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中華民族是怎麼形成的?

2021-03-05 09:21:03 字數 5055 閱讀 8424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是近代以來才有的民族學名稱,泛指定居於中國領土上的所有民族。但是,這個族體已存在數千年之久,其族稱的形成與發展也經歷了數千年的演變。

大約在2023年前,當中華民族開始形成時,其族稱為「華」。漢朝以後,開始出現「中華」的族稱。至19世紀末,作為近代民族學術語的「民族」概念傳入中國後,「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學詞彙也應運而生。

雖然「華」、「中華」、「中華民族」這些族稱之間小有差異,但其內涵卻是一致的,即指定居於中國領土上的所有民族。

「中華民族」的「華」肇始於中國歷史上五帝時代之最後一帝舜的名字「華」。「五帝」時代是中國原始社會晚期部落聯盟時代。五帝時代的「帝」即部落聯盟首領。

「舜」是諡號,即死後所進的尊號。《諡法》曰:「仁聖盛明曰舜。

」「有虞氏」最初是舜所在部落的名稱。「虞」本是帝堯時掌山之官,即部落聯盟中負責管理山林及山林中鳥獸的部落世襲公職名稱。中國上古有「以官為氏」的習俗,即以其在部落聯盟中所擔任的公職名稱為部落名稱,故稱其部落為「虞」或「有虞氏」。

在虞帝舜時,部落聯盟向民族和國家發展。「虞」或「有虞氏」因此演變為朝代名稱,如同夏后氏之稱為夏朝。按先秦文獻記載,有虞氏是中國歷史上先於夏朝的第一個朝代,雖然這個朝代還帶有若干部落聯盟的痕跡。

中國現存最古的一部史書《尚書》,即以《虞書》為開篇。

舜名「重華」,唐代學者張守節撰《史記正義》,釋「重華」為「目重瞳子」,說是舜的眼睛有兩個瞳孔,這種解釋不合情理,難以置信。如果細究其源,「重華」的「重」,是遠古少昊氏部落中的一個氏族名稱。這個氏族在帝顓頊高陽氏時代擔任過部落聯盟世襲公職「句芒」(木正,相當於今之林業部長。

見《左傳·昭二十九年》)。重亦即舜所在氏族名稱。「華」才是舜的名字。

按照氏族部落傳統,氏族首領的名稱即全體氏族成員及其後裔共有的名稱。在舜建立國家政權後,人們沿襲古老的習俗,以舜的名字稱呼有虞氏朝族裔及有虞氏朝治理下的人民為「華」。「華」作為族稱見之於《尚書·周書·武成》,意思是指先聖王的後代,即遠古社會的貴族。

這是初始的、狹義的內涵。而後來的「華」作為族稱見於《北史·西域傳》,意思是指所有的中國人。這是廣義的內涵。

以後,「華」作為族稱從此流傳下來,直到現在,成為約定俗成的對全體中國人的稱呼。即使遷徙到海外,也叫海外華人。如果擁有其他國籍,也叫外籍華裔。

在「華」的族稱形成之後,歷史上一些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朝代名稱,也曾經作為華人的別稱流傳,如秦人,見於《史記·大宛列傳》;唐人,見於《明史·外國真臘傳》;甚至於契丹在北方聲名遠播後,也成了華人的別稱。

「中華」一詞,見於裴松之注《三國志·諸葛亮傳》。其源可溯自「中國諸華」。「中國諸華」一語見於漢朝高誘注《呂氏春秋·簡選》。

意思是「中國諸聖人的後代」。在公元3—6世紀,即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紛紛向中原匯聚,建立政權。當時,中原的中心地位備受尊重。

內遷各族都表現出對中原傳統的強烈認同意識。「中華」一詞作為一個超越當時漢族、相容當時內遷邊疆各族的概念被響亮提出。能否居中華正統,在當時成為一個政權是否能在社會**面前取得合法存在資格的潛在標準。

因此,內遷各族所建政權均從血統、地緣及文化制度方面找到自己是聖人後代、理當居中華正統的根據。例如,鮮卑拓跋氏自述為黃帝之裔,見載於《魏書·紀序》;鮮卑宇文氏自述為炎帝之裔,見載於《周書·帝紀》;鐵弗匈奴劉(赫連)勃勃根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強調自己的夏王室血統而稱所建政權為夏等。甚至於遠在漠北的柔然,當其強盛之時,也曾自號「皇芮」,宣稱以「光復中華」為己任,見載於《南齊書·芮芮傳》。

