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你可以找你老師啊。
崇明老人記的作品原文
2樓:哈中周
崇明具有吳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歲,其婦亦九十七歲矣。老人生四子,壯年家貧,鬻子以自給[2],四子盡為富家奴。及四子長,鹹能自立,各自贖身娶婦[3],遂同居而共養父母焉。
卜居於縣治之西[4],列肆共五間[5]:伯開花布店[6],仲開布莊[7],叔開醃臘[8],季開南北雜貨[9]。四鋪並列,其中一間,為出入之所。
四子奉養父母,曲盡孝道[10]。始擬膳每月一輪[11],週而復始,其媳曰:「翁姑老矣[12],若一月一輪,則必歷三月後,方得侍奉顏色[13],太疏[14]。
擬每日一家,週而復始。媳又曰:「翁老矣[15],若一日一輪,則歷三日後,方得侍奉顏色,亦疏。
乃以一餐為率[16],如蚤滲山餐伯[17],則午餐仲,晚餐叔,則明日蚤餐季,週而復始。若逢五及十,則四子共設於中堂,父母南向坐[18],東則四子及諸孫輩,西則四媳及諸孫媳輩。分昭穆坐定[19],以次稱觴獻壽[20]。
率以為常[21]。
老人飲食之所,後置一櫥,櫥中每家各置錢一串,每串五十文[22]。老人每食畢,反手於櫥中隨意取錢一串,即往市中嬉,買果餅啖之[23]。櫥中錢缺,則其子潛補之,不令老人知也。
老人間往知交遊[24],或博奕[25],或摴蒱[26]。四子知其所往,隨遣人密持錢二三百文,安置所遊家,並囑其家佯輸錢於老人[27]。老人勝,輒踴躍持錢歸[28],老人亦不知也。
亦率以為常蠢兄,蓋數十年無異雲。
老人夫婦至今猶無恙[29]。其長子年七十七歲,餘子皆頒白[30]。孫與曾孫約共二十餘人[31]。
崇明總兵劉兆以聯表其門[32],曰:「百齡夫婦齊眉[33],五世孫兒繞膝[34]。」洵不誣也[35]。
因援筆記之,以告世之帶喊襲為人子者。
崇明老人記翻譯
3樓:守生暢韶儀
1.d 2.a 3.老人夫婦至今猶無李核恙/其長子年七十七歲/餘子皆頒白/孫與曾孫稿好約共二十餘人/崇明。
總兵劉兆以聯表其門/曰/百齡夫婦齊眉/五世孫兒繞膝 4.(1)庭院中種有枇杷樹。
是我妻子死去那年親手種下的,現在已經高高聳立,像傘一樣。 (2)等到四個兒子長大,都能自己獨立,各人自己贖身哪敬掘結婚成家,於是大家又居住在一起共同扶養父母親。
崇明老人記的介紹
4樓:鼻轄仍
陸隴其(1630—1692),字稼書,卒諡清獻,浙江平湖人。西元1670年(康熙九年)進士。歷官嘉定、靈壽行禪知隱褲縣,很有政績,將授御史時,因上疏得罪上司而引退回鄉。
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推崇程朱理學,是當時較有名望的學者。有《四書大全》、《三魚堂文集》檔攜塵等。
崇明老人記的作品賞析
5樓:修雅逸
該篇題為「崇明老人記」,然而,文章旨在褒揚老人的四個兒子。四個兒子都出身奴僕,一番奮鬥自立後,也不是大富大貴,對父母卻盡責盡孝,使父母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老人修仙記李大開後面跟誰
在 老人修仙記 中,李大開後面跟的是孫悟空。在 中,李大開遇到了孫悟空,因為李大開很熱愛修仙,而孫悟空也是修仙者,兩人便成為了好友。孫悟空是一位非凡的修仙者,他擁有強大的神通和超凡的智慧,是李大開的修行指導者和良肆棚師益友。在後來的修行中,孫悟空不斷地指導李大開掌握更加高深的修行技巧裂州則和道理,並...
桃花源記的原文,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文
作者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 x ng 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 y n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小石城山記的翻譯,小石城山記 原文 翻譯 賞析
小石城山記 參考譯文 從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過黃茅嶺往下走,有兩條路 一條向西,走過去尋找風景卻毫無所得 另一條稍為偏北又折向東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條河流截斷了,有一座石山橫擋在這條路的盡頭。石山頂部天然生成女牆和棟樑的形狀,旁邊又凸出一塊好象堡壘,有一個洞象門。從洞往裡探望一片漆黑,丟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