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中有關廟算的原文是什麼?

2025-06-27 02:25:51 字數 1778 閱讀 4578

1樓:網友

1、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計篇》)意思是說,拉開戰鬥序幕之前,就已"廟算"(古時戰前君主在宗廟裡舉行儀式,商討作戰計劃)周密,充分估量了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開戰之後就往往會取散空得勝利;

2、拉開戰鬥序幕之前,沒能進行周密"廟算",很少分析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開戰之後就往往會失敗,更何況開戰之前無"廟算"呢?可見,將帥的智慧謀略在戰爭中是何等的重要。人生也一樣,因為人活著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會不斷地遇到新的問題,在處理問題時,智慧越多,處理得越好。

凡事不動腦筋先想一想,在沒有充分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的情況下就莽撞行事,必然碰壁,所以古人云:凡事應三思而後行。

3、《孫子兵法》

又稱《孫武兵法》

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

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4、《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

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

樂安的吳國。

將軍孫武。5、《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曆史,歷代都有研罩掘指究。李世民。

說「觀諸兵書,物配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

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孫子兵法》竹簡出土在臨沂。

2樓:運籌大師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祥橋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敗搭觀之,勝負見察宴拿矣。

怎樣認識孫子兵法中計篇中的「廟算」的現實意義

3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這裡的廟算即指戰役之前的戰略籌劃。

古代行軍作戰,戰前將領們都會在宗廟中占卜、謀劃,是為「廟算」。

廟算」作為孫子對先秦時期對軍事決策實踐活動的概括和總結,主要體現了這一時期軍事決策的特點。

那麼,現在來看,「廟算」就是「謀定而後動」。

涵蓋了前期的各種計算、計劃、戰略運籌、應對方案,即使目前略處劣勢,只要比對手擁有更完善的準備、更詳盡的計劃、更多應變的方法。

怎樣認識孫子兵法中計篇中的「廟算」的現實意義

4樓:網友

應該是在宗廟中占卜的意思,古時出戰首先算上一掛來預知禍福,其實有一種心理安慰的作用,感覺有神明的幫助,比較容易成功。現在用起來無非是個心理暗示的作用。

請求解釋孫子兵法

5樓:網友

孫子兵法這本書,讀的人很多,寫有關**的人也很多,但寫的都是騙人的。到目前為止,真正懂的人還沒有說出來到底怎麼運用這本書。我來告訴孫子兵法的秘密吧。

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這兩句話是這本書的核心思想。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這是因勢利導。「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旁首這句解釋什麼叫兵者詭道。

不論是孫子兵法還是鬼谷子,如果理解了其中一本,第二本就很容易。如果乙個人說他懂《孫子兵法伏搭》或是《鬼谷子》,而卻從來沒有對這兩本書進行重新排列順序,這是不可能的。

我就說這麼多,看你的悟性了。我覺得,《孫子兵法》和半部《鬼谷子》的真傳已經到廣西了。運廳數。

孫子兵法 以逸待勞 釋義 是 什麼?

就是以我方不動休息來迎戰疲勞的敵人。以逸待勞是什麼意思?以逸待勞之計,就是在敵人氣勢正盛之際,採取不直接進攻的戰略,而是堅守住自己的陣地,消磨敵人士氣,使敵人疲於奔命。同時審時度勢,尋找最有利的戰機,從而後發制人 一舉破敵。逸 安閒 勞 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

孫子兵法中的“五事七計”指的是什麼

五事七計 孫子的戰力論 以 五事七計 為中心內容的戰略 思想和運籌理論,是 孫子兵法 全書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全面地揭示了軍事鬥爭的內在規律,是孫武用兵規律的高度概括。所謂 五事七計 五事即 道 天 地 將 法 分別指政治 天時 地利 將帥素質 軍事體制等五個方面。而 七計 是由 五事 演繹而來,是指...

孫子兵法是誰寫的,在什麼朝代

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 字長卿 一般認為,孫子兵法 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孫子兵法 又稱 孫武兵法 吳孫子兵法 孫子兵書 孫武兵書 等,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