同時,「舜為東夷之人」、「大禹出於西羌,文王生於西夷」等語,亦常出於諸君王之口,以明中華聖人本身也多有出自邊疆族的先例。此外,也有的政權強調中華的地理內涵。居中華之地,居先王之國,理所當然為中華正統。

唐代在法律中正式出現「中華」一詞。見於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頒行、由長孫無忌領銜撰文的《律疏》(後稱《唐律疏議》)。其中,對其卷三〈名例〉的「中華」一詞釋文如下:

「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

」意思是說,凡行政區劃及文化制度自屬於中國的,都稱為中華。

當代學者普遍認為,「民族」一詞,作為近代以來民族學的一個術語,是一個外來詞彙,是在19世紀末葉從日本傳入中國的。此前,在中國古代漢文獻中,指稱人們共同體的詞彙,有「人」、「民」、「族」、「家」等。這些詞都單獨使用。

偶然也有把民族兩個字連起來使用的,但那是指稱中國古代社會的各種社會組織和群體的複數概念,如唐代李筌著《太白陰經》序中有「愚人得之(心術)以傾宗社滅民族」之言。「宗社民族」則指古代社會的各種社會組織。宗是指祭祀共同祖先的社會組織,社是指祭祀土地的社會組織,在宗社聚會祭祀時,特別注意等級秩序。

民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群體,如古代稱士農工商為「四民」(見《穀梁傳·成元年》),今尚存「農民」稱呼。族是指有共同地緣的社會群體,如「四閭為族」(見《周禮·地官》),閭是相鄰的二十五家,則相鄰百家為族;族也指有共同血緣的社會群體,如父子孫為三族(見《周禮·春官》),自高祖至玄孫為九族。在《太白陰經》序言中,「民族」二字雖然連用,但與近代以來的「民族」一詞有明顯差別。

在「民族」一詞傳入中國後,產生了「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學詞彙。「中華民族」是一個在近代出現的、相對於外國民族而言的概念。如近代學者梁啟超所言:

「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國人也』之一觀念浮現於腦際者,此人即中華民族一員也。」但如前所述,中華民族實體則是遠在「中華民族」這個族稱出現以前數千年就形成了。

從中華民族內部結構來看,數千年來,內部各族族稱在不斷變化,大約數百年一易。族稱的演變顯示出其中歷史內涵的變化;一些族興起了,一些族哀亡了,一些族遷徙了,一些族與別的族融合後改換族稱了。儘管中華民族的內部結構在不斷變化,特別是中原政權的更迭,常常導致一些族群向邊疆乃至海外遷徙;而另一些邊疆族則向中原匯聚,並建立政權。

但不管其內部怎樣變化,中華民族本身始終是一個數千年以來包容中國各族共同發展的恆久的主體。

2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民族」涵義的演

變梁啟超的「多元混合」說 2023年,梁啟超寫了《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從歷史演變的角度指出中華民族是中國境內的所有民族,漢滿蒙回藏等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

楊度的「文化族名」說 楊度在2023年發表了《金鐵主義說》一文,將中國解釋為地域觀念,將中華闡釋成文化一統,把中華民族歸之為文化族名,所有生長於中國這塊土地上的民族經過交流融合,已經不可分割地形成了一箇中華民族。這裡,楊度將中華民族的含義賦予了現代文化人類學的意蘊,頗具文化色彩和理論意義。

章太炎的「漢族中心」說 章太炎並不反對楊度乃至梁啟超用中華民族來概括中國各民族的論斷。他與楊度所不同的是:一是堅持要以漢族為中心;二是要由漢人組織政權;三是以漢族來逐步同化其他少數民族。

眾所周知,章太炎是一個漢族中心主義者。但他在這裡表述的觀點較其2023年前後宣傳的民族復仇主義已經有很大的轉變。

孫中山的「五族共和」說 一向倡導「革命排滿」的孫中山也接過了「中華民族」的旗號,在2023年進一步提出了「五族共和」,號召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來達到民族融合和民族和諧。

中華民族是怎麼形成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民族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大體上有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幾千年來歷史的演進,後一階段是近代以來在反抗外來侵略者的共同鬥爭中形成了自覺的認識。

從先秦說起。夏、商、週三代,從地下發掘的考古材料來看,大概並不是同一部族前後相續的三個朝代,而是原來並不相同的三個部族交替取得中原支配權而又相互融合的結果。夏原來在河南的中西部和山西的西南部。

