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甘棠文史
古中國的沃土相連,財富也頗多,比起入侵印度能夠獲得的利益更大,但是歷來西方入侵都是入侵印度,而不是中國。這和中國的地理位置以及制度有關。
第。一、地理位置。古代中國處於亞洲大陸,而中國這個名稱談鋒指最開始始於西周,最初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
隨著各大王朝的開拓,逐步形成了以兩河流域為基礎,城市村莊向外擴張的格局,特別是兩河流域的沃土養活了大半個中原,所以周邊國家都想佔領中原,但由於武力差失敗。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來自外面的野心之人,而臨海地區也建立了重鎮防守。在西方入侵時,航海技術並不能支援西方國家從海上入侵中國。
在北邊,中國一直都把北邊作為防守的重要方向,從戰國時的秦就開始修築長城以及防守北方遊牧民族,後面的朝代都在修葺加固,想要翻過來相當不容易。
同時,古代中國與西方的距離足夠遠,西方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超遠距離的作戰,因此基本沒有西方的國家能夠打到中國邊界。反觀古印度,從地中海過來基本沒有高大的山脈阻擋,而且大多是平原,若腳力足夠,完全可以基族長驅直入。而古印度的恆河平原的沃土產糧是高於中國的,只要佔領了這裡,基本就達到了目的。
第。二、古中國與古印度的制度不同。就因為制度不同,所以導致了兩個古國之間的軍事實力不同。
古中國自大統一後,其軍事實力都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而中國的璀璨文化更是輻射周圍,其強大的名聲早已傳遍周邊。就算西方軍隊真的接近中國,那麼也會因為名聲而緩步,比較自身和中國的含配實力才做出打算。而古印度的制度隨著宗教的介入,其軍事實力雖然還是很強,但比起西方那批虎狼就差了點,所以選擇入侵古印度而不是古中國。
2樓:無能為力大蒜
因為古代的中國實力非常的強,而且也非常的繁榮,所以西方都不敢來入侵。
3樓:要煎餅不要果子
從古印度來看,從地中海過來基本沒有高大的山脈阻擋,而且大多是平原,若腳力足夠,完全可以長驅直入。
4樓:彩虹巧克力糖豆
因為印度靠西方比較豎晌近,所以他們會選擇進入這個地方也是因餘答鋒為更有把握一些,當時的中國和西方隔著很大的距離,所以他們也沒有把握,也不知道這個地方舉謹到底是怎麼樣的。
古時候,我國面積大於印度數倍,為何西方入侵時,印度總是首當其衝?
5樓:曉儒**汽車
古時候,我國面積大於印度數倍,為何西方入侵時,印度總是首當其衝?
這裡所說的東征應該是指亞歷山卓從西元前334年到西元前324年的東征,歷時十年,從歐洲到印度,最終建立了棚團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卓帝國。
亞歷山卓先後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亞細亞、美索不達公尺亞、印度等地區,寫到這裡大家不要崇拜亞歷山卓,他的東征是一次掠奪性的東征,給當地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災難,可以說是名垂青史。
比如在高加公尺拉戰役中,波斯人的**超過10萬,而這10萬**的背後至少有10萬個家庭。
總之,亞歷山卓的討伐行動在印度結束,確切地說,是在北印度。西元前327年夏天,亞歷山卓的軍隊到達印度河上游(旁遮普)。在次年擊敗波魯斯王國後,他停止了東進的步伐,於猛和則西元前324年春回到了巴比倫。
撤退的原因有兩個。乙個是亞歷山卓和他的部下不習慣炎熱的氣候,另乙個是帝國內部不穩定。如果你想一想,在十年內建立的大帝國,國家、人民都很不穩定。
而亞歷山卓是乙個偉大的軍事戰略家,但他從來沒有真正治理過這些地區。
從他的軍事行動來看,亞歷山卓並不打算再往東走,他是否瞭解東方的其他國家也不得而知。但如果他繼續東進,我想等到他要打硬仗的時候,先去東邊的喜馬拉雅山,或者繼續翻越青藏高原,向北迂迴或者穿越戈壁沙漠走絲綢之路,無論哪個方向對亞歷山卓的軍隊都是極大的考驗,後勤肯定是**不上。
當年我國正處於戰國時期,面對的第一場是與秦國的戰爭,亞歷山卓的君主就是當時的秦惠文王,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誰,那你一定知道她的妻子--羋月,不錯。羋枝棚月傳》中的宣太后,是秦惠文王的妻子,而秦惠文王在位期間,東掃北渠,西平巴蜀,東出漢谷,南下商於,為秦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見,當時的琴是非常強大的。
亞歷山卓的馬其頓方陣無法利用秦國的弩箭。
印度耕地面積比中國大的原因
6樓:網友
印度的平原約佔總面積的五分之二,山地只佔四分之一,高原佔三分之一,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 公尺。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等條件下,幾乎印度大部分土地都適合耕種。
而中國的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山地跟高原幾乎都是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不適合主要等農作物種植。而平原部分跟丘陵地帶又居住著中國大部分的人口,土地資源緊缺。
中國復員遼闊各地的土壤成分又不一樣,適合種植的土地又要減少一部分。
所以中國耕地面積比印度少。
目前,印度還侵佔我國多少陸地領土?()
7樓:哲哥聊歷史
目前,灶困嫌印度還侵佔我國尺亮多少陸地領土隱手?()萬平方公里。
萬平方公里。
萬平方公里。
萬平方公里。
正確答案:c
目前,印度還侵佔我國多少陸地領土()
8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目前,印度還侵枯虛橘佔我國多少陸地領土()萬平方公里。
萬平方公里。
萬平方公譽高裡。
萬平方公里沒團。
正確答案:c
為何歷史上印度頻繁遭到入侵,而我國卻幾乎沒有?
