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聞丙棧抿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過渡階段的產物。中國最早的原始青瓷,發現于山西夏縣東下馮龍山文化遺址中,距今約4200年。器類有罐和缽。
原始青瓷在中國分佈較廣,黃河領域、長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區都有發現。中國真正的瓷器出現是猛配在東漢時期(西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區的浙江省開始出現的。
浙江紹興上虞縣上浦小仙壇發現東漢晚期瓷枝戚指窯址和青瓷等。瓷片質地細膩,釉面有光澤,胎釉結合緊密牢固。從顯微照相可見,仔慶青瓷殘片釉下已無殘留石英。
這種釉無論在外貌上,或是顯微結構上,都已擺脫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標準了。東漢之後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西元220-581年)南方青瓷的生產,如浙江越窯等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在紹興、餘杭、吳興等地也都設有窯場,形成獨自的窯系。所謂窯系,是指某一著名窯場與附近或外省的一些窯場均生產某一種或幾種相同型別的產品,這些窯場就構成乙個窯系,以主要和最有影響的窯場。
2樓:奇崛且深邃的標兵
中國瓷器歷代名窯-北方篇山西省:平定窯:在今山西平定縣,故名。
始燒於唐而終於金,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瓷。其產品特徵與鑑定要領是:(1)胎色灰白,白瓷釉色潔白,黑瓷漆黑。
2)白瓷產品受邢窯和定窯影響,造型裝飾與兩歲滑窯有共同處。唐五代器形主要有玉璧底碗、唇口碗、花口盤等。宋代的印花蓮瓣紋碗,蓮瓣的輪廓劃以雙複線,具有定窯作風。
3)黑瓷器物有印花碗、剔劃花盤以及北方習見的露胎五角、六角紋盤碗等器。(4)碗、盤底足一般平切,足內無釉。介休窯:
在今山西介休縣,故名。創燒於宋初,歷金、元、明、清四代,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瓷、白釉黑花及黃褐釉印花瓷等。其產品特徵及鑑定要領是:
1)宋代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瓷和白釉黑花瓷,胎呈淺褐色,施釉一般近底部,圈凳陵足內無釉,足端一般平切。(2)早期白瓷器物胎體厚重,晚期受頂窯影響,產品胎體趨薄,有薄胎印乎粗臘花碗、盞,碟有花口,花口下器內飾直線凸紋。產品主要為盤、碗、罐、
印花瓷器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3樓:凮起雲湧
印花瓷器從什麼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
隨著電子計算。
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印花瓷器採用計算機輔助直接加工製造各種複雜形狀產品的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20世紀90年代初等人提出固體自由成型製造新思路。
該方法直接利用計算機cad設計結果將複雜的三維立體構件經計算機軟體切片分割處理,形成計算機可執行畫素單元檔案。
然後通過計算機輸出的外部裝置將要成型的陶瓷粉體快速形成實際的畫素單元,乙個乙個單元疊加的結果即可直接成型出所需要的三維立體構件。
4樓:llx雄雄
「磁器」一詞早見於唐代文獻記載內。當時磁、瓷的使用也分別得比較清楚。如《新唐書。
地理志》記載:「邢州鉅鹿郡土貢磁器;越州會稽郡土貢瓷器。」。
唐代瓷器發展沒有那麼興旺,到了宋代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我國瓷器發展的乙個重要階段。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
印花瓷器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5樓:城市向北
印花瓷器我見過的最早的一件是北齊時候的乙個扁壺,應該出現時間很早的,印花屬於胎裝飾,時出現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一類裝飾。
6樓:聖人不利己
瓷器是古代中國人民的偉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傑出貢獻。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末期,我們的祖先就用瓷土為原料,燒製出所謂的灰陶。在商周時代,又能普遍地製造一種青釉器物,它已具備瓷器的標準條件,是瓷而不是陶。
殷商時代出現的「早期青瓷器」,標誌著中國瓷器的起源。從戰國到西漢,是從原始青瓷到成熟青瓷的過渡時期。到一千八百年前的東漢時期出現了青瓷器,此時還出現了黑釉瓷。
專家認為我國瓷器的發明不會遲於漢末,可以定為東漢晚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江南瓷業迅速發展壯大的時期,制瓷業有了很大的進步。從西晉八王之亂到十六國混戰的一百多年間,北方一帶兵連禍結,這一段時間,制瓷工藝一直獨讓南方專美。隋唐五代時期,形成了中國瓷器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宋代制瓷工藝在我國陶瓷史上的最大貢獻是為陶瓷美學開闢了乙個新的境界。
在景德鎮等地白瓷高度發達的基礎上,高溫釉下彩品種——青花、釉裡紅瓷器普遍出現,成為中國瓷器史上又一里程碑。明清時代的制瓷業以景德鎮為中心,御窯廠(官窯)製品更是窮極精麗,可以說是千年中國古代瓷器的高度總結與代表。青花瓷器是各種產品的主流,彩瓷發展到空前繁盛的時期,印花裝飾技法在春秋戰國時硬陶製作中已已廣泛採用,此後,成為我國陶瓷器的傳統裝飾技法之一,宋代定窯印花瓷器最具代表性。
印花瓷器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7樓:
摘要。貼花工藝始於唐代,在唐宋時期人們在製作瓷器是發明了很多技藝,如印花、畫花、刻花、剔花、貼花、鏤花等。但是那時候的貼花使用胎泥做成貼花片粘到瓷器上施釉,燒結後形成圖案,貼花大量應用應該是在南宋晚期,定窯為了降低成本,所以簡化工藝,改刻花為貼花。
到清代人們將瓷泥製作的貼花改成紙質的貼花,這樣工藝更簡單,製作更方便,一直持續到今。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貼花工藝始於唐代,在唐宋時期人們在製作瓷器是發明了很多技藝,如印花、畫花、刻花、剔花、貼花、鏤花等。但是那時候的貼花使用胎泥做成貼花片粘到瓷器上施釉,燒結後形成圖案,貼花大量應用應該是在南宋晚期,定窯為了降低成本,所以簡化工藝,改刻花為貼花。到清代人們將瓷泥製作的貼花改成紙質的貼花,這樣工藝更簡單,製作更方便,一直持續到今。
1400光年以我們現在的速度得飛多少年才能到
400光年,人類最快的飛行器新視野號的速度大約16km s,執行一光年需要 300000 16 18750年,請仔細想想為什麼可以這麼約。那1400光年的跨度,假如保持勻速運動,那就是18750 1400 2625萬年。比樓主所說的1000萬年多出了一倍。不過有必要提醒樓主幾點 探測器的位置並不是勻...
燕子的壽命是多少年,種植牙壽命是多少年?
平均壽命是11年。燕子學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種鳥類的統稱。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 大多數種類兩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時間在空中捕捉害蟲,是最靈活的雀形類之一,主要以蚊 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家燕主要特點是上體發藍黑色,還閃著...
甲骨文的出現離現在多少年了
甲骨文,又稱 契文 甲骨卜辭 或 龜甲獸骨文 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 前 前世紀 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一般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