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思維能力

2021-03-05 09:22:18 字數 5665 閱讀 3576

1樓:windy兄

1.閱讀觀察。這一步非常重要。

據研究,差生的觀察能力普遍較差,他們閱讀材料時所得到的資訊往往不足優等生的50%。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首先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如「注意觀察,說出你所看到的內容」等,要求學生詳細閱讀文字,然後通過個別或小組提問、討論等方式,直到學生髮現所有的資訊。 2.

對比與比較。挖掘材料中的可比成分非常重要,所有文字都是一組資訊通過某種結構方式組成的,通過比較、對比、分析、尋找異同,可以培養和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數學課,可對數量、公式、資料等進行比較分析;閱讀課文中的人物、主題、事件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等,也可進行多種對比。

6.實際運用。鼓勵學生把剛剛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新的或不同的場景中,如:

「我們剛學習的是有關餡餅的圖表,現在要求大家把所想到的其他內容也放入圖表中對比。」通過實踐,讓學生了解課堂學習與現實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在實際生活中,人人都應學以致用。

2樓:匿名使用者

從開發批判性

思維入手■賀學根問題意識培養要抓住「牛鼻子」——著重開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就是不相信權威,敢於在既定理論、觀點方面進行質疑,突破常規定型模式,超越傳統理論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領域。歷史上的許多發明創造就是源於對傳統和既有價值的反動和否定。

牛頓推翻亞里士多德的力學理論,創立著名的牛頓力學,達爾文大膽批判物種神創論,提出舉世聞名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所以,我們在教學活動中,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認知結構、用自己的獨特視角,來審視前人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大膽詰問任何現成的東西。以閱讀教學為例,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反思文章的人物、結構、語言、思想、情感等,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形成自己具有個性的解讀。

——對傳統評價中的人物形象的反思。例如,有位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信陵君竊符救趙》時說,司馬遷是以肯定的態度來寫信陵君的,在許多史書和文學作品中也看到,人們對「戰國四君子」是讚揚和歌頌的。同學們認同這些態度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見。有一位學生說:「……第一,信陵君的行為是惡劣的,這種行徑的本質意味著為了個人的親情和所謂的『信義』可以置對國君對國家的忠誠於不顧。

第二,信陵君盜取絕密級的國君兵符,殺害頂尖級的軍隊領袖,給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實乃千古罪人也!對這樣的人還要肯定和歌頌,其產生的負面影響真是不可思議。第三,應該講,司馬遷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學者,而他對信陵君的態度似乎與他的『忠君愛民』的儒家信仰自相矛盾……」教師的巧妙點撥,引出了學生如此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思考。

——對藝術手法的反思。《智取生辰岡》有這樣一個細節:白日鼠白勝裝扮的酒夫邊上山崗邊唱民謠: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施耐庵的這個安排不妥當,因為這首歌太有寓意,難道不怕精明的楊志看出破綻,從而暴露身份?

這個問題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出自於學生課堂上的質疑,恐怕是我們料想不及的吧!……總之,批判性思維是問題意識形成的一個核心要素,如果我們有意識放開手腳,引導學生大膽反思與批判,我們就會常常驚喜於學生耳目一新的見解,就會常常欣慰地聽到創新之花慢慢綻開的聲音。從敢問到會問■桂維誠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要使學生敢問。

但是,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害怕提的問題過於淺顯或落俗而遭人譏諷,顧慮重重,示以沉默。這時,教師要善於誘導,一開始,即使他們提的問題比較膚淺,缺少深度,甚至有些離題,也不要加以簡單的否定,而應該給予熱情的鼓勵。學生一旦動起來了,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一堂課甚至幾堂課都解決不了,這時候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類篩選,挑選出最有價值的問題作為研讀文字的切入點。

每個學生都是以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為背景,來建構對新事物的理解的。教師的職能不是將現成的所謂「標準答案」硬塞給學生,而應該為他們搭建一個個「腳手架」,讓他們自己一步步攀登去達到目標。能「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則是學生最好的學習支架。

一般來說,問題可分為不解之疑、求異之疑、創新之疑等幾個不同層面。對一些通過深入解讀文字就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應該鼓勵學生自己去解決。當學生提出了與教師不同的看法時,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的這種質疑精神,如果確實閃耀著創新的思想火花,教師一定要抓住契機,點燃學生的創新之火。

如我在上《祝福》時,用傳統的「四條繩索說」來分析歸納**的主題是反映了「四權」的統治——政權:封建制度;族權——婆婆、大伯、堂伯;神權:柳媽、廟祝;夫權:

祥林、賀老六。這時,一位學生突然發問:「老師,那麼狼代表什麼?