9樓:i我每天都在笑
回望印度歷史,基本上是一部被外族入侵的歷史,從雅利安人入侵開始,波斯人、馬其頓人、大月氏、突厥、阿拉伯人、帖木兒蒙古人、葡萄牙人、英國人等都曾入侵過印度,據不完全的統計,印度歷史上有三十多次被外族征服的記錄。相比於中國,印度則實在令人驚歎,況且即便被入侵,中國能將他們同化。
其實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不外乎下面幾個:
1.地理位置
眾所周知,中國位於亞洲東部,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亞洲廣袤的荒漠腹地,背面是人煙稀少且冬季寒冷的大草原,南面也是也是與海洋相連,西南方向不是廣袤危險的熱帶雨林就是高聳入雲的高大山脈,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幾乎是與世隔絕,試問有誰願意冒著還在路上就失去生命的危險來入侵乙個未知的地方?而印度雖然是半島,且北靠青藏高原,但別忘了它西北角的缺口,而且離西亞歐洲都比較近,西亞中亞歐洲人到達印度附近後可以說長驅直入,而且印度的特殊地理位置,新航路開闢時殖民者從歐洲來到達亞洲的第一站就能到印度,入侵它是必然的是。
印度地形。2.民族凝聚力
中國擁有主體民族,民族凝聚力強,而印度境內幾百個民族林立,較為分散,被入侵了也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錫克人3.印度的種姓制度的限制
印度實現種姓制度,只要控制了高種姓人那就行了;而在中國沒有這種等級制度,而且在中國無論怎樣有壓迫都會就會有起義,何況是外族人統治。
印度種姓制度。
4.其他原因
中國自身的強大,從秦朝的大一統開始中國國力就一直很強,西方也認識到差距;另外西方入侵中國必須跨過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北方的遊牧民族也非常的強大,從匈奴到突厥再到蒙古帝國,哪個都是向西擴張。而且受到我國的文化影響,遊牧民族在戰術還是**,在古代的時候都要比西方強大。而印度周邊不具有這樣的條件。
10樓:大夢三生浮屠顛
歷史上因為交通不發達,除了一些「散兵」以外,可能都沒人知道我國的存在。
11樓:網友
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還有民族的聚集力,因為在印度的周圍,強國太多。
12樓:冰淇淋
印度是個小國,又貧窮。實力太弱,所以容易遭到入侵,我國是大國,相比印度經濟也比較繁榮。
13樓:網友
應該是地理位置上的原因了,那時候我國的實力還是比較強的。
14樓:靜好
主要是因為地理位置,周邊沒有特別強大的國家。
15樓:人魚雅雅
因為那個地方本來窮,然後人們素質低才會打仗的。
16樓:qiao趙
主要是印度的地緣關係,還有就是國家實力太弱。
17樓:網友
那是因為他們的地理位置和西歐很近。
我國考古時中發現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紙是什麼時期的
我國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西漢前期已經有了紙。甘肅放馬灘出土的繪有地圖的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紙。東漢蔡倫改造紙術 用樹皮 麻頭 破布 漁網等造成便於書寫的紙,人稱 蔡侯紙 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變革。是我國古代影響世界的四大發明之一。4世紀起,造紙術傳到朝鮮,7世界傳到了日本,...
元朝時中國是蒙古的還是蒙古是中國的?
成吉思汗出生於漠北斡難河上游地區,現在的蒙古國肯特省,1206年在斡難河河源建立大蒙古國。到他的後世子孫忽必烈1271年在大都建都,建立大元朝,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大元朝屬於中國。元朝是蒙古國還是中國 元朝是中國。1.元朝是中國王朝的延續。元朝雖然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但是元朝的建立和整個的制度,那是中...
中國面積是多少啊???中國的面積是多少?
國官方公佈的國土面積是約960萬平方公里。據美國cia,the world factbook,其中陸地面積 9,326,410 平方公里,水域面積 270,550 平方公里,另外幾部權威的百科全書公佈的中國國土面積也都在955 960萬之間。但不知這些資料是否包括麥線以南 約8萬,印度控制 阿克賽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