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有首寫赤壁的詩問寫作背景和用意

2021-03-06 09:17:16 字數 5591 閱讀 2483

1樓:容若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發表了獨特的看法,認為周瑜勝利於僥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國家興亡的慨嘆。有情有致。

用意他之所以這樣地寫,其用意在於自負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鬱不平之氣。

2樓:匿名使用者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

3樓:小小星星樂

赤壁杜牧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發表了獨特的看法,認為周瑜勝利於僥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國家興亡的慨嘆。有情有致

杜牧有首寫赤壁的詩 問寫作背景

4樓:匿名使用者

、《赤壁》

1、關於本文的作者。

《赤壁》作者杜牧,唐朝詩人。他生活在日趨衰落的晚唐時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負是恢復唐王朝天寶以前的興盛景象。他反對最高統治者窮奢極欲、不恤國事,更痛恨藩鎮割據和回紇、吐蕃貴族統治集團的侵擾,認為唐王朝必須除去這兩大禍患,加強統一,收復失地,國家才能安定,人民痛苦才能減輕。

但他始終沒有得到統治者的重用,未能施展抱負,所以一直慨嘆憂鬱。杜牧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顯著,後人稱盛唐時期的杜甫為「老杜」,稱晚唐時期的杜牧則為「小杜」。著有《樊川集》。

2、關於本文的主題。

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現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鬱不平之氣。

3、如何理解「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如果不是東風給了周瑜以方便,取得勝利的就可能是曹操,歷史將要重寫。

杜牧《赤壁》的寫作背景 15

5樓:儒雅隨和

《赤壁》這首詩是詩人杜牧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

杜牧生活在唐末,他最大的政治野心是恢復唐朝的繁榮。他反對最高統治者的奢侈和無知,並討厭鎮和吐蕃貴族的入侵。他認為,唐朝必須消除這兩大禍害,加強團結,奪回失地,國家能夠解決,人民才能受苦。

降低。但他從未被統治者重用過,也沒有表現出他的野心,所以他總是感嘆抑鬱症。

故事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這是一場在三國曆史形勢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重大戰役。結果,孫和劉連軍擊敗了曹軍,34歲的孫武軍指揮官周瑜是這場戰鬥中的頭號人物。詩人**了古戰場的遺物,表達了他對赤壁之戰的獨特見解。

6樓:hua丶海賊王

一、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發表了獨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二、《赤壁》原詩及譯文

1、原詩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2、譯文

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過自己又磨又洗髮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物。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三、《赤壁》簡介

《赤壁》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即物感興,託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係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

四、作者杜牧簡介

1、杜牧(公元803-公元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2、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3、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4、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5、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7樓:薄荷綠

杜牧處於唐末時期,那是唐朝內憂外患,杜牧空有滿腔抱負,奈何無處施展,所以才寫了這首詩。

8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

9樓:匿名使用者

、《赤壁》

1、關於本文的作者。

《赤壁》作者杜牧,唐朝詩人。他生活在日趨衰落的晚唐時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負是恢復唐王朝天寶以前的興盛景象。他反對最高統治者窮奢極欲、不恤國事,更痛恨藩鎮割據和回紇、吐蕃貴族統治集團的侵擾,認為唐王朝必須除去這兩大禍患,加強統一,收復失地,國家才能安定,人民痛苦才能減輕。

但他始終沒有得到統治者的重用,未能施展抱負,所以一直慨嘆憂鬱。杜牧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顯著,後人稱盛唐時期的杜甫為「老杜」,稱晚唐時期的杜牧則為「小杜」。著有《樊川集》。

2、關於本文的主題。

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現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鬱不平之氣。

3、如何理解「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如果不是東風給了周瑜以方便,取得勝利的就可能是曹操,歷史將要重寫

