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靜觀齋
作為臨寫物件,最常見的法帖有兩種,一種是黑底白字,它們往往來自碑刻的拓片,還有一種白底黑字,是直接留存的墨跡。
關於寫碑還是寫帖,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墨跡比較重要,因為它才是原樣;另一種認為寫碑更好,因為碑文是一種金石風審美的**。其實這些都是它們的特點,但在練習中並沒有絕對的論斷。
帖上的墨跡是人用筆墨在紙上或別的材質上直接書寫出來的,是筆亳和軟性載體之問的接觸,能呈現出非常多的細緻變化,比如墨色濃淡、精細的牽絲。墨跡關乎用筆過程,可以在其中看到它的揮運之勢,是乙個書寫過程的直觀呈現,與時間有關。
碑刻是先把字刻在石頭或木頭上,再把內容拓下來,就相當於在墨跡的基礎上進行二次概括和加工。可以想見,軟筆呈現的細節和變化是刀鋒不能實現的,於是相比墨跡,碑刻少了很多細膩的細節,但刀刻在石頭上,人為地加大了阻力,所以呈現出了一種更有力量的美。
因為刻工的特質,碑刻乾淨清楚,相對墨 跡,它更傾向於整喊歲體概括,更能呈罩友現乙個字的結構。帖則很像夏天裡長得枝蔓繁茂的植物,那些細節動勢還原了它的神采和節奏,筆亳帶起的精細牽絲,墨在紙上微妙的濃淡變化,都是碑刻無法實現的。
集字聖教序》 和《蘭亭序》裡的字都出自王義之之手,前者是懷仁和尚整合的,做成了碑刻傳播,後者是直接手書的墨跡,兩者放到一起,其中的差異、細書呈現的多少,一目瞭然。
集字聖教序。
蘭亭序。字如人,有氣血骨肉,先長好了骨頭,血肉才能依附其上,之後再擴充套件到外層的裝飾。大家可以先用碑刻來打基礎,建立整體概括性的結構感覺,然後再進人墨跡,理解微妙的細節和書寫的流暢感,去追求起承轉合中細緻的動作變化,這兩者是一種很好的互補和平衡。
帖寫得久了,容易長出流滑的毛病,出現一種圓熟姿媚,這時候便可以去碑刻中找找平衡。碑刻寫得多了,容易出現用筆去模仿刀刻質感的造作之氣,如果是這樣,可以通過臨與墨跡來對治。碑和帖是一種互相對治也互相促進的搭配,在學習中,它們之間的磨合融匯是非常重要的,要鄭悶睜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善加利用。
在書法中法帖指的是什麼
2樓:哲哥聊歷史
法帖腔掘指中國書法史上歷代名家的名帖,即經過歷史洗禮的經典作品。
其發展演變過程:
1、唐代由於帝王的喜愛,出現勾摹前人墨跡集帖,即《萬歲通天帖》。
2、宋代出現彙集歷代名家書法墨跡,將其鐫刻在石頭或木板上伍雹核,拓成墨本並裝裱成卷或冊的刻帖。這種刻帖既使古人的書法得以流傳,並擴大其影響,又是學習書法的範本,故將其稱之為法帖,法帖正式產生。
3、明清之際,隨著印刷業的發達和人們對書法學習的需求,彙集前人書法墨跡,鐫刻法帖持續不斷,規模越來越大。
除《萬歲通天帖》外,歷史上著名的法帖有《淳化閣帖》、《絳帖》肆租、《潭帖》、《大觀帖》、《寶晉齋法帖》、《真賞齋帖》、《停雲館帖》、《餘清齋帖》、《墨池堂選帖》、《快雪堂法書》、《三希堂法帖》等。
3樓:封愷樂合涉
簡單地說,碑學就是按照石刻拓印下來的字進行臨摹;貼學是就按照書法家們直接寫成的貼進行臨摹,前者在加工時多幾道工序,後者是直接的。我國著名的書法家沈伊默先生就是孤獨的貼學大師。
4樓:以晴嵐慶菱
簡單來說碑是原始作品刻成碑然後被後人拓印下來的最接近原作。。。貼是後人臨摹出來的東西或是碑的集字。
5樓:析覓兒飛用
碑與帖的關係,,不好說呀!!1
碑更加生動,,,帖包含:從碑上拓下來的+書紙的帖!!
總之,帖就是我們學習書法的工具!
碑也是,,只不過,帖更廣泛!!!
碑可以是帖,帖也可以是碑!
6樓:霸道
碑學以石刻拓本為主,還包括一些摩崖、墓誌等刻在石頭上的漢字的拓本,這些字都比較挺拔、穩重,相比之下,少些靈動。 帖學就是以手札、書信為主了,隨意性比較強,比較真實的反正了書作者的原本寫字風格。
電信的ADSL和小區LAN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優缺點
電信抄adsl,是獨享的寬頻,一般bai上如果你是申請2m的話du 電信adsl優點 頻寬獨享,網速穩定 缺點是 高,還要有 線 小區lan優點 相對adsl低,不需要 線缺點是 頻寬是共享的,小區多人上網的時候就慢,沒人的時候就快。準確的說baiadsl是傳輸協議,lan是基於局域du網的zhi拓...
紅糖和白糖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功效?詳解
紅糖的原料是甘蔗,含有95 左右的蔗糖,古法是將收割下來的甘蔗經過切碎碾壓,壓出來的汁液先去除泥土 細菌 纖維等雜質,接著以小火熬煮5 6小時,不斷攪拌讓水份慢慢的蒸發掉,使糖的濃度逐漸增高,高濃度的糖漿在冷卻後會凝固成為固體塊狀的粗糖,也就是紅糖磚,這樣的傳統做法保持了甘蔗原本的營養,同時也使紅糖...
做和作字用法和意思上各有什麼區別
區分 作 做 用法的區別 1 區別的基本標準是 文 和 白 內容抽象或書面語言色彩重的詞語,一般用 作 成語都用 作 2 做單音節動詞用,多數用 做 少數用 作 的,其賓語內容也比較抽象。賓語是動名詞的 如 報告,調查,榜樣,處理,動員,貢獻 一般也用 作 3 表身份 成績 行為等義的 作為 用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