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從什麼時候開始
1樓:物韻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名副其實的紡織蠢或大國。
從生產力的發展來看,中國紡織生產大致經歷了四個大的歷史時期,即:原始手工紡織時期(原始時代,約西元前22世紀及以前)、手工機器紡織時期(封建時代,約西元前21世紀~1840年)、動力機器紡織時期(近代,1840~1949年)、現代紡織時期。
中國紡織業的主要發展歷程則包括封建時代、近代和建國到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至21世紀初4個階段。
根據文獻和後來出土的文物看,戰國時代。
的紡織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染色技術上,可以用各種染草把織物染成各種顏色,染的方法也很講究。
漢代形成了大規模的原料種植和紡織品生消缺產,紡織品品種豐富多樣,工藝空前提高,少數民族。
地區的紡織業也很發達。當時西南少數民族出產的斑布、藍乾布、白越布、黎單是比較有名的織物,今天湖南、貴州一帶的苗、侗等少數民族染織的印花、挑繡和這拿檔辯些織物有傳統關係。1959年新疆出土的東漢文物證明,1700多年前新疆地區已有了棉織印染業。
紡織業是什麼年代開始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黃道婆是我國元代著名的女紡織革新家。松江烏泥涇鎮(今上海華涇鎮)人。
她是乙個普普通通的勞動婦女,她早年的遭遇和對紡織技術的貢獻,在勞動人民長期流傳。據傳說,她小時候給人家當童養媳,由於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出了家門,來到了海南島的崖州(今海口市)。從此,她在海南島居住了30多年。
她在海南崖州期間,虛心向黎族人民學習紡織,不僅全部掌握了先進技術,還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紡織工具帶回家鄉,並以她的聰明才智,逐步加以改進和革新,使家鄉以至江南地區的紡織水平有所提高。經過她改進推廣的"擀(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在當時具有極大的優越性。
黃道婆之前,脫棉籽是棉紡織程序中的一道難關。棉籽粘生於棉桃內部,很不好剝。13世紀後期以前,脫棉籽有的地方用手推"鐵筋"碾去,有的地方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當低,以致原棉常常積壓在脫棉籽這道工序上。
黃道婆推廣了軋棉的攪車之後,工效大為提高。
在彈棉裝置方面,黃道婆之前江南雖已有彈棉弓,但很小,只有1尺5寸長,效率很低。黃道婆推廣了4尺長、裝繩的大彈弓,使彈棉的速度加快了。就棉紡織的各種工具而論,最值得注意的還是紡車的改進。
棉紡車**於麻紡車,而麻紡車是由紡絲的莩車演變而成的。黃道婆推廣了3錠棉紡車,使效率大為提高。在王禎《農書》裡可以看到這類棉紡車的影象,它是用腳踏發動的。
多錠紡車在沒有發明機械化的握持工具"羅拉"以前,單憑雙手握持3個棉筒捻緒,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手工紡織技術之極高的水平了。馬克思在《資本論》裡說過,當未發明珍妮紡紗機時,德國有人發明了一種有兩個紗錠的紡車,但能夠同時紡兩根紗的紡織工人卻幾乎和雙頭人一樣不易找到。可見黃道婆在這方面的成就之不易得了。
此外,黃道婆還推廣和傳授了"錯紗配色,綜線挈花"之法,後來松江一帶織工發展了這種技術且更加精益求精。她還把"崖州被"的織造方法傳授給鎮上的婦女,一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遠銷各地。原來"民食不給"的烏泥涇,從黃道婆傳授了新工具、新技術後,棉織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到元末時,當地從事棉織業的居民有礙1000多家,到了明代,烏泥涇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國的棉織業中心,贏得"衣被天下"的聲譽。
黃道婆就是這樣以自己的傑出貢獻,而被載入我國紡織業的發展史冊,永遠受到後人的敬仰。
3樓:匿名使用者
炎黃時期。
有皇帝衣冠冢為證。
中國近代民族紡織工業什麼時候得到迅速發展
4樓:網友
造船業是中國最早的民族工業,1865年,江南造船廠的前身——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的建立,揭開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歷史。
主要:方舉贊創辦的上海的發昌機器廠、陳啟沅創辦的廣東南海的繼昌隆繅絲廠、天津的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1840~1949年)在中國設立的、由民族資本創辦的、使用機器和機械動力生產的製造工業。近代民族工業從洋務運動開始,包括洋務派創辦的和民族資產階級創辦的。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產生時間是19世紀六十年代。
辛亥革命後,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及戰後的數年是我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迅速發展的時期,主要是輕工業中的棉紡織業和麵粉業。此外,火柴、毛紡織、榨油、造紙、玻璃等輕工業,都有一定的發展。艱難發展的重工業,在這個期間,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號稱近世商人的「**時代」。 **時代」新式的發展與洋務運動以及清末新政時期有著不同的特徵。後者是以國家資本主義為主,重點是發展重工業;而前者則是以私人資本為主,側重於發展輕工業。
輕工業的發展以棉紡織業和麵粉業最為成功。
發展特點】1)輕重工業發展不平衡。
2)地區分佈不平衡。早期民族工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因為這些城市是外國資本主義入侵較早的地區,封建自然經濟最早解體;再者通商口岸便於出口和運輸,易於取得外國原料和技術裝置。
3)民族工業與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賴性。由於民族工業誕生之日便受到雙重壓迫,發展艱難,矛盾是必然的。但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又使得民族工業對它們產生依賴性。
少數民族在紡織和印染技術方面的發展情況是什麼?
5樓:北京創典文化
此外,邊陲地區的少數遊羨民族在紡織和印染技術方面也有相當的發展。如西北少數民族的地毯、壁毯、回回錦、和田綢,西南少數民族的苗錦、侗錦神衫拍、壯錦、土錦,苗族、布依族、土家族的蠟染等,均具有濃郁塌大的地方風味和鮮明的民族審美特點,擁有強大的生命力。
廣西紡織工業學校染整畢業後工作嗎
目前廣西紡織企業基本沒有。學生大部分往廣東 山東,福建,浙江一帶。不過目前這類學校的共同特點是就業形勢不好,學不到東西,學了一年,送到企業學習,學校拿學員部分或全部工資,還要交學費。如果想學類似專業,建議到紡織廠比較集中的廣東 山東,浙江讀。如果只想學校,建議讀廣西有產業優勢的學校,比如製糖 機械加...
紡織工業中所用的纖維是怎麼得來的?
大豆蛋白纖維生產技術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針織博覽會上,一種以大豆蛋白纖維為主混紡的服裝,引起了中外客商的濃厚興趣。這種服裝用手一摸像棉花般柔軟,看起來具有絲織品的天然光澤和懸垂感。大豆蛋白纖維是從大豆榨油後的下腳料 豆粕中提取蛋白製成的,是我國在應用纖維領域唯一的原創技術。如今,紡織纖維已多種...
紡織工程專業到底如何紡織工程是什麼專業?怎麼樣
同學你好,我是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工程的,今年畢業。就我掌握的就業資訊來說,紡織工程是不愁找工作的,就看你選擇什麼樣的工作。而且考研,出國的機會也是有的。紡織不是你想象的夕陽產業,尤其在產業紡織品方面,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比如我們學校的紡織複合材料研究所,就用紡織複合技術給嫦娥一號,神州飛船做零件。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