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撩尾音順口的字 最好字意有寧靜的意思 10

2025-07-20 18:25:10 字數 1842 閱讀 7537

雙音字比如好學的好和好人的好。那還有什麼

1樓:匿名使用者

好學的好是容易的意思,是動詞。好人的好是善良的意思,是形容詞。

清靜致遠的字面意思與含意

2樓:篤拉篤

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

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

的《誡子書。

意思為: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也就是說人只有先看淡了名利,思想才能昇華,從而發現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標。

也只有在清靜之中去思索,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思和全詩

3樓:塵埃何在

這首詩的意境表現了作者自得其樂的隱居生活和那種悠然、恬靜、消雅的心情。「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一語把這種心境的原因道破。

陶潛對禪機悟透頗深,乃至使這首詩的藝術境界產生空靈之感,使人身臨其境,若在仙界上,不在五行中。所以說這首詩難就難在體會出作者當時的心境。陶潛是東晉的一偉大隱士。

從客觀上看,為不願同流合汙;從主觀上看,則是因其自身所形成的性情,因為人總是不斷地向自己的本性邁進,當本性與後天之性情產生衝突,便會產生大悲哀。然後棄之,而後得魚或熊掌也。而陶潛便是取熊掌而歸山林,因其性本愛丘山。

所以,此詩意境雖在悠閒,然心境卻大相徑庭。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暄」,乍聞只覺得清淨,悠閒,細思方感作者之愁情,乙個人久居僻靜之所,則嚮往喧鬧的聲音,人之常情。乙個「無」字盡顯作者之遺憾。「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看則沒問,實則扣心自問,敲打警鐘,終於驀然回首,否極泰來,再看眼前之青山綠水,自然風光,心曠神怡,想起日常之生活往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多麼灑脫,飄逸的情景,乙個「見」字,令人忘俗,浮想聯翩。酒是很妙的東西,忘卻暫時的煩惱,使一切朦朧、模糊,達到美的極致,景中生情,這是體驗高峰。「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佳」完善高度的統一。

相與還」,何也?週而復始,返樸歸真,如果謝靈運還是寄情于山水,那麼,陶潛則是與自然山水合二為一,這便是他此時的心境。而後,作者便把自己的領悟昇華為哲理的高度,「此中有真意,欲辯而忘言」,最美的大自然的語言便是默默無言。

作者的心情由愁生悲,有悲見喜,有喜達歡,又由歡歸於平淡。

附:《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出處含義

4樓:我的團長是檸檬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

創作背景:這篇文章當作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元234年),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

作者簡介:諸葛亮(181—234),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早年避亂於荊州,隱居隴畝,時稱「臥龍」。

劉備三顧茅廬,他提出聯合孫權抗擊曹操統一全國的建議。此後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劉備稱帝后,任為丞相。

劉禪繼位,被封為武鄉候,領益州牧,主持朝政。後期志在北伐,頻年出征,與曹魏交戰,最後因病卒於五丈原。有《諸葛亮集》。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楊姓女孩帶善字的名字要順口的急求

為您起的名字,僅供參考 按五行入名 平仄音韻,連姓讀閤眼緣可取之為名 姓氏 錠信 姓氏 和婉 姓氏 佳炫 姓名測試 非常好 95分 給女孩取名帶善字的名字 姓名,傳承了人的情 意 志 姓名,蘊含了人的精 氣 神。人的姓名不只是一個簡單的人體符號,而且對人的情緒 智力 婚戀 未能得逞 健康等各方面有著...

梁姓女孩缺木起名,要好聽順口最好又有深意的

取 樑靜淞 水汽凝結的冰花。出自宋代曾鞏 霧淞 園林初日靜無風,霧淞花開處處同 求梁姓女孩子順口好聽的名字 樑芳苓香草名。指蓮。適用於女孩取名字。出自 文選 枚乘 七發 漃漻薵蓼,蔓專草屬芳苓。許多人主要是根據字義來取名,即根據各自不同的審美觀念,根據不同的願望 追求,根據不同的性格 愛好,起一個文...

虎向利字開頭寫詩,詩句,寫的順口一點

題目 虎向利 虎虎生威踏青雲,向前不息勵志深。利刃本是磨礪出,好花月圓夢成真。搜一下 虎向利三個字開頭寫詩,七字詩句,寫的順口一點 現代詩歌文學常識 現代詩歌是指 五四運動 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詩歌。中國近現代詩歌的主體新詩 誕生於 五四 新文化運動。它是適應時代的要求 以接近群眾的白話語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