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曆法名著《授時歷》的作者是誰歷史話題

2021-03-05 09:21:38 字數 4087 閱讀 9896

1樓:殉道者の天空

郭守敬,郭守敬(1231-1316),中國元朝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專家。字若思,漢族,順德邢臺(今河北邢臺)人。生於元太宗三年,卒於元仁宗延祐二年。

郭守敬曾擔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2023年郭守敬修訂新曆法,經4年時間制訂出《授時歷》,通行360多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

2023年,為紀念郭守敬誕辰750週年,國際天文學會以他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

2樓:嚳瞾

元至元十八年(公元2023年)實施的歷法。郭守敬、王恂、許衡等撰。因古語「敬授民時」而名。

明初頒行的大統歷基本沿用其法,故可說是我國歷史上施行最久的歷法,達364年。應用弧矢割圓術來處理黃經和赤經、赤緯之間的換算,並用招差法推算太陽、月球和行星的執行度數。以365.

2425日為一年,26.530593日為一月,精確很高。將一的的1/24作為一氣,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正式廢除前此的上元積年,而擷取近世任意一年為曆元。所定資料皆憑實測,打破古來制歷的習慣。為我國曆法史上第四次大改革。

《元史.歷志一》:[「[至元]十三年,平宋,遂詔前中書左丞許衡、太子贊善王恂、都水少監郭守敬改治新曆......

參考累代曆法,複測候日月星辰訊息執行之變,參別同異,酌情取中數,以為曆本。十七年冬至,歷成,詔賜名曰授時歷。十八年,頒行天下。

二十年,詔太子諭德李謙為《歷議》,發明新曆順天求合之微,考證前代人為附會之失,誡可以貽之永久,自古及今,其推驗之精,蓋未有出於此者也。」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第六編第二章六:「元代以前制定的歷法,差不多有**十種,其中屬於創作的有十幾種;而最著名的只有三種,即太初曆、大衍曆和授時歷......

它是王恂、郭守名等共同修訂,而由郭守敬寫成定稿;因此,一般認為郭守荀是授時歷的作者。授時歷所考正者有七事,而其創法有五事,都為前人所沒有,它可以說是集古代曆法之大成,也是我國自己編纂曆法的終結。」

3樓:匿名使用者

《授時歷》,為元朝至元十八年(公元2023年)實施的歷

法名,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賜而得名,原著及史書均稱其為《授時歷經》。其法以365.2425日為一歲,距近代觀測值365.

2422僅差26秒,精度與公曆(指2023年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頒佈實行的歷法,稱《格里高利曆》,在中國稱公曆或陽曆)相當,但比西方早採用了300多年。元十三年(公元2023年)元世祖命許衡「領太史院事」,全面負責這一工作,並以王詢、郭守敬為副,共同研訂。

《授時歷》,每月為29.530593日,以無中氣之月為閏月。它正式廢除了古代的上元積年,而擷取近世任意一年為曆元,打破了古代制歷的習慣,是我國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

明初頒行的「大統歷」基本上就是「授時歷」,如把這兩種曆法看成一種,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施行最久的歷法,達364年。《授時歷》為元至元十三年(公元2023年)六月至至元十七年(公元2023年)二月間,許衡、王恂、郭守敬、楊恭懿等在東西6000餘里,南北長11000裡的廣闊地帶,建立了27個測驗所,進行實測完成。元朝《元朝名臣事略》、《元文類》等史料均記載許衡為《授時歷》主編,特別是許衡遺著《許文正公遺書》卷十二有《授時歷》全文—《授時歷經》。

4樓:手摸歷史

授時歷的主要編制者是許衡

5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是什麼僧一行

名叫張遂

6樓:練雅韶香蝶

答覆:郭守敬與《授時歷》

元朝統一中國以前,中國所用的歷法是《大明曆》。這部使用了七百多年的歷法誤差很大。元朝皇帝忽必烈決定修改曆法,派大科學家郭守敬主持這項工作。

郭守敬認為:曆法要精確必須經過實地測驗,而要進行測驗必須有精密的儀表。因此,他自己動手改造和創制了許多天文儀器。

元代以前,用來測量日月等恆星和行星位置的儀器是渾儀,但它結構複雜,轉動不靈活。郭守敬根據自己的觀測經驗,把渾儀改裝成兩個簡單的裝置,叫作「簡儀」。簡儀很精密,不但使用方便,觀測結果也比渾儀準確得多。

郭守敬還研製了仰儀,用來觀測太陽的位置和月食。他還改革了圭表,創制了景符等儀器。景符與圭表結合使用,可以觀測太陽、月亮和星星的執行變化。

有了先進的儀器後,郭守敬向忽必烈提出要在大都(北京)建一座新的司天臺(天文臺),又建議在全國分期分批設立觀星臺,開展實測。經過認真研究,決定在全國設立二十七個測影點,派出十四個歷官。郭守敬親自經廣州到最南邊的南海進行測量。

新的司天臺在大都修好後,郭守敬把各種最新式的天文儀器安放在上面,日夜進行天體觀測。

郭守敬等人經過辛勤的工作,計算出一年為365.2425日,這個數字比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只差26秒。根據這一資料,郭守敬終於完成了新曆法的編制工作。

