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裡詩琦
齋日:齋日也就凳含旁是指齋月中某一天或祖師聖誕或有齋醮科儀等活動時,道教徒必須嚴格按照道教儀範所規定內容行事。
道教在制定戒律的同時,還特別設立了齋日,齋日是一月之中應持齋戒的日子。這一天必須嚴格遵守道教戒律,這樣舉行儀式時才能有天神護佑,才能有求必老橡應,心神感應。
道教的齋日有十直齋日、八節齋日、三元齋日、四始齋日、三會齋日。
十直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王十日(小月可取二十七日)。
八節齋日:立春日,春分日,立夏日,夏至日,立秋日,秋分日,立冬日,冬至日。
三元齋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四始齋日:正月一日,四月一日,七月一日,十月一日。
三會齋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
這些齋日是持戒做齋的特定時間,齋日里必須棗橡嚴格持戒、護戒,這樣才能真正以身正教化世人,以淨心感,化世人。
2樓:喵喵小萌
道教儀範這個範疇太廣了,這「儀」是科儀還是儀規?「範」為範本,去江陰市道教協會討教吧。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道教協會那找吧!!!祝你早日得道。
道教禮儀
4樓:學之道公開課
1、宮觀禮儀。
道教宮觀的道士必須住廟,宮觀內必須保持良好道儀風範,不得混同於俗。道士互相之間一般稱道友、道長等,對年老道士一般稱某爺。道人宿舍中須清潔素雅,不得華飾,但要整齊,道人不得裸身而臥,不得在臥室內葷酒、神侃。
2、穿戴禮儀。
服飾是道教宗教形態上的乙個突出標誌,人們可以從服飾上清楚地辨認出道教徒。道士在廟都必須頭上戴巾,身穿便服、白襪、布鞋。道人服飾,古有「羽服」、「羽衣」之稱。
道緩手教服飾最早的統一定製是從南朝劉宋時的陸修靜開始的。
3、迎接禮儀。
道俗相逢或者道侶相逢時,需行作揖禮或拱手禮。拱手禮即抱拳拱手。兩手相抱,舉胸前,立而不俯,可以口裡說:
無量觀」或者「善哉、善哉」,也可以說:「道祖慈悲」。「無量觀」是對人無限祝福的意思。
相遇他人,一手持物時,則伸出一手,食指內屈為禮。
4、言語禮儀。
在法堂和宴會上是,不高聲言語,不大聲咳嗽。語言精簡,不得多言,不得與師輩爭話,不言人過失。不閒言非語。
不言為媒保事。質疑詢道當禮拜致敬。不必禮拜。
不與人說符咒幻術及一切旁門小術。道教稱以上這些為「淨口」。
5、科齋禮儀。
道教特別強調對於酒、肉及五辛之菜等的禁絕。現今,道公升哪李教兩派之中,全真不立家室,以素食為主;而正一則允許成家,除齋醮活動期間,一般不禁絕葷辛飲酒,但求心淨而已。全真道士茹素吃齋,入全真道觀決不能夾帶葷菜。
正一道士平日可以吃葷,惟逢齋醮必須吵遲吃素,因此,在齋期內入正一道觀,也不能攜帶葷菜。
6、吃住禮儀。
道眾吃飯時必須先供奉祖師。
臘月二十八日客堂備席,請果茶執事團年,道眾吃、「混元菜」。年三十下午于山門外設香案,供本宮前羽後化各派靈位牌,監院、高功、經事去大廚房「接灶」,做祝壽科儀,接著便是接喜神,搶喜錢。
初一至初五日;這五天中午皆吃「混元菜」。現在一般宮觀,吃飯另行「過小堂」儀。很少舉行「過大堂」禮儀。
7、道教禁忌。
三不言:早不言夢寐,午不言殺伐,晚不言鬼神。
三不問:不問壽,不問俗事,不問籍貫。
三不起:吃齋、誦經和打坐時,他人不得打擾。
道教的禮儀
5樓:爽爽聊民生
道教跪拜禮的正確方法:
1、雙足雙手著地,頭磕下去要頭著手。但為了方便起見,一般頭磕下去不必定著於手。道士叩拜,要足站八字,雙膝與手同時著地,左手按在右手上,手心皆向下,成十字形,頭與謹銷脊背同時向下伏,形似青蛙臥狀,切忌臀高於背。
如臀高於背,則成後高前低,不但**相,也為止失儀。
2、另外有一種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指插於右手虎口內,按住右手子紋;右手大指趨於左手大指下,按住午紋,外呈「太極圖」形,內握子午訣。這種抱拳形式多用於打坐時,常行稽首作揖,只自然抱拳而已。
作揖躬身時,兩足成八字自然站立,兩膝切忌前屈,頭、腰成自然彎曲狀,如月牙;兩手自然下垂於丹田處抱拳,邊直身邊行走,手上至口齊為度。抱拳拱手禮,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文明禮儀,是於今日流行的握手、擁抱等完全不同的文明禮儀形式。
