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貫笑卉虞夢
您好,望遠鏡的理論放大率與實際放大率差異較大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 解像度誤差:望遠鏡的解像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光學系統、探測器、環境條件等。這些因素會導致望遠鏡的理論解像度無法完全實現。
2. 光學解像度誤差:望遠鏡的實純念羨際解像度受到其光學部件和傳動部件的影響。例如,望遠鏡的光學系統可能存在像差、像散射、衍射等現象,這些現象會導致實際解像度低於理論解像度。
3. 觀測條件限制:觀測條件如天氣、大氣穩定性、高慎視寧度等會對望遠鏡的觀測效果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其實際放大率。
4. 儀器誤差:望遠鏡的製造和校準過程中可能存在誤差,如光學系統的不完全匹配、探測器的畫素失真等,這些誤差可能會導致實際放大率與做拍理論放大率存在差異。
綜上所述,望遠鏡理論放大率與實際放大率差異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綜合考慮。
2樓:鈕祜祿炫飯王
所看的角度不同。放大率也稱放大倍數,是絕橘指被檢驗物體經物鏡放大再經目鏡放大後,人眼所看到的最終影象的大小對原物體大小的比值,是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放大率有兩種,由透鏡或球面反射鏡成像時,像的高度與原物高度之仿巨集配比稱為線放大率 ( 適用於照相機、投影儀。
等光備指學儀器 ) 用助視光學儀器觀察物體時,像對眼的張角。
即視角 ) 與直接用眼觀察物體時的視角之比稱為角放大率。
測量望遠鏡系統放大率的方法有哪些?
3樓:愛聊生活工具人
方法如下:
1、拿相機,對準同乙個景物,分別經過望遠鏡,和不經過望遠鏡拍照,然後得到的兩個**,拿到電腦上對比大小就可以得到放大率了。
2、放大倍數 = 物鏡焦距 / 目鏡焦距。 如果望遠鏡沒有標明物鏡焦距,可以實際測量一下。 例如,量出太陽成像的直徑,並根據太陽 每公尺焦距成像直徑為計算即可。
放大率也稱放大倍數,是指被檢驗物體經物鏡放大再經目鏡放大後,人眼所看到的最終影象的大小對原物體大小的比值,是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放大率也是顯微鏡的重要引數,但也不能盲目相信放大率越高越好,在選擇時應首先考慮物鏡的數值孔徑。
放大率有兩種,由透鏡或球面反射鏡成像時,像的高度與原物高度之比稱為線放大率 ( 適用於照相機、投影儀。
等光學儀器 ) 用助視光學儀器觀察物體時,像對眼的張角。
即視角 ) 與直接用眼觀察物體時的視角之比稱為角放大率。望遠鏡的角放大率等於物鏡焦距與目鏡焦距之比。
凸透鏡。用作放大鏡。
時的角放大率約等於明視距離 ( 約為 25cm) 與焦距之比。例如,乙個放大鏡的焦距為 10cm ,其角放大率為 倍,通常寫作 。
顯微鏡的角放大率等於物鏡的線放大率與目鏡的角放大率的乘積,在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上分別刻有 40x( 物鏡線放大率 ) l0x( 目鏡角放大率 ) 等字樣。用不同倍數的物鏡與目鏡組合,就可使顯微鏡得到大小不等的角放大率。
望遠鏡視角放大率公式
4樓:龐銀道樂欣
m=(s*d)/(fo*fe)
其中fo和fe 分別為物鏡和目鏡的焦距;
m為視角放大率。
d為物方焦點到像方焦點的距虛敬碼離也就是光學筒長s應當是明視距離,一般正常的眼睛明視距離為25cm但按照你的題目明視距離應該差哪為。
要稿帶麼是答案錯了。
如何測量望遠鏡的放大率
5樓:奇奇侃科技
望遠鏡的放大倍數是用肉眼觀察乙個物體的張角與用望遠鏡在同乙個地點觀察相同物體的角度放大倍數。
例如, 肉眼看乙隻鳥的角度為6角分,而用察嫌乙個望遠鏡兄沒世觀察為60角分,則該望遠鏡的放大倍數為10倍。
如何測量望遠鏡的放大率:放大倍數等於物鏡焦距比上目鏡焦距。
如果望遠鏡沒有標明物鏡焦距,可以實際測量。例如,量出太陽成像的直徑,並根據太陽每公尺焦距成像直徑為公釐計算即可。另外,物鏡焦距一般能夠從鏡筒的長度估計出來。
對於一些結構特殊的望遠鏡,光路有可能經過內部稜鏡或平面鏡折射會縮短實際鏡筒的長度,屋脊形折射甚至在外面不易觀察出來。還有,長焦的攝影鏡頭由於採用了特殊結構,儘管沒有反射羨肢, 也可以使得鏡筒的長度遠小於焦距。
望遠鏡口徑與清晰的最大放大倍數的關係?
