能 1 促進生物氧化 甲狀腺素能促進三羧酸迴圈中的生物氧化,協調生物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聯 調節能量轉換。2 調節蛋白質合成和分解 當蛋白質攝入不足時,甲狀腺素有促進蛋...

理想對人取得成功有什麼重要作用,理想對一個人取得成功有什麼重要作用

理想bai是人生航程的燈塔du,是我們人生奮鬥的目標,指zhi引著我dao們人生前進的方向,只要我們內始終不移的向著這個容方向前進,我相信,我們將達到成功的彼岸。古往今來,凡是有作為的人,無不重視理想的作用,他們在青少年時代就確立遠大的意志方向。理想是指路燈,如果一個人沒有理想,就沒有了確定的奮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