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人柳永的資料
1樓:小老虎和果果
柳永(987~1053),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原名三變,字耆卿。他是宋代開一代詞風的大詞人,官至屯田員外郎,世號柳屯田。柳永是北宋第乙個專門寫詞的作家。
他的詞多取材都市生活,又大量創制慢詞,受到下層勞動群眾的喜愛,宋元時期流傳最廣。相傳當時有「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之說。
柳永出身官宦之家,父親柳宜在北宋朝廷任工部侍郎。柳永小時候與兩個哥哥都很有才華,都考中了進士。在鄉里有「柳氏三絕」的美稱。
但在三兄弟中,卻是年幼的三變最為聰明伶俐。據說柳永是吃乳孃奶長大的。乳孃是個略通詩歌的女子。
她在給柳永餵奶時,常用手指蘸著奶汁在柳永掌心上寫字。小柳永雖然不會讀,但識字不少,到了 7 歲,就成了名噪崇安的神童了。
柳永小時候,不僅才思敏捷,而且學習十分刻苦。他家門前有一條柳葉河,河邊有塊大青石。每天早晚,柳永總提著一杆大筆,蹲在大青石上提腕運勁在水面上練字,日子長了,他在紙上便能寫出十分瀟灑、飄逸而又沉穩的字了。
鄉鄰們每逢婚喪嫁娶,多有求他寫對聯的,人稱「柳聯」。柳葉河邊那塊大青石,則被後人稱為「磨礪石」。
柳氏三兄弟在學習上都是十分刻苦的,據說他們在趕考之前,連家鄉素有「風景奇秀甲天下」的武夷山都沒有遊玩過。只是在臨進京之前,三變才提出遊一次家鄉山水,放鬆一下情緒,開闊一下眼界。三兄弟流連於山水之間,樂不思歸。
三變更是靈感勃發,思如泉湧。他一氣吟出五闕《巫山一段雲》。詞的第一首寫道:
六六真遊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隱破非煙,何處按雲軒?昨天麻姑陪宴,又話蓬萊清淺。
幾回山腳弄雲濤,彷彿見金鰲。」
大自然的美景與美麗的神話故事,相映成趣,勾勒出武夷山水的奇幻與旖旎。至今,他家鄉的群眾仍為有柳永這樣一支神筆而自豪。
2樓:網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
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關於柳永的雨霖鈴的 有關資料
3樓:八卦de七卦
詞的資料:
柳永仕途失意,四處飄泊。這首詞就是他離汴京、前往浙江時「留別所歡」的作品。 詞以悲秋景色為襯托,抒寫與所歡難以割捨的離情。
上片寫送別的情景,深刻而細緻地表現話別的場面。下片寫設想中的別後情景,表現了雙方深摯的感情。全詞如行雲流水,寫盡了人間離愁別恨。
詞人以白描手法寫景、狀物、敘事、抒情。感情真摯,詞風哀婉。
作者的資料: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變,福建崇安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到晚年才中進士。在北 宋著名詞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詞史上卻佔有重要地位。
他是北宋第乙個專力寫詞的作者,也是第乙個大量寫作慢詞的詞人。他能自制新曲,音律諧婉。他的詞,鋪敘展衍,不事雕飾。
在宋詞的發展中,有開疆拓土之功。他的詞通俗淺近,旖旎近情。深受人們的喜愛。
詳細賞析看下面的網頁:
雨霖鈴的藝術手法
4樓:網友
去看看吧,很受歡迎的,我看了下,也很詳細。
柳永的《雨霖鈴》的內容是什麼?要全文,急!~~
5樓:網友
雨霖鈴 柳永(宋)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回、蘭舟催發。
執手相答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6樓:聖劍之光
柳永《雨霖鈴》bai
寒蟬悽切①,對長du亭晚,驟雨初歇。zhi都門帳飲②無緒dao
留戀處,蘭舟回催發,答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③。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ゾ
7樓:網友
柳永《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回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答。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分析:寒蟬是初秋的蟬 蟬過不了秋天的。
首句就渲染了悲悽氣氛。
長亭是古時人們送別的地方,為離別意象。
同樣表離別的還有灞橋,南浦)
驟雨初歇,詞人表面平靜,內心波濤洶湧。
兩人在水邊相送,更添愁緒。
牽著手默默相對,滿滿的愛意不須言語。
念去去這一句是站在女子的角度上聯想的。
想象詞人第二天到了楚地的**。
多情的人因離別而悲傷,**經得住在冷落的秋季離別詞人第二天在船上醒來,不知身在何處,感嘆人生漂泊岸邊的楊柳有多種含義。
1「留」,表不忍離去。
2柳常種在堂前屋後,表思念家鄉。
3 柳絮飄飛,表閒愁,愁緒。
這一去一年又一年,其他美麗的女子對詞人也已是虛設再有什麼男女之情他也已不在乎了。
表示只愛她一人的決心。
柳永 雨霖鈴
8樓:懂刀
雨霖鈴 柳永(宋)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9樓:話鬱郁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0樓:靜水流深07維
你是想問什麼??
全文還是。
幫我找一下柳永的《雨霖鈴》全詩
11樓:網友
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
12樓:匿名使用者
【年代】:宋。
作者】:柳永。
作品】:雨霖鈴。
內容】: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
《雨霖鈴》(柳永)的翻譯,北宋 柳永《雨霖鈴》的翻譯
秋後的知了叫得是那樣地淒涼悲切,面對著和亭,正是傍晚時候,一陣急雨剛住。在汴京城門外餞行的帳蓬裡喝著酒,沒有好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
柳永的雨霖鈴
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摧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 晚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註釋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
雨霖鈴柳永的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 這首寫離情的詞,可謂淋漓盡致,備足無餘。全詞圍繞 傷離別 而構思,層次特別清楚,語言簡潔明瞭。先寫離別之前,重在勾勒環境 次寫離別時候,重在描寫情態 再寫別後想象,重在刻劃心理。三個層次,層層深入,從不同層面上寫盡離情別緒,可歎為觀止。詞的起頭三句點明時間 地點 景物,事件是與自己心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