道教朝拜禮儀:
一是澄心存神,敬對祖師。全身放鬆,兩目平視,雙臂自然下垂,中指與褲縫對齊,兩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
二是兩手結太極陰陽印,男左女右,即女子右手在上,男子左手在配段上,舉至眉際,一般高以不超過眉際為度。
三是左手放於心窩,同培晌譽時右手下行,腰徐徐下蹲;右掌向下按於拜墊**。
四是左掌向下,覆蓋於拜墊**右手之上,與右手交叉成十字。兩手按於拜墊**後,兩膝隨即跪下;同時整個身體拜下,額頭平貼於地面。注意跪拜時勿抬臀,而是全身俯伏如靈龜狀。
五是左手拾起,依前放於心窩處,同時右手按住拜墊將身撐起,頭與兩膝離墊起身。
六是兩手仍結太極陰陽印,同前舉起額前。此為一禮。
七是如是三次,是為三禮,如遇重大場合,則為九禮,名說「大禮」。
道教儀式簡介
6樓:機器
道教百科全書**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已有 5,317 篇中文條目 ■ 中心簡介 ■ 資料庫簡介 ■ **指南 ■ 聯絡我們 ■ 支援發展 ■ 常見問題 新聞|歷史|人物|信仰|經典|神仙|宮觀|修持| 儀式|藝術|**|文學|研究道教儀式在道門中常稱作齋醮科儀,它既是巨集揚大道的方法,也是學道修行的形式,《太上玄門功課經》〈序〉即說:「非科教無以巨集揚大道,非課誦無以保養元和。經之為經,是前聖之心宗;咒之為咒,乃古仙之妙法。
誦之誠者則經明,行之篤者則法驗。經明則道契於內,法驗則術彰於外,經明法驗而兩全,內功外行而俱有。」道眾每日例行早晚功課,在朔望及節日啟建法會,並應個人或大眾所請廣結法緣。
現行常見的儀如汪式有誦經、禮懺、祝壽、進表、燈儀、祭孤、攝召、破獄、鍊度、散花、解冤釋結等,這些儀式可按用途可概括為陽事(清醮)和陰事(幽醮)兩類。道教儀式有特定的程式,由叩拜、焚香、獻供、發願、讚頌、唱偈、唸咒、化符、存想、叩齒、步罡、掐訣等多重步驟組成,同時壇場佈置、法冠服飾、科書文檢也有一定的規格。道士依據傳授和科書行儀,一誠上達,感格天庭。
三籙齋名 羅天大醮 高功 都講 監齋 侍香 侍燈 侍經先天斛食濟煉幽科儀 關燈散花科儀 鍊度儀 破獄脊好燈儀 進表科儀香港的壇場設定 齋壇 醮壇 戒壇 萬法宗壇道冠服飾 法器。
符籙法術 符 籙櫻橡鉛 神咒 掐訣 步罡 變化之術 祈福禳災 考召 驅邪 治病 送瘟 術數 法器。
道教禮儀
7樓:網友
我是個道士。
1、道教的科儀有很多。
8樓:噎鳴黯宸
福生無量天尊!還有,道教支派眾多,祭祀禮儀自然也有所不同,首先,你應該瞭解一下你是信奉哪個支派的!比如:正。
一、全真等,還有清微、茅山等。
9樓:酒瓶裡的蟋蟀
阿彌陀佛,在道教叫慈悲。
給師兄弟打招呼,是有手勢的。好像是三清化一氣。
不用祈禱,早晚功課。最好不要吃狗肉。修法的人不吃狗肉。
10樓:網友
道教官bai觀內,人們du常常可以看到道士zhi們身著金絲銀線的道dao袍,手持各異的法器內,吟唱著古老的容曲調,在壇場裡翩翩起舞,猶如演出一場摺子戲,這就是道教的齋醮科儀。俗稱「道場」,謂之「依科演教」,簡稱「科教」,也就是法事。有特定的手勢,手印和口訣,無量壽佛,有道觀。
道教的基本禮儀是什麼?
11樓:霜丹秋興寧
道教禮孫型備儀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規範。其與戒律所不同之租談處是,戒律是用條文明確下來,違者必罰。而禮儀則是道士最起碼的舉止規範,違者則視為品行不端。
屬於道教儀則毀範部分,道教的禮儀內容很複雜,小到日常稱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禮儀,同時,乙個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禮儀風範也是其道德修養的體現。
12樓:庾含巧莘笑
敬香儀、叩拜儀。道尺櫻。法。自。
然。無。為。而。
治。是。道。家。
的。主。要。思。
想。也。是。其。
修。行。的薯困笑。基。本。方。
法。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數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