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柳白凝
第一步:戒菸就從今日起。
大量研究表明,吸菸使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增加50%,且吸菸量越多,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就越高。
吸菸影響血脂代謝,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即壞的膽固醇的濃度,使血液變得黏稠,進而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同時,菸草燃燒後產生的有害物質會損傷血管內膜,使血管壁變得不光滑,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從而形成血栓。另外,吸菸還可導致心臟血管痙攣,血流量減少,加重心肌缺血。
資料顯示,戒菸者發病和死亡的風險都比持續吸菸者要低。因此江醫生呼籲,戒菸就從今日起,越早戒菸,獲益越多。
第二步:健康飲食每一餐。
健康均衡的飲食包括減少鈉鹽攝入、增加水果蔬菜和限制飲酒。在生活方式上,推薦選購含鹽量低的食物,減少烹飪用鹽。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控制在6g以內,飲酒量推薦每人每日啤酒355ml,紅酒2兩,白酒1兩。
除此以外,還應增加膳食中非精製公尺麵的比例,減少膳食中總脂肪的含量,增加蔬菜和水果攝入量。建議每人每日攝入:奶類300g,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禽蛋類120~200g,谷薯類250~400g。
合理的膳食可以增加纖維素、維生素、鉀等攝入量,降低血脂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第三步:降壓控脂調血糖。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俗稱三高,都是冠心病頭號危險因素。有這些疾病的人應當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格外上心,儘早採取積極的措施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定期到醫院檢查,遵醫囑調整用藥。不要因怕麻煩而留下冠心病的隱患。
第四步:甩掉肥肉小肚子。
肥胖多伴隨其他誘發冠心病的危險因素,減重5%~10%可以降低血壓、膽固醇,改善糖耐量。按照中國肥胖防治指南定義,肥胖指體重指數(bmi)≥28kg/m2;腹形肥胖指男性腰圍≥90cm,女性≥80cm。
緩慢持續的減重是最理想的**方法(周),快步走15~20分鐘,可以消耗約100卡熱量,如果每天消耗500卡,就可以達到每週減少的目的。
第五步:生命在於動起來。
生命在於運動。適量的有氧運動可有利於控制血壓,改善心肺功能,舒暢心情。運動的形式可根據個人興趣愛好以及環境條件來決定,每日運動30分鐘,每週至少做3~5次的運動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重在長期堅持。
2樓:每天見證回憶
減鹽是一種養生減少部分疾病加重的方法,只是一方面。戒菸少油也是應該減少。
專家說的養生「少吃鹽」,是讓不吃鹽嗎?
3樓:happy薛醜醜
並不是不吃鹽,而是放少量的鹽,只要能夠提味道就可以了,不要吃得太鹹。
4樓:卿本文化人
只是說少鹽,但是不是說不讓吃鹽。鹽是人體每天必須攝入的一部分,如果長期不吃鹽會造成身體一系列疾病。所以千萬不要誤解,也不要斷章取義。正確養生才是正道。
5樓:創作者
不是的,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應該少油少鹽,鹽含量不要太高,吃在吃東西的時候最好選擇清蒸,如果鹽含量特別高的話,我們容易得高血壓,心血管動脈硬化。
減鹽有什麼好處
6樓:書中某頁
減少食鹽攝入量好處:
1、減少食鹽攝入量可以降低人群血壓。
2、減輕左心室肥厚:因為左心室越肥厚,猝死幾率越大。
3、減少尿蛋白排除:腎臟是乙個過濾器官,將代謝廢物濾過排出,將營養物質**再利用,但有許多時候腎臟的「篩子眼」受損,造成營養物質如蛋白流失,而減少食鹽攝入可以使蛋白流失減少 4、減少尿鈣流失,降低尿結石發生幾率。
5、減輕骨質疏鬆症:與鈣流失減少有關。
6、預防胃癌:研究發現「口重」容易誘發胃癌。
7、預防卒中偏癱:減少食鹽攝入後卒中發生幾率減少。
8、使降壓藥效果更好,減少藥物。
9、減輕心臟負擔,心力衰竭幾率降低。
10、減少多餘水分瀦留,防止水腫。
11、防止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過渡啟用,減輕動脈硬化發展。
7樓:樸飄飄的白小白
1.減輕左心室肥厚2.減少尿蛋白排除3.減少尿鈣流失。
健康養生從認識自己開始,健康養生,一生的健康
健康養生,一生的健康 講講省錢有效不花冤枉錢的健康養生方法吧!養生一 合理運動法。養生二 食療藥膳法。養生三 調整心態法。養生四 舒適生活法。隨時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長壽的渴求越來越強烈,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 長壽 高質量的生活,生命對於人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健康是,財富是無數個,當您疏忽了健康,健...
平常生活的健康養生方式有哪些,健康養生的方式有哪些?
養生離不開我們生活的衣食住行,養生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而且不同體格的人,養生的方式也不一樣。那麼平常生活中的健康養生到底有哪些方式呢?下面我給樓主推薦幾種方法 1 藥膳補品 進補是養生的一個普遍的方式,近年來,眾多的藥膳保健品 人蔘 阿膠 燕窩 維生素 鈣片等,都成為很多人養生的首選,尤其老年人是保...
怎麼養生讓身體更健康?如何養生讓身體更健康
當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出現了亞健康的人群,如何增強自身體質,怎樣預防疾病逐漸成為了現在很受關注的問題,也就形成了養生的熱門話題。養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對身體好的方法有多鍛鍊身體 熱水泡腳 健康飲食,還有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睡眠。很多人對養生都有著不同的見解,而適合自己體質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在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