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二首其九翻譯,擬古十二首其九原文及翻譯

2025-07-10 05:15:19 字數 2281 閱讀 1702

1樓:白羽覓知學長

擬古十二首其九翻譯如下:

擬古畝謹十二首·其九唐代:李白。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白骨寂無言,青松迅碧基豈知春。前後更嘆息,浮榮安足珍。

譯文

活的人是世間過客,死去者為歸家的人。天地之間如同乙個旅店,可悲呵,人都將化為萬古的塵埃。月中白兔徒然搗藥,扶桑神木已變成了薪柴。

地下白骨寂寞無言,青松豈知冬去春來?思前想後更加嘆息不己,功名富貴不值得珍愛。

文學賞析

這十二首詩非一時一地之作,內容亦不統一,反映的思想也很複雜:有寫離別行旅之苦,有嘆遇合之難;感恨懷才不遇,人生苦短;既欲及時行樂,又要早建功名;如此等等。

李白常將想象、誇張的手法綜合使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的意境。經過「賜金放還」、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深感榮華富貴的虛幻,有時不免流露出一種人生易逝的感傷情緒。

擬古十二首》其九就是這種情緒的流露:「生慧早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意思是活著的人像匆匆來去的過路行人,死去的人彷彿是投向歸宿之地、一去不返的歸客。天地猶如一所迎送過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來有無數人為此同聲悲嘆。

這《擬古十二首》其九的想象力特別新穎、詭譎,有如天馬行空,縱意馳騁,在藝術表現上好似鬼斧神工,匠心獨具。如月兔搗不死藥本來令人神往,可是在「月兔空搗藥」句中,詩人卻著一「空」字,一反神話原有的動人內容,這就給人以新鮮奇異的感受。

又如扶桑是高二千丈,大二千餘圍的神樹,詩人卻想象為「扶桑已成薪」,一掃傳統的雄奇形象。再如,陽光明媚的春天,青翠蒼綠的樹木,這本來是春季生機勃勃的景象。在詩人的想象裡竟是「青松豈知春」。

這種藝術構思超凡拔俗,出人意料,給人以特別深刻的印象,富有創新的藝術魅力。

擬古十二首其九原文及翻譯

2樓:秋王封檬

擬古(其九)》的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採。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葉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春蠶既無食大則,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

翻譯。種植桑樹在江邊滾胡棚,指望三年葉可採。枝葉長出將茂盛,忽然遇到山河改。

樹枝樹葉被摧做模折,樹幹樹根浮大海。春蠶無葉不得食,無繭寒衣**來?不把根植在高原,如今後悔亦無奈。

擬古十二首【其一】並譯

3樓:順心還婉順的君子蘭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

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遊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遠客。

客似秋葉飛,飄颻不言歸。

別後羅帶長,愁寬去時衣。

乘月託宵夢,因之寄金徽。

譯:浩瀚的夜空,群星閃耀。黃姑織女,咫尺之內,銀河之上無喜鵲,不是七夕,可如何渡橋?

閨婦織錦於屋內,遊子悲嘆在行道。瓶水結冰可見冬寒,遠行的遊子身受嚴霜淒寒之苦。遊子如同風叢激扮中的秋葉,飄向四方,無處可歸。

分別後,人因憂愁瘦損,羅帶日長,衣裳漸寬。趁鉛納著月色託之魂夢,把思念傳到邊關。

注:黃姑:星名,即河鼓。《太平御覽》卷六引《大象列星圖》:河鼓三星在牽牛北。

析:天涯行路,飄轉如蓬,家人念之,如斷肝腸,念至家人,如摧心肝滲灶!

擬古十二首【其三】並譯

4樓:正香教育

長繩難系日,自古共悲辛。

**高北斗,不惜買陽春。

石火無留光,還如世中人。

即事已如夢,後來我誰身。

提壺莫辭貧,取酒會四鄰。

仙人殊恍惚,未如灶若醉中真。

譯:長繩難系西飛的白日,自古以來人們就為此而悲辛。**堆積高過北斗,不惜買得陽春的光陰。

石頭上的火花轉歇便逝,正如世間的人。往事流逝已如夢境,死去轉世又會變成什麼人?提起酒壺,不要說貧,取酒設宴邀請四鄰。

仙人的事情實在渺茫,不如豪飲大醉才是真。

析:李白的這首詩格局很大,但是不夠豁達,但是這也是世間的常租埋態。如果在「後來我誰身」之後,加入珍惜身邊人的主旨,才是豁達的人生。

關於飲酒:《素書》明確指出,貶酒闕色,所以無汙。貶酒,意思是要少飲酒,不飲酒,闕色,意思是,男女之事,要行有止,行有度。所以無汙,就是身體健康,神志正常的意思。

自古以來,人就可以分為好多種,其中,沉迷酒色的人有之,立志成為民族脊樑的人有之,有節制地過好自己的生活的,也有之。何去何從,只能自己把握。而審美,而不是審醜,應該是文化的一種天然屬性。

路入歧途者弊橡螞,可惜可嘆。

求阮籍的《詠懷八十二首》其一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

阮籍 詠懷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賞析 又是一個輾轉反側難以成眠者,傲然於物的後的明顯寫滿了孤獨。清冷的月光透過薄薄的窗紗射進室中,清風徐拂,孤雁嘶鳴,只有自己那幽憤的琴聲偉傳進耳膜。一切都是那麼的寂靜,月下獨自躑躅著,品味著...

感遇十二首的全部解釋(張九齡)

十二首都有的難找,一般常見的只有以下四首的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感遇 其一 孤鴻海上來,池潢 不敢顧。側見雙翠鳥 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顛,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惡 今我遊冥冥 弋者何所慕 註解 感遇 古詩題,用於寫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詩。詩人在貶官荊州期間作 感遇 詩12首,此處所選分別...

這首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整體上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表達了

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 那就是放棄的路 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 那就是成長的路。詠懷八十二首其一賞析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阮籍的詩大量運用了比興象徵 神話傳說 以景寓情 借古諷今等表現手法,曲折隱晦地抒寫憤世嫉俗。詩人就把讀者引入了一個孤冷悽清的夜境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三四句詩人進一步描寫這個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