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銀針試毒的原理是什麼

2025-07-29 08:21:44 字數 2096 閱讀 3801

1樓:匿名使用者

銀器遇到砷元素會變色,古人正是利用這個原理實驗毒性,但從現代的角度看,這並不科學,許多毒素和銀器中的銀元素並不發生反應。

2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什麼科學道理的,主要是檢測食物裡面是否有強氧化劑,如果有強氧化劑,就會使銀針變黑。對於屬於強氧化劑的有毒物質來說,這種檢測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對其他毒素就沒有什麼效果了。

古代為什麼用銀針試毒?

3樓:芩酷酷

在中國的很多古裝電視劇集中,經常會出現「銀針試毒」的橋段,而且他們在進行試毒的時候,如果銀針碰到食物後變黑了,就證明這個食物有毒,不能食用;反之,如果銀針沒有變黑,則說明食物沒有中毒,可以放心食用。那麼銀針試毒是真的嗎?古人為什麼覺得用銀針可以試出食物是否被放毒?

背後究竟有什麼原理使得他們對銀針試毒這一方法深信不疑?

其實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使用銀針來試毒的毒一般都是指砒霜,砒霜是一種不易揮發、幾乎沒有什麼氣味的白色粉末,是古代最常見的一種毒藥,並且因為砒霜的產量高,間**低,使得許多老百姓也能夠買得起,這以原因也導致砒霜被廣泛使用來毒毒害別人的毒藥之一。但是這種銀針試毒真的靠譜嗎?我們學過化學的應該都知道,砒霜本身是不會讓銀針變黑的,那麼是不是可以說明銀針試毒這個其實就是乙個根本不存在的事例呢。

其實不是,我們都知道,古代的生產技術和冶煉工藝都比較落後。砒霜的生產,也不例外。所以導致古代生產出來的砒霜立馬常常會伴有許多的雜質,其中雜質中含有的硫或硫化物,是一種能對銀具具有一定腐蝕作用的,當銀針與它接觸之後就會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在銀針的表面形成一層黑色的銀垢(硫化膜),也就是人們在進行銀針試毒時見到的銀針變黑的現象。

而且如果銀針遇到純度比較高的砒霜,或不含硫的毒藥,如:農藥、毒鼠藥、氰化物等的時候,銀針是不會變黑的。另一方面,當銀針遇到含硫,但並不含毒的食物也會變黑,如:

蛋黃。所以,在古代的生產技術和冶煉工藝都比較落後的情況下,單純的用銀針來試毒並不是一件靠譜的事情。

4樓:吳田田

銀針試毒是古時做法,主要是砒霜(三氧化二砷)和銀起化學反應,生成黑色砷化銀,目前檢驗砷、砷化物仍用銀鹽法。現在毒物太多,有各種儀器和方法檢測,再用此法太落後,也不靈敏。

古時候說的銀針試毒有科學道理麼?如果有,能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麼?

5樓:網友

4ag+2hˇ2s+oˇ2=2agˇ2s+2hˇ2o 求採納 專家解析 古人用銀針試的「毒」基本上是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古代提煉技術落後,砒霜中含有少量硫雜質。正是這些硫雜質與銀髮生了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了硫化銀,使得銀表面變黑,就驗出了毒。

而現代技術水平下,砒霜中不再含有硫雜質,用銀針想要驗出「毒」並不現實。 實驗中,蘋果所含的物質基本為碳、氫、氧,不能和銀髮生化學反應。而雞蛋能夠如此快速地令銀針變黑,是雞蛋的蛋黃中含有的硫化氫起了作用。

硫化氫中有負二價的硫離子,遇到銀很快就能反應生成硫化銀。硫粉中的硫是硫單質,跟銀髮生反應就需要長一點的時間,甚至要加熱一下才能看到現象。 為什麼 銀耳釘驗毒總不變黑?

至於925銀耳釘為何不能發生反應,這可能與純度及925銀的製作工藝有關。「可能在製作過程中有其他雜質包裹在外面,裡面的銀就不能發生反應了。」 用銀餐具有益健康 倒是真的 「現代人用銀針驗毒沒有科學依據。

一般情況下,硫、硒等物質都能跟銀髮生氧化還原反應,從而使銀變黑。含硫的物質中,有一部分是有毒的,如亞硫酸鈉,但有毒的老鼠藥、氰化物等就不能被銀針檢出。「人體的氨基酸中就含有硫,不能說能讓銀變黑的就是有毒的。

不過,雖然「銀針驗毒」不可信,不過由於銀離子已經被證明具有一定的殺菌功效,日常生活中使用銀餐具、銀首飾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人體健康。

6樓:墨漬

有些毒可以使銀針變黑,有些毒銀針不會變黑。總之呢,變黑一定有毒,不變黑不一定沒毒。

7樓:靜夜聽夢

見血封喉是存在的,我曾經在南京中山植物園植物展的時候見到過這顆樹,有劇毒老師都不讓摸。

不是吧,這麼毒。

8樓:匿名使用者

不科學,銀為惰性元素,一般不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電視上電影裡的銀針試毒沒有科學性,見血封喉是存在的,我曾經在南京中山植物園植物展的時候見到過這顆樹,有劇毒老師都不讓摸。

這個的原理是什麼,這個的原理是什麼?

木桶原理 cannikin law 木桶原理又稱短板理論,木桶短板管理理論。所謂 木桶理論 也即 木桶定律 其核心內容為 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根據這一核心內容,木桶理論 還有兩個推論 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木桶才能盛滿水。...

古人謙稱都有哪些古人的謙稱是什麼?

在下鄙人不才古人常用的謙稱詞彙有 愚 鄙 敝 卑 竊 僕等。這些詞都含有愚笨 無知 閱歷較淺的意思。讀書人或文人常使用小生 晚學 晚生等詞,表示自己是新學後進之輩。還使用不才 不佞 不肖等詞,謙指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識平庸。官吏一般自謙為下官 小官 末官 小吏等。老人自謙時,常使用老朽 老漢等詞,以示自...

藍芽傳輸的原理是什麼,藍芽是什麼原理

藍芽使用跳頻技術,將傳輸的資料分割成資料包,通過79個指定的藍芽頻道分別傳輸資料包。每個頻道的頻寬為1 mhz。藍芽4.0使用2 mhz 間距,可容納40個頻道。第一個頻道始於2402 mhz,每1 mhz一個頻道,至2480 mhz。有了適配跳頻 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