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是怎樣計時的,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是什麼?

2021-07-12 17:20:55 字數 7063 閱讀 7202

1樓:看鑑

古人計時的方法有很多種,除了日晷、漏刻、更夫打更,還有更高階的水運儀象臺。

2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由日晷計時,銅壺滴漏計時。。。。

3樓:墼餮魍薅

古時計時工具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不用說了,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裡和觀象臺上見過。

詩詞中所常用的漏壺,即刻漏制記時法,最早出現於西漢,將一晝夜平分為一百個等分,也稱百刻記時制。晝夜的比例是40:60,冬夏相反。

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從上而下互相迭放的組合。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原一晝夜分100刻,因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又先後改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為96刻;就這樣,一個時辰等於八刻。

一刻又分成三份,一晝夜共有二十四份,與二十四個節氣相對。注意,這分不是現時的分鐘,而是“字”,在兩刻之間,用兩個奇怪符號來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細如麥芒的線條來劃分,叫做“秒”;秒字由“禾”與“少”合成,禾指麥禾,少指細小的芒。

秒以下無法劃,只能說“細如蜘蛛絲”來說明,叫做“忽”;如“忽然”一詞,忽指極短時間,然指變,合用意即,在極短時間內有了轉變。

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是什麼?

4樓:手機使用者

(1)干支計時

幹,即天干,有10個: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支,即地支,有12個: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以天干地支按順序相配,可以配成60個干支數: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這60個干支數,叫做“甲子”或“六十花甲子”。“甲子”周而復始,成了一種可以迴圈的計數方式。

(2)一天的十二個時辰

子時:23:00至01:00(夜半)

丑時:01:00至03:00(雞鳴)

寅時:03:00至05:00(平旦)

卯時:05:00至07:00(日出)

辰時:07:00至09:00(食時)

巳時:09:00至11:00(隅中)

午時:11:00至13:00(日中)

未時:13:00至15:00(日昳)

申時:15:00至17:00(哺時)

酉時:17:00至19:00(日入)

戌時:19:00至21:00(黃昏)

亥時:21:00至23:00(人定)

*(該時辰的專稱)

此外,一刻等於15分鐘,一柱香約為20分鐘。

古人還把一夜分成五更,也稱“五鼓”。如:林覺民的《與妻書》: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古時計時用“壺漏”,報時用“時牌”,所以也常用“時牌”、“申牌”等說明時間。《水滸傳》第十六回:

“楊志卻要辰牌起身。”“辰牌”就是指“辰時”。

中國古代用什麼計時?

5樓:百度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卡薩布蘭卡996

古代計時方法

“時辰”

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辰”,也稱“時辰”。他們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並給每一個“時辰”取名,也就是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每曰“時辰”從子時(相當於現在我們說的夜裡十一點鐘到一點鐘)開始,到亥時(相當於夜裡九點鐘到十一點鐘)結束。

古人說一個“時辰”就是現在的兩個小時,半個“時辰”就是一個小時。

“刻”古人計時也說“刻”,這一時間概念源自於古老的計時工具日晷和漏壺。日晷是在一圓盤當中垂直豎立一杆,利用陽光下立竿投影的移動來記時,並以盤上刻痕為時間標記,即所謂的“晷度日刻”。最初用漏壺計時,一晝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們現在說的一刻鐘在時間長短上有出入,直到清代改一百刻為九十六刻,一刻才完全等同現在說的十五分鐘。

“一盞茶”、“一炷香”

明清**中常用“一盞茶”和“一炷香”來表示時間。中國人自古就有喝茶的習慣,所以用喝茶的時間來計時是很自然的。古人稱喝茶喝酒用的小杯子為“盞”,所以才叫做“一盞茶”時間。

寺廟是老百姓常去的地方,燒香又是寺廟裡最常見的宗教儀式,所以燃燒“一炷香”的時間也成了人們常用的表達時間段的用語。

“一歇”、“半歇”

“歇”也是古人表示時間的用詞,有“一歇”和“半歇”的說法,意思差不多,都是“一會兒”的意思。例如《水滸傳》十五回,說阮小二哥幾個把“三隻船廝並著劃了一歇,早到那箇

6樓:匿名使用者

紀時法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

【天色紀時法】 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yú)中、日中、日昳(yì)、晡(bū)時、日入、黃昏、人定。

【地支紀時法】 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古天色紀時、地支紀時與今序數紀時對應關係見附表。

天色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地支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代 23-1點 1-3點 3-5點 5-7點 7-9點 9-11點 11-13點 13-15點 15-17點 17-19點 19-21點 21-23點

天色法與地支法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如《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雞鳴,雪止……,晡時,門壞。

”《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別稱。

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時困至戌時。”《景陽岡》:

“可教往來客人於巳、午、未三個時辰過岡。”《祭妹文》:“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群英會蔣幹中計》:“從巳時直殺到未時。”

