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化歷史悠久的對聯,是什麼意思

2021-03-06 22:58:56 字數 5599 閱讀 5880

1樓:作文作死小豌豌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有歷史記載的最早對聯出現在三國時代。明洪武年間(1368-2023年),在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鐵十字架,上鑄有三國時代孫權赤烏年號(238-250年)。在鐵十字架上又鑄有藝術精美的對聯雲:

「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觀其形式與內容,與中國早期**徒有關聯。春節時掛的對聯**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

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

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

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1]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還有將作者歸為孟昶兒子的。因而這副春聯作者到底是誰,仍是個懸案。

2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漢族的傳統文化之一,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

對聯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瑰寶。

對聯又稱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開始於明代。 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墨(對)泉

這是最經典的一字聯。

'墨'字上部為'黑'字;而'泉'字上半部分為'白'字。各屬於顏色的一種,且詞義相反。

兩個字的下半部分別為'土'和'水'又都屬於五行之一。

此聯還有另一種對法:

墨(對)柏

同"黑"、"白"相對,且"土"、"木"都為五行。

二字聯春花(對)秋月

漢賦(對)楚辭

書山(對)學海

紅玉(對)丹瑤

三字聯水底月(對)鏡中花

孫行者(對)祖沖之(也可對"胡適之")[6]

水簾洞(對)花果山

飛鳥盡(對)良弓藏

獨角獸(對)比目魚(比翼鳥)

四字聯青山不老(對)綠水長流

山清水秀(對)人傑地靈

東南西北(對)春夏秋冬

春回大地(對)福滿人間

棣華罨映(對)蓀馤綿延(上聯複詞"罨映"雙聲,下聯複詞"綿延"疊韻,故此聯又為雙聲疊韻對)

五字聯山色攢文氣(對)湖光澄讀心。

愛君希道秦(對)憂國願年豐

翱翔一萬里(對)來去幾千年

半浸中華岸(對)旁通異域船

苞蔵成別島(對)沿濁致清漣

六字聯雲無心以出岫(對)鳥倦飛而知還。

豈能盡如人意(對)但求無愧我心。

竹雨松風琴韻(對)茶煙梧月書聲。

行止無愧天地(對)褒貶自有春秋。

七字聯德張民智開明範(對)學領女權炳耀風。

既聞山石無假色(對)亦知草木有真香。

卜鄰喜近清涼宅(對)與客同參文字禪。

萬里秋風吹錦水(對)九重春色醉仙桃。

千秋筆墨驚天地(對)萬里雲山入畫圖。

松葉竹葉葉葉翠(對)秋聲雁聲聲聲寒。

點燈登閣各攻書(對)移椅倚桐同玩月。

福無雙至今朝至(對)禍不單行昨夜行。

八字聯山水有靈亦驚知己(對)性情所得未能忘言。

門有古鬆庭無亂石(對)秋宜明月春則和風。

金銑玉徽仙藻靈豔(對) 麟宗驥旅麗木離披。

絲竹同清當天合曲(對) 山水齊朗映日生文。

多字聯書童磨墨墨抹書童一脈(mò)墨(對)梅香添煤煤爆梅香兩眉煤。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中華文化上下前後五千八百年今日仍需老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對)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是,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地。

常用對聯

經典對聯:

1上聯 放不開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樓把酒

下聯 吞得盡胸中雲夢,方許對古人言詩

2上聯 春暮偶登樓,上下魚龍,應惜滿湖綠水

下聯 酒醉休說夢,關山戎馬,未如一枕黃梁

茶聯1 上聯

一器成名只為茗

下聯悅來客滿是茶香

元宵對聯

1 上聯 不夜燈光,便是玲瓏世界

下聯通宵月色,無非圓滿乾坤

2 上聯 時際上元,玉燭長調千戶樂;

下聯 月當五夜,花燈遍照萬家春

3 上聯 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

下聯 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

4上聯 一曲笙歌春似海;

下聯 千門燈火夜如年

5上聯 一簾春色門垂柳;

下聯 萬斛珠光地湧蓮

春節對聯:

1 迎春迎喜迎富貴,接財接福接平安

2 和順滿門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3 盛世和諧添錦繡,偉業騰飛更輝煌

4 鴻運當頭迎百福,吉星高照納千祥

5發財地八方進寶,開福門四季平安

6 吉祥平安天賜福,榮華富貴地生財

端午節對聯:

1 上聯 龍舟競渡憑弔屈子懷古恨

下聯 赤縣雄飛喜譜今朝愛國篇

2 上聯 艾可驅邪,處處慶天中令節

下聯 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臘祥光

3 上聯 箬葉飄香 一粽嘗來千古事

下聯 龍舟逐水 百橈劃出四時情

祝壽對聯:

