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原是《小戴禮記》裡一篇,舊說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的儒家作品,這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中國最早的朝代是哪個朝代?
2樓:xin寶寶金牛
中國最早的朝代是禹在西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夏朝(約為前2050年—約前1600年),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乙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國家。
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
夏朝的建立,相傳堯、舜、禹時,部落聯盟間採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天下的共主。堯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賢能的舜,舜老的時候,把「王」位禪讓給了禹,但禹老時卻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從此,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
夏朝的鞏固 夏朝建立不久,太康失國,為羿所奪。羿信寒浞,為其所殺。四十餘年,政局動盪。
相子少康幾經艱辛,在有虞等部幫助下,攻殺寒浞,使夏王朝重新復甦。此後,經幾代努力,夏王朝日漸強大,以中原為中心,疆域東到大海,西到西河,北及燕山,南至長淮。
夏朝的滅亡,孔甲亂政,夏王朝江河日下。至桀時,統治階級腐朽不堪,造傾宮、瑤臺,寵妹嬉,不理政事,不聽忠言,賦斂無度,民怨四起。商湯興兵討伐,桀逃往南巢而死。
夏自禹至桀,歷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將近五百多年時間。
3樓:長孫賢淑齊虹
夏朝(約為前2070年—約前1600年)
距今4千多年。
在中國學術界,夏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王朝,但有關夏朝的歷史資料,基本上都是出於後世文獻的追述,至今還沒有得到考古發掘的確鑿印證。中國古代第乙個能夠得到考古資料確切證實的王朝是商朝。
4樓:勞英耀房冷
中國考古專家歷經近十八個月的發掘,在浙江良渚遺址區內發現「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古城可能就是良渚國的首都。考古界視為是繼上世紀河南安陽殷墟後中國考古界的另一重大發現。
據《新華網》報導,新發現的古城大致以良渚遺址區內的莫角山遺址(九十年代初發現)為中心,城牆東西長約一千五百至一千七百公尺,南北長約一千八百至一千九百公尺,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這是迄今中國發現最大古城遺址。
考古發現將改寫中國歷史,也就是由現在認定的最早朝代夏、商、周,改成良渚為最先。因為根據出土的陶瓷碎片,古城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也就是距今四千年以前。
良渚文化距今五千三百年至四千年,中國本土上目前發現這一時代的古城約有六十多座,小的只有十幾平方公尺,良渚古城達兩百九十萬平方公尺是最大的。
由於良渚古城遺址的建築群從位置、佈局和構造來看,有「中心祭壇」和「中心神廟」,不少人認為良渚時期的中心就在這裡,上有宮殿,生活著王和貴族。
考古專家認為,以良渚文化覆蓋面之廣,古城其實就是「良渚古國」首都,良渚既為國就改寫中國斷代史。因此新發現非常重要。
良渚文化的分佈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餘抗杭良渚,還有嘉興南、上海東、蘇州、常州、南京一帶;再往外,還有擴張區,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蘇北部,接近山東。
5樓:縱貞蘇英媛
夏朝禹大約在西元前2070年建立的。
之前是原始社會。
禹是原始社會的最後乙個部落聯盟的首領。
古體詩最早出現於什麼朝代
6樓:為我心飛揚
古詩是從上古時候開始的。上古有「斷竹,續肉」(還有兩句記不清了)的古詩。具體的情況可以參看沈德潛的《古詩源》。
一般上古時代是指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
遠古時代:五帝。
上古時代:夏商,西周,春秋,戰國。
中古時代:秦漢至清。
目前史學界沒有「下古」的概念。至於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線,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根據目前最高史學權威《中國通史》(白壽彝總主編,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劃分是以秦皇朝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
中古就是滿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種說法,是採用歐洲歷史的學說,世界上古史是世界範圍內的原始社會與奴隸制社會發生、發展和衰亡的歷史。而歐洲的奴隸制衰亡是以西元476年為標誌的。
故此,第二種說法是西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後是中古史。由於我國對上古、中古的劃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隸制和封建制的劃分問題,即中國古史分期問題,到現在還沒有最後確定。所以,暫時,我們就以《中國通史》為準了。
我國古書記載的上古確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的開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西元前841年)。1989年白壽彝總主編的《中國通史》出版,避開了古史分期問題,代之以時間意義的「上古時代」、「中古時代」。 白壽彝在題記中說:
從歷史發展順序上看,這約略相當於一般歷史著述中所說的奴隸制時代。但在這個時代,奴隸制並不是唯一的社會形態。我們用『上古時代』的提法,可能更妥當些。
換言之,可以簡單歸納為:遠古時代:五帝上古時代:
夏商,西周,春秋,戰國中古時代:秦漢至清。
如果說是古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詩經》應該是最早的。而五言古詩則出現在漢代。晉代後才出現了七言古詩。
《歲時百問》是什麼朝代誰的著作?