古代計時單位

【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如《孔雀東南飛》:“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

”《群英會蔣幹中計》:“伏枕聽時,軍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

“四鼓,恕至城下,無一人知者。”《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

”《與妻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夜間時辰 五更 五鼓 五夜 現代時間

黃昏 一更 一鼓 甲夜 19-21點

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 21-23點

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 23-1點

雞鳴 四更 四鼓 丁夜 1-3點

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 3-5點

【鼓】 古時常夜間擊鼓報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漏】 古時用滴漏計時,夜間憑漏刻傳更。

【時】 時是時辰,介紹見前古代紀時法。

【點】 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每點約等於現代的24分鐘。

【刻】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00刻,實算96刻,每刻15分鐘。漏刻指很短的時間。

7樓:

日晷\滴漏和沙漏那此器具上面都有所刻的印,作為對照的標準.

8樓:焰

日晷和滴漏,想知道準點就自己算好了:)

中國古代四種計時的儀器和工具

9樓:青宜結鬼章

中國古代的計時的儀器和工具分別是:

一、圭表:又稱,日晷,日規。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標竿或石柱;“圭”是從表的跟腳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條石板。

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

它是我國創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種天文儀器。

二、刻漏

又稱漏刻、漏壺。漏壺主要有洩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洩水型。

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洩,格叉和關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

為了獲得恆定的流量,首先應使漏壺的水位保持恆定。其次,向受水壺注水的水管截面面積必須固定,水管採用“渴烏”(虹吸)原理,便於調整和修理。有兩種保持水位恆定或接近恆定的方法,均見於宋代楊甲著《六經圖》(刊於2023年)中的“齊國風挈壺氏圖”。

圖中“唐制呂才(約公元600~650)定”刻漏是在漏壺上方加幾個補償壺,“今制燕肅(1030)定”刻漏採用溢流法,深四寸。多餘的水由平水壺(下匱)通過竹注筒流入減水盎。燕肅創制的漏壺叫蓮花漏,北宋時曾風行各地。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中在桓譚(卒於公元56年)的文章裡說刻漏度數因幹、溼、冷、暖而異,在白天和夜間需要分別參照日晷和星宿核對。當時已認識到水溫和空氣溼度對刻漏計時精度的影響。

刻漏的最早記載見於《周禮》。已出土的文物中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漢遺物,共3件,均為洩水型。其中以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杭錦旗出土的青銅漏壺最為完整,並刻有明確紀年。

比較完整的傳世刻漏有兩個,均為受水型:一個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是元代延祐三年(1316)造;一個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清代製造。

三、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

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四、水運渾天儀

古代文獻中有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前87)洛下閎、鮮于妄人作渾天儀之說,但未提到它的結構。

《晉書·天文志》記載東漢張衡 (公元78~139)製造渾天儀,說在密室中用漏水驅動,儀器指示的星辰出沒時間與天文觀察的結果相符。

《新唐書·天文志》對唐開元十三年(725)僧一行和樑令瓚設計的渾天儀有較詳細的記述。儀器上分別裝有日、月兩個輪環,用水輪驅動渾象。渾象每天轉一週,日環轉1/365周,儀器還裝有兩個木偶,分別擊鼓報刻,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

水運渾天儀是一具依靠水力而使其運轉,能模仿天體執行的儀器,並可以測定時間。這個渾天儀改進了漢代科學家張衡的設計,注水激輪,令其自轉,晝夜一週,除了表現星宿的運動以外,還能表現日升月落,當然比張衡的水運渾象儀更加精巧、複雜了。所以,當水運渾天儀造成之後,置於武成殿前,文武百僚**後,無不為其製作精妙,測定朔望、報告時辰準確而歎服,共稱其妙。

特別需要提出的是在水運渾天儀上,還設有兩個木人,(相關文物遺蹟“商州銅佛龕”)用齒輪帶動,一個木人每刻(古代把一晝夜分為一百刻)自動擊鼓,一個木人每辰(合現在兩個小時)自動撞鐘。這兩個木人當然應該說是運用機械原理而製成的古代機器人。這是一個十分巧妙的計時機械,是世界上最早的機械時鐘裝置,是現代機械類鐘錶的祖先,比公元2023年西方才出現的威克鍾要早六個世紀,這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和科學家的聰明才智。

儘管這架水運渾天儀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後,便因銅鐵漸澀,不能自轉而進入博物館了。但是,僧一行和樑令瓚卻以獲得天文鐘的發明權而永垂史冊。英國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四卷中說:

僧一行和樑令瓚所發明的平行聯動裝置,實質上就是最早的機械時鐘,是一切擒縱器的祖先,走在歐洲14世紀第一具機械時鐘的前面;西方關於鐘錶裝置是14世紀早期歐洲的發明這一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水運渾天儀上刻有二十八宿,注水激輪,每天一週,恰恰與天體週日視運動一致。水運渾天儀一半在水櫃裡,櫃的上框,有如地則自然撞鐘。整個水運渾天儀既能演示日、月、星辰的視運動,又能自動報時,有二木人,每刻(古代把一晝夜分做一百刻=0.