6樓:天頂星
望遠鏡的解像度是由望遠鏡的口徑決定的,望遠鏡的口就多大,拿望遠鏡的解像度也就多大。
選擇了乙個口徑的望遠鏡,那就好比一張**,畫素已經定下來了。
那放大倍率呢?就是把這張**放大。對於一張**,可能稍稍放大一些之後可以「看」出一些更多的細節(更多的是人的自己的想象)。但相信樓主已經歷過,放得越大找扁越是模糊。
一張**放大多少倍讓人感到不能接受?這個答案是因人而異的。同樣的道理,望遠鏡成像質量查到什麼程度讓人感到不能接受?也是每個人都不同的。
出於我個人的感覺來說,我的1141000望遠鏡使用h10的目鏡得到100倍的放大倍率已經是我能接受的極限了,可能有些人可以忍耐200倍那更加糟糕的成像質量,但也可能有人連100倍都已經覺得慘不忍睹了(比如我媽)。
總之這個問題是見仁見智的,但使用上乙個好一些的目鏡,比如sr的目鏡,60的口徑有175倍的放大倍率,我看這也能接受。但是**自然也會高很多。
我有個25mm口徑的望遠鏡,10-30倍,30被看月亮為什麼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那可能是樓主個人的原因吧,先問樓主乙個問題,樓主知道月亮的視角是多大麼?恐怕答案樓主從沒有想到過(99%的人估計也想不到),,如果用上30倍的放大倍率,就是15°,應該可以佔望遠鏡視場的一半。如果樓主把月亮的視角理解為2-3°的話(大多數人應該是這樣的吧),那自然現在是有些小了。
80mm的天文望遠鏡是不是隻能看月亮和木星,火星那些僅僅乙個點?
肯定不是乙個點,至少可以看到芝麻大一樣的面,和恆星對比一下就很明顯了。
80的口徑理論上可以看到木星的大紅斑,但也只是理論而已,我的114只勉強看到了雲帶,紅斑……就當他在木星的另一邊吧,反正看了十多次一次沒看到過。 不過用了馬卡的120似乎就很容易辨認出來了(只可惜不是我的,殘念)。
7樓:網友
80口徑我經常用675倍看木星。。。沒啥問題= =可以看到條紋。
不過我用840k投影放大就有問題了,具體放大多少倍不知道,在螢幕上比兵乓球略小,但很模糊,不過也可能和840k的鏡頭擦拭不乾淨還有天氣情況有關係。。那天有薄雲。。。
8樓:網友
我是軍工光學廠家經銷,這個題本身就有問題的。 實際上所謂的解像度,只是理論上的,實際上,這樣的口徑差異,根本看不出什麼區別。 最主要的,是可以觀察比較暗的天體,能有點幫助。
與倍數當然沒有關係。
9樓:網友
放大倍率不宜超過口徑的一倍,否則成像會暗的讓人難以接受。
10樓:雙達戶外專營店
關於倍數:每架望遠鏡上都標有主要引數,如7x35表示該鏡為7倍,物鏡口徑35mm。一般6倍以下為低倍率,6-10倍為中倍率,10倍以上為高倍率。
很多人總認為倍數越高越好,一些廠家也以虛假的高倍來吸引消費者,實際上一架望遠鏡的合理倍數是與望遠鏡的口徑和觀測方式相關的:口徑大的,倍數可以適當高些,用三角架固定觀測的可以比手持觀測高些。若選購手持觀測的雙筒望遠鏡,7-10倍之間足夠用,最高不要超過12倍,否則倍數越高,觀測視場就越小、越暗,觀測效果反而下降,尤其是高倍帶來的抖動也大大增加,使觀測的景物無法穩定下來,很難正常觀測。
世界各國如美國、俄羅斯裝備部隊的望遠鏡品種雖很多,但大多以6-10倍為主,一些世界名牌如蔡司、尼康等所產望遠鏡同樣也是以中倍率為多,這是因為乙個清晰而穩定的成像是最重要的。
關於口徑:口徑越大,觀測視場、亮度就越大,有利於闇弱光線下的觀測,但口徑越大,體積重量就越大,成本也越高,一般可根據需要在30-50mm之間選用。
如何選購望遠鏡,如何選購天文望遠鏡
1.稜鏡材質。一般用的比較多的稜鏡有bak4和bak7,這兩種玻璃的折射率不同,bak4的折射率高,對於bak4材質的porro稜鏡來說,在不考慮吸收時能把入射光100 全反射,而bk7只能反射83 左右的入射光,所以bak4的光效率高,但它的 也貴。2.倍數很重要。望遠鏡的倍數是多少,就相當於把遠...
天文望遠鏡的主鏡是,天文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按光路可以分為折射式 反射式和折反射式。折射式望遠鏡的物鏡可以等效為一塊凸透鏡,實際應用的消色差主鏡,最簡單的由一片冕玻璃凸透鏡和一片火石玻璃凹透鏡組成,中間用加拿大樹膠粘合起來,組成雙膠合透鏡 更復雜一些的用3片甚至4片透鏡組成復消色差和超消色差物鏡,但成本就很高昂了。反射式望遠鏡的主...
望遠鏡什麼牌子好,望遠鏡什麼牌子的好
不能簡單說什麼品牌好,大多數品牌都有自己的好產品,也有很一般的產品,比如蔡司有一萬多元的頂級產品,也有二千多元的中低端產品,尼康也有一萬多元的,也有幾百元的低端產品,所以要看具體產品,不要簡單看品牌,如果是望遠鏡發燒友,很喜歡望遠鏡,北旅之星望遠鏡論壇上這樣的知識很多,喜歡望遠鏡可以去看看,另外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