新曆法被命名為《授時歷》,意思是要告訴老百姓日月時光,不要錯過了農時。

郭守敬是邢州人。在祖父的影響下,對科學發生濃厚的興趣。

忽必烈統一北方以後,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決定整治水利,徵求這方面的人材。張文謙把郭守敬推薦給忽必烈,郭守敬對北方水利情況十分熟悉,當時就提出六條整治水利的措施。忽必烈聽了十分滿意,就派郭守敬擔任提舉各路河渠的職務,經辦河道水利的事。

元世祖滅南宋以後,更加重視農業生產的恢復。農業生產要利用曆法。元世祖決定統一制訂一個新曆法。

他下令成立了一個編訂曆法的機構,名叫太史局。負責太史局的是郭守敬的同學王恂。郭守敬因為精通天文、曆法,也被朝廷從水利部門調到太史局,和王恂一起主辦改歷工作。

修訂曆法工作一開始,郭守敬就提出設計一套新的儀器。他覺得原來的渾天儀結構複雜,使用不方便,還創制了一種結構比較簡單、刻度精密的簡儀。他製作的儀器,精巧和準確程度都比舊的儀器高得多。

有了好的儀器,還要進行精確的實地觀測。公元2023年,郭守敬在向元世祖報告的時候,提出在太史院裡建造一座新的司天臺,同時在全國範圍進行大規模的天文測量的打算。

經過王恂、郭守敬等一起研究,在全國各地設立了27個測點。最北的測點是鐵勒(在今西伯利亞的葉尼塞河流域),最南的測點在南海(在今西沙群島上),選派了14個監候**分別到各地進行觀測。郭守敬也親自帶人到幾個重要的觀測點去觀測。

各地的觀測點把得到的資料全部彙總到太史局。郭守敬根據大量資料,花了兩年的時間,編出了一部新的歷法,叫《授時歷》。這種新曆法,比舊曆法精確得多。

它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同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只相差26秒。這部曆法同現在通行的格里曆(即公曆)一年的週期相同。

但是郭守敬的《授時歷》比歐洲人確立公曆的時間要早302年。

7樓:俟如稅英華

郭守敬(1231~1316),

中國元代的大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家。字若思,順德邢臺(今河北邢臺)人。生於元太宗三年,卒於元仁宗延二年。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榮家學,攻研天文、算學、水利。元十三年(公元2023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臨安,在統一前夕,命令制訂新曆法,由張文謙等主持成立新的治歷機構太史局。太史局由王恂負責,郭守敬輔助。

在學術上則王恂主推算,郭主制儀和觀測。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稱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臺。當時,有楊恭懿等來參予共事。經過四年努力,終於在至元十七年編出新曆,經忽必烈定名為《授時歷》。

《授時歷》是中國古代一部很精良的歷法。王恂、郭守敬等人曾研究分析漢代以來的四十多家曆法,吸取各歷之長,力主制歷應「明歷之理」(王恂)和「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郭守敬),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態度,取得許多重要成就。

郭守敬為修歷而設計和監製的新儀器有: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玲瓏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景符、窺幾、日月食儀以及星晷定時儀12種(史書記載稱13種,有的研究者認為末一種或為星晷與定時儀兩種)。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過三年半約二百次的晷影測量,定出至元十四年到十七年的冬至時刻。他又結合歷史上的可靠資料加以歸算,得出一迴歸年的長度為365.2425日。

這個值同現今世界上通用的公曆值一樣。

中國古歷自西漢劉歆作《三統曆》以來,一直利用上元積年和日法進行計算。唐、宋時,曹士等試作改變。《授時歷》則完全廢除了上元積年,採用至元十七年的冬至時刻作為計算的出發點,以至元十八年為「元」,即開始之年。

所用的資料,個位數以下一律以100為進位單位,即用百進位式的小數制,取消日法的分數表示式。

晚年,郭守敬致力於河工水利,兼任都水監。至元二十八至三十年,他提出並完成了自大都到通州的運河(即白浮渠和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郭守敬升任昭文館大學士兼知太史院事。

他主持河工工程期間,製成一些精良的計時器。

中國古代曆法如何紀年,中國古代曆法的演變過程

干支法和帝王年號。前者用於長期歷史記載,後者是日常使用的。不難理解,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後者比前者使用更廣泛,因此也更重要。用帝王年號或者干支法 中國古代曆法的演變過程 中國古代曆法演變大致又可以分為五個時期,一.古歷時期 漢武帝太初元年以前所採用的歷法 二.中法時期 從漢太初元年以後,到清代初期改歷...

中國古代最精確的歷法是由誰編定的曆法叫什麼

應該是 授時 bai歷 吧。授時歷du 為元朝至元十八年zhi 公元1281年 實dao施的歷法名專,因元世祖忽必烈屬封賜而得名,原著及史書均稱其為 授時歷經 其法以365.2425日為一歲,距近代觀測值365.2422僅差26秒,精度與公曆 指1582年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頒佈實行的歷法,稱 格...

中國古代史的歷史潮流是什麼,中國古代史的歷史潮流是什麼?

1.君權不斷提升,相權不斷削弱,直至明初廢相。2.地方權力不斷削弱,權力不斷加強 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主要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當然現代局勢是不怎麼可能改變。古代大抵也就這樣。畢竟統治者不可能每一代都是符合人們心中的意願的 朝代的更替,集權不斷加強,相權削弱,重農抑商 這可以用幾個史觀來看待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