從考古文化來說,主要相當於二里頭文化。商代的**,以前有青州、冀州、幽州等幾種說法,分別指今山東、河北和東北,而從考古發掘材料來看,似乎是從今河北中部南下,進入河南,取夏而代之的。它的文化,主要是對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周的情況就更清楚了:滅商以前,在今陝西的扶風、岐山一帶,並且受商文化的影響很深;滅商後,才把首都遷到豐、鎬。夏、商、週三代前後相承的結果,也逐漸形成一個總稱,叫做「華夏」。

有連續文字記載的東周以後,可以看出:漢族正是由許多未必出自同一血緣的族種融合而成。這種民族大融合,規模最大、最重要的有兩次,時間都長達幾百年:

一次是春秋戰國,一次是魏晉南北朝。同它們相對應,前一次,經過秦的統一,接著出現漢代的大帝國;後一次,經過隋的統一,接著出現唐代的大帝國。中國歷史上所說的漢唐盛世也好,「文景之治」、「貞觀之治」也好,都是民族大融合的結果。

「漢族」、「唐人」的名稱,也是這樣來的。 為什麼說春秋戰國是一次民族大融合呢?大家知道,夏、商、周時期,在中原的主體部分稱為「華夏」,或者叫「諸夏」,那時並沒有「漢族」這個名稱;在它的四周有被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的部族。

那時候,齊、魯統轄的地區,就是「東夷」所在,春秋五霸中最早稱霸的就是齊;楚、吳、越地區的居民幾乎都是「南蠻」,所以楚又被稱為「荊楚」,它的地域是戰國七雄中最大的;秦的興起,包容了「西戎」的不少部族,以後的力量最強,統一了中國;「北狄」的範圍很廣,主體留在北方,未必都被融合,但它有一部分進入中原北部,如中山就是「北狄」之國,趙並中山,也把它融合進去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也是吸納了「北狄」的文化。沒有這樣全國規模的民族大融合,不會出現興盛的漢朝,也不會有漢族的形成。

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是大家所熟悉的。五胡是指匈奴、鮮卑、羯、氐、羌。唐朝開國的李淵、李世民的世系,並不出自原來的漢人,而是胡人。

安祿山也是胡人。西域文化對中原的影響更為眾所周知,像胡琴、胡椒、胡笳十八拍等名詞都留傳下來,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沒有那次全國範圍的民族大融合,也就不會有強盛的唐朝,不會有至今在海外流行的「唐人」的名稱。

漢、唐以後,元朝和清朝都以少數民族成為中國的統治者。清朝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有著巨大功績。正是它,奠定了中國的疆域。

當我們說外國侵略者從中國割去哪些領土時,不是從漢、唐或元、明的疆域來比較,而是就清朝的版圖來說的。清朝的最高統治者由滿族構成。儘管滿族在國內享有種種特權,對有些少數民族曾進行過殘酷的鎮壓,但總體來說,清朝統治者重視民族團結問題。

康熙、乾隆對漢文化的極端重視為大家所熟知。

我們的祖先對中國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貢獻還表現在:當西方列強在「地理大發現」後走遍世界掠奪殖民地時,他們在非洲、美洲、印度等地,都是先在沿海某個口岸站住腳,然後利用當地小邦林立的弱點,各個擊破,最後把它逐步併吞為自己的殖民地。他們也來到過中國,如葡萄牙人到了澳門,西班牙人到過基隆、淡水,荷蘭人曾佔領臺灣38年,英國人也早來中國沿海試探過,但他們面對的中國不是那種小邦林立的局面,而是一個統一的大國,難以故伎重演。

中國沒有被列強分割,淪為他們的殖民地,不能不感謝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這筆豐厚的遺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傳

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徵,同時其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推動 中國夢 的實現。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中國傳統文化是維繫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能夠為中華民族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中華民族的含義是什麼,「中華民族」是一個民族概念嗎?

中華民族共包括56個民族。除此之外,也有數個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定的未識別民族。中華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啟超在其1902年 論中國學術思想之變遷之大勢 的著作中提出。相關的歷史學及人類學理論有費孝通的 多元一體 論,以及許倬雲的我者與他者的轉化及混合。中華民族這一政治概念在清末 和新中國三個時代...

中華民族特指的漢族嗎,中華民族指的是漢人還是全中國人

以前是專門指 起源於黃河流域一代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一帶的人民不斷與外族融合 壯大 到現在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56個民族 也就是 中國人 當然是,不過我們是怎麼失去的呢。中華,中國華夏,華夏民族又與漢民族同義,中國 中華,華夏最早出現在2800年前,這只是最早的文字記載,可見我們華夏民族稱中華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