7樓:網友
在《山西**》的一篇舊文中找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此句出自光緒年間成書的《燕京歲時記》所引《歲時百問》,大約因原作者富察敦崇不曾做出註解,故引用者們也都相因不提了。
8樓:網友
《歲時百問》的朝代和作者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只是提到「古書」而已。
9樓:環抱人士
只是清朝的古書,並沒有記載·
《大學》是什麼樣的書
10樓:網友
《大學》原為《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曾子作,近代許多學者認為是秦漢之際儒家作品。全面總結了先秦儒家關於道德修養、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係。南宋朱熹把它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稱為「四書」。
附:《大學》概要,《大學》為專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學代表作。作者不詳,可能是戰國初期的儒者。
大學」即大人之學,亦為未來之君主、棟樑領導天下的必修之學。——引自《聚寶樓*古書概要》
古書《大學》主要講述什麼,給人傳達什麼?
11樓:吳輝
給了一種明確的人生方向,一種人生態度;修身為本;提成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目標是為了,齊家、治國、立天下;
12樓:危博實
通俗地講視覺傳達就是平面,你選什麼專業主要還是興趣,你選了個你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不好好學到時候沒本事,沒有單位會要你,你的大學專業跟你的就業關係不大,特別是學設計的。理論什麼專業都需要,理論指導實踐,有了豐富的知識,你才會有設計的靈感。當然我還是建議你選環藝,我們學校就是工業設計會涉及視覺傳達環藝數媒,環藝其次,那倆專業最後。
簡書出現在哪個朝代
13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最早關於通訊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稱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光緒年間,在此掘得龜甲獸骨,上刻文字,後稱甲骨文。
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西元前1400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有「來鼓」二宇。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訊兵。在古書《待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訊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
我國小學最早出現於哪個朝代我國小學最早出現於哪個朝代
我國小學最早出現於清朝。初等教育機構最早產生於十六世紀的德國,由城鎮主辦,教習實用知識和新教教義。十七世紀初,這種學校逐漸增多,成為實施義務教育的機構。歐洲各國和日本在資產階級革命以後,也相繼成立。教授學童識字的小學,古代也叫蒙學,包括教育階段及教育場所兩種含義。教育內容主要是識字 寫字和封建道德教...
廣州市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大神們,如意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廣州bai是始建於公元前214年,歷史悠久的du文化名城 zhi。廣州最dao早建城時的名字叫任囂城。早內在公元前九容世紀的周代,這裡的 百越 人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已有來往,建有 楚庭 這是廣州最早的名稱。秦始皇33年 公元前214年 統一嶺南後建南海郡,郡治 番禺 即今天的廣州 公元226年,孫權...
月餅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月餅是最早出現在我國哪個朝代,是誰第一個做的?
月餅是最早出現在我國殷 周時期,第一個做月餅的無記載。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 周時期,江 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 此乃中國月餅的 始祖 據說起源於唐代。洛中見聞 曾記載 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北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