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成語懸樑刺骨的成語故事以及意思

2025-07-18 14:35:07 字數 2416 閱讀 6436

1樓:匿名使用者

【釋 義】形容刻苦學習。

出 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用 法】聯合式;作定語;形容刻苦學習。

近義詞】 懸頭刺股。

示 例】清·李漁《比目魚·贈行》:「我~年復年,把銅雀磨穿。」

典 故】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懸樑」的故事見於《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漢朝人孫敬,字文寶,非常好學,從早到晚地讀書。

有時疲倦了,想睡覺,就用一根繩子繫住頭髮,另一頭拴在房樑上拉直。這時候如果再打瞌睡,就會被繩子拉醒。

刺股」的故事見於《戰國策·卷三秦一》,是說蘇秦讀書欲睡就拿錐子扎大腿的事。該故事已見「引錐刺股」條,此不詳述。

後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樑刺股」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

2樓:留下一片林

是「懸樑刺股」,不是「懸樑刺骨」!

懸樑刺股意思是隻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會有收穫。也說的是隻要下工夫,就會有收穫,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懸樑刺股作為刻苦學習的成語典故,故事源自戰國的蘇秦和東漢的孫敬。

成語「懸樑刺股」由兩個故事組成。

懸樑見於《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太平御覽》卷載:「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 孫敬到洛陽太學求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廢寢忘食。

時間久了,也會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房樑上,一頭束在頭髮上,當他讀書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扯住頭髮,弄疼頭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繼續讀書學習。從此,每天晚上讀書時,他都用這種辦法,這就是孫敬「懸樑」的故事。

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

刺股見於《國策·秦策一》載:「(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是東周洛陽乘軒裡(洛陽李樓鄉太平莊)人,少時便有大志,隨鬼谷子學習多年。

為求取功名,他變賣家產,置辦華麗行裝,去秦遊說秦惠王,欲以連橫之術逐步統一中國,未被採納。

由於在秦時日太久,以致盤纏將盡,只好衣衫襤褸地返回家中。親人見他如此落泊,都對他十分冷淡。蘇秦羞愧難當,下決心用功學習,便拿出師傅送給他的《陰符》一書,晝夜苦讀起來。

讀書時他準備了一把錐子,一打瞌睡,便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強迫自己清醒過來,專心讀書。如此這般堅持了一年,他再次周遊列國。這次終於說服齊、楚、燕、韓、趙、魏「合縱」抗秦,並手握六國相印。

蘇秦締約六國,聯合抗秦,投縱約書予秦,使秦王不敢窺函谷關達15年之久。

3樓:網友

成語懸樑刺骨的成語故事我在 惠天聽書有聲故事網 聽過詳細的解釋,有文字也有聲音解釋。

成語故事:懸樑刺骨

4樓:小狗拾漫

懸樑刺股,讀音xuán liáng cì gǔ。比喻廢寢忘食地刻苦學習。

東漢時,有乙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乙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髮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髮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戰國時期的蘇秦是乙個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學問並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沒有人關注,即使有雄心壯志也得不到重用,於是他下定決心發憤圖強努力讀書。由於他經常讀書讀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時候就用事先準備好的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來,振作精神繼續讀書。

這兩個故事引申出「懸樑刺股」這個成語。雖然告訴我們廢寢忘食地刻苦學習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為了學習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體,讀書也是需要適可而止的。

5樓:民生為本

【成語】: 懸樑刺股。

拼音】: xuán liáng cì gǔ【解釋】: 形容刻苦學習。

成語故事】:

漢朝的孫敬刻苦好學,每天一早就起來讀書,直至深夜。因為疲勞瞌睡,會不知不覺地打起盹來,他就把繩子的一頭拴在屋樑上,一頭系在自己的頭髮上。這樣以來,如果打盹,頭皮就會被扯疼。。

另外,戰國時的蘇秦在遊說秦國失敗後,回到家裡發憤學習,每當晚上讀書讀得疲倦打瞌睡時,他便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直至鮮血淋漓。他後來終於成為有名的政治家。這個成語形容人刻苦讀書,堅韌不拔的精神。

他後來終於成為儒學大師。

懸樑刺股的故事和它的意思。

6樓:胖子辰

主要是說古人為了學習而把頭髮用繩子綁在房樑上,這樣一打瞌睡就會拉動繩子,頭皮就會受力,也就會疼醒了。然後就是用尖銳的東西刺大腿了,也就是刺股。股,即大腿。

這就是頭懸樑、錐刺股,比喻學習的刻苦與努力。大概就是這樣,希望能幫到你。

誰知道字數少的成語故事,字數少的成語故事

才高八斗 成語故事 南朝時期,文學家謝靈運做永嘉太守時,經常遊山玩水,寫詩作賦,深得文帝的賞識。他因此驕傲地說 天下的文才總共有一石,曹植佔其中的八斗,我佔一鬥,其餘的人合佔一鬥。目瞪口呆 成語故事 西漢初年,韓信被封為齊王,丞相蕭何擔心韓信兵權太大,就找樊噲共商計策。樊噲自鳴得意,連誇自己是如何鬥...

半途而廢的成語故事誰知道,半途而廢 成語故事

拼音 b n t r f i 解釋 廢 停止。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中途停頓,有始無終。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樂羊子的人,離開家到很遠的地方去拜師學藝。一天,他的妻子正在家裡織布,樂羊子突然回來了。他的妻子覺得奇怪,便問 你這麼快就學完了?樂羊子說 沒有,我在外面想家了,所以回來看看。他的妻子聽...

誰知道歷史成語故事,故事要有主要人物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故事出自 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 成語 退避三舍 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故事出自 國語 吳語 成語 如火如荼 形容某種人群或事物陣容之大,氣勢之盛。故事見於 資治通鑑 唐則天皇后天授二年 成語 請君入甕 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故事出自 晉書 文苑 左思傳 成語 洛陽紙貴 稱頌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