10樓:縹蓮

無什麼寫作背景,就 是有感而發

杜牧寫的一首詩赤壁詩作者寫作目的是為了什麼

11樓:若舞飄逸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發表了獨特的看法,認為周瑜勝利於僥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國家興亡的慨嘆。有情有致。

此詩的開頭卻只從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一隻與古代戰爭有聯絡的折戟,很自然地引起後文對歷史的詠歎。凡是在歷史上留下過蹤跡的人物、事件,常會被無情的時光銷蝕掉,也易從人們的記憶中消逝,就像這鐵戟一樣沉淪埋沒,但又常因偶然的機會被人記起,或引起懷念,或勾起深思。

正由於發現了這隻折戟,使詩人心緒無法平靜,因此他要磨洗並辨認一番,發現原來是「前朝」——三國赤壁之戰時的遺物。這一場決定了三國鼎立局面的重大戰鬥,英雄雲集,何等壯偉。「認前朝」又進一步勃發了作者浮想聯翩的思緒,為後二句論史抒懷作了鋪墊。

全詩最精彩的,當然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是議論。「認前朝」,本來可以寫對這場戰爭的回顧,但是他省略了,所以不是緬懷,不是描述,也不是一般的歷史評價,而是直接的對歷史結局提出自己的評判。

他不以成敗論英雄,對戰爭的一方——周瑜提出了有異於史家的評價。他認為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他在一個更高的層次觀察、思考著歷史,頓使詩歌平添一種更上一層樓的氣概。

不直言戰爭之勝敗,而說「銅雀春深鎖二喬」。用一「鎖」字,重臺密閣,更加重了藏嬌之意。試想英雄如曹操者,於橫掃天下勝利之後,擁江東二喬於銅雀臺,絃歌豔舞,以享受纏綿之春色,當是何種得意氣概。

寫設想中的東吳敗亡,不言河山破碎,生民塗炭之類,而拈出「二喬」入魏以暗喻,同樣把東吳領袖人物之風流儒雅的風神傳遞出來了。但是杜牧之寫史論,除了為表現出非凡的見識,還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鬱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為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它似乎又還有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所作為,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

杜牧《赤壁》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12樓:a九尾妖姬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

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發表了獨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赤壁》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即物感興,託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係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

杜牧,字牧之,號稱杜紫薇,又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晚唐時期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三朝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

歲暮卒於長安,終年五十歲。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

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13樓:宛娜慈昌

一、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詩人觀賞了古戰場的遺物,對赤壁之戰發表了獨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二、《赤壁》原詩及譯文

1、原詩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2、譯文

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過自己又磨又洗髮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物。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三、《赤壁》簡介

《赤壁》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即物感興,託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係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

四、作者杜牧簡介

1、杜牧(公元803-公元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2、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

3、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4、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5、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劉禹錫寫望洞庭詩的寫作背景,和白居易寫的憶江南的寫作背景,是

劉禹錫在 歷陽書事七十韻 序中稱 長慶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轉歷陽 和州 浮岷江,觀洞庭,歷夏口,涉潯陽而東。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只有轉任和州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詩則是這次行腳的生動紀錄。詩人劉禹錫貶逐南荒,二十間年去來洞庭湖,據文獻可靠的約有六次。說的是明...

冰心詩四首的《母親》《紙船》的寫作背景

冰心在1923年初夏,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燕京大學,獲得了金鑰匙 斐託斐 名譽學位的獎賞,並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學校 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的獎學金,赴美留學。1923年8月17日,冰心離開融樂和美的家庭,乘船赴美。離鄉背井的生活使冰心萬分苦惱。紙船 寄母親 是在太平洋舟中寫成的。詩的構思是將懷念母親的...

著名現代詩人寫的詩寫作背景詩人簡介

海子 編輯本段 生平簡介 海子 1964 1989 原名查海生,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中國新詩史上最有影響力的詩人之一。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時年15歲。1983年畢業後任教於中國政法大學。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關臥軌自殺。從1984年的 亞洲銅 到1989年3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