1 上聯 海屋添籌古來稀者今來盛

下聯 華筵慶衍福有五兮祝有三

2 上聯 精神矍鑠似東海雲鶴

下聯 身份老健如南山勁鬆

3 上聯 愛日佇期頤蘭階早釀十年酒

下聯 慈雲周海嶽萊彩猶載一曇花

3樓:匿名使用者

上聯:吃得苦中苦;

下聯:方為人上人。

上聯:一路風雨前程磨礪意志;

下聯:半載苦樂同享鑄就輝煌。

上聯:寶劍鋒從磨礪出;

下聯:梅花香自苦寒來。

上聯:十年磨劍白刃生寒涔汗淚;

下聯:今昔縱毫冰心著意寫春秋。

上聯:時光如梭看我少年學子六月追風去;

下聯:雲帆直掛令那美麗人生明朝入眼來。

上聯:盛世重英才精思放膽千帆爭渡驚湘水;

下聯:華年逢國考極目騁懷萬馬競馳震麓山。

上聯:學習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下聯:輟學似磨刀之石,不見其減,時有所虧。

上聯: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

下聯:人間哪有空閒的光陰。

上聯:若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聯: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4樓:筆有千秋業

為您解答:

【解釋】:1.互相對偶的文句。

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一般張貼、懸掛或鐫刻在門、廳堂及柱子上。講究對仗工整貼切,上句末字聲調必仄,下句末字聲調必平。

根據位置與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門聯、楹聯、壽聯、輓聯、春聯等。也稱「對」、「聯」、「對句」、「對子」。

【例句】:雞毛撣子,佛像,香燭,觀音瓷像,漢字的對聯,還有上方漢字「店」。

5樓:無厘頭晃晃

對聯又稱楹聯、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聯才需要押韻)。

對聯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嚴格、分大小詞類相對。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內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有歷史記載的最早對聯出現在三國時代。明洪武年間(1368-2023年),在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鐵十字架,上鑄有三國時代孫權赤烏年號(238-250年)。在鐵十字架上又鑄有藝術精美的對聯雲:

「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觀其形式與內容,與中國早期**徒有關聯。春節時掛的對聯**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

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

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1]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還有將作者歸為孟昶兒子的。因而這副春聯作者到底是誰,仍是個懸案。

6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是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它始於五代,盛於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鬱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

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就是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

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我們今天所見的春聯。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並親自微服出巡,挨門觀賞取樂。

爾後,文人學士無不把題聯作對視為雅事。入清以後,對聯曾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還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

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 對聯是由律詩的對偶句發展而來的,它保留著律詩的某些特點。古人把吟詩作對相提並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者之間的關係。

對聯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上聯尾字仄聲,下聯尾字平聲。這些特點,都和律詩有某些相似之處,所以有人把對聯稱為張貼的詩。但對聯又不同於詩,它只有上聯和下聯,一般說來較詩更為精煉,句式也較靈活,可長可短,伸縮自如。

對聯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幾十言。在我國古建築中,甚至還有多達數百字的長聯。對聯無論是詠物言志,還是寫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較高的概括力與駕御文字的本領,才可能以寥寥數語,做到文情並茂,神形兼備,給人以思想和藝術美的感受。

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我國人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名聯佳對,浩如煙海。這裡所輯錄的,只是其中極小的一部分,可謂是滄海一粟。

希望能有助於讀者欣賞我國這份獨特的、珍貴的文學遺產。

中國文化的起源是什麼?或者說中國文化的源泉?是傳說中的易經麼

文化的本質是人化或人類化,有人就有了歷史,也開始了文化。要了解人類的文明史和文化史,則必需從 易經 中尋找,易經 是中國現有的一本最古老的典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典籍.眾所周知,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即中國.印度.埃及.和巴比倫,巴比倫早己不存在了,印庋和埃及沒有給後人留下有文字的東西,只有中國的 ...

摘抄中國文化歷史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1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鳳棲梧 2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 詩經邶風擊鼓 3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 鵲橋仙 4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 三五七言 5 有美人兮,簡直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佚名 ...

和字在中國文化中有什麼意義

和 字主要含義有 相安 協調 團結 和平 平息爭端等。和 是中國哲學中的一種理想境界,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拓展資料在浩繁的漢字中,和 字是一個結構簡單 人人共識的字,但是它卻又是一個內涵豐富 意境深遠的字,它根植於中國人的血脈深處,滲透著中國人幾千年來待人接物的原則與智慧,體現了中國思想文化的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