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的詩句
1樓:match數學
王之渙的詩句如下:
涼州詞二首。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其一。詩人初到涼州,面對黃河、邊城的遼闊景象,又耳聽著《折楊柳》曲,有感而發,寫成了這首表現戍守邊疆的士兵思念家鄉情懷的詩作。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西北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首句抓住自下(遊)向上(遊)、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動人畫面:洶湧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像一條絲帶迤邐飛上雲端。
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詩人的另一名句「黃河入海流」,其觀察角度與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雖也寫觀望上游,但視線運動卻又由遠及近,與此句不同。
黃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同是著意渲染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動態美。而「黃河遠上白雲間」,方向與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閒遠儀態,表現的是一種靜態美。同時展示了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不愧為千古奇句。
王之渙的古詩
2樓:靜待花開
王之渙的古詩有:
涼州詞(其一)》
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其二)》
唐王之渙。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宴詞》唐王之渙。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涼州詞二首》
唐王之渙。其一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其二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九日送別》唐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王之渙的古詩
3樓:樹影下得小時光
1、《涼州詞二首》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2、《登鸛雀樓》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九日送別》
唐代: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4、《宴詞》
唐代:王之渙。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道流。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王之渙寫的詩
4樓:泰亨小腦斧
一、《涼州詞二首》[ 唐 ]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二、《送別》[ 唐 ] 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三、《登鶴雀樓》[唐] 王之換。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四、《九日送別》[唐] 王之換。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王之渙與王昌齡的,王之渙與王昌齡的資料
王昌齡介紹 王昌齡,宇少伯,盛唐著名詩人,約生於武則天聖曆元年 698年 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 756年 王昌齡的籍貫,有多種說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寧 京兆兩說。新唐書 本傳與 唐詩紀事 說他為江寧人,但並無直接材料,大概是因為王昌齡被時人稱作 王江寧 而致誤。王昌齡曾任江寧丞,李肇 國史補 與裴敬...
涼州詞王之渙的簡介
王之渙 688年 742年 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 今山西新絳縣 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 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 登鸛雀樓 涼州詞 等。其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家喻戶曉。王之...
用月亮寄託思念家鄉的詩句,王之渙用月亮表達思念家鄉的詩句有哪些?
1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2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漢樂府民歌 悲歌 3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4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孟郊 遊子吟 5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 度大庾嶺 6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