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柒染
第一難,車輛性質問題。按現行的交通法規規定,租賃車輛必須是營運性質,這帶來了包括車輛殘值的問題,車輛更新頻次的問題。而租賃車輛不帶司機,應該和私家車管理方式相同,應該鼓勵租車公司年年換新車,營運性質要求讓租賃公司的發展難上加難了。
第二難,丟車問題。整個租車行業已經採取了很多措施防範丟車了,很多措施都是以犧牲使用者便利為代價的,但騙車丟車問題依然嚴峻,為什麼?根本的原因是騙車視同為經濟糾紛,無法立案,只能走訴訟程式,然後導致了很多省都存在騙車產業鏈。
這些黑色產業鏈給租車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行業丟車率在3%左右,今年有一家大的廠家系租車公司丟了1000多臺車,這嚴重影響了租車行業的發展。
第三難,違章處旦悶襲理問題。租賃車輛違章,需要使用者去違章所在地辦理,尚不能網上遠端辦理,12123正在行動正在逐步開放異地辦理,但是目前開放程度還遠遠滿足不了行業需求,且對車輛的限制要求比較多。
第四難,二手車過戶問題。按現行車輛戶籍管理要求,二手車過戶必須回原籍過戶,大幅增加了租車公司運營成本,不利於異地還車服務,同模兄時,也非常不利於租車公司冬季把車從北方調往南方,夏季把車從南方調往北方,不利於租車公司跨區域經營。
第五難,保險行業與租賃行業的相愛相殺問題。雖然傳統保險公司認為租賃行業車輛整體賠付率較高、部分道德風險罩凱難以控制,風險資料質量較差,車險折扣低了保險公司容易虧損,折扣高了銷售率低,但商機的確存在,保費規模還相當可觀。因此,現實中租賃車險逐漸演變成了保險行業不願承保又不能丟棄的業務;而租車公司普遍想通過收取加速折舊費、停運損失費這些費用找補回來,這又帶來了大量的投訴。
第六難,稅收問題。按照國家稅法規定,租車費要交13%的稅,而服務費交6%的稅。但租車服務本質上也是一種服務,且租車運營成本非常高,胡顯河認為,租車服務應該按6%繳稅才對,如果嚴格按13%繳稅很多租車公司的生存都會成問題。
2樓:劇晨軒
1)從源頭來講,租賃合同沒有履行到位,交納租金不嚴格,過分遷就承租人,懲罰機制沒有執行到位,從而導致承租人履約意識淡薄,得過且過。
2)承租人素質低、缺乏契約精神。一部分承租人雖然有交納租金能力,但不主動、不積極上交,有意拖欠和拒交。一部分承租人,因為確實沒有能力上交,而拖欠租金和拒交。
這些都跟承租人的素質和契約精神密不可分。
3)貨運市場競爭激烈,貨源有腔悄限,承租人接單少,租金大於訂單交易金額,無法保證每月的租金按時上交。以新能源麵包車為例純圓冊,如果按照300元/日的交易額,且30天都能有足夠的貨源,那麼交付租金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車輛三兩天出故障,或者訂單不穩定,那麼很可能無法保證租金按時上交。
4)從社會層面來說,我國信用體系缺失,控制汽車租賃風險最有效的信用體系還沒有完善,汽車租賃企業對客戶的信用稽核和風險防範存在許多漏洞。
承租人不上交租金,一方面給新能源物流車運營商資金週轉帶來影響,給企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對於承租人而言,長期拖欠租金,對自身也受到一定做巨集影響,挫傷其工作積極性,激發運營商與承租人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