24小時=14,4分鐘)擊鼓,每時辰(合現在兩小時)撞鐘。這是世界上最早將擒縱裝置應用於計時,比外國自鳴鐘的出現早了六百多年。一行等人的成就又超過了張衡。

(也是最早的報時機器人)。

一行等以新制的黃道遊儀觀測日月五星的運動,測量一些恆星的赤道座標和對黃道的相對位置,發現這些恆星的位置同漢代所測結果有很大變動。

五、水運儀象臺

為北宋元祐三年(1088)蘇頌、韓公廉等人所制。他們於紹聖(1094~1097)初年著《新儀象法要》,載有總圖和部件圖多幅。這臺水運儀象臺高三丈五尺餘, 寬二丈一尺,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

臺的下層有提水裝置,由人力推動河車,帶動升水上輪和下輪(筒車),將水提到天河(受水槽),注入天池(蓄水池)。臺中平水壺保持水位恆定,並通過一定截面的水管向樞輪(水輪)上的受水壺流洩恆定流量的水,推動樞輪。樞輪通過傳動齒輪帶動晝夜機輪、渾象和渾儀。

水運儀象臺有一套比較複雜的齒輪傳動系統。 在樞輪的上方和圓周旁有“天衡”裝置──擒縱機構,這是計時機械世界史上繼一行之後的重大創造的繼續,它把樞輪的連續旋轉運動變為間歇旋轉運動。

在樞輪的上方和圓周旁有"天衡"裝置──擒縱機構。這是計時機械史上一項重大創造。它把樞輪的連續旋轉運動變為間歇旋轉運動。

《新儀象法要》所載"天衡"圖未繪出樞輪和裝在樞輪上的受水壺,而書中的文字描述又僅寥寥數語:"樞輪直徑一丈一尺,以七十二輻雙植於一轂為三十六洪,束以三輞。每洪夾持受水壺一,總三十六壺,每壺長一尺,闊五寸,深四寸。

於壺側置鐵撥牙以撥天衡關舌。"因此對受水壺的結構,特別是它的工作原理有不同的推測,其中有一種方案採用了可傾式受水壺。當樞輪圓周上接受注水的受水壺積水不到一定的重量時,左天鎖擋住樞輪的一個輪輻,使樞輪不能轉動。

當積水到達一定的重量時,樞權(重錘)不足以平衡受水壺重力時,受水壺圍繞轉軸向下傾轉。裝在壺側的鐵撥牙壓迫格叉和關舌下降,關舌通過天條帶動槓桿,使天關和左天鎖上提,樞輪得以轉動。轉過一個受水壺後,格叉和關舌又上升,天關連同左天鎖下落,樞輪的下一對輪輻又被擋住。

右天鎖的作用是防止樞輪轉動時回彈。天權和樞權是兩個平衡重錘。天權用於平衡左天鎖和天關的一部分重力,可調整天衡機構的工作靈敏度。

樞權用於調整樞輪轉動一對輪輻時受水壺所需的受水量,即間歇運動的週期,從而校正計時的誤差。

六、大明燈漏

2023年,中國元代的郭守敬製成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複雜的凸輪機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

中國古代墓葬風俗中國古代墓葬的方式?

墓葬俗稱山墳,古墓葬是清代以前的墓葬。古代葬俗因時代 地方的不同而有差異,有土葬 火葬 水葬等。常見的多是土葬。中國古墓葬墓與葬是既有聯絡又有區別的兩種事物。墓 是指放置屍體的固定設施,葬 則是指安置屍體的方式。在考古學上,二者常被合稱為 墓葬 在墓葬中 往往還包含著各種隨葬的器物。自古以來,由於受...

中國古代貨幣是如何演變至今的,中國古代貨幣的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中國使用貨幣的歷史已經有4000年了,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無論是天然貨幣還是人為製造的貨幣,亦或是紙幣,都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公元前21世紀到秦朝建立,天然海貝是中國最早的貨幣。中原地區的人們一直在用天然海貝進行物品的交換,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才有了金屬貨幣和紙幣。一 秦漢時期在先...

中國古代朝代排列順序?中國古代朝代的順序

中國古代朝代順序排列 夏 商 周 秦 西漢 新朝 玄漢 東漢 三國時期 晉 南北朝 北朝 隋 唐 五代 十國 北漢 宋 遼 西夏 金 元 明 清。夏朝 約公元前2029年 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 471年。商朝 約公元前1559年 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 438年。周朝 約公元前1046年 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