如果祥林嫂的兒子阿毛不被狼吃掉,她最後的遭遇也許不會那麼慘。」這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從而引發了大家對**主題的再思考。這個「狼代表什麼」的問題十分有價值,就是屬於創新之疑,這由思想碰撞產生的火花終於使創新之火燃燒起來。

學生在課堂上迸發出來的創新火花,並非教師在課前所能預料到的。當時,我及時抓住這些問題,調整原來的課堂設計討論,這倒成為這堂課的亮點所在。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求異之疑都是應該肯定的,還要對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如,在《西安這座城》這堂公開課上,有個學生提出「國歌應該換一換」的觀點,理由是如今不必太「憂」了。這個問題反映了當今有些學生已缺少一種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於是我引導他們從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人決定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的背景討論,聯絡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對中國文人「憂國憂民」的人文精神加深理解,進一步感受中華文化魂魄的精華所在。

雖然這個問題是非預設的,恰恰是這堂課進行思想碰撞的亮點所在。我想,這堂課也許對這些花季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不無裨益的。讓學生自己設問的策略■鄧彤注重情境在具體情境中產生的問題,是真實而鮮活的問題,有別於教師閉門造車杜撰出來的「偽問題」。

情境由於具有現實感,還易於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強大的動力。例如,一位物理教師講「密度與浮力」一課,給學生留的作業是鮮活情境中的鮮活問題:「死海為什麼不死?

」「曹衝稱象運用了什麼原理?」「孔明燈是怎樣工作的?」「探測氣球升空的奧祕?

」「為什麼要用熱水選種?」「餃子熟了為什麼會上浮?」……讓學生對這些問題思考**,發表意見。

這些作業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同時,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又需要學生調動自己的一切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設梯降坡任何一個真正的問題,都由三個部分組成。起點:

即已知條件;目標:即人們所期望得到的結果;障礙:阻斷起點與目標之間的因素。

其中,障礙是問題解決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有些問題障礙簡單直接,學生可以輕易解決。但大多數障礙非常隱蔽而且曲折,教師就必須通過搭設階梯、降低坡度的方法使學生能夠逐漸通過起點狀態一步一步地走向目標,最終解決問題。

「設梯降坡」之必要,首先是因為它符合學生思維水平和認知特點,是一種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實事求是的方法;其次,它還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不斷解決問題,這將會激發起學生多大的自信心;同時,這又是進行「解決問題」的心理示範——教師實際上把自己內隱的思維過程展示出來供學生觀摩學習,其作用絕不限於傳授一些具體的知識。有一位教師指導學生研究社群裡的郵筒分佈情況(起點),學生認為郵筒數量太少,應該增加(目標)。但是,怎樣達到這一目標呢?

直截了當向郵局提出要求顯然無濟於事。於是,教師要求學生考慮如下問題:郵筒與社群人口的恰當比例是多少?

兩個郵筒之間最恰當的距離是多少?本社群的居民對郵筒有何要求?郵遞員對郵筒有何看法?

郵局為什麼只在本社群設定一個郵筒?這樣,當學生解決了這一系列逐級抬升的問題後,他們收穫的決不只是提出一條建議。反思評價教師應該創設條件引導學生的反思評價。

2.教師要求學生通過寫反思日記的方法來強化問題意識,總結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3.教師定期召集學生對一個階段以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狀況進行分析,通過集體的力量強化問題意識。如此反思評價,一旦形成習慣,則其功效不可估量。

教師要消除自我心理障礙■袁湛江「問題意識」在我們民族文化中的缺失與異化,與我們教師的教育行為有關。而教師教育教學行為過程中漠視「問題意識」是因為存在下列心理障礙:

一、把自己看成是佈道者,將學生看成是知識的容器。由於受中國傳統思想「師道尊嚴」影響,教師被演繹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角色,教師是先知先覺,甚至是真理。雖然近代教育對「師道尊嚴」進行了形式上的批判,但這種思想根深蒂固,沒有從根本上顛覆它在教師心中的統治地位。

因此學生在課堂中只是居於從屬的、被動的地位,學生的學習、目標、內容、難度、速度、形式與方法都在老師的控制之中。一句話,就是教師不但沒有把學生當成「人」,而且也沒有把自己當作「人」。

二、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傳播知識,解決學生的問題。「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傳播知識歷來是教師的主要任務,如果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發生什麼問題,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解決,一旦問題得到解決,教師就完成了任務。在這種教育思想的驅使下,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少,教師的工作成效也就越來越大,最後學生沒有問題了,老師就獲得了最大的成功。

這種以減少問題數量為目標的教學,表面看起來是「皆大歡喜」,實際上是削弱了學生思考與質疑的意識和能力。

三、最好的學生是能答滿分的學生。什麼是最好的學生?很多人認為,最好的學生就是最會答題的學生。

不論老師出了多難的題目,學生都能答得出,而且答得巧妙,甚至天衣無縫。其實,這樣的教育模式,充其量也只能是複製一批像老師一樣的優秀學生而已,學生是不可能超過老師的,因為他們始終處於被動的回答地位,從來沒有對老師和書本產生過質疑,缺少問題意識,如何談得上創新人才呢?教師要先有問、會問■程東文學生問題意識缺失的背後儘管原因多多,但教師的影響總是第一位的。

如果教師自己不會提問,學生也很難有問題意識。教師問題意識的缺失,在課堂教學方面有兩點表現最為明顯。第一點,是對問題意識的錯誤理解,以為只要多問問題,就是先進的啟發式的教學法;結果導致了課堂發問的泛濫化,問問答答中充滿了大量的是非問與填空問。

所謂是非問,是老師自己說出問題和答案,向學生作一個是與否的求證;所謂填空問,是教材上已有明顯的答案或者只是將教材的語句有意空出,用問答的方式讓學生補齊。語文界有許多這方面的笑話。一個是說是教***詩詞的事,老師問:

春風楊柳多少條?學生齊答:萬千條。

又問:六億神州怎麼樣的堯?學生齊答:

盡舜堯。還有一個是說教***的詩歌,老師問:大江歌罷掉頭到哪個方向?

回答:大江歌罷掉頭東。又問:

面壁多少年圖什麼?回答:面壁十年圖破壁。

老師問:這首詩誰寫的?學生一時不知,老師便「啟發」:

周什麼?還沒人答出,老師再「啟發」:周恩什麼?

學生恍然大悟:***。想一想,都「周恩」了,還能不「來」?

這兩個例子儘管有誇張的成分,但卻辛辣地諷刺了這種牽牛式的滿堂問——從某種意義上說甚至還不如我們痛加批判的填鴨式和滿堂灌。而這種低效的課堂發問,恰好從另一面說明了真正的問題意識在課堂教學中的缺乏。第二點,許多教師沒有自己的問題,他們是人云亦云或者「書雲亦云」地在提問。

有不少老師提的問題不是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從書本上借來的,「備課資料」上怎麼說就怎麼問。要是老師們都博覽群書,還應該說是學子的幸事;而要命的是,有的語文老師只讀一本書,那就是教學參考書。有相當數量的老師對教參奉為圭臬,所提的問題基本由此而來,答案也由此提供;教師只是充當「提出問題」和「明確答案」這個環節的「中間人」的角色。

久而久之,許多老師就失去了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無法形成自己的看法。這裡再說一個案例:一位老師執教《清貧》,講到其中的一個情節,說到「有兩個國方兵士」拿手榴彈威嚇「我」拿出錢來,否則「一炸彈炸死你」,而方誌敏只是「淡淡地笑著」。

老師問:你認為方誌敏的神態表現出怎樣的品質?答案是,表現了方誌敏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崇高品質。

首先是,這個問題問得很籠統,標準答案也明顯很荒唐。因為方誌敏知道,那兩個「國方兵士」是不敢炸死他的,連文章裡都寫的很明白,只是一種「威嚇」,何來「臨危不懼」?可是教參裡是這樣問的,也是這樣答的。

我們的老師課堂上只好這樣照搬到課堂上。如此下來,語文老師就成了教參的代言人,問題意識更是無從談起了。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首先得有一桶水。

教師如果沒有質疑習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豈不成了無稽之談?所以,我認為,問題意識培養,教師要先行一步。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聽說讀寫的技巧。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它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提高閱讀能力和培養良好閱讀習慣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通過朗讀學生可以獲得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知和深入理解,對課文重點部分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可...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內容提要 語文課程標準 提出 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發明。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呢?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析 一 運用教材,啟發想象力 二 引導質疑,想象力 三 強化訓練,提高想象力 四 延伸課外,豐富想象力。通...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抓住文中閃光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通過語文教師的自身形象,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在教學生活實踐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語文審美教育教學一 培養學生在朗讀和表演中體驗真情 新世紀的課堂,應當是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