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對止血有哪些作用?

2025-06-22 08:05:28 字數 1495 閱讀 6225

1樓:韓楊氏虢詩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三:一是血小板能夠粘著在出血創口表面並聚整合團,如果破損的是毛細血管或小靜缺晌公升脈,聚整合團的血小板伏老就將創口堵塞而止血;二是血小板可以釋放出一些物質如5-羥色胺、腎上腺素等,能引起區域性血管的平滑肌收縮,使管徑變小,從而減慢或阻止了血流而促進止血;三是血小板破裂時可以釋放出一些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從而加速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塊後能更好地堵塞創口。在血凝塊形成過程中,血小板所含有的一種收縮性蛋白質發生收縮,可使血塊縮緊成為堅實的塞子。

如果血管損傷只限於管壁內皮,這時雖然沒有出血現象,但因管壁失去平滑,血小板也會粘著並聚集於內皮損傷處而形成血檢。總之,無論在止血過程中或凝血過程中,血小板都起著重要作用。

上面說的是**血管損傷或破裂時的止血和凝血過程,至於人體出現出血症狀和發生出血性疾病,則有的是由於止血機能障礙,有的是由於凝血機能障礙,或者是這兩種障礙都有。

臨床鑑別某些血液病時,常需要測定出血時間。所謂出血時間,是指從針刺後開始出血至出血停止所需的時間。出血時間的長短決定於止血機能是否健全,同時與血小板的數量也有著密切關係。

正常人的出血時謹卜間為1~3分鐘。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2樓:旁衣束軒秀

答案選擇d人衛第六版《生理學》上說到:「血凝塊中血小板的收縮,可引起血塊回縮,擠出其中的血清,而使血凝塊更為堅實,牢固封住血管的破口。」

如果要選d的話,只能這樣解釋了:abc都是血小板血栓形成所需功能,所以都可用於止血,而e也可以引起血液凝固,也算是止血功能,但d是在血凝塊形成之後才使用的功能,主要是加固作用,主要是封住出口,而不是凝血,雖說不讓血液出現在血管外就算是止血,但這裡的止血似乎更傾向於理解為凝血。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1)粘附功能:血小板粘附是指血小板粘附於血管內皮下組分或其他異物表面的功能。參與的主要因素有膠原、vwf、gpib/ⅸ複合物、gpia/ⅱa複合物。

2)聚集功能: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與血小板之間相互粘附形成血小板團的功能。參與的主要因素有誘導劑、gpⅱb/ⅲa複合物、纖維蛋白原、ca2+.

誘導劑主要有adp、膠原、凝血酶、腎上腺素、aa等。聚集機制:在ca2+存在條件下,活化的血小板通過gpⅱb/ⅲa複合物與纖維蛋白原結合,發生聚集。

血小板聚集分為第一相聚集指外源性誘導劑引起的聚集反應,第二相聚集是由血小板釋放的內源性誘導劑引起的聚集反應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3)釋放反應:在誘導劑作用下,血小板貯存顆粒中的內容物通過ocs釋放到血小板外的過程稱為釋放(分泌)反應。參與釋放反應的因素有:誘導劑、ca2+和完整的骨架系統。

4)促凝功能:包括pf3的促凝活性;接觸產物生成活性(cpfa);膠原誘導的凝血活性(cica);α顆粒中凝血因子的釋放等。

5)血塊收縮功能:血小板具有使血凝塊收縮的作用,血凝塊縮小並得以加固。血凝塊的收縮,有利於傷口的縮小和癒合。

6)維護血管內皮的完整性:血小板能充填受損血管內皮細胞脫落所造成的空隙,參與血管內皮細胞的再生和修復過程,故能增強血管壁的抗力,減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捐血小板對身體有什麼影響,獻血小板有什麼危害,求真相!

人體內的正常範圍 100 300 10的9次方 升。它的生理功能是止血 凝血 修補破損的血管 防止血液外流。血小板高應排除下列疾病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清除術 放射性p32口服或靜注 化療。繼發性 反應性 血小板增多症 最常見的原因是出血,組織炎症與壞死,惡性腫瘤,缺鐵,脾切除術後,川琦病等。...

獻血小板對身體會有影響嗎,獻血小板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和害處呢

捐獻一個 量 10u 的血小板與獻全血一樣,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對人的身體健康沒有什麼影響。正常人體內有血小板100 300 10 9 l,體內的血小板壽命為8 11天,而離體後壽命則更短,血小板每天的更新率為 35.0 4.3 10 而每次捐獻血小板只有2.5 5.0 10 11個,血小板的恢復比紅...

血小板低會是身體哪裡出了問題,血小板減少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血小板減少怎樣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知道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什麼,因為 不同 方法亦異。一般臨床常見如下三種情況 血小板生成減少,常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應用某些化療藥物後,此時常伴有貧血和白細胞減少 血小板破壞過多,其中多數原因不明,部分繼發於自身免疫